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炭是生物有機材料(生物質)在缺氧或絕氧環(huán)境中,經高溫熱裂解后生成的固態(tài)產物。既可作為高品質能源、土壤改良劑,也可作為還原劑、肥料緩釋載體及二氧化碳封存劑等,已廣泛應用于固碳減排、水源凈化、重金屬吸附和土壤改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為氣候變化、環(huán)境污染和土壤功能退化等全球關切的熱點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經檢索文獻發(fā)現(xiàn),中國專利CN102775236A公開了“一種農林廢棄物炭基緩釋肥及其制備方法”、CN102424642A“一種生物炭基緩釋氮肥的生產方法”、CN102358714“一種利用秸稈、廚余廢棄物生物質炭生產的多功能生物質炭肥”和專利CN102701834A“一種生物炭基益生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均利用農林廢棄物,進行炭化處理,生產生物炭,再直接與無機、有機或微生物劑混合制成炭基肥。這些技術均將生物炭作為緩釋劑應用于肥料中,但對生物炭固碳減排的作用缺乏研究,尤其是生物炭對農作物秸稈的降解作用尚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以提高水稻秸稈的降解率,從而達到固碳減排的作用。
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林廢棄物風干、粉碎;
B、將步驟A所得粉碎物在300-700℃限氧熱解1-5小時,冷卻至室溫,研磨,過篩,得生物炭;
C、將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與所述生物炭混合發(fā)酵2-3天,固液分離,得固定化后的生物炭,室溫保存;
D、將高磷肥料與所述固定化后的生物炭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生物炭基肥;
E、每年秋季,將所述生物炭基肥在翻耕前施于農田土壤中;
F、對已經施肥的土壤進行18-20cm翻耕,使所述生物炭基肥與農田土壤充分混合;
G、在翻耕后的農田土壤中種植水稻,并使用常規(guī)肥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E中的農田為東北地區(qū)的水稻農田,使用生物炭基肥的土壤條件為,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稈留茬10-20cm的農田。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C中的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包括以下微生物為固氮菌、解磷菌、哈赤木霉菌、嗜糖假單胞菌。
優(yōu)選的,所述的菌劑的濃度為109-1010cfu/mL。
優(yōu)選的,所述的步驟D中的高磷肥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豆粕8-15%、米糠5-12%、酒糟15-25%、過磷酸鈣余量。
優(yōu)選的,所述的生物炭基肥中,高磷肥料與生物炭的比例為1:(2-4)。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通過將生物炭于高磷肥料混合后,得到生物炭基肥,該基肥應用于東北地區(qū)的水稻農田,可以從而將水稻秸稈的降解率從不足50%提高到85%以上,達到非常好的肥料緩釋效果,不但降低了肥料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對空氣中二氧化碳有一定的吸附降解作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之外,本發(fā)明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將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可以根據(jù)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本發(fā)明中的試驗農田為東北地區(qū)的水稻農田,以下實施例的農田位于黑龍江佳木斯,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3℃。冬長夏短,無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時數(shù)2525小時,有效積溫2590℃。
實施例1
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林廢棄物風干、粉碎;
B、將步驟A所得粉碎物在600℃限氧熱解2.5小時,冷卻至室溫,研磨,過篩,得生物炭;
C、將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與所述生物炭混合發(fā)酵2.5天,固液分離,得固定化后的生物炭,室溫保存;
D、將高磷肥料與所述固定化后的生物炭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生物炭基肥;
