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托盤組件和用于該托盤組件的蓋設備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562743閱讀:470來源:國知局
托盤組件和用于該托盤組件的蓋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托盤組件和用于托盤組件的蓋設備,其包括選擇性地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所述蓋部分各自包括成相對關系間隔的外邊緣和內邊緣。所述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相面對。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且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所述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所述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分離所述蓋部分。
【專利說明】
托盤組件和用于該托盤組件的蓋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托盤組件以及用于該托盤組件的蓋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托盤可以用于在其上堆疊多個車輛部件,以將這些部件運輸?shù)狡谕恢?。各種車輛部件可以被整理在容器(bin)內,且這些容器可以被堆疊在托盤的頂部上。當期望數(shù)量的容器堆疊在托盤上時,在頂部上的容器是敞開的。為了覆蓋設置在頂部處的這些容器,蓋設置在那些容器的頂部上。
[0003]覆蓋頂部容器的一些蓋可以是一個單件。例如,這些單件蓋中的一些可能是很大,如具有大約48英寸乘45英寸的尺寸,由于蓋的重心位置距操作者甚遠,移動這些蓋會是麻煩的。此外,這些單件蓋可以通過真空模制形成,且這些真空形成的蓋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遠離容器向外偏移,這會允許頂部容器內的車輛部件不期望地移位和/或允許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到頂部容器中。
[0004]當將一個托盤堆疊在另一個蓋的頂部上時,一些托盤會限定凹陷區(qū)域,且單件蓋可以包括與該凹陷區(qū)域配合的向外延伸的凸臺。因此,當一個托盤堆疊在一個單件蓋頂部上時,該蓋的凸臺設置在該托盤的凹陷區(qū)域內,以將托盤和蓋相對于彼此定位。
[0005]為了輔助移動這些單件蓋,一對把手可以附接到蓋。但是,這些把手用緊固件附連,該緊固件在蓋中產生孔,這可能允許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頂部容器??商娲?,把手可以通過用切割工具切去蓋的一些材料而構建在蓋內,該切割工具產生作為把手的孔。操作者可以抓住這些把手孔以移動蓋。蓋中的這些把手孔可能允許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頂部容器。
[0006]已經將一些蓋設計為兩件,這兩件永久鉸接到一起。因此,蓋可以圍繞鉸鏈對折,但是這些件不能作為單獨的件分離。因此,移動這些類型的蓋可能是麻煩的,因為操作者仍移動一個整個蓋。此外,在使用過程中,這些鉸接的蓋可能在鉸鏈處向外遠離容器偏移,這可能允許頂部容器內的車輛部件不期望地移位和/或允許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頂部容器。
[0007]為了相對于蓋限制頂部容器內的車輛部件,一些蓋已經設計有插入件,該插入件附接到蓋的底部側,并且該插入件將車輛部件保持就位。因此,具有某些插入件的某些蓋用于某些車輛部件,因此,為了不同目的生產不同的蓋會發(fā)生額外的成本。此外,用于不同車輛部件的不同蓋需要操作者選擇用于該特定車輛部件的理想的蓋,這會是費時的和/或會選擇不理想的蓋。另外,未用于該特定車輛部件的蓋必須被存放,這需要存儲空間??商娲氖?,空的頂部容器可以被利用以將車輛部件在下方容器內保持就位,但是這產生了未使用的空間。
[0008]為了相對于容器固定蓋,一對可伸縮帶可以被用在托盤的相對的側上,并且相對應的一對帶扣可以被用在蓋的相對的兩側。帶的一個端部固定到托盤,且?guī)Э酃潭ǖ缴w,且當帶接合相應的帶扣時,蓋聯(lián)接到托盤上,且容器被限制在二者之間。但是,當蓋被用帶和帶扣固定時,相反的力施加到蓋,這會導致蓋遠離容器,例如在其中心處遠離容器向外偏移。蓋偏轉會允許設置在頂部容器內的車輛部件不期望地移位,甚至在利用如上所述的插入件的情況下和/或允許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頂部容器。
[0009]一些托盤已經被設計有聯(lián)接到托盤的每個角的腿部,以支撐疊置在腿部上的托架。托盤的每個角可以限定通孔。每個腿部和每個通孔的內部可以包括將腿部聯(lián)接到托盤的相應的角的特征部。

【發(fā)明內容】

[0010]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托盤組件的蓋設備。蓋設備包括選擇性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開的外邊緣和內邊緣。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而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尚。
[0011]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托盤組件,該托盤組件包括底部托盤和堆疊在所述底部托盤上的至少一個容器。所述托盤組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容器頂部上的蓋設備。所述蓋設備包括選擇性地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彼此間隔開的外邊緣和內邊緣。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而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開。
[0012]根據(jù)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托盤組件的蓋設備,所述設備包括:
[0013]選擇性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
[001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的外邊緣和內邊緣,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
[0015]其中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以及
[0016]其中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離。
[0017]優(yōu)選地,其中:
[0018]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
[0019]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且
[0020]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
[0021]優(yōu)選地,其中:
[0022]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關起;
[0023]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關起;
[0024]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
[0025]優(yōu)選地,其中:
[0026]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以及
[0027]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面對,且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
[0028]優(yōu)選地,其中:
[0029]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平的構型;
[0030]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背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特征部;且
