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621307閱讀:180來源:國知局
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1)包括:膜片供給裝置(100),其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F11P)的第一帶狀膜(F11)與第一保護膜(F11P)一起放出,從第一帶狀膜(F11)剝離了第一保護膜(F11P)后,切割第一帶狀膜(F11),以供給第一帶狀膜(F11)的膜片(F16);輸送裝置(200),其輸送由膜片供給裝置(100)供給的膜片(F16);以及膜貼合裝置(300),其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F21P)的第二帶狀膜(F21)與第二保護膜(F21P)一起放出,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了第二保護膜(F21P)后,將由輸送裝置(200)輸送的膜片(F16)貼合至第二帶狀膜(F21),以形成層疊有第二帶狀膜(F21)和膜片(F16)的膜層疊體(F30)。
【專利說明】
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在長條狀的膜上貼合片狀的膜片以制造膜層疊體的裝置,已知有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裝置。專利文獻I的裝置是在被繞卷成環(huán)形的載體膜上載置膜片,將剝離了分離膜的長條狀的膜貼合在通過載體膜被連續(xù)輸送的多個膜片上的裝置。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2-33158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6]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7]在膜片的表面上層疊有保護膜。在將膜片載置于載體膜上后,保護膜被作業(yè)者剝離。但是,從膜片一張一張剝離保護膜很費事,也耗費時間。因此,無法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
[0008]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0009]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0]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包括:膜片供給裝置,所述膜片供給裝置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與所述第一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一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一保護膜后,對所述第一帶狀膜進行切割,以供給所述第一帶狀膜的膜片;
[0011]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由所述膜片供給裝置供給的所述膜片;以及
[0012]膜貼合裝置,所述膜貼合裝置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與所述第二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二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二保護膜后,將由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的所述膜片貼合至所述第二帶狀膜,以形成層疊有所述第二帶狀膜和所述膜片的膜層疊體。
[0013]所述輸送裝置可以包括:保持所述膜片并能夠旋轉的膜片保持部;以及使所述膜片保持部向所述膜貼合裝置移動的移動裝置。
[0014]所述膜片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一吸附部,其吸附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所述膜片的第一邊緣部;以及第二吸附部,其吸附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所述膜片的第二邊緣部。
[0015]所述膜片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一調整機構,所述第一調整機構通過使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彼此靠近的方向或者彼此遠離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來調整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間隔。
[0016]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可以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吸附構件由硅樹脂構成。
[0017]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可以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與吸引裝置連接,所述吸引裝置對由與所述膜片接觸的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減壓。
[0018]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可以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與高壓氣體供給裝置連接,所述高壓氣體供給裝置向由與所述膜片接觸的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送入高壓氣體。
[0019]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可以分別包括:彼此相鄰配置的多個吸附構件;支承所述多個吸附構件的支承構件;以及升降裝置,其使所述支承構件在靠近所述膜片的方向及遠離所述膜片的方向上升降。
[0020]所述膜片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二調整機構,所述第二調整機構使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以調整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與所述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對位置。
[0021]所述輸送裝置可以包括第三調整機構,所述第三調整機構使所述膜片保持部在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調整所述膜片保持部在與所述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
[0022]所述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可以包括卷取所述膜層疊體的卷取裝置。
[0023]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包括:膜片供給步驟,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與所述第一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一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一保護膜后,對所述第一帶狀膜進行切割,以供給所述第一帶狀膜的膜片;輸送步驟,輸送由所述膜片供給步驟供給的所述膜片;以及膜貼合步驟,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與所述第二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二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二保護膜后,將由所述輸送步驟輸送的所述膜片貼合至所述第二帶狀膜,以形成層疊有所述第二帶狀膜和所述膜片的膜層疊體。
