專利名稱: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設備,尤其涉及壓載水處理滅菌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2004年,國際海事組織(M0)通過了 "控制和管理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國際公 約",旨在達成國際上的一致,一共同解決壓載水中有害水有機生物在各個地區(qū)之間傳輸所 帶來的問題。 壓載水排放可能擾亂生態(tài)平衡,幫助有害生物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擴散,為了應對 由此造成的對全球環(huán)境的威脅,世界許多國家競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開發(fā)船舶壓載水 處理系統(tǒng),其中尤其以挪威、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家研發(fā)的系統(tǒng)較為先進,其技術方案大多為 對海水進行氯化處理和空化處理,特殊空化處理裝置產(chǎn)生內(nèi)爆頻率大于lOOKHz以上,高達 1000bar的內(nèi)向爆破壓力,摧毀海水中的有機生物,以及脫氧處理防止水生物再生。由于壓 載水的數(shù)量巨大,有的船舶高達幾千噸,在短時間內(nèi)處理大量的壓載水,有效殺滅水中有害 水生物并不容易,尤其有些水生物具有抗氯化能力,氯化處理和空化處理有時并不能夠徹 底殺滅水中有害水生物。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 水處理裝置,它能廣譜、有效的殺滅海水中的有害水生物,達到國際海事組織關于船舶壓載 水處理的規(guī)定和要求,防止有害水生物人為傳播擴散。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船舶壓載艙臭氧水 處理裝置,包括壓載艙、臭氧發(fā)生裝置、臭氧壓縮裝置,所述臭氧發(fā)生裝置的臭氧輸出口與 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臭氧輸入口連通連接,所述壓載艙的下方至少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 置,且所述臭氧排放裝置的臭氧輸入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臭氧輸出口通過連接管道連 通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壓載艙的下方至少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置,且臭氧排放裝 置的臭氧輸入口與臭氧壓縮裝置的臭氧輸出口通過連接管道連通連接,因而臭氧發(fā)生裝置 產(chǎn)生的臭氧經(jīng)過壓縮后能夠通過連接管道向置于壓載艙下方的臭氧排放裝置提供高濃度 臭氧,并由臭氧排放裝置從壓載艙的下方將高濃度的臭氧釋放到壓載艙的海水中,釋放到 壓載艙海水中的臭氧迅速溶解于海水中殺滅細菌和病毒。 臭氧具有廣譜高效的殺滅特性,主要通過以下三種形式殺滅微生物1.臭氧能氧 化分解細菌內(nèi)部葡萄糖所需的酶,使細菌滅活死亡。 2.直接與細菌、病毒作用,破壞它們的細胞器和DNA、 RNA,使細菌的新陳代謝受到 破壞,導致細菌死亡。 3.透過細胞膜組織,侵入細胞內(nèi),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和內(nèi)部的脂多糖,使細菌發(fā) 生通透性畸變而溶解死亡。
3[0010] 當壓載艙海水中臭氧的濃度達到0. 4MG/L時,壓載艙海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在幾分 鐘內(nèi)可被盡數(shù)殺滅。臭氧滅菌技術為已成熟技術,在美國和日本上個世紀就已應用于食用 水的消毒處理中,還大量應用于水果、蔬菜的消毒殺菌,所以臭氧滯留在壓載水中能夠殺滅 壓載水中的細菌、病毒,使壓載水達到和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0)對船舶壓載水的處理標 準和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臭氧可在海水中保持20分鐘左右,更有利于臭氧殺滅海水中的細 菌和病毒。還有船舶在航行途中,船舶一直處于震動、搖擺晃動和顛波之中,即使是不大的 震動、晃動和顛波,都有助于臭氧在壓載艙海水中更好的溶解并均勻,對殺滅海水中的細菌 和病毒有一定的幫助。 與壓載水的氯化處理相比,臭氧殺滅細菌的速度比氯高3200倍,其能效強50倍。 臭氧在海水中釋放時,臭氧氣泡的直徑越小,臭氧總量與海水接觸的表面積越大, 越有利于臭氧在海水中的溶解,所以臭氧排放裝置上布滿微孔,或者臭氧排放裝置的外表 面包裹一層有通透微孔的微孔材料,如海綿、微孔陶瓷及各種微孔材料。 臭氧排放裝置為彎折迂回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微孔。 臭氧排放裝置為彎折迂回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面積較大的通孔,管道外面包 裹有微孔材料。 臭氧排放裝置為多圈環(huán)形分布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微孔。 臭氧排放裝置為多圈環(huán)形分布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面積較大的通孔,管道外 面包裹有微孔材料。 臭氧排放裝置置于壓載艙的底部,并與底面接觸。 臭氧排放裝置置于壓載艙的底部,并與底面不接觸,有利于增加臭氧排放裝置的
