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打撈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垃圾打撈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水面垃圾打撈船。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居民或游客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直接把垃圾倒進江河湖泊里,某些工廠也片面地追求經(jīng)濟效益,隨意將工業(yè)垃圾排入水體,這樣就大大的加重了水體的污染程度,而倒入水中的垃圾會跟隨著水體一起流動或者下沉,為水體垃圾的清理工作帶來了難題?,F(xiàn)有的清除打撈工作多為人工打撈,不但耗費人力、打撈效率極低,而且作業(yè)危險性大。
[0003]因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就需要一種水面垃圾打撈船,可便捷改善水面環(huán)境,克服水面垃圾打撈時效率低、危險性高和勞動強度高的缺點,從而解放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面垃圾打撈船,可便捷改善水面環(huán)境,克服水面垃圾打撈時效率低、危險性高和勞動強度高的缺點,從而解放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0005]本發(fā)明的水面垃圾打撈船,包括設有垃圾儲存艙的船體,還包括連接于所述船體的用于打撈水面垃圾的垃圾拾起裝置及用于將打撈起的垃圾傳送至垃圾儲存艙的垃圾傳送裝置;所述垃圾拾起裝置包括可自軸旋轉的轉筒及連接在轉筒上并往外伸展的捕集器,所述轉筒從船體伸向水面并設有垃圾過孔;所述轉筒旋轉帶動捕集器轉動并使得捕集器提升起的水面垃圾從垃圾過孔進入垃圾傳送裝置。
[0006]進一步,所述垃圾傳送裝置包括傳送支架、傳送轉軸和傳送帶,所述傳送支架固定于船體并且其一端位于垃圾儲存艙、另一端位于轉筒內(nèi),所述傳送轉軸分別設于傳送支架的兩端,所述傳送帶套接在兩傳送轉軸上并隨傳送轉軸的旋轉而連續(xù)循環(huán)運動。
[0007]進一步,所述轉筒內(nèi)位于傳送帶下方的位置設有用于防止垃圾與傳送帶底面接觸的擋板,所述擋板固定在船體上并與轉筒配合連接。
[0008]進一步,該打撈船設有多個對稱設置于所述船體兩側的垃圾拾起裝置,并且所述轉筒的伸出長度沿所述船體的船頭至船尾的方向依次增大。
[0009]進一步,所述捕集器呈網(wǎng)格結構或者呈梭齒結構,該梭齒結構包括多個沿轉筒長度方向等間隔設置的弧形齒;該打撈船設有多個對稱設置于所述船體兩側的垃圾拾起裝置,并且所述弧形齒的間隔沿船體的船頭至船尾的方向依次減小。
[0010]進一步,所述垃圾拾起裝置還包括用于驅使轉筒做旋轉運動的第一動力機構;所述垃圾傳送裝置還包括用于驅使傳送轉軸做旋轉運動的第二動力機構。
[0011]進一步,所述船體的船頭處設有船頭垃圾處理裝置;所述船頭垃圾處理裝置包括機械手1、清掃組件I及用于驅動機械手I完成垃圾處理的第三動力機構;所述機械手I包括依次連接的底座1、大臂1、小臂I及手腕I,所述底座I安裝在船頭處,所述底座I與大臂I之間以轉動副連接,所述大臂I與小臂I之間以移動副連接,所述小臂I與手腕I之間以轉動副連接;所述清掃組件安裝于手腕I。
[0012]進一步,所述船體的船尾處設有船尾垃圾處理裝置;所述船尾垃圾處理裝置包括機械手I1、清掃組件II及用于驅動機械手II完成垃圾處理的第四動力機構;所述機械手II包括依次通過轉動副連接的底座I1、大臂I1、小臂II及手腕II,所述清掃組件II安裝于手腕II。
[0013]進一步,該打撈船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tǒng),所述自動控制系統(tǒng)包括處理器、用于采集水面上垃圾的位置信號的視覺傳感器、用于控制第三動力機構的控制器I及用于控制四動力機構的控制器II,所述視覺傳感器、控制器I和控制器II分別與處理器相連;視覺傳感器采集水面上垃圾的位置信號并傳送給處理器,處理器通過控制器I和控制器II分別控制機械手I和機械手II的運動完成相應的垃圾打攜工作。
[0014]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水面垃圾打撈船,轉筒轉動將水面的垃圾由捕集器撈起,當拾起有垃圾的捕集器繼續(xù)轉動時,垃圾依靠自重從垃圾過孔掉落至垃圾傳送裝置,由垃圾傳送裝置帶到垃圾儲存艙中,打撈方便、快捷,可便捷改善水面環(huán)境,克服水面垃圾打撈時效率低、危險性高和勞動強度高的缺點,從而解放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6]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fā)明的平面?zhèn)纫晥D;