[0024]所述輸送步驟可以在從所述膜片的上方吸附并支承所述膜片的狀態(tài)下輸送所述膜片。
[0025]所述第一帶狀膜的層疊有所述第一保護膜的面為粘著面,所述膜片具有所述粘著面,在所述輸送步驟中,可以在使所述粘著面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下吸附并支承所述膜片的所述粘著面,并以該狀態(tài)來輸送膜片。
[0026]所述制造方法中,在所述輸送步驟中,可以采用與所述膜片接觸而使所述膜片吸附的吸附構件,使所述吸附構件接觸所述膜片,且對由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減壓,以使所述膜片吸附。
[0027]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在將吸附的所述膜片輸送至目標位置后,對所述空間內加壓,以使所述膜片脫離。
[0028]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在所述目標位置將所述膜片相對于所述第二帶狀膜進行定位后,使吸附的所述膜片脫離。
[0029]發(fā)明效果
[0030]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的概略結構的圖。
[0032]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所包括的輸送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0033]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輸送裝置所包括的膜片保持部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
[0034]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片保持部所包括的吸附部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
[0035]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吸附部所包含的吸附墊的示意圖,該示意圖對所述吸附墊吸附至膜片的機構以及從膜片脫離的機構進行說明。
[0036]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表面保護膜(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的剖面圖。
[0037]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分離膜(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的剖面圖。
[0038]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分離膜(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的剖面圖。
[0039]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表面保護膜(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的剖面圖。
[0040]圖10是示出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與分離膜(第一保護膜)分離后的第一帶狀膜上的吸附墊吸附位置的示意圖。
[0041]圖11是對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第一實施方式]
[0043]以下,利用圖1至圖7以及圖11,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
[0044](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
[0045]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I (以下,僅稱為“制造裝置I”)的概略結構的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包括膜片供給裝置100、輸送裝置200、膜貼合裝置300和卷取裝置400。
[0046]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膜片供給裝置100加工第一帶狀膜Fll以作成片狀的膜片F16,輸送裝置200將膜片F16輸送至下游側。然后,膜貼合裝置300將膜片F16連續(xù)地貼合于第二帶狀膜F21,以作成帶狀的膜層疊體F30,卷取裝置400卷取并回收膜層疊體 F30o
[0047]以下,對制造裝置I的各結構依序進行說明。
[0048](膜片供給裝置)
[0049]膜片供給裝置100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FllP的第一帶狀膜Fll與第一保護膜FllP 一起放出,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第一保護膜FllP后,對第一帶狀膜Fll進行切割,供給第一帶狀膜Fll的膜片F16。膜片供給裝置100包括第一帶狀膜供給部110和切割部120。
[0050]第一帶狀膜供給部110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FllP的第一帶狀膜Fll與第一保護膜FllP—起放出,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第一保護膜Fl 1P,以供給第一帶狀膜FlI。第一帶狀膜供給部110包括放卷部101、夾持輥部102、剝離輥部105和卷取部106。另外,將剝離棍部105和卷取部106總稱為第一剝離部。
[0051]放卷部101對卷繞了長條狀的膜FlO的卷材Rl進行保持。放卷部101使卷材Rl旋轉,從卷材Rl放卷膜FlO。
[0052]圖6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表面保護膜(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的剖面圖。如圖6所示,膜FlO例如是包含第一帶狀膜Flla(Fll)和表面保護膜F12a(第一保護膜F11P)的膜FlOa。第一帶狀膜Flla是具有例如偏振膜、相位差薄膜、增亮膜等具備光學功能的膜主體部F13a的光學膜。第一帶狀膜Flla在膜主體部F13a的厚度方向上依序包括例如膜主體部F13a、粘著層F14a和分離膜F15a。表面保護膜F12a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13a的第一面上,且該表面保護膜F12a能夠被剝離。分離膜F15a隔著粘著層F14a,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13a的第二面上,且該分離膜F15a能夠被剝離。粘著層F14a例如用于將膜主體部F13a貼合于液晶面板或有機EL面板等光學顯示零件的顯示面上。膜FlOa的尺寸例如寬度為100mm以上,厚度為0.1mm以上。表面保護膜F12a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膜主體部F13a的厚度例如在0.0lmm以上。粘著層F14a的厚度例如在0.0Olmm以上。分離膜F15a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