[0031]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背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二定位特征部,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配合,以提供凸臺。
[0032]優(yōu)選地,其中:
[0033]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上平的構型;且
[0034]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頂部表面,用于將相應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移動,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
[0035]優(yōu)選地,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各自包括環(huán)和跨過所述環(huán)延伸的帶。
[0036]優(yōu)選地,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多個凸緣,所述凸緣從相應的頂部表面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相應的凸緣,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凸緣。
[0037]優(yōu)選地,其中:
[0038]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頂部表面包括多個肋,所述肋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向外延伸到遠側端部;且
[0039]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設置在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蓋部分的肋的遠側端部的高度處,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設置在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蓋部分的肋的遠側端部的高度處。
[0040]優(yōu)選地,其中:
[0041]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彼此間隔開并且與相應的外邊緣和內邊緣配合以提供周邊的第一側邊緣和第二側邊緣;
[0042]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外邊緣和內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一長度,且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二長度,且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長度小于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第二長度;且
[0043]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大體上沿著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長度在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上居中,且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大體上沿著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長度在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上居中。
[0044]優(yōu)選地,其中:
[0045]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二長度彼此間隔開第一距離;
[0046]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把手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側邊緣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二長度間隔開第二距離;
[0047]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二把手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二側邊緣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二長度間隔開第三距離;且
[0048]第二和第三距離基本上彼此相等,且第一距離大于第二和第三距離。
[0049]優(yōu)選地,其中:
[0050]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側邊緣和第二側邊緣,所述第一側邊緣和第二側邊緣彼此間隔開且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外邊緣和內邊緣配合以提供周邊;
[0051]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外邊緣和內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一長度,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二長度,且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長度小于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第二長度;且
[0052]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相對于第一蓋部分的第二長度大體上沿著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居中,且第二閉鎖特征部相對于第二蓋部分的第二長度大體上沿著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居中。
[0053]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托盤組件,包括:
[0054]底部托盤;
[0055]疊置在所述底部托盤上的至少一個容器;
[0056]設置在所述容器的頂部上的蓋設備,且所述蓋設備包括:
[0057]選擇性地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
[005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開的外邊緣和內邊緣,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
[0059]其中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且
[0060]其中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且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離。
[0061]優(yōu)選地,其中:
[0062]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
[0063]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且
[0064]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
[0065]優(yōu)選地,其中:
[0066]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關起;
[0067]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關起;且
[0068]在處于所述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
[0069]優(yōu)選地,其中:
[0070]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以及
[0071]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且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
[0072]優(yōu)選地,其中:
