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車座椅,特別是指一種客車折疊座椅。
背景技術:
客車折疊座椅,又稱客車翻轉座椅,由于其可折疊的特性,在客流高峰期可以折疊起來騰出更多站立空間,在客流較少時又可翻轉成座位供乘客乘坐,因此在各類客運車輛,如公交車、地鐵、輕軌等,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現(xiàn)有的客車折疊座椅主要分為兩種,一種只有坐墊,沒有靠背,其占用空間較小,但乘坐舒適性較差,容易疲勞,不適合長時間乘坐;另一種同時包括座椅和靠背,如申請?zhí)枮?01410107109.5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軌道客車可折疊乘客座椅,又如申請?zhí)枮?01510183736.1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軌道客車翻轉座椅,這類座椅解決了前一種折疊座椅舒適性差的問題,但其坐墊和靠墊疊加起來厚度約200mm,占用空間較大,對于部分車內(nèi)空間緊湊的車型,這種折疊座椅無法滿足安裝要求和空間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間占用小、舒適性好的客車折疊座椅。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客車折疊座椅,包括靠背框架、設置在靠背框架內(nèi)側的靠背墊、與靠背框架下部鉸接的翻轉坐墊、用于客車地板連接的椅腳、兩端分別與靠背框架下部和椅腳連接的椅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墊位于靠背框架內(nèi)側的上部,所述靠背框架內(nèi)側下部(相對于位于上部的靠背墊而言)設有可容納翻轉坐墊的坐墊收納空間;所述翻轉坐墊與靠背框架之間設有能夠?qū)⒎D坐墊自動翻轉并收入坐墊收納空間內(nèi)的自動翻轉機構。
優(yōu)選地,所述靠背墊的正面與位于坐墊收納空間內(nèi)的翻轉坐墊的背面平齊。
優(yōu)選地,所述翻轉坐墊的正面和背面均設置有軟墊層。翻轉坐墊的正面供正常乘坐,而背面在坐墊收起后方便站立乘客倚靠。
優(yōu)選地,所述自動翻轉機構包括銷軸和套在銷軸上的扭轉彈簧;所述靠背框架的下部設置有銷軸連接板,所述銷軸固定連接在銷軸連接板上;所述翻轉坐墊包括坐墊框架,所述坐墊框架的后端設置有防止翻轉坐墊過度翻轉的限位塊,所述坐墊框架的后端套在銷軸上;所述扭轉彈簧的一個自由端連接在銷軸連接板或銷軸上,另一個自由端連接在坐墊框架。當翻轉坐墊處于乘坐位置(一般為水平位置)時,所述限位塊與銷軸連接板的下部接觸,防止翻轉坐墊過度翻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無人乘坐的自然狀態(tài)下,該客車折疊坐墊能夠借助翻轉機構將翻轉坐墊直接收回到坐墊收納空間內(nèi),座椅整體厚度大大減薄,最大限度節(jié)約車內(nèi)空間,甚至可裝在過道處或司機側面,在狹小緊湊的空間內(nèi),可以增加一個或多個有效乘員席位。在人員有乘坐需求時,展開翻轉坐墊則可跟普通折疊座椅一樣,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實現(xiàn)座椅功能,而上方的靠背墊則使乘坐舒適度相對于無靠背墊的旋轉座椅有大幅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客車折疊座椅在翻轉坐墊處于乘坐位置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客車折疊座椅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客車折疊座椅的P-P向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客車折疊座椅的A-A向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客車折疊座椅在自然狀態(tài)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客車折疊座椅的Q-Q向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中翻轉坐墊的坐墊框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坐墊框架旋轉及限位的示意圖(左視),圖中僅給出了銷軸附近的局部,其他部分結構參照圖1~7。
其中:靠背墊1、銷軸2、翻轉坐墊3、椅腳4、靠背框架5、椅腿6、坐墊收納空間7、薄鋼板8、扭轉彈簧9、坐墊框架10、限位塊11、銷軸連接板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客車折疊座椅,包括靠背墊1、翻轉坐墊3、靠背框架5和椅腿6。靠背框架5的上部和兩側的框架部分采用Φ32mm圓鋼整體彎型,以保證表面圓滑。如圖3,靠背框架5上部焊有上下寬80-100mm、厚2mm的薄鋼板8,貫穿左右,薄鋼板8上附著發(fā)泡海綿并固定形成靠背墊1;靠背框架5的底部采用30×40mm矩形鋼管,與彎型后的圓鋼拼焊后形成靠背框架5。圖中框架外形僅為示意,實際輪廓可根據(jù)空間需要進行調(diào)整。
靠背墊1和翻轉坐墊3均采用座椅專用冷發(fā)海綿,并用阻燃面料包覆,總厚度約70mm,以保證乘員乘坐的舒適性。相比傳統(tǒng)座椅,本發(fā)明采用的靠背墊1進行了簡化,靠背墊1固定在靠背框架5上部,高度僅約80-100mm,靠背墊1以下部分鏤空作為翻轉坐墊3回彈后的坐墊收納空間7。
如圖7~8所示,翻轉坐墊3的自動翻轉通過自動翻轉機構實現(xiàn),所述自動翻轉機構包括銷軸2和套在銷軸2上的扭轉彈簧9??勘晨蚣?兩邊的下部內(nèi)側焊接有銷軸連接板12,銷軸2垂直固定在銷軸連接板12上;翻轉坐墊3包括坐墊框架10、海綿及面料,坐墊框架10由φ20mm圓鋼管折彎平焊,其后端固定有由4mm厚鋼板制作的限位塊11,坐墊框架10的后端套在銷軸2上;扭轉彈簧9的一個自由端連接在銷軸2上,另一個自由端連接在坐墊框架10上。當翻轉坐墊3處于乘坐位置時,限位塊11與銷軸連接板12的下部接觸,防止翻轉坐墊3過度翻轉。銷軸2上的扭轉彈簧9保證了在無人乘坐時翻轉坐墊3能夠回彈自如。
椅腿6采用Φ32mm的圓鋼(根據(jù)實際情況也可改為矩形鋼管或其他材料),焊接固定在靠背框架5下部的方鋼上。如圖4所示,椅腿6的下部焊接有椅腳4,用來實現(xiàn)座椅的固定。圖中椅腳4的外形為示意圖,可根據(jù)實際安裝空間需求進行調(diào)整外形。
如圖5~6所示,椅腿6與靠背框架5保持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在無人乘坐的自然狀態(tài)下,翻轉坐墊3能夠收回至與靠背墊1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座椅總厚度等于翻轉坐墊3厚度,約70mm。而傳統(tǒng)帶靠背的折疊座椅,其翻轉坐墊3和靠背墊1疊加起來的總厚度約200mm??梢姡緦嵱眯滦涂蛙囌郫B座椅折疊后的厚度遠小于傳統(tǒng)帶靠背墊1的折疊座椅,占用空間大幅減小。由于設置有靠背墊1,該客車折疊座椅乘坐的舒適性優(yōu)于傳統(tǒng)不帶靠背墊1的客車折疊座椅,而折疊后翻轉坐墊3背面的海綿軟墊也可供乘客倚靠。該座椅整體外觀良好,完全具備客車乘員席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