[0053]回到圖1,夾持輥部102包括旋轉軸相互平行配置的第一夾持輥103和第二夾持輥104。第一夾持輥103和第二夾持輥104通過與放卷部101同步旋轉,向下游側放出膜F10。
[0054]膜FlO所包含的第一保護膜FllP被卷掛在剝離輥部105上,被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所述剝離輥部105設置于夾持輥部102的下游側。第一保護膜FllP為帶狀的膜。第一保護膜FllP保持帶狀地被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的第一保護膜FllP被卷取部106卷取。通過剝離輥部105與第一保護膜FllP分離的第一帶狀膜Fll被供給至切割部120,所述切割部120被設置于剝離輥部105的下游側。
[0055]圖2是示出制造裝置I所包含的膜片供給裝置100的一部分的結構以及輸送裝置200的結構的立體圖。切割部120對由第一帶狀膜供給部110供給的第一帶狀膜Fll切割,形成膜片F16。如圖2所示,切割部120包括旋轉臺121、刀具殼體122、切割刀123 (參照圖1)、升降裝置124以及臺驅動裝置125。圖中,以符號X示出的粗箭頭表示第一帶狀膜Fll被送至切割部120的方向。
[0056]旋轉臺121支承通過剝離輥部105與第一保護膜FllP分離后的第一帶狀膜Fll的下表面(與設置有第一保護膜FllP的一側為相反側的面)。旋轉臺121是具有支承第一帶狀膜Fll的水平的支承面的圓形臺。旋轉臺121的直徑比第一帶狀膜Fll的寬度大。旋轉臺121通過臺驅動裝置125,以被設定于旋轉臺121的中心的旋轉軸為旋轉中心,在旋轉臺121的圓周方向進行旋轉驅動。
[0057]刀具殼體122被配置為跨過旋轉臺121的上方。刀具殼體122沿著旋轉臺121的直徑被直線配置。例如在制造裝置I運轉前的初始狀態(tài)下,刀具殼體122被配置為使第一帶狀膜Fll被送出的方向(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和刀具殼體122的長度方向垂直。在刀具殼體122的與旋轉臺121相對的面上,露出切割刀123 (參照圖1)的刀尖。在刀具殼體122的與旋轉臺121相對的面上,設置有用于使切割刀123往復移動的直線狀的溝槽(省略圖示)。溝槽例如被設置為橫穿旋轉臺121的中心軸。切割刀123 —邊切割被支承于旋轉臺121的第一帶狀膜Fll,一邊沿溝槽移動。由此,沿著第一帶狀膜Fll的整個寬度切割第一帶狀膜F11。作為切割第一帶狀膜Fll的刀,除了切割刀123以外,也可以使用例如旋轉刀或鍘刀等公知的刀具。在此,在使用鍘刀的情況下,則不需要用于使刀往復移動的直線狀的溝槽及移動機構。
[0058]在刀具殼體122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連接有升降裝置124。升降裝置124例如被配置為從旋轉臺121的直徑方向夾住旋轉臺121。升降裝置124使刀具殼體122及切割刀123在靠近旋轉臺121的方向及遠離旋轉臺121的方向上升降。升降裝置124被固定于旋轉臺121。隨著旋轉臺121的旋轉,升降裝置124也在旋轉臺121的周方向上旋轉。由此,切割刀123的對于第一帶狀膜Fll的切割方向(切割刀123沿著被設置于刀具殼體122的溝槽往復移動的方向)變化。
[0059]切割刀123的對于第一帶狀膜FlI的切割方向和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構成的角度(值為銳角。以下,有時將該角度稱為第一帶狀膜Fll的切割角度)通過控制旋轉臺121的旋轉角度來被控制。
[0060]例如,考慮將偏振片和λ/4板貼合為彼此光軸呈45°的情況。例如,第一帶狀膜Fll為偏振片,第二帶狀膜F21為λ /4板,第一帶狀膜Fll的光軸(例如,吸收軸)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第二帶狀膜F21的光軸(例如,慢軸)與第二帶狀膜F21的長度方向平行。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帶狀膜Fll的切割角度被設定為相對于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呈45°的方向。
[0061]另外,如后面所述,輸送裝置200中,吸附并抬起從第一帶狀膜Fll切割出的膜片F16,以進行輸送。因此,將不同的兩種膜用作為第一帶狀膜Fll及第二帶狀膜F21的情況下,為了使輸送容易,優(yōu)選為將具有相對較高剛性的膜作為第一帶狀膜F11,將剛性較低的膜作為第二帶狀膜F21。
[0062]上述實例的情況下,偏振片一般為層疊有多層樹脂層而形成的多層膜。與此相對地,λ/4板為一般的樹脂薄膜。因此,偏光板比λ/4板具有較高的剛性。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為將成為偏振片的原料的膜用作為第一帶狀膜F11,將成為λ/4板的原料的膜用作為第二帶狀膜F21。
[0063]又,在第一帶狀膜Fll為透射第一偏振光、反射第二偏振光的反射型偏振片(增亮膜),第二帶狀膜F21是透射第一偏振光、吸收第二偏振光的吸收型偏振片,第一帶狀膜Fll的光軸(例如,透射軸)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第二帶狀膜F21的光軸(例如,吸收軸)與第二帶狀膜F2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情況下,第一帶狀膜Fll的切割角度被設定為相對于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呈90°的方向。
[0064](輸送裝置)
[0065]如圖2所示,輸送裝置200包括膜片保持部210、移動裝置220和膜片交接臺230。
[0066]圖3是示出輸送裝置200所包含的膜片保持部210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如圖3所示,膜片保持部210包括主體部211、第一吸附部212a、第二吸附部212b、旋轉驅動裝置217和底板218。
[0067]主體部211是在下表面?zhèn)?與膜片F16相對一側)具有第一軌道部213及第二軌道部214的矩形狀的構件。在主體部211的下表面?zhèn)劝惭b有第一軌道部213。在第一軌道部213的下表面?zhèn)劝惭b有第二軌道部214。在第二軌道部214的下表面?zhèn)劝惭b有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
[0068]第一吸附部212a吸附與第一帶狀膜Fll (參照圖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膜片F16的第一邊緣部。第二吸附部212b吸附與第一帶狀膜Fll (參照圖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膜片F16的第二邊緣部。
[0069]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具有同樣的結構。因此,在本說明書中,將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總稱為“吸附部212”。
[0070]圖4是示出膜片保持部210所包括的吸附部212的概略結構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吸附部212包括多個吸附構件262、支承構件261以及升降裝置269。
[0071]支承構件261是用于支承多個吸附構件262的棒狀金屬零件。支承構件261在與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支承構件261具有用于支承多個吸附構件262的多個貫通孔。沿著支承構件261的長度方向彼此相鄰地設置多個貫通孔。多個吸附構件262以分別被插入貫通孔的狀態(tài)被支承構件261所支承。
[0072]吸附構件262包括吸附墊263、吸引管264和圓柱管265。吸附墊263與吸引管264的一端部相連接。
[0073]吸附墊263是中空的半球狀或者中空的錐狀的構件,面對膜片F16的一側即吸附墊263的下端開口。吸附墊263例如以硅樹脂形成。吸附墊263的尺寸例如直徑為1mm以上。吸附構件262的個數例如為每一根支承構件261上有5根以上吸附構件262。