[0073]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上平的構型;且
[0074]所述容器包括上邊緣,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上邊緣抵靠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的至少一個的底部表面。
[0075]優(yōu)選地,其中:
[0076]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平的構型;
[0077]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遠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特征部;且
[0078]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遠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二定位特征部,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配合,以提供凸臺。
[0079]優(yōu)選地,其中:
[0080]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上平的構型;
[0081 ]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頂部表面,用于將相應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移動,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
[0082]優(yōu)選地,其中:
[0083]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第一側邊緣和第二側邊緣,所述第一側邊緣和第二側邊緣彼此間隔開并且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外邊緣和內邊緣配合以提供周邊;
[0084]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外邊緣和內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一長度,且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彼此間隔開第二長度,且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長度小于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第二長度;且
[0085]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相對于第一蓋部分的第二長度大體上沿著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居中,且第二閉鎖特征部相對于第二蓋部分的第二長度大體上沿著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居中。
[0086]詳細描述和附圖或圖示是支持性和描述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的要求保護的范圍僅由權利要求限定。雖然已經詳細描述了用于實施權利要求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實施方式,但是存在用于實踐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的發(fā)明的各種替代設計和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0087]圖1是托盤組件和蓋設備的示意性透視圖;
[0088]圖2是疊置在底部托盤上的多個容器的示意性透視圖,且蓋設備被去除;
[0089]圖3是底部托盤的底部側的示意性透視圖;
[0090]圖4是蓋設備的示意性局部分解透視圖,且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處于脫開位置;
[0091]圖5是處于接合位置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
[0092]圖6是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底部表面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且第二蓋部分在朝向接合位置移動時相對于第一蓋部分以某個角度設置;
[0093]圖7是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底部表面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且第一和第二蓋部分處于接合位置;
[0094]圖8是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的一個的頂部表面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
[0095]圖9是把手的示意性透視圖;
[0096]圖10是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具有稍微不同的凸臺的構造;
[0097]圖11是蓋設備的示意性分解圖,具有稍微不同的凸臺的構造。
【具體實施方式】
[0098]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術語,如“之上”、“之下”、“向上”、“上”、“向下”、“下”、“頂部”、“底部”、“左”、“右”、“后”、“前”等被描述性地用于附圖,并且并不表示對如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的限制。此外,術語“基本上”可以指條件、數(shù)量、值、或尺寸等的稍微不精確或稍微變化,其中一些在制造誤差或公差范圍內。
[0099]參照附圖,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遍及若干視圖表示相同或相對應的零件,托盤組件10和蓋設備12在圖1中大體上示出。
[0100]托盤組件10可以被用于移動、運送、運輸或傳送各種零件或部件14(見圖2)。部件14可以是車輛部件14、非車輛部件14或被構造成與在此描述的托盤組件10配合的任何其他期望部件14。
[0101]參照圖1,托盤組件10包括底部托盤16和疊置在底部托盤16上的至少一個容器18或盤子。如圖2中清楚示出的,容器18被設計成容納部件14,且容器18在頂部20處敞開,以將部件14移入和移出容器1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多個容器18疊置在底部托盤16上,且容器18可以在底部托盤16上疊置在彼此的頂部上。因此,底部托盤16支撐容器18,并由此支撐設置在容器18內的部件14。疊置在底部托盤16上的容器18的數(shù)量可能取決于底部托盤16的尺寸和容器18的尺寸。通常,當多個容器18疊置在彼此頂部上時,一個容器18的底部22接近另一容器18的頂部20,如此下去,直到疊置了期望數(shù)量的容器18。
[0102]繼續(xù)參照圖1,底部托盤16可以包括頂部側24和與頂部側24相對的底部側26。底部托盤16的底部側26也在圖3中示出。通常,頂部側24面向上,而底部側26面向下。因此,容器18疊置在底部托盤16的頂部側24上。
[0103]參照圖3,底部托盤16的底部側26可以包括定位特征部28,用于將另一托盤組件10疊置在一個托盤組件10的頂部上。因此,多個托盤組件10可以疊置在彼此的頂部上。如此,一個托盤組件10的一個底部托盤16的一個底部側26疊置在另一托盤組件10的一個蓋設備12上,且如此下去,直到期望數(shù)量的托盤組件10疊置在彼此之上。定位特征部28可以是任何適當?shù)臉嬓?,且非限定示例是突起、凸臺和/或凹陷。定位特征部28在圖3中被示為凹陷。因此,底部托盤16的底部側26可以限定凹陷和/或突起,等。
[0104]托盤組件10還包括蓋設備12。如圖1中清楚示出的,通常,蓋設備12設置在容器18的頂部上。因此,容器18設置在底部托盤16和蓋設備12之間。底部托盤16和蓋設備12配合以提供部件14在容器18內的緊湊運輸。
[0105]繼續(xù)參照圖1、4和11,蓋設備12包括選擇性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30和第二蓋部分32。如圖4和11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構型/特征部基本上相同或基本上相似。因此,由于部分30、32基本上相同,因此在疊置在容器18上之前或在從容器18去除時,部分30、32可以在彼此頂部上疊置成列,這可以減小工作空間的大小,并消除了必須確定哪個部分30、32與另一部分30、32相配。
