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jié)構(gòu)優(yōu)化、減少焊接量、降低能耗的冷室壓鑄機及其機床結(jié)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在壓鑄行業(yè),壓鑄機一般分為兩大類:冷室壓鑄機和熱室壓鑄機,冷室壓鑄機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壓射室和壓射頭不浸在熔蝕的金屬液中,因此,它不會長期受熱態(tài)金屬的加熱和熔蝕,可以壓鑄熔點較高的合金。
壓鑄機的組成部分包括:機床部分、成型部分、壓射部分、液壓系統(tǒng)、電器控制系統(tǒng)以及潤滑系統(tǒng)等。在壓鑄過程中,壓射部分會形成瞬時的較大沖力,沖力直接傳導到機床部分。因此,對于壓鑄機來說,機床部分的耐壓性是至關重要的。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冷室壓鑄機的機床多采用多塊鋼板焊接,形成接近“工”字的結(jié)構(gòu),來滿足上述耐壓性的需要。但是,焊接過程中存在熱加工過程,冷卻后在結(jié)構(gòu)內(nèi)部必然存在殘余應力。殘余應力使得機床幾何形狀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這對于機床來說是不允許的。同時,采用焊接方式制作的機身,焊接量大,使用的鋼材多;由于焊接工藝的限制,焊接變形量大,從而造成機床床身的二次加工量多。另外,假設采用的是400型號的電焊機,其功率在16-26KVA,滿載工作時每小時用電10-20度。由此,采用焊接工藝,能耗也是要考慮的問題,能耗過高不利于降低冷室壓鑄機的成本。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改進的冷室壓鑄機機床結(jié)構(gòu),在優(yōu)化結(jié)構(gòu)的同時,減少焊接量和加工量、降低能耗。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冷室壓鑄機的機床,其包括彼此相接的主油箱容納部、輔助油箱容納部以及壓射裝置容納部,該輔助油箱容納部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及該壓射裝置容納部之間;該主油箱容納部包括第一U型折板、工字型鋼板、第一端板、第一隔板以及主油箱頂板,該第一U型折板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的底部,該工字型鋼板位于該第一U型折板上方,該第一端板及該第一隔板彼此平行,分別位于該第一U型折板及該工字型鋼板的兩端,并與該第一U型折板及該工字型鋼板垂直并抵接;該主油箱頂板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的頂部,并與該第一端板、該工字型鋼板以及該第一隔板分別垂直并抵接。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第一U型折板為一體成型,包括底部平板以及從該底部平板延伸并與該底部平板垂直的兩個側(cè)板;該工字型鋼板位于該第一U型折板的側(cè)板上方。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第一端板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以及位于上方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該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的寬度大于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的寬度。該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與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的分界處具有內(nèi)凹槽,該內(nèi)凹槽的形狀與該工字型鋼板相匹配。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第一隔板包括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和工字型鋼板連接部,兩部分寬度相同;該第一隔板的該第一U型折 板連接部與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的分界處具有內(nèi)凹槽,該內(nèi)凹槽的角度與該工字型鋼板相匹配。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工字型鋼板包括主體部及與該主體部垂直并連接的上下橫腳,兩者為一體成型。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輔助油箱容納部包括第二U型折板、第二隔板、第二端板及輔助油箱蓋板,該第二U型折板位于該第二隔板和該第二端板中間,其上為該工字型鋼板,該第二端板與該第二U型折板及該工字型鋼板垂直并抵接,該第二端板頂部具有第二凹槽,用于容納該輔助油箱蓋板。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該第一U型折板、第二U型折板的外側(cè),焊接多個立柱,該立柱為M型折板。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壓射裝置容納部包括與該第二端板相對設置的壓射支撐板、位于該第二端板與該壓射支撐板之間的壓射底板以及壓射折板。該壓射底板為中間向上鼓的彎曲面,該壓射折板為“S”型結(jié)構(gòu)。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冷室壓鑄機,包括上述的機床。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油箱容納部采用一體成型的工字型鋼板,其強度及支撐性均比焊接工藝有明顯提升,而且不存在焊接件固有的應力缺陷。端板、隔板的內(nèi)凹槽的設計,與工字型鋼板的橫腳相匹配,在安裝時,焊接變形小,所需加工量也較小。進一步地,在該油箱容納部底部,還焊接有M型折板構(gòu)成的立柱,M型折板形成多個加強筋,進一步增大了機床底部的支撐作用和抗沖擊性。另外,在壓射裝置容納部采用“S”型壓射折板以及采用向上突出的壓射底板,對于壓 射裝置工作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總之,工字型鋼板、M型鋼板、S型鋼板的結(jié)合運用,減少了焊接量,并且克服了焊接過程中的應力缺陷,加工量也比焊接工藝少很多。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冷室壓鑄機的機床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該機床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端板的結(jié)構(gòu)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油箱容納部的結(jié)構(gòu)爆炸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M型折板的立柱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壓射折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床在冷室壓鑄機上的裝配示意圖。