[0074]圖5是對吸附墊263吸附膜片F16的機構、以及吸附墊263使膜片F16脫離的機構進行說明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吸引管264的一端部通過導管2751與吸引裝置275連接。吸引管264的另一端部通過導管2761與高壓氣體供給裝置276連接。
[0075]導管2751上設置有用于開關導管2751的閥門(省略圖示)。導管2761上設置有用于開關導管2761的閥門(省略圖示)。利用導管2751的閥門和導管2761的閥門,能夠對吸引管264與吸引裝置275相通的狀態(tài)以及吸引管264與高壓氣體供給裝置276相通的狀態(tài)進行切換。
[0076]吸引裝置275在吸附墊263與膜片F16接觸而形成由吸附墊263和膜片F16包圍的空間2631之后,吸引空間2631內的氣體。由此,空間2631的壓力變低。其結果,膜片F16被可靠地吸附于吸附墊263。
[0077]高壓氣體供給裝置276將高壓的氣體送到吸附于膜片F16的吸附墊263和膜片F16之間的空間2631內。由此,空間2631的壓力變高。其結果,膜片F16從吸附墊263脫離。
[0078]回到圖4,吸引管264被插入圓柱管265。圓柱管265被插入支承構件261的貫通孔,被固定于支承構件261。吸引管264沿著圓柱管265的內壁滑動,吸附墊263與膜片F16抵接,緩和吸附膜片F16時的機械沖擊。
[0079]升降裝置269使支承構件261在靠近膜片F16的方向及遠離膜片F16的方向升降。作為升降裝置269,使用公知的裝置。本實施方式中,例如,采用將壓縮空氣的能量轉換為直線運動以使支承構件261在鉛垂方向上移動的氣缸作為升降裝置269。
[0080]升降裝置269包括底板266、氣缸主體部270和活塞部271。
[0081]底板266是在支承構件261的長度方向上呈縱向的L字狀的金屬零件。底板266包括與支承構件261平行的平板部267以及自平板部267彎曲為L字狀的彎曲部268。底板266與支承構件261的長度方向中央部相對地被配置。底板266在平板部267上與支承構件261連接。
[0082]氣缸主體部270被固定于在支承構件261的上方配置的底板266。氣缸主體部270被固定于平板部267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钊?71突出于平板部267的下方,并與支承構件261連接。
[0083]支承構件261上設置有朝向平板部267并突出于上方的一對引導桿272和一對擋塊274。一對引導桿272夾著氣缸主體部270地分別插入設置于平板部267的長度方向一端側和另一端側的一對貫通孔中。在貫通貫通孔的引導桿272的頂端部上設置有直徑比貫通孔大的凸緣部273。擋塊274是高度比引導桿272低的棒狀的構件。擋塊274相比引導桿272被設置在支承構件261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側。平板部267被一對引導桿272引導,在擋塊274和凸緣部273之間移動。
[0084]如圖3所示,底板266介由彎曲部268被安裝于第二軌道部214,且能夠滑動。第二軌道部214包括第一軌道215和第二軌道216。
[0085]為了使第一吸附部212a具有的底板(第一底板266a)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而設置第一軌道215。第一底板266a介由彎曲部被安裝于第一軌道部215,且能夠滑動。由此,第一吸附部212a能夠沿著第一軌道215滑動。
[0086]為了使第二吸附部212b具有的底板(第二底板266b)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而設置第二軌道216。第二底板266b介由彎曲部被安裝于第二軌道部216,且能夠滑動。由此,第二吸附部212b能夠沿著第二軌道216滑動。
[0087]第一軌道部213呈現矩形狀的外觀。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與長邊平行的方向)被設為與矩形狀的主體部211的長度方向相同的方向。
[0088]第一軌道215以沿著第一軌道部213的寬度方向(與短邊平行的方向)的姿勢被安裝于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131a。第二軌道216以沿著第一軌道部213的寬度方向(與短邊平行的方向)的姿勢被安裝于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 2131b。
[0089]第一軌道215和第二軌道216中的至少一個沿著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移動。驅動裝置(省略圖示)沿著第一軌道部213的長度方向,使第一軌道215和第二軌道216在彼此靠近的方向或者彼此遠離的方向上相對移動。由此,被安裝于第一軌道215的第一吸附部212a和被安裝于第二軌道216的第二吸附部212b在彼此遠離方向上相對移動。第一軌道部213作為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間隔的第一調整機構發(fā)揮作用。
[0090]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間隔根據第一帶狀膜Fll的寬度進行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間隔可以通過使用者進行手動調整,也可以使用傳感器等檢測第一帶狀膜Fll的寬度,基于該檢測結果,自動地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間隔。
[0091]第一吸附部212a通過沿著第一軌道215滑動,被配置于第一軌道215上的任意位置。第二吸附部212b通過沿著第二軌道216滑動,被配置于第二軌道216上的任意位置。第二軌道部214使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在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對移動。第二軌道部214作為調整與所述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相對位置的第二調整機構發(fā)揮作用。
[0092]例如,在利用切割部120相對于第一帶狀膜Fll傾斜地切割第一帶狀膜Fll的情況下,膜片F16的形狀為平行四邊形。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沿著第一軌道215及第二軌道216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滑動,被配置于在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上彼此偏移的位置上。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相對位置可以通過使用者進行手動調整,也可以使用傳感器等檢測第一帶狀膜Fll的第一邊緣部和第二邊緣部,基于該檢測結果,自動地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相對位置。
[0093]如圖3所示,主體部211的上表面(與膜片F16相對一側的相反側的面)上連接有旋轉驅動裝置217。主體部211例如通過旋轉驅動裝置217被吊掛于底板218。旋轉驅動裝置217使主體部211繞著與主體部211的上表面垂直的旋轉軸旋轉。由此,膜片保持部210能夠保持著膜片F16進行旋轉。作為旋轉驅動裝置217,使用公知的裝置。本實施方式中,例如,采用不通過齒輪箱等間接機構而直接將電機的旋轉力傳遞至主體部211的直接驅動式電機(DD電機)作為旋轉驅動裝置217。
[0094]旋轉驅動裝置217使膜片F16旋轉,以使膜片F16的光軸相對于后述的第二帶狀膜F21的光軸呈所希望的角度α。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帶狀膜Fll的切割角度被設定為角度α,因此通過旋轉驅動裝置217使膜片F16旋轉,從而膜片F16的兩個邊(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交叉的兩個邊)被設置為和與第二帶狀膜F2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邊重合地。