[0106]通常,模制過程被利用以形成部分30、32。由于部分30、32構造成相同,因此僅通過模制過程產生蓋設備12的一個部分30、32。因此,模制機器被設定成形成一個蓋部分30、32,這是因為部分30、32是相同的,這減少了模制機器的設立時間和加工成本,并也減少了用于模制機器所需的空間大小。此外,由于部分30、32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疊置在彼此頂部上,因此存放模制過程產生的部分30、32所需的空間大小可以減少。部分30、32可以通過注模成型來形成,這給部分30、32提供剛性,并有助于防止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遠離頂部容器18偏移。當模制過程是注模成型時,部分30、32可以由聚合物形成。作為非限制性示例,該聚合物可以是聚丙烯。
[0107]如圖4和11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開的外邊緣34和內邊緣36ο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外邊緣和內邊緣34、36基本上彼此平行。第一蓋部分30的內邊緣36和第二蓋部分32的內邊緣36被構造成彼此面對(見圖1和4-7)。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外邊緣34和內邊緣36彼此間隔開第一長度38(見圖4)。
[0108]繼續(xù)參照圖4和11,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可各自包括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側邊緣40和第二側邊緣4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基本上彼此平行。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相應的外邊緣和內邊緣34、36配合,以提供周邊。例如,如圖4中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蓋部分30的周邊限定了大體矩形構造,且第二蓋部分32的周邊限定了大體矩形構型。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外邊緣34和內邊緣36基本上垂直于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
[0109]可選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以及外邊緣34各自可以包括卡環(huán)44(見圖1、4和11),該卡環(huán)44在設置于頂部容器18上時部分圍繞該頂部容器18。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卡環(huán)44可以最小化任何流體和/或污染物進入頂部容器18。此夕卜,可選的,底部托盤16可以包括卡環(huán)46(見圖1),該卡環(huán)46圍繞直接疊置在底部托盤16的頂部側24上的容器18的底部22,以有助于將那些容器18保持在底部托盤16的頂部上。
[0110]轉到圖4,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彼此間隔開第二長度4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長度38小于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相應的第二長度48 ο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的每一個的第二長度48是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長度38的長度的至少三分之
O
[0111]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可以各自包括頂部表面50(見圖4)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50相對的底部表面52(見圖6和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52限定了大體平的構型(見圖6和7)。底部表面52被構造成面對頂部容器18,并且被構造成與頂部容器18選擇性配合。因此,底部表面52的大體平的構型被利用以消除對如上面在【背景技術】部分中討論的插入件的需求且/或消除對如上面在【背景技術】部分中討論的清空頂部容器的需求。蓋設備12,并且更具體地說,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接近頂部容器18的頂部20,并有助于在那些頂部容器18內保持或限制部件14部的位置。蓋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的平的構型提供了能夠與很多不同部件14 一起使用的通用蓋??蛇x的,一個或多個插入件可以附連到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
[0?12]如在圖4和10中清楚不出的,第一蓋部分30包括靠近第一蓋部分30的內邊緣36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54,且第二蓋部分32包括靠近第二蓋部分32的內邊緣36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56。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彼此脫開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分開。當期望用完整的蓋或整個蓋覆蓋頂部容器18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移動到容器18頂部上的接合位置(見圖1)。接合位置在圖1、5、7和10中示出。當期望從頂部容器18移除完整的蓋或整個蓋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移動到脫開位置并從頂部容器18移除(見圖2)。脫開位置在圖4和11中示出。
[0113]通常,一旦期望數(shù)量的容器18疊置在底部托盤16上,蓋設備12然后設置在頂部容器18上。因此,為了覆蓋頂部容器18的敞開頂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在接合位置中設置在頂部容器18上。參照圖2,容器18可以包括上邊緣58,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該上邊緣58可以抵靠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的至少一個的底部表面52。取決于被利用的容器18的數(shù)量,一些容器18的上邊緣58抵靠其他容器18的底部22,而容器18在頂部20處敞開,因此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能夠設置在這些頂部容器18上來封閉該頂部容器18。在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移動到接合位置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的一個設置在頂部容器18上,然后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的另一個設置在頂部容器18上,且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彼此接合,以限定完整的蓋。
[0114]圖4、10和11的第一閉鎖特征部54沿著第一蓋部分30的內邊緣36的中間部分60相對于第一蓋部分30的第二長度48設置。圖4、10和11的第二閉鎖特征部56也沿著第二蓋部分32的內邊緣36的中間部分62相對于第二蓋部分32的第二長度48設置。換言之,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側邊緣40、42間隔開,大體上靠近相應內邊緣36的中心。通過將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僅定位在相應的中間部分60、62處,這提供了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快速和人體工學的附接/卸開。
