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或圖2所示,在現(xiàn)有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中,風罩排氣管20的末端是開放的。
如圖1或圖2所示,現(xiàn)有的烘干機10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由以下部分構成,即風罩排氣管20,它連接在與上述烘干機10的排氣口11相連接的管道12上,用來把上述烘干機10排出的廢氣排放到外部;排氣孔21,它位于向外部排放廢氣的上述風罩排氣管20的一側末端、沿著圓周方向形成若干個。
這時,上述風罩排氣管20的一側末端是向室外開放的。
如圖2所示,上述廢氣通過上述風罩排氣管20的末端開放部EO和上述排氣孔21所形成的排出路徑E排放出去。
但是,在上述烘干機10的風罩排氣管結構中,因為用來向外部排放上述廢氣的上述風罩排氣管20的一側端面是開放的,當有逆風吹向上述風罩排氣管20的內(nèi)側時,廢氣的排放就不能順暢,從而會降低上述烘干機10的性能;又因為鳥、鼠等小動物還有可能會進出上述風罩排氣管20,所以還存在著可能會損壞上述風罩排氣管20或降低上述烘干機10的性能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以便既能順暢地排出烘干機的廢氣,同時防止逆風倒灌進上述風罩排氣管的內(nèi)側,又能防止鳥、鼠等小動物進出風罩排風管,從而穩(wěn)定烘干機的性能以及提高烘干機的耐久性。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是由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和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的一側末端的末端蓋構成。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末端蓋是與上述風罩排氣管隔開一定間距安裝,并且還包括用來連接上述風罩排氣管和上述末端蓋的連接部件。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末端蓋是圓錐形狀。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末端蓋包括插入上述排氣管內(nèi)側的插入部和用于固定上述連接部件的固定部。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插入部是圓錐形狀,上述固定部是圓筒形狀。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風罩排氣管的一側末端形成若干個排氣孔。
前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中若干個排氣孔是沿著圓周方向形成的。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烘干機的側面2為圖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側視3為本發(fā)明的第1個實施例烘干機的采用風罩排氣管結構的烘干機的側面4為圖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側視5為本發(fā)明第1實施例中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分解側視6為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中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側視7為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中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分解側視8為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例中的連接部件的側視中標號說明10烘干機20風罩排氣管21排氣孔EO風罩排氣管的末端開放部E廢氣的流動(路徑) 30風罩排氣管31排氣孔32末端蓋34連接部件 O風罩排氣管的末端開放部I隔離部 X廢氣的流動(路徑)42末端蓋54連接部件II隔離部OO風罩排氣管的末端開放部XX廢氣的流動(路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第1個實施例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由以下部分構成,即烘干機10的風罩排氣管33;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一側末端的末端蓋32;用來連接上述風罩排氣管30和上述末端蓋32的一個以上的連接部件34。
如圖3所示,上述風罩排風管30的一端連接在與上述烘干機10的排氣口11相連接的管道12上,而另一端穿過上述烘干機周圍的墻壁W,凸出到室外。
此外,如圖4、圖5所示,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向室外凸出的一側末端是開放部O,并且末端部的周圍沿圓周方向形成若干個排氣孔31。
為了讓上述末端蓋32既不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接觸,又讓它能夠位于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內(nèi)部,上述末端蓋32由以下部分構成,即插入部32,是從上述開放部O插入到上述風罩排氣管的內(nèi)部;固定部32b,它用來固定上述連接部件34,而連接部件34要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30上,支撐上述末端蓋32。
上述連接部件34呈長方形,它要與上述末端蓋32及上述風罩排氣管30以焊接等方式接合。
上述末端蓋32不是和上述風罩排氣管30貼在一起的,而是像圖4所示那樣,在形成了一定間距的隔離部I的情況下,通過連接部件34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連接起來的。
圖3所示的烘干機10排出的廢氣要通過上述風罩排氣管30排放到室外,并且像圖4所示的那樣,廢氣會通過上述末端蓋32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之間的隔離部I和上述排氣孔31所形成的排出路徑X排放到室外去。