[0095]回到圖2,移動裝置220使膜片保持部210朝著膜貼合裝置300移動。如圖2及圖3所示,移動裝置220包括軌道部221、驅動裝置227、支承構件228以及第三調整機構224。
[0096]軌道部221被設置為橫跨膜片供給裝置100和膜貼合裝置300之間。軌道部221包括彼此平行地配置的第一軌道222和第二軌道223。通過被配置于膜片供給裝置100和膜貼合裝置300之間的支承構件228支承軌道部221。
[0097]第三調整機構224使膜片保持部210在與第一帶狀膜FlI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調整膜片保持部210在與所述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第三調整機構224包括框架225和驅動裝置226。
[0098]膜片保持部210被安裝于矩形框狀的框架225,所述框架225被軌道部221所支承。作為框架225的短邊的一對框材2251a、2251b被分別安裝于第一軌道222和第二軌道223上,且能夠滑動。
[0099]框架225通過驅動裝置227,沿著軌道部221,在膜片供給裝置100和膜貼合裝置300之間往復移動。作為驅動裝置227,可采用使用齒輪、電機等的公知的裝置。
[0100]膜片保持部210的底板218被安裝于作為框架225的長邊的一對的框材2252a、2252b上,且能夠滑動??蚣?25上設置有使底板218沿著框架225的長邊移動的驅動裝置226。作為驅動裝置226,使用電機等公知的裝置。
[0101]膜片交接臺230支承由切割部120從第一帶狀膜Fll切割出的膜片F16的下表面并交接至膜片保持部210。膜片交接臺230的一端部與切割部120的旋轉臺121相鄰地被設置。膜片交接臺230的一端部例如具有與旋轉臺121的形狀相對應的曲面形狀,從而與旋轉臺121不干擾。由切割部120從第一帶狀膜Fll切割出的膜片F16橫跨旋轉臺121和膜片交接臺230地被配置。
[0102]膜片交接臺230的另一端部位于移動裝置220的軌道部221的下方。膜片保持部210沿軌道部221移動至膜片交接臺230的上方,并吸附被支承于膜片交接臺230上的膜片F16的上表面。膜片交接臺230的尺寸根據膜片F16的大小被設計為適當的尺寸。
[0103](膜貼合裝置)
[0104]回到圖1,膜貼合裝置300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F21P的第二帶狀膜F21與第二保護膜F21P —起放出。膜貼合裝置300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第二保護膜F21P。膜貼合裝置300將由輸送裝置200輸送的膜片F16貼合至第二帶狀膜F21。其結果,層疊有第二帶狀膜F21和膜片F16的層疊體F30得以形成。膜貼合裝置300包括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膜片移送部320以及貼合部330。
[0105]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將層疊有分離膜F22的第二帶狀膜F21與分離膜F22 —起放出,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分離膜F22,以供給第二帶狀膜F21。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包括放卷部301、剝離輥部302和卷取部303。另外,將剝離輥部302和卷取部303總稱為第二剝離部。
[0106]放卷部301對卷繞了長條狀的膜F20的卷材R2進行保持。放卷部301使卷材R2旋轉,從卷材R2放卷膜F20。
[0107]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分離膜(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的剖面圖。如圖7所示,膜F20例如是包含第二帶狀膜F21a(F21)和分離膜F22a(第二保護膜F21P)的膜F20a。第二帶狀膜F21a是具有例如偏振膜、相位差膜、增亮膜等具備光學功能的膜主體部F23a的光學膜。第二帶狀膜F21a在膜主體部F23a的厚度方向上依序包括例如表面保護膜F25a、膜主體部F23a和粘著層F24a。表面保護膜F25a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23a的第一面上,且該表面保護膜F25a能夠被剝離。分離膜F22a隔著粘著層F24a,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23a的第二面上,且該分離膜F22a能夠被剝離。粘著層F24a例如用于將膜主體部F23a貼合于膜片F16。膜F20a的尺寸例如寬度為400mm以上,厚度為0.1mm以上。表面保護膜F22a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膜主體部F23a的厚度例如在0.0lmm以上。粘著層F24a的厚度例如在0.0Olmm以上。分離膜F25a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
[0108]回到圖1,膜F20所包含的第二保護膜F21P被卷掛在剝離輥部302上,被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所述剝離輥部302設置于放卷部301的下游側。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的第二保護膜F21P被卷取部303卷取。通過剝離輥部302與第二保護膜F21P分離的第二帶狀膜F21被供給至貼合部330,所述貼合部330被設置于剝離輥部302的下游側。
[0109]膜片移送部320接收由輸送裝置200輸送的膜片F16,并向貼合部330移送。膜片移送部320包括形成為環(huán)形的載體膜323。載體膜323繞著輸送輥321、322及第二貼合輥332環(huán)形地被繞卷。載體膜323通過第二貼合輥332旋轉,在單一方向上旋轉。如圖2所示,在第二貼合輥332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上設置有支承臺324。優(yōu)選為在載體膜323的與第二帶狀膜F21及膜片F16接觸側的表面上施行脫模處理。
[0110]膜片移送部320的一端部位于移動裝置220的軌道部221的下方。膜片保持部210沿軌道部221移動至膜片移送部320的上方,并將膜片保持部210所保持的膜片F16供給至膜片移送部320。膜片移送部320的尺寸根據膜片F16的大小被設計為適當的尺寸。
[0111]本實施方式中,作為膜片移送部320,示出使用環(huán)形的載體膜323的實例,但膜片移送部320的結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從卷材放卷載體膜323,經由貼合部330在卷取部卷取的結構。
[0112]貼合部330將由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供給的第二帶狀膜F21和由膜片移送部320移送的膜片F16隔著粘著層F24a(參照圖7)進行貼合。貼合部330包括第一貼合輥331和第二貼合輥332。
[0113]第一貼合輥331和第二貼合輥332使旋轉軸彼此平行地被設置。在第一貼合輥331和第二貼合輥332之間形成有規(guī)定的間隙(空隙),該間隙的位置為貼合部330的貼合位置。被載置于載體膜323上而被輸送的膜片F16與由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供給的第二帶狀膜F21重疊在一起地被導入第一貼合輥331和第二貼合輥332之間的間隙。貼合部330將第二帶狀膜F21的設置有粘著層F24a的面和膜片F16的表面保護膜F12被剝離了的面,隔著粘著層F24a進行貼合,形成層疊有第二帶狀膜F21和膜片F16的長條狀的膜層疊體 F30o
[0114](卷取裝置)
[0115]卷取裝置400卷取膜層疊體F30并回收。卷取裝置400包括卷取膜層疊體F30的卷取部401。被卷取部401卷取的膜層疊體F30作為膜層疊體F30的卷材R3被產出。