[0115]如圖4、10和11中清楚示出的,第一閉鎖特征部54可以包括第一指狀件64,該第一指狀件64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66,且第二閉鎖特征部56可以包括第一指狀件68,該第一指狀件68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70。因此,在相應的第一突起66、70的后面,在相應的第一指狀件64、68內形成第一凹陷72。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至少部分地彼此重疊,使得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的第一突起66、70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固定到一起(見圖10)。因此,在接合位置中時,每個第一突起66、70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重疊。如此,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突起66設置在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凹陷72內,并且在處于接合位置時,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突起70設置在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凹陷72內。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使得第一突起66、70重疊或設置在相應的第一凹陷72內防止在相反的力74(由圖1中的箭頭74表示)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上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分離。
[0116]繼續(xù)參照圖4、10和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閉鎖特征部54可以包括第二指狀件76,該第二指狀件76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突起78,且第二閉鎖特征部56可以包括第二指狀件80,該第二指狀件80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突起82。因此,在相應的第二突起78、82的后面,在相應的第二指狀件76、80中形成第二凹陷84。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的第二突起78、82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固定到一起(見圖10)。因此,每個第二突起78、82的至少一部分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彼此重疊。如此,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二突起78設置在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二凹陷84內,且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二突起82設置在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二凹陷84內。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使得第二突起78、82重疊或設置在相應的第二凹陷84內防止了在相反的力74(見圖1)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上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分離。
[0117]如圖4、10和11清楚示出的,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64、76彼此鄰近設置。通常,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突起66背尚第一蓋部分30的頂部表面50向外。簡單地說,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突起66面向上。此外,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二突起78面朝第一蓋部分30的頂部表面50向外。簡單地說,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二突起78面向下。如此,第一閉鎖特征部54的第一和第二突起66、78沿相反方向延伸。
[0118]繼續(xù)參照圖4、10和11,類似地,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68、80彼此鄰近設置。大體上,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二突起82背離第二蓋部分32的頂部表面50向外。簡單地說,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二突起82面向上。此外,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突起70面朝第二蓋部分32的頂部表面50向外。簡要地說,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突起70面向下。如此,第二閉鎖特征部56的第一和第二突起70、82沿著相反方向延伸。
[0119]如圖5中清楚示出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閉鎖特征部54可以包括背離第一蓋部分30的頂部表面50向外的第一定位特征部86。換言之,第一定位特征部86面向上。另外,第二閉鎖特征部56可以包括背離第二蓋部分32的頂部表面50向外的第二定位特征部88。換言之,第二定位特征部88面向上。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處于接合位置中時,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配合以提供凸臺。該凸臺提供了用于在托盤組件10的底部22的蓋設備12的頂部上疊置另一托盤組件10的定位特征部。圖5示出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處于接合位置中時圖4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圖4、10和11示出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的稍微不同的構型。
[0120]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與另一托盤組件10的另一底部托盤16的底部側26相配合。具體地說,一個蓋設備12的凸臺與另一托盤組件10的另一底部托盤16的定位特征部28相配合。在一個示例中,一個蓋設備12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設置在另一底部托盤16的凹陷中,這將蓋設備12和該底部托盤16相對于彼此定位。此外,當一個蓋設備12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和88設置在另一底部托盤16的凹陷內時,該底部托盤16的凹陷也可以限制蓋設備12的凸臺的移動。通過大體上將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定位在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內邊緣36的相應中間部分60、62處,形成凸臺的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86、88也可以設置在中間部分60、62處,以與現(xiàn)有的底部托盤設計相配合。如此,不需要產生新的底部托盤設計,來與在此討論的蓋設備12配合。
[0121]轉到圖4、9和11,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抓持特征部,該抓持特征部允許部分30、32容易地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移動。通常,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抓持特征部由非金屬材料形成,非金屬材料使得抓持特征部的氧化最小化。例如,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可以各自包括第一把手92和第二把手94,該第一把手92和第二把手94聯(lián)接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相應的頂部表面50,用于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移動。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彼此間隔開。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彼此間隔開。抓持特征部可以被限定為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或者任何其他適當?shù)陌咽?、抓手、握把等,以移動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 ο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聯(lián)接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而在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不形成通孔,這使得任何流體和/或污染物通過其進入容器18最小化。把手92、94可以由聚合物或任何其他適當材料形成。