圖8為裝配有該機床的冷室壓鑄機與圖7相對側(c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9為圖7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標示為F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7中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12為圖7中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shù)手 段及功效,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冷室壓鑄機的機床100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該機床100的爆炸示意圖。結(jié)合圖1及圖2可以看出,該冷室壓鑄機的機床100包括彼此相接的主油箱容納部110、輔助油箱容納部120以及壓射裝置容納部130,該輔助油箱容納部120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110及該壓射裝置容納部130之間。
該主油箱容納部110包括第一U型折板111、兩條工字型鋼板112、第一端板113、第一隔板114以及主油箱頂板115。該第一U型折板111為一體成型,其包括底部平板1111以及從該底部平板1111延伸并與該底部平板1111垂直的兩個側(cè)板1112。該第一U型折板111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110的底部,用于容納油箱。該第一端板113以及該第一隔板114分別位于該第一U型折板111的兩端,并與該第一U型折板111垂直并抵接,從而形成一個長槽。該工字型鋼板112位于該第一U型折板111的兩個側(cè)板1112的上方,同樣與該第一端板113以及該第一隔板114垂直并抵接。該主油箱頂板115位于該主油箱容納部110的上方,并與該第一端板113、該工字型鋼板112、以及該第一隔板114分別垂直并抵接。由此,形成該主油箱容納部110。
如圖3所示,為該第一端板113的結(jié)構(gòu)放大示意圖。該第一端板113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以及位于上方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在該第一端板113上,該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的寬度大于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的寬度。從圖3可知,該第一U型折板111垂直并抵靠在該第一端板113上,兩者通過焊接方式緊固連接。該第一端板113的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的高度與該第一U型折板 111相同。
進一步地,在該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和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的分界處具有呈一定角度的內(nèi)凹槽1133,該內(nèi)凹槽1133的角度及形狀與該工字型鋼板112相匹配,從而在裝配時該工字型鋼板112的下橫腳與該內(nèi)凹槽1133恰好卡合。
該第一端板113的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的高度小于該工字型鋼板112的高度,但是與該工字型鋼板112的內(nèi)高匹配,從而使得該工字型鋼板112能夠卡住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
圖4中示出了該第一隔板114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該第一隔板114同樣包括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41以及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42,這兩部分寬度相同??梢钥闯?,該該第一隔板114的寬度小于該第一端板113的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的寬度,但是與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的寬度相等。與該第一端板113類似,在該第一隔板114的該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41和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42的分界處具有呈一定角度的內(nèi)凹槽1144,該內(nèi)凹槽1144的角度及形狀與該工字型鋼板112相匹配。另外,在該第一隔板114的該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42的頂部,設置第一凹槽1144,用于容納并支撐該主油箱頂板115。
該工字型鋼板112包括構(gòu)成“工”字結(jié)構(gòu)的主體部(圖未示)以及與主體部垂直并連接的上下兩個橫腳(圖未示),該工字型鋼板112的外高(即包含主體部及兩個橫腳的高度)大于該第一端板113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的高度,也大于該第一隔板114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42的高度,同時,該工字型鋼板112的主體部的高度(即工字型鋼板112的內(nèi)高)又與該第一端板113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32、該第一隔板114 的工字型鋼板連接部1142的高度相匹配。這樣的高度設計,使得該主油箱頂板115恰好容納在該工字型鋼板112的橫腳內(nèi)側(cè)與該第一端板113、第一隔板114的頂部形成的空間內(nèi)。