[0116]本實施方式中,制造裝置I的一部分被設置在潔凈棚500中。由此,能夠使制造裝置I在潔凈環(huán)境下運轉。其結果,能夠抑制在剝離了第一保護膜FllP的第一帶狀膜F11、膜片F16、以及剝離了第二保護膜F21P的第二帶狀膜F21的剝離面上附著有灰塵或塵埃等雜質,能夠提高膜層疊體F30的質量。
[0117]潔凈棚500的天花板上設置有供氣口 501。供氣口 501上安裝有HEPA過濾器(省略圖示)。HEPA過濾器抑制雜質從供氣口 501流入至潔凈棚500。通過供氣口 501的氣體形成從供氣口 501朝向下方的氣流FL。利用氣流FL,可抑制雜質在潔凈棚500內飛散。其結果,可抑制雜質附著在第一帶狀膜F11、膜片F16及第二帶狀膜F21的剝離面上。
[0118]潔凈棚500的天花板上設置有排氣口。由此,氣流FL向下方輸送的雜質向潔凈棚500之外排出。其結果,可抑制雜質再次飛起而附著于第一帶狀膜F11、膜片F16及第二帶狀膜F21的剝離面上。
[0119]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了表面保護膜F12之后,切割第一帶狀膜F11,以供給第一帶狀膜Fll的膜片F16。因此,節(jié)省了作業(yè)者從膜片F16 一張一張剝離保護膜的工夫。因此,由于縮短了膜片供給所需要的時間,因此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
[0120]又,本實施方式中,輸送裝置200將被膜片供給裝置100供給的膜片F16輸送至膜貼合裝置300。因此,不再需要作業(yè)者將膜片F16從膜片供給裝置100運送至膜貼合裝置300。因此,由于能夠連續(xù)地進行膜片供給、輸送、膜貼合、卷取這一系列步驟,因此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
[0121]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輸送裝置200包括膜片保持部210和移動裝置220。膜片保持部210能夠保持著膜片F16進行旋轉。移動裝置220使膜片保持部210朝著膜貼合裝置300移動。利用該結構,能夠使膜片F16的兩個邊(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交叉的兩個邊)與和第二帶狀膜F2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邊重合地,將膜片F16配置于膜貼合裝置300上。因此,能夠使膜片F16和第二帶狀膜F21以彼此的光軸呈所希望的角度交叉的狀態(tài)進行貼合。
[0122]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膜片保持部210包括第一吸附部212a、第二吸附部212b、第一調整機構213。第一吸附部212a吸附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的膜片F16的第一邊緣部。第二吸附部212b吸附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的膜片F16的第二邊緣部。第一調整機構213使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在彼此靠近的方向或者彼此遠離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以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間隔。通過該結構改變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的距離,從而使第一吸附部212a能夠吸附膜片F16的第一邊緣部,且第二吸附部212b能夠吸附第二邊緣部。因此,無論第一帶狀膜Fll的寬度多寬,膜片保持部210也能夠保持膜片F16。
[0123]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膜片保持部210包括第二調整機構214。第二調整機構214使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在與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以調整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在與所述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對位置。根據該結構,使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沿著第一軌道215及第二軌道216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滑動,從而能夠配置于第一帶狀膜Fll的長度方向上彼此偏移的位置上。因此,即使膜片F16的形狀為平行四邊形的情況下,也能夠配置第一吸附部212a及第二吸附部212b,使第一吸附部212a吸附膜片F16的第一邊緣部的整體,且第二吸附部212b吸附膜片F16的第二邊緣部的整體。其結果,膜片保持部210能夠可靠地保持膜片F16。
[0124]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輸送裝置200包括第三調整機構224,所述第三調整機構224使膜片保持部210在與第一帶狀膜Fll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調整膜片保持部210在與所述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根據該結構,調整膜片F16相對于第二帶狀膜F21的所述寬度方向的相對位置,將膜片F16貼合于第二帶狀膜F21上。因此,使膜片F16和第二帶狀膜F21在所述寬度方向上準確地對齊位置之后,將膜片F16貼合在第二帶狀膜F21上。
[0125]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中,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分別包括:彼此相鄰配置的多個吸附構件262,支承多個吸附構件262的支承構件261,以及使支承構件261在靠近膜片F16的方向及遠離膜片F16的方向上升降的升降裝置269。根據該結構,可利用多個吸附構件262的吸附力,確實地保持并輸送膜片F16。
[0126]又,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包括卷取裝置400,所述卷取裝置400卷取膜層疊體F30ο根據該結構,能夠卷取膜層疊體F30并加以回收,使膜層疊體F30作為卷材R3被產出。
[0127](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
[0128]以下,利用圖11,對本實施方式的膜層疊體F30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
[0129]圖11是對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的圖。如圖1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膜層疊體F30的制造方法包括膜片供給步驟S1、輸送步驟S2、膜貼合步驟S3、卷取步驟S4。
[0130]膜片供給步驟SI中,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Fl IP的第一帶狀膜Fll與第一保護膜FllP—起放出,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第一保護膜F11P。其后,切斷第一帶狀膜F11,供給第一帶狀膜Fll的膜片F16。
[0131]輸送步驟S2中,將由膜片供給步驟SI供給的膜片F16輸送至膜貼合裝置300的膜片移送部320。
[0132]輸送時,利用第三調整機構224將膜片保持部210相對于膜片移送部320進行定位之后,利用高壓氣體供給裝置276進行膜片F16的脫離。由此,能夠在由膜片移送部320輸送的膜片F16與由第二帶狀膜供給部310供給的第二帶狀膜F21對齊寬度方向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進行貼合。