[0122]如圖4和11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各自包括環(huán)96和跨過環(huán)96延伸的帶98。每個把手92、94的環(huán)96和帶98配合以提供用于抓住相應的把手92、94的空間。通常,操作者抓住帶98來移動把手92、94。
[0123]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各自包括第一保持特征部100(見圖9和11)。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各自包括第二保持特征部102(見圖8和11)。第一和第二保持特征部100、102配合以將把手92、94固定到相應的蓋部分30、32。第一和第二保持特征部100、102可以是任何適當構型,并且可以使用多個第一和第二保持特征部100、102。下面討論第一和第二保持特征部100、102的一個非限制性示例。
[0124]每個把手92、94的第一保持特征部100可以聯(lián)接到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環(huán)96。第一保持特征部100可以通過緊固件、模制、焊接、粘結劑聯(lián)接到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環(huán)96,通過機加工或切割形成,形成為一件等。
[0125]如圖9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第一保持特征部100可以是至少一個凸片10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凸片104限定為多個凸片104。每個凸片104可以聯(lián)接到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環(huán)96上,并且與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接合。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環(huán)96可以各自限定通道106,該通道106形成相應的凸片104。因此,相應的凸片104部分延伸到相應的通道106內,以保持第二保持特征部102。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移動通過相應的通道106,并接合相應的凸片104,以將把手92、94固定到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
[012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個通道106敞開到相應的環(huán)96的底邊緣108(見圖9),使得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能夠進入相應的通道106。相應的通道106可以各自延伸到端壁110,這防止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進一步移動進入通道106,并因此,端壁110作用為止擋件。
[0127]每個凸片104可以包括與端壁110間隔開并面對端壁110的前壁112,該前壁112限制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退出到通道106之外的運動。因此,一旦相應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設置在相應的通道106之內、在前壁112和端壁110之間,相應的把手92、94被固定到相應的蓋部分30、32。
[0128]如圖8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可以是至少一個突起11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突起114限定為多個突起114。每個突起114可以從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延伸,并且與相應的第一保持特征部100,如凸片104接合。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突起114各自可以移動通過相應的通道106,并接合相應的凸片104,以將把手92、94固定到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
[0129]如圖8和11中清楚示出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可以各自包括從相應的頂部表面50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52向外延伸的多個凸緣116。因此,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聯(lián)接到第一蓋部分30的相應的凸緣116,且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聯(lián)接到第二蓋部分32的相應的凸緣116。例如,其中一個第一把手92的環(huán)96可以至少部分設置在其中一個凸緣116的內部(見圖4和10),且其中一個第二把手94的環(huán)96可以至少部分設置在另一個凸緣116的內部,如此類推。大體上,凸緣116至少部分圍繞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環(huán)96。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可以從凸緣116延伸,如圖8中清楚示出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可以在任何適當?shù)娜∠蚝臀恢脧南鄳牡谝缓偷诙w部分30、32延伸,并且圖8僅僅是說明性的。
[0130]當最初將第一把手92固定到第一蓋部分30時,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如突起114插入到通道106內,并然后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這取決于通道106的方向)第一把手92。第一把手92被旋轉,直到突起114經過凸片104,在凸片104中,突起114將設置在前壁112和端壁110之間。如果突起114接合端壁110,由于端壁110作為止擋件,因此第一把手92的進一步旋轉不會發(fā)生。一旦第一把手92被固定到第一蓋部分30,第一把手92可以在其壽命的剩余部分中保持固定到第一蓋部分30。如果第一把手92需要被更換,則第一把手92可以在相反方向上通過通道106旋轉返回,經過凸片104并轉出通道106之外,然后另一第一把手92可以固定到第一蓋部分30。上面剛討論的相同過程適用于第一蓋部分30的第二把手94以及第二蓋部分32的其他把手92、94,并且將不再重復。
[0131]大體上,第一蓋部分30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彼此一體形成,以消除在第一蓋部分30內的通孔,該通孔會將流體和/或污染物引入到容器18內。類似地,第二蓋部分32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關于彼此一體形成,以消除第二蓋部分32內的通孔,該通孔會將流體和/或污染物引入到容器18內。因此,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每一個的頂部表面50未形成有用于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通孔,這使得任何流體和/或污染物通過通孔進入容器18最小化。第一蓋部分30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可以模制、加工、切割、粘結、形成為一件等。類似地,第二蓋部分32的第二保持特征部102可以模制、加工、切割、粘結、形成為一件等。