排放面積,增加臭氧排放量。 壓載艙下方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置。 壓載艙下方設有幾只臭氧排放裝置。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作進一 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壓載艙3內(nèi)固接有若干縱橫交錯的隔板4,隔板4與壓載艙3的底面部分 接觸,壓載艙3中橫向相對設置的隔板4和縱向相對裝置的隔板圍成許多壓載艙單元5,壓 載艙單元5的下方固定安裝有臭氧排放裝置6,臭氧排放裝置6的外表面有排放孔,并包裹 有微孔材料7,臭氧發(fā)生裝置1的03輸出口與臭氧壓縮裝置2的03輸入口連通連接,臭氧 壓縮裝置2的03輸出口與臭氧排放裝置6的輸入口連通連接。 臭氧發(fā)生裝置1產(chǎn)生的臭氧經(jīng)臭氧壓縮裝置2壓縮后送往臭氧排放裝置6,由于臭 氧排放裝置6的外表面包裹有微孔材料7,因而經(jīng)臭氧壓縮裝置2壓縮后的臭氧具有一定的 壓強,能夠克服壓載水的壓力和微孔材料7的阻力,通過壓載艙單元5底部的臭氧排放裝置6及微孔材料7排放,由于微孔材料7上微孔的孔徑只有0. 1 0. 3mm,臭氧通過微孔材料 7釋放后,氣泡的數(shù)量很多,而孔徑很小,增加了臭氧與壓載水接觸的表面積,更有利于臭氧 在海水中的溶解,從而溶解在壓載水中的臭氧能夠更好的殺滅壓載水中的病毒和細菌等微 生物,使船舶壓載水達到和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0)關于壓載水排放的要求和標準。
權利要求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包括壓載艙(3)、臭氧發(fā)生裝置(1)、臭氧壓縮裝置(2),所述臭氧發(fā)生裝置(1)的臭氧輸出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2)的臭氧輸入口連通連接,其特征是所述壓載艙(3)的下方至少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置(6),且所述臭氧排放裝置(6)的臭氧輸入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2)的臭氧輸出口通過連接管道連通連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 裝置(6)為彎折迂回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微孔。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 裝置(6)為彎折迂回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面積較大的通孔,管道外面包裹有微孔材料 (7)。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 裝置(6)為多圈環(huán)形分布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微孔。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裝置(6)為多圈環(huán)形分布的連續(xù)管道,管壁上布滿面積較大的通孔,管道外面包裹有微孔 材料(7)。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裝置(6)置于壓載艙(3)的底部,并與底面接觸。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排放裝置(6)置于壓載艙(3)的底部,并與底面不接觸。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載艙(3)下方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置。
9.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壓載艙(3)下方設有幾只臭氧排放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設備,尤其涉及壓載水處理滅菌裝置的改進。本實用新型船舶壓載艙臭氧水處理裝置包括壓載艙、臭氧發(fā)生裝置、臭氧壓縮裝置,所述臭氧發(fā)生裝置的臭氧輸出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臭氧輸入口連通連接,所述壓載艙的下方至少設有一只臭氧排放裝置,且所述臭氧排放裝置的臭氧輸入口與所述臭氧壓縮裝置的臭氧輸出口通過連接管道連通連接。它能廣譜、有效的殺滅海水中的有害水生物,達到國際海事組織關于船舶壓載水處理的規(guī)定和要求,防止有害水生物人為傳播擴散。
文檔編號C02F1/50GK201501811SQ20092023265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14日
發(fā)明者丁郁華 申請人:江蘇華陽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