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通信光纜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緊套光纖生產工藝中免拆模穿纖的方法及免拆工裝。
背景技術:
緊套光纖的生產工藝一般分為半拉管式配合抽真空裝置、擠壓式兩種工藝,緊套光纖的特點是光纖外被覆一層保護層材料,且有一定的剝離性。傳統(tǒng)的緊套光纖制造工藝是采用半拉管模具結合抽真空裝置,通過調整抽真空大小來達到不同的剝離松緊度要求。但對于lszh材料,若采用此種工藝方式生產,則因為光纖表面緊套層的剝離問題,速度會受到限制,一般在100-200m/min,生產速度越快,則剝離越松。
采用擠壓式生產工藝則可解決此問題,速度可達到300m/min以上,但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弊端是每做完一組光纖,則需重新拆模清理模具,操作性不強。采用擠壓式工藝,因為擠塑壓力大,光纖表面能牢牢的粘覆擠塑材料,速度也能相應提升,但缺點是每次換光纖后重新穿纖較困難且操作時間較長。這是由于材料本身的受熱膨脹效應,導致模芯與模套間一直填充著緊套材料,從而光纖較難穿過模芯;另一方面由于模芯沉于機頭內,徒手穿纖比較困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緊套光纖擠壓生產工藝中免拆模穿纖的方法及免拆工裝,本發(fā)明的方法可以用于緊套光纖生產工藝中,提升了生產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緊套光纖擠壓生產工藝中免拆模穿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對機頭結構進行改造:在機頭的出料通道上安裝有分料器,縮短分料器的長度,隨著分料器長度縮短,機頭的長度縮短;
s102擠塑模具:擠塑模具的尺寸根據(jù)機頭的尺寸調整,縮短擠塑模具的長度,擠塑模具安裝在擠塑機的機頭上;
s103安裝分料閥:將分料閥安裝在機頭與擠塑模具之間,分料閥中設有兩個出料通道,一個出料通道連接至帶有分料器的機頭上,另一個出料通道連通下料口。
優(yōu)選地,s101中機頭的長度縮短至70mm。
優(yōu)選地,s102中擠塑模具的長度縮短至26.5mm。
優(yōu)選地,一種緊套光纖擠壓生產工藝中免拆工裝,其包括:帶有分料器的機頭,分料閥,擠塑模具,所述擠塑模具設置在擠塑機的機頭上,所述分料閥設置在所述機頭和擠塑模具之間,所述分料閥包括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與所述分料器的出料通道貫通,所述第二出料通道與下料口貫通。
優(yōu)選地,所述分料閥還包括一閥體,所述閥體中設有t型通道,其中一通道為所述第一出料通道,與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垂直的通道為所述第二出料通道,最后一通道中設有轉軸,所述轉軸與所述第二出料通道貫通且同向,所述轉軸的端部設有分料件,通過所述轉軸帶動所述分料件轉動,所述分料件在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之間轉動。
優(yōu)選地,所述擠塑模具包括模芯和與所述模芯配合的模套,所述模芯與所述模套配合處為錐形結構,所述模芯的內部為錐形中空結構,所述模套設有與所述模芯配合的錐形槽,在所述模芯的錐形結構與所述模套的錐形槽的錐尖處設有穿纖孔。
優(yōu)選地,所述模套鎖固在所述擠塑機的機頭上。
優(yōu)選地,所述模芯與所述模套之間設有間隙。
優(yōu)選地,所述模芯的內部錐形中空結構的長度不大于26.5m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采用新型工裝工藝設計,使擠壓式工藝生產的緊套產品更易穿纖,節(jié)省拆模清理模具的時間,降低操作難度,可大大減少待機時間及人力成本,為緊套產品的生產方式提供了一種新型工裝工藝方法,推動了緊套產品的工裝工藝發(fā)展。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分料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擠壓式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頭,101-分料器,2-分料閥,201-閥體,202-第一出料通道,203-第二出料通道,204-轉軸,205-分料體,3-擠塑模具,4-擠塑機的機頭,301-模芯,302-模套,303-穿纖孔,304-模芯的內部錐形中空結構,306-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公開了一種緊套光纖擠壓生產工藝中免拆模穿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1對機頭結構進行改造:在機頭的出料通道上安裝有分料器,縮短分料器的長度,隨著分料器長度縮短,機頭的長度縮短;機頭內部結構減短,便于采用專用掏料工具進行模芯內部清理。
s102擠塑模具:擠塑模具的尺寸根據(jù)機頭的尺寸調整,縮短擠塑模具的長度,擠塑模具安裝在擠塑機的機頭上;將擠塑模具重新設計,模芯內部空腔長度縮短,便于采用專用掏料工具進行模芯內部清理。
s103安裝分料閥:將分料閥安裝在機頭與擠塑模具之間,分料閥中設有兩個出料通道,一個出料通道連接至帶有分料器的機頭上,另一個出料通道連通下料口。通過專門的流到設計,改變分流閥的出料方式,采用環(huán)形出料。
在本實施例中,機頭內部結構的尺寸由原來的100mm降至70mm;安裝分流閥解決材料受熱膨脹導致擠塑模具的模芯回料堵模的問題。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采用實施例1中的工藝方法,改進了免拆工裝,具體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帶有分料器101的機頭1,分料閥2,擠塑模具3,上述擠塑模具3設置在擠塑機的機頭4上,上述分料閥2設置在上述機頭1和擠塑模具3之間。
如圖2所示,分料閥2包括一閥體201、第一出料通道202和第二出料通道203,其中,上述第一出料通道202與上述分料器101的出料通道貫通,上述第二出料通道203與下料口貫通。
在上述閥體201中設有t型通道,其中一通道為上述第一出料通道202,與上述第一出料通道202垂直的通道為上述第二出料通道203,最后一通道中設有轉軸204,上述轉軸204與上述第二出料通道203貫通且同向,上述轉軸204的端部設有分料件205,通過上述轉軸204帶動上述分料件205轉動,上述分料件205在上述第一出料通道202和第二出料通道203之間轉動。
如圖3所示,上述擠塑模具3包括模芯301和與上述模芯301配合的模套302,上述模芯301與上述模套302配合處為錐形結構,上述模芯301的內部為錐形中空結構304,上述模套302設有與上述模芯301配合的錐形槽,在上述模芯301的錐形結構與上述模套302的錐形槽的錐尖處設有穿纖孔303。
并且,上述模芯301與上述模套302之間設有間隙306。
上述模套302鎖固在上述擠塑機的機頭4上。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模芯的內部錐形中空結構304的長度不大于26.5mm。
上述工裝可運用于緊套光纖產品生產,提升了生產效率,按實際操作可節(jié)省8分鐘每次的拆模清理時間,按緊壓式工藝300m/min計算,則可每次多生產2.4km產品。一般按成規(guī)模生產10條生產線,每條線按原工裝每天需拆15次計算,則每天可多生產360km緊套產品。上述發(fā)明可推動行業(yè)內緊套工藝工裝的發(fā)展。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