[013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中的每一個的頂部表面50也可包括多個肋118,該肋118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52向外延伸到遠側端部120。肋118可以向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提供強度和/或剛性。一些肋118鄰近凸緣116設置。肋118僅設置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頂部表面50上,這允許這些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被構造為大體平的構型。
[0133]參照圖1和10,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設置在等于或小于第一蓋部分30的肋118的遠側端部120的高度處。因此,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與肋118的遠側端部120平齊或者凹陷到肋118的遠側端部120之下。
[0134]此外,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可以設置在等于或小于第二蓋部分32的肋118的遠側端部120的高度處。因此,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與肋118的遠側端部120平齊或者凹陷到肋118的遠側端部120之下。如此,當另一托盤組件10的底部托盤16疊置在蓋設備12上時,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不與另一底部托盤16在蓋設備12的凸臺上的定位相干涉。
[0135]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出于人體工學的目的而定位。因此,把手92、94定位成使得提升和移動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付出的努力最小。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沿著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長度38大體在第一蓋部分30的頂部表面50上居中。類似地,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沿著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長度38大體在第二蓋部分32的頂部表面50上居中。
[0136]此外,參照圖4,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長度48彼此間隔開第一距尚122。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把手92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一側邊緣40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長度48間隔開第二距離124。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把手94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側邊緣42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第二長度48間隔開第三距離126。第二和第三距離124、126彼此基本上相等,并且第一距離122大于第二和第三距離124、126。
[0137]當?shù)谝缓偷诙w部分30、32設置在容器18上的接合位置中時,完整的蓋可以限定大約48英寸乘45英寸的尺寸。因此,每個蓋部分30、32可以限定大約24英寸乘45英寸的尺寸。通過將完整的蓋分成兩個蓋部分30、32,對于移動和操縱所述件來說更符合人體工學,并且部分30、32的重心更靠近操作者,這也有助于使得移動和操縱所述件更符合人體工學。此外,在每個蓋部分30、32具有如上所述定位的兩個把手92、94的情況下,蓋部分30、32對于移動和操縱所述件來說更符合人體工學。操作者從第一蓋部分30的外邊緣34可夠著第一蓋部分30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類似地,操作者從第二蓋部分32的外邊緣34可夠著第二蓋部分32的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因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和第二把手92、94的位置,當蓋部分30、32為大約24英寸乘45英寸時,操作者從外邊緣34可夠到大約10-14英寸,這使得移動部分30、32更符合人體工學,因為部分30、32的質量,并且由此部分30、32的重心更靠近操作者。要理解的是,對于蓋部分30、32的其他尺寸,操作者夠到的距離可以相對應地變化。
[0138]大體上,如上所討論的,一個蓋部分30、32沿著敞開的頂部容器18的頂部20放置,然后另一蓋部分30、32被定位以接合已經定位在頂部容器18上的蓋部分30、32。例如,如果第一蓋部分30放置在頂部容器18上,這個蓋部分30的底部表面52沿著頂部容器18基本上平地設置,第二蓋部分32可以沿著敞開的頂部容器18的頂部20定位或滑動,并且第二蓋部分32的內邊緣36可以相對于第一蓋部分30的內邊緣36成某個角度設置(見圖6),這允許相應的第一和第二突起66、70、78、82隨著第二蓋部分32向下旋轉而彼此經過并互鎖,使得這個蓋部分32的底部表面52沿著頂部容器18基本上平地設置。
[0139]如圖1中所示,蓋設備12可以聯(lián)接到底部托盤16ο具體地說,托盤組件1可以包括多個系帶128,每個系帶是可伸縮的,并包括多個帶扣130,且一個帶扣130選擇性地與一個帶128配合。大體上,每個帶128的一個端部相對于底部托盤16固定,且每個帶128的另一端部可以與相應的帶扣130選擇性配合。
[0140]因此,系帶128可以各自包括與相應的帶扣130選擇性接合的閂鎖,以將底部托盤16和蓋設備12聯(lián)接到一起。帶扣130可以各自包括釋放件132,以選擇性釋放相應的閂鎖,這允許相應的系帶128朝向固定端部卷收。當相應的閂鎖鄰近底部托盤16設置時,相應的系帶128被完全卷收。閂鎖和釋放件132可以是任何適當構型。
[0141]如圖1中所示,帶扣130中的一個固定到第一蓋部分30,而帶扣130中的另一個固定到第二蓋部分32。大體上,帶扣130在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相對的側24、26上彼此相對。例如,其中一個帶扣130可以暴露在第一蓋部分30的頂部表面50上,并鄰近第一蓋部分30的外邊緣34設置。此外,另一個帶扣130可以暴露在第二蓋部分32的頂部表面50的頂部上,并鄰近第二蓋部分32的外邊緣34設置。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帶扣130大體上沿著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外邊緣34居中,使得帶扣130大體彼此相對。可選的,帶扣130可以設置成與相應的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肋118的遠側端部120平齊或凹陷到該遠側端部120之下。如此,當另一托盤組件10的底部托盤16疊置在蓋設備12上時,帶扣130不與底部托盤16在蓋設備12的凸臺上定位相干涉。
[0142]每個系帶128的固定端部的位置根據(jù)相應的帶扣130的位置來定位。例如,如果帶扣130大體上沿著外邊緣34居中,則系帶128的固定端部大體在底部托盤16的兩個相應端部之間居中。由于蓋部分30、32選擇性設置在頂部容器18上,因此操作者將必須根據(jù)閂鎖設置所處的底部托盤16的側部來定位每個蓋部分30、32。
[0143]為了相對于頂部容器18保持蓋設備12的位置,系帶128固定到帶扣130。當系帶128固定到帶扣130時,相對的力74施加到蓋設備12,這將蓋設備12系緊到容器18。在蓋設備12被向下系緊的情況下,上面討論的蓋設備12的特征部允許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保持相對于頂部容器18的上邊緣58平齊,由此有助于將在這些容器18內部件14的位置保持或限制。此外,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54、56被設計成在相對的力74施加到蓋設備12時保持閉鎖在一起,并防止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遠離頂部容器18向外偏移。通過使偏移最小化,第一和第二蓋部分30、32的底部表面52保持相對于頂部容器18的上邊緣58平齊,由此,有助于在這些容器18內保持或限制部件14的位置。