如圖4所示,為該輔助油箱容納部120的結(jié)構(gòu)爆炸示意圖。該輔助油箱容納部120包括第二U型折板121、第二隔板122、第二端板123以及輔助油箱蓋板124。該第二U型折板121的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U型折板111相同(除長度由實際需要決定),該第二隔板122的結(jié)構(gòu)與該第一隔板114相同。
該第二端板123與該第二U型折板121、該工字型鋼板112均垂直并抵接。該第二端板123的寬度與該第一端板113的第一U型折板連接部1131的寬度相同。并且,該第二端板123的頂部具有凹槽,用于容納該輔助油箱蓋板124。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輔助油箱蓋板124為平板狀,分別搭接在該第二端板123與該第二隔板122的凹槽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輔助油箱蓋板124為折邊結(jié)構(gòu),其尺寸與該第二端板123及該第二隔板122的凹槽的尺寸匹配,其包括平行于地面的部分1241以及與該地面垂直的折邊部1242,該折邊部1242的高度與該第二端板123及第二隔板122的凹槽的高度匹配。
綜合上述可知,該第一端板111、第二端板123、兩條該工字型鋼板112、以及該第一U型折板111、第二U型折板121,與該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共同構(gòu)成兩個油箱容納部110、120。這樣的結(jié)構(gòu)設計,一方面充當了油箱的功能,另一方面與該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第一端板111、第二端板123上的凹槽設計,還能夠增加床身的穩(wěn)定性。
另外,為了進一步增強該第一U型折板111、第二U型折板121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優(yōu)選地,在該第一U型折板111、第二U型折板121的外側(cè),焊接多個立柱140,如圖5所示,該立柱140為M型折板。在本設計中,該立柱140至少包括位于兩端的端貼合部141,用于與該第一U型折板111、第二U型折板121貼合并焊接。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該立柱140還包括一個或多個位于該端貼合部141中間的中間貼合部142,用于進一步加強貼合的牢固程度。同時,該立柱140包括至少一個鼓出部143,以及連接該鼓出部143與該端貼合部141和/或該中間貼合部142的連接部144。由此,該鼓出部143、連接部144共同構(gòu)成一個或多個貼合在該第一U型折板111、第二U型折板121外側(cè)的加強筋。通過該M型折板,可以對機床的底部支撐起到加固的作用。
如圖1及圖2所示的壓射裝置容納部130設置在該第二端板123的遠離該第二U型折板121的一側(cè),該壓射裝置容納部130包括與該第二端板123相對設置的壓射支撐板131、位于該第二端板123與該壓射支撐板131之間的壓射底板132以及兩條相對設置的壓射折板133。為了緩沖壓射過程中的沖擊力,優(yōu)選地,該壓射底板132為中間向上鼓的彎曲面。如圖6所示為該壓射折板133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梢钥闯?,該壓射折板133為“S”型結(jié)構(gòu)。
如圖7所示,為該機床100在該冷室壓鑄機200上的裝配示意圖。圖8為裝配有該機床100的冷室壓鑄機200與圖7相對側(c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7及圖8展示了機床100在該冷室壓鑄機200上的位置。
圖9為圖7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10為圖9中標示為F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圖。該工字型鋼板112包括主體部1121以及位于該主 體部1121兩側(cè)的上下兩個橫腳1122。進一步地,該橫腳1122與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優(yōu)選地,該橫腳1122與水平面的角度為1-15度,優(yōu)選為12度。如前所述,與該橫腳1122的形狀相匹配,該第一端板113、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的內(nèi)凹槽均與該工字型鋼板112的橫腳1122配合。在裝配時,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工字型鋼板112與該第一端板113通過焊接方式固定,與該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中的任一個靠內(nèi)凹槽的卡合連接。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該工字型鋼板112與該第一端板113、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均在安裝好后焊接,由于該內(nèi)凹槽的存在,焊接的變形燒,所需的加工量也小。在該圖10中,右下角的橫腳1122處有兩條線,下面的線為橫腳1122的邊緣線,上面的線則為第二隔板122的內(nèi)凹槽的邊緣線。
圖11為圖7中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中能夠看到壓射底板132、壓射折板133的剖面圖。圖12為圖7中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中能夠看到立柱140的剖面圖。
綜上所述,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油箱容納部采用工字型鋼板112,工字型鋼板112一體成型,強度及支撐性均比焊接件有明顯提升,而且不存在焊接件固有的應力缺陷。第一端板113、第一隔板114、第二隔板122的內(nèi)凹槽的設計,與工字型鋼板112的橫腳1122相匹配,在安裝時,焊接變形小,所需加工量也較小。進一步地,在該油箱容納部110、120底部,還焊接有M型折板構(gòu)成的立柱140,M型折板形成多個加強筋,進一步增大了機床底部的支撐作用和抗沖擊性。另外,在壓射裝置容納部130采用“S”型壓射折板133以及采用向上突出的壓射底板132,對于壓射裝置工作時產(chǎn)生的沖擊力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 總之,工字型鋼板、M型鋼板、S型鋼板的結(jié)合運用,減少了焊接量,并且克服了焊接過程中的應力缺陷,加工量也比焊接工藝少很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shù)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