[0133]又,優(yōu)選為利用升降裝置269,調整膜片保持部210的高度,在被保持于膜片保持部210的膜片F16位于自膜片移送部320起2?3cm的高度的狀態(tài)下進行膜片F16的脫離。
[0134]通過適當設定膜片F16的高度的上限,在進行膜片F16的脫離時,膜片F16落下至膜片移送部320的瞬間,能夠抑制膜片F16相對于膜片移送部320的位置偏移、或膜片F16在平面方向旋轉等不良情況。
[0135]又,通過適當設定膜片F16的高度的下限,能夠防止在多個吸附構件262從膜片F16依次脫離時,膜片F16中先脫離的部分與膜片移送部320接觸,脫離的過程中膜片F16的一部分被輸送這樣的不良情況。
[0136]其結果,能夠降低膜片F16產生皺折、或被破壞的不良情況。
[0137]膜貼合步驟S3中,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F21P的第二帶狀膜F21與第二保護膜F21P 一起放出,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第二保護膜F21P。其后,將由輸送步驟S2輸送的膜片F16貼合于第二帶狀膜F21,形成層疊有第二帶狀膜F21和膜片F16的膜層疊體F30。
[0138]卷取步驟S4中,卷取膜層疊體F30,得到卷材R3。
[0139]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夠將已切割的膜片F16自動地輸送、位置對齊后,貼合至第二帶狀膜。因此,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
[0140]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制造裝置I包括卷取裝置400,本實施方式的膜層疊體F30的制造方法包括卷取步驟S4,但并不限定于該實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設置切割裝置來代替卷取裝置400,不卷取膜層疊體F30,而對各膜片F16進行切割,以片狀進行回收。
[0141][第二實施方式]
[0142]以下,利用圖8至圖10,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及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
[0143]本實施方式中,從第一帶狀膜Fll剝離的第一保護膜FllP為分離膜,從第二帶狀膜F21剝離的第一保護膜FllP為表面保護膜。上述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以下,對與第一實施方式共同的構成要素賦予相同符號,并省略說明。
[0144]圖8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分離膜(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中,如圖8所示,膜F10(參照圖1)例如是包含第一帶狀膜Fllb(Fll)和分離膜F115b (第一保護膜F11P)的膜FlOb。第一帶狀膜Fllb是具有例如偏振膜、相位差膜、增亮膜等具備光學功能的膜主體部F13b的光學膜。第一帶狀膜Fllb在膜主體部F13b的厚度方向上依序包括例如表面保護膜F12b、膜主體部F13b和粘著層F14b。表面保護膜F12a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13a的第一面上,且該表面保護膜F12a能夠被剝離。分離膜F15b隔著粘著層F14b,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13a的第二面上,且該分離膜F15b能夠被剝離。粘著層F14b例如用于將膜主體部F13b貼合于第二帶狀膜F21b。膜FlOb的尺寸例如寬度為100mm以上,厚度為0.1mm以上。表面保護膜F12b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膜主體部F13b的厚度例如在0.0lmm以上。粘著層F14b的厚度例如在0.0Olmm以上。分離膜F15b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
[0145]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帶狀膜Fl Ib層疊有第一保護膜Fl IP的面為粘著層F14b的表面(粘著面)。從第一帶狀膜Fllb生成的膜片F16的上表面具有粘著面。
[0146]輸送裝置200(參照圖1)中,膜片保持部210的第一吸附部212a和第二吸附部212b吸附膜片F16的設置有粘著層F14b側的面,對膜片F16進行保持。因此,存在多個吸附構件262 (參照圖4)接觸粘著層F14b的情況。因此,多個吸附構件262優(yōu)選以易于從粘著層F14b脫離的材料形成。多個吸附構件262例如以硅樹脂形成。
[0147]為了抑制多個吸附構件262與粘著層F14b接觸,如圖8所示,優(yōu)選為粘著層F14b的寬度比膜主體部F13b的寬度窄。粘著層F14b的寬度例如在900mm以上。膜主體部F13b的第二面上存在未設有粘著層F14b的兩個區(qū)域Al、A2。區(qū)域A1、A2分別沿膜主體部F13b上相對的兩個邊緣延伸。區(qū)域Al、A2的寬度例如都在大致2mm以上。
[0148]在這種情況下,如圖10所示,控制膜片保持部210,以使多個吸附構件262a、262b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分別吸附于區(qū)域A1、A2。圖10是示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由與分離膜(第一保護膜)分離后的第一帶狀膜生成的膜片F16上的吸附墊吸附位置的示意圖。由此,多個吸附構件262與粘著層F14b接觸的面積減小,使膜片F16容易從多個吸附構件262脫離。
[0149]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層疊有表面保護膜(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的剖面圖。如圖9所示,膜F20例如是包含第二帶狀膜F21b(F21)和表面保護膜F25b (第二保護膜F21P)的膜F20b。第二帶狀膜F21b是具有例如偏振膜、相位差膜、增亮膜等具備光學功能的膜主體部F23b的光學膜。第二帶狀膜F21b在膜主體部F23b的厚度方向上依序包括例如膜主體部F23a、粘著層F24a和分離膜F22b。表面保護膜F25b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23b的第一面上,且該表面保護膜F25b能夠被剝離。分離膜F22b隔著粘著層F24b,被設置于膜主體部F23b的第二面上,且該分離膜F22b能夠被剝離。粘著層F24b用于例如將膜主體部F23b貼合于液晶面板或有機EL面板等光學顯示零件的顯示面上。膜F20b的尺寸例如寬度為400mm以上,厚度為0.1mm以上。表面保護膜F22b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膜主體部F23b的厚度例如在0.0lmm以上。粘著層F24b的厚度例如在0.0Olmm以上。分離膜F25b的厚度例如在0.02mm以上。
[0150]可以在膜主體部F23b的第一面上施行電暈處理。由此,膜片F16和第二帶狀膜F21的貼合更為牢固。
[0151]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也能夠將已切割的膜片F16自動地輸送、位置對齊后,貼合至第二帶狀膜。因此,能夠高效地進行貼合處理。
[0152]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適宜的實施方式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當然并不限于所涉及的例子。在上述例子中示出的各結構構件的各形狀或組合等是一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基于設計要求等能夠進行多種變更。
[0153]符號說明