[0144]雖然已經詳細描述了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模式,但是在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與本發(fā)明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用于實踐本發(fā)明的各種替代設計和實施方式。此外,附圖中示出的實施方式或者在本說明書中提到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特征不必理解為彼此獨立的實施方式。而是,有可能的是,在實施方式的其中一個示例中描述的每個特征可以與來自其他實施方式的一個或多個其他期望特征相組合,導致沒有以文字或參照附圖描述的其他實施方式。于是,這種其他實施方式落入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的框架內。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托盤組件的蓋設備,所述設備包括: 選擇性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的外邊緣和內邊緣,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其中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以及其中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而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 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一指狀件,該第一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一突起;且 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地彼此重疊,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突起; 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第二指狀件,所述第二指狀件具有從其向外延伸的第二突起; 在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至少部分彼此重疊,使得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彼此接合,以將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且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第一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指狀件鄰近彼此設置,且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突起背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面對,且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二突起面朝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使得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的第一和第二突起沿相反方向延伸。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平的構型; 所述第一閉鎖特征部包括背離所述第一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一定位特征部;且 所述第二閉鎖特征部包括背離所述第二蓋部分的頂部表面向外延伸的第二定位特征部,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處于接合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和第二定位特征部配合,以提供凸臺。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頂部表面和與相應的頂部表面相對的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底部表面限定了大體上平的構型;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相應頂部表面,用于將相應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移動,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彼此間隔開。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各自包括環(huán)和跨過所述環(huán)延伸的帶。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多個凸緣,所述凸緣從相應的頂部表面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向外延伸,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相應的凸緣,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聯(lián)接到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相應的凸緣。9.如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中每一個的頂部表面包括多個肋,所述肋遠離相應的底部表面向外延伸到遠側端部;且 所述第一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設置在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蓋部分的肋的遠側端部的高度處,且所述第二蓋部分的第一和第二把手設置在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蓋部分的肋的遠側端部的高度處。10.—種托盤組件,包括: 底部托盤; 疊置在所述底部托盤上的至少一個容器; 設置在所述容器的頂部上的蓋設備,且所述蓋設備包括: 選擇性地彼此配合的第一蓋部分和第二蓋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各自包括以相對關系間隔開的外邊緣和內邊緣,且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和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被構造成彼此面對;其中所述第一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一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一閉鎖特征部;且其中所述第二蓋部分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蓋部分的內邊緣設置的第二閉鎖特征部,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脫開位置之間可移動,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接合,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固定到一起以限定完整的蓋,且在所述脫開位置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閉鎖特征部彼此脫開以將所述第一和第二蓋部分分離。
【文檔編號】B65D21/032GK105923235SQ20161010951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6日
【發(fā)明人】N.A.劉易斯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辛集市| 顺平县| 任丘市| 驻马店市| 乐至县| 富宁县| 余姚市| 巩留县| 阿图什市| 鄂尔多斯市| 加查县| 潼南县| 达尔| 探索| 措勤县| 泽库县| 亚东县| 湟源县| 平定县| 珠海市| 乌拉特后旗| 临猗县| 禄丰县| 曲靖市| 喀什市| 福贡县| 民权县| 察雅县| 禄劝| 体育| 犍为县| 咸丰县| 泾阳县| 哈巴河县| 甘德县| 禄丰县| 渭南市| 梁河县| 南充市| 尉犁县|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