上述末端蓋32是在形成了上述隔離部I的情況下,通過上述連接部件34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連接起來的,所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30上可以不必形成上述排氣孔31。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廢氣就會通過上述隔離部I排放到室外去。
另外,為了讓通過上述排出路徑X排出的上述廢氣快速流向上述隔離部I或上述排氣孔31,上述插入部32a做成了圓錐形狀。
當然,雖然在圖上沒有標示,上述插入部32a也可以不做成圓錐形狀,而是做成上述廢氣的流線形狀。
如圖6和圖7所示,本發(fā)明的第2個實施例中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包括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30;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一側末端的末端蓋52;用來連接上述風罩排氣管30和上述末端蓋52的一個以上的連接部件54。
上述末端蓋52呈圓錐形狀,并且它有一部分放進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末端開放部00。
如圖8所示,上述連接部件54由與上述末端蓋52的外周圍部接合的末端蓋接合部54a,和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末端外周圍部接合的風罩排氣管接合部54b構成。并且,為了與上述末端蓋接合部54a所要接合的上述末端蓋52的外周圍的形狀相對應,上述末端蓋接合部54a由上述風罩排氣管接合部54b彎向外側。
這里,上述末端蓋52不是和上述風罩排氣管30貼在一起的,而是像圖6所示的那樣,在形成一定間距的隔離部II的情況下,通過上述連接部件54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連接起來的。
上述廢氣會通過上述風罩排氣管30排放到室外,并且像圖6所示的那樣,廢氣會通過上述末端蓋52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之間的隔離部II和上述排氣孔31所形成的排出路徑XX排放到室外去。
另外,為了讓通過上述排出路徑XX排出的上述廢氣快速流向上述隔離部II和上述排氣孔31,上述末端蓋52做成了圓錐形狀。
當然,雖然在圖上沒有標示,上述末端蓋52也可以不呈圓錐形狀,而是做成上述廢氣的流線形狀。
同時,上述末端蓋52是在形成了上述隔離部II的情況下,通過上述連接部件54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連接起來的,所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30上可以不必形成上述排氣孔31。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廢氣就會通過上述隔離部II排放到室外。
本發(fā)明的風罩排氣管結構的作用如下。
在上述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中,上述末端蓋32、52進入到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上述開放部0、00,并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末端相連接,所以它在阻擋直接吹向上述風罩排氣管30的逆風的同時,還可以通過上述隔離部I、II和上述排氣孔31所形成的排出路徑X、XX,把廢氣排放到室外去。
上述末端蓋32、52是與上述風罩排氣管30隔開一定間距I、II連接的,并且它放進上述風罩排氣管30內(nèi)部的部分呈圓錐形狀,所以上述廢氣能夠通過上述隔離部I、II迅速地排放到室外去。
另外,在上述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中,上述末端蓋32、52與上述風罩排氣管的開放部0、00相連接,所以,它還能起到防止鳥、鼠等小動物通過上述風罩排氣管的開放部0、00進入到上述風罩排氣管的內(nèi)部的作用。
發(fā)明的效果本發(fā)明不僅能夠順暢地排出上述烘干機的廢氣,還能夠防止逆風倒灌進風罩排氣管的內(nèi)部,又能防止鳥、鼠等小動物進出上述風罩排氣管,從而能夠穩(wěn)定烘干機的性能及提高烘干機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是由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和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的一側末端的末端蓋構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末端蓋是與上述風罩排氣管隔開一定間距安裝,并且還包括用來連接上述風罩排氣管和上述末端蓋的連接部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末端蓋是圓錐形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末端蓋包括插入上述排氣管內(nèi)側的插入部和用于固定上述連接部件的固定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是圓錐形狀,上述固定部是圓筒形狀。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風罩排氣管的一側末端形成若干個排氣孔。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個排氣孔是沿著圓周方向形成的。
全文摘要
一種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結構,是由烘干機的風罩排氣管和連接在上述風罩排氣管的一側末端的末端蓋構成;其中末端蓋是與上述風罩排氣管隔開一定間距安裝,并且還包括用來連接上述風罩排氣管和上述末端蓋的連接部件。本發(fā)明能順暢地排出烘干機的廢氣,同時防止逆風倒灌進上述風罩排氣管的內(nèi)側,又能防止鳥、鼠等小動物進出風罩排風管,從而穩(wěn)定烘干機的性能以及提高烘干機的耐久性。
文檔編號F24F7/04GK1978751SQ200510122029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公泰植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