E、每年秋季,將所述生物炭基肥在翻耕前施于農田土壤中;
F、對已經施肥的土壤進行18-20cm翻耕,使所述生物炭基肥與農田土壤充分混合;
G、在翻耕后的農田土壤中種植水稻,并使用常規(guī)肥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E中,使用生物炭基肥的土壤條件為,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稈留茬15cm的農田。
所述的步驟C中的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包括以下微生物為固氮菌、解磷菌、哈赤木霉菌、嗜糖假單胞菌。所述的菌劑的濃度為2*1010cfu/mL。
所述的步驟D中的高磷肥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豆粕12%、米糠7%、酒糟23%、過磷酸鈣余量。
所述的生物炭基肥中,高磷肥料與生物炭的比例為1:3。
實施例2
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林廢棄物風干、粉碎;
B、將步驟A所得粉碎物在700℃限氧熱解1小時,冷卻至室溫,研磨,過篩,得生物炭;
C、將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與所述生物炭混合發(fā)酵3天,固液分離,得固定化后的生物炭,室溫保存;
D、將高磷肥料與所述固定化后的生物炭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生物炭基肥;
E、每年秋季,將所述生物炭基肥在翻耕前施于農田土壤中;
F、對已經施肥的土壤進行18-20cm翻耕,使所述生物炭基肥與農田土壤充分混合;
G、在翻耕后的農田土壤中種植水稻,并使用常規(guī)肥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E中,使用生物炭基肥的土壤條件為,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稈留茬15cm的農田。
所述的步驟C中的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包括以下微生物為固氮菌、解磷菌、哈赤木霉菌、嗜糖假單胞菌。所述的菌劑的濃度為9*1010cfu/mL。
所述的步驟D中的高磷肥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豆粕8%、米糠12%、酒糟15%、過磷酸鈣余量。
所述的生物炭基肥中,高磷肥料與生物炭的比例為1:2。
實施例3
一種利用生物炭有益于固碳減排的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農林廢棄物風干、粉碎;
B、將步驟A所得粉碎物在300℃限氧熱解5小時,冷卻至室溫,研磨,過篩,得生物炭;
C、將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與所述生物炭混合發(fā)酵2天,固液分離,得固定化后的生物炭,室溫保存;
D、將高磷肥料與所述固定化后的生物炭混合,充分攪拌,混勻,即得生物炭基肥;
E、每年秋季,將所述生物炭基肥在翻耕前施于農田土壤中;
F、對已經施肥的土壤進行18-20cm翻耕,使所述生物炭基肥與農田土壤充分混合;
G、在翻耕后的農田土壤中種植水稻,并使用常規(guī)肥料,即可。
所述的步驟E中,使用生物炭基肥的土壤條件為,水稻收割后,水稻秸稈留茬15cm的農田。
所述的步驟C中的降解水稻秸稈復合菌劑,包括以下微生物為固氮菌、解磷菌、哈赤木霉菌、嗜糖假單胞菌。所述的菌劑的濃度為1*109cfu/mL。
所述的步驟D中的高磷肥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豆粕15%、米糠5%、酒糟25%、過磷酸鈣余量。
所述的生物炭基肥中,高磷肥料與生物炭的比例為1:4。
對比實施例1
將實施例1中的酒糟用豆粕取代,其余栽培方法不變。
對比實施例2
將實施例1中的過磷酸鈣用豆粕取代,其余栽培方法不變。
對照例
不使用本發(fā)明的生物炭基肥,其余栽培方法不變。
將實施例1-3、對比實施例1-2和對照例的農田中的水稻秸稈降解率進行檢測,得到如下檢測數(shù)據(jù):
由測試數(shù)據(jù)可以知道:
1、加入本發(fā)明的生物炭基肥后,水稻秸稈的降解率大大提高,可以達到85%以上。
2、過磷酸鈣的加入對水稻秸稈的降解率有一定的影響。
3、酒糟的加入對水稻秸稈的降解率有非常顯著的影響。
4、加入本發(fā)明的生物炭基肥后,無論是否加入過磷酸鈣和酒糟,5周以后對水稻秸稈的持續(xù)降解效果要好很多。
本發(fā)明的水稻栽培方法,對水稻秸稈的降解作用顯著提高,可能的原理為:由于在土壤中加入了生物炭和多種微生物,在其綜合作用下,尤其是水稻生長早期,稻田中有水,土壤中主要為厭氧環(huán)境,微生物對水稻秸稈和二氧化碳的降解作用明顯提高,同時土壤中蔗糖酶、土壤脫氫酶、脲酶的活性顯著增強,從而達到了固碳減排的作用。
加入酒糟后可能對微生物提供了更佳合適的生存環(huán)境,故水稻秸稈的降解率進一步提高;而過磷酸鈣的加入對水稻秸稈的降解率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是磷肥有利于植物來源酶的生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