[0154]1: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100:膜片供給裝置,200:輸送裝置,210:膜片保持部,212a:第一吸附部,212b:第二吸附部,213:第一軌道部(第一調整機構),214:第二軌道部(第二調整機構),220:移動裝置,224:第三調整機構,261:支承構件,262:吸附構件,269:升降裝置,275:吸引裝置,276:高壓氣體供給裝置,300:膜貼合裝置,400:卷取裝置,Fll:第一帶狀膜,FllP:第一保護膜,F16:膜片,F21:第二帶狀膜,F21P:第二保護膜,F30:膜層疊體,S1:膜片供給步驟,S2:輸送步驟,S3:膜貼合步驟。
【主權項】
1.一種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片供給裝置,所述膜片供給裝置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與所述第一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一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一保護膜后,對所述第一帶狀膜進行切割,以供給所述第一帶狀膜的膜片; 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由所述膜片供給裝置供給的所述膜片;以及 膜貼合裝置,所述膜貼合裝置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與所述第二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二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二保護膜后,將由所述輸送裝置輸送的所述膜片貼合至所述第二帶狀膜,以形成層疊有所述第二帶狀膜和所述膜片的膜層疊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裝置包括:保持所述膜片并能夠旋轉的膜片保持部;以及使所述膜片保持部向所述膜貼合裝置移動的移動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保持部包括:第一吸附部,其吸附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所述膜片的第一邊緣部;以及第二吸附部,其吸附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所述膜片的第二邊緣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保持部包括第一調整機構,所述第一調整機構通過使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彼此靠近的方向或者彼此遠離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來調整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的間隔。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吸附構件由硅樹脂構成。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與吸引裝置連接,所述吸引裝置對由與所述膜片接觸的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減壓。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別包括多個吸附構件,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與高壓氣體供給裝置連接,所述高壓氣體供給裝置向由與所述膜片接觸的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送入高壓氣體。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別包括:彼此相鄰配置的多個吸附構件;支承所述多個吸附構件的支承構件;以及升降裝置,其使所述支承構件在靠近所述膜片的方向及遠離所述膜片的方向上升降。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片保持部包括第二調整機構,所述第二調整機構使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對移動,以調整所述第一吸附部和所述第二吸附部在與所述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相對位置。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裝置包括第三調整機構,所述第三調整機構使所述膜片保持部在與所述第一帶狀膜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動,調整所述膜片保持部在與所述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層疊體的制造裝置包括卷取所述膜層疊體的卷取裝置。12.一種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片供給步驟,將層疊有第一保護膜的第一帶狀膜與所述第一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一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一保護膜后,對所述第一帶狀膜進行切割,以供給所述第一帶狀膜的膜片; 輸送步驟,輸送由所述膜片供給步驟供給的所述膜片;以及 膜貼合步驟,將層疊有第二保護膜的第二帶狀膜與所述第二保護膜一起放出,從所述第二帶狀膜剝離了所述第二保護膜后,將由所述輸送步驟輸送的所述膜片貼合至所述第二帶狀膜,以形成層疊有所述第二帶狀膜和所述膜片的膜層疊體。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送步驟在從所述膜片的上方吸附并支承所述膜片的狀態(tài)下輸送所述膜片。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帶狀膜的層疊有所述第一保護膜的面為粘著面,所述膜片具有所述粘著面,在所述輸送步驟中,在使所述粘著面朝向上方的狀態(tài)下吸附并支承所述膜片的所述粘著面,并以該狀態(tài)來輸送膜片。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輸送步驟中,采用與所述膜片接觸而使所述膜片吸附的吸附構件, 使所述吸附構件接觸所述膜片,且對由所述吸附構件和所述膜片包圍的空間減壓,以使所述膜片吸附。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將吸附的所述膜片輸送至目標位置后,對所述空間內加壓,以使所述膜片脫離。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膜層疊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標位置將所述膜片相對于所述第二帶狀膜進行定位后,使吸附的所述膜片脫離。
【文檔編號】B65H37/04GK105984745SQ201510066548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9日
【發(fā)明人】朱偉賢, 松本周三, 印玉根, 黃健
【申請人】住化電子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平阳县| 黔西| 邵阳市| 岚皋县| 常山县| 嫩江县| 正蓝旗| 汝州市| 内丘县| 建平县| 恩施市| 英山县| 隆林| 岫岩| 政和县| 明光市| 金秀| 佛冈县| 镇沅| 南靖县| 远安县| 阳高县| 扎赉特旗| 呼图壁县| 金塔县| 南平市| 阳城县| 南漳县| 恭城| 朝阳县| 蒲江县| 临西县| 龙泉市| 札达县| 新安县| 宜川县| 斗六市| 唐山市| 西峡县| 柳江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