[0018]圖3為本發(fā)明的平面俯視圖;
[0019]圖4為本發(fā)明的捕集器的其中一種結構的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fā)明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水面垃圾打撈船,包括設有垃圾儲存艙12的船體1,還包括連接于所述船體I的用于打撈水面垃圾的垃圾拾起裝置21及用于將打撈起的垃圾傳送至垃圾儲存艙12的垃圾傳送裝置22 ;所述垃圾拾起裝置21包括可自軸旋轉的轉筒211及連接在轉筒211上并往外伸展的捕集器212,所述轉筒211從船體I伸向水面并設有垃圾過孔211a ;所述轉筒211旋轉帶動捕集器212轉動并使得捕集器212提升起的水面垃圾從垃圾過孔211a進入垃圾傳送裝置22 ;船體I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具有船頭、船尾,船頭優(yōu)選呈錐形,以減小水流阻力;船體I上可設有發(fā)動機等動力部件,當然也可以是人力驅動或者直接依靠垃圾拾起裝置21驅動;垃圾儲存艙12用于存放打撈起的垃圾,除了垃圾儲存艙12外,船體I還可以設置便于人工操作的操作艙11 ;垃圾拾起裝置21可設在船體I的合適位置,只要能實現(xiàn)其打撈功能即可,垃圾拾起裝置21的數(shù)量也可根據(jù)需要而設;垃圾傳送裝置22可采用皮帶傳送結構或者其它能實現(xiàn)這一功能的結構,垃圾傳送裝置22優(yōu)選與垃圾拾起裝置21 —一對應;轉筒211呈圓筒狀,其與船體I之間通過軸承連接,能夠實現(xiàn)自軸旋轉,至于其旋轉的動力源,既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電力;捕集器212連接在轉筒211上并往外伸展,使轉筒211形成可旋抓的結構,實現(xiàn)垃圾的打撈;捕集器212的數(shù)量可以為多個;垃圾過孔211a優(yōu)選為設在兩個捕集器212之間的矩形孔,利于不同種類的垃圾通過;轉筒211轉動將水面的垃圾由捕集器212撈起,當拾起有垃圾的捕集器212繼續(xù)轉動時,垃圾依靠自重從垃圾過孔211a掉落至垃圾傳送裝置22,由垃圾傳送裝置22帶到垃圾儲存艙12中,打撈方便、快捷,可便捷改善水面環(huán)境,克服水面垃圾打撈時效率低、危險性高和勞動強度高的缺點,從而解放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0022]本實施例中,所述垃圾傳送裝置22包括傳送支架221、傳送轉軸222和傳送帶223,所述傳送支架221固定于船體I并且其一端位于垃圾儲存艙12、另一端位于轉筒211內(nèi),所述傳送轉軸222分別設于傳送支架221的兩端,所述傳送帶223套接在兩傳送轉軸222上并隨傳送轉軸222的旋轉而連續(xù)循環(huán)運動;傳送支架221固定在船體I上作為垃圾傳送裝置22的結構骨架,其上設有與傳送轉軸222配合連接的結構;傳送帶223部分伸入轉筒211內(nèi),其長度方向與轉筒211軸向一致;傳送轉軸222可為輥筒狀,位于垃圾儲存艙12處的傳送轉軸222為主動軸,位于轉筒211內(nèi)的傳送轉軸222為從動軸,至于主動軸旋轉的動力源,既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電力;垃圾從垃圾過孔211a掉落至傳送帶223,依靠摩擦力,循環(huán)運動的傳送帶223將垃圾帶到垃圾儲存艙12中;此外,傳送帶223上可設置若干透水孔,避免將水帶到垃圾儲存艙12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筒211內(nèi)位于傳送帶223下方的位置設有用于防止垃圾與傳送帶223底面接觸的擋板23,所述擋板23固定在船體I上并與轉筒211配合連接;擋板23優(yōu)選呈半圓筒狀,安裝于傳送帶223下方并與轉筒211內(nèi)圓配合,防止垃圾通過垃圾過孔211a進入到傳送帶223的下側而卡住傳送帶223。
[0023]本實施例中,該打撈船設有多個對稱設置于所述船體I兩側的垃圾拾起裝置21,并且所述轉筒211的伸出長度沿所述船體I的船頭至船尾的方向依次增大;優(yōu)選設置四個垃圾拾起裝置21 (左、右各兩個,且兩個靠近船頭、兩個靠近船尾),每一垃圾拾起裝置21分別與一垃圾傳送裝置22對應;船體I行駛時會對水面水流造成擾動,這一擾動是從船體I中心從兩側擴散,同時也將帶動水面垃圾運動;轉筒211的伸出長度沿船體I的船頭至船尾的方向依次增大,這一結構能夠適應水流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