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菱鎂礦熱選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菱鎂石礦產資源深加工的工藝。通過熱選提純,有效提高菱鎂礦貧礦的品位,實現尾礦分級使用。該方法提高了低品位菱鎂礦的經濟附加值,實現了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并且解決了當前菱鎂礦富礦緊缺而貧礦閑置的重大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
背景技術:
目前冶金、電子、化工等工業(yè)對高純度、高密度鎂砂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菱鎂礦富礦的資源日趨減少,因此,提純菱鎂礦貧礦,綜合利用菱鎂礦資源已經迫在眉睫。
輕燒鎂粉是由菱鎂礦在較低溫度下加熱分解制得的,它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受菱鎂礦的純度、結構和雜質分布等因素制約。為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致力于提高菱鎂礦純度的研究,目前我國對菱鎂礦的提純主要是采用浮選,浮選提純菱鎂礦存在著工藝流程復雜,投資大等缺點,而且對白云石、方解石中以類質同相存在的氧化鐵和氧化鈣等雜質分離困難或不能分離;也有人采用化學選礦,但此方法存在工藝過程復雜、工藝參數難以控制和成本高等缺點。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菱鎂礦貧礦熱選工藝。該工藝對菱鎂礦貧礦進行輕燒,根據菱鎂礦焙燒后主體礦物與雜質礦物易磨性的不同,對輕燒鎂石進行自粉碎、篩分,除去氧化鈣、氧化硅、氧化鐵等雜質,將菱鎂礦貧礦變成富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菱鎂礦熱選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是以<20mm粒度的菱鎂礦貧礦為原料,在600~1000℃之間焙燒,并保溫2s~150min,使原礦充分分解;然后對輕燒鎂石進行自粉碎和篩分,把焙燒后硬度和強度存在差異的主礦物與含雜質礦物分開,去除氧化鈣、氧化硅和部分氧化鐵、氧化鋁等夾雜礦物,提高輕燒氧化鎂粉純度;熱選后得到的輕燒鎂粉的MgO含量可以達到96%以上。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以貧礦為原料,對原料適應性強。
2)通過焙燒后主礦物與含雜質礦物的硬度和強度存在的差異而將主礦物和雜質分開,去除氧化鈣、氧化硅和部分氧化鐵、氧化鋁等夾雜礦物。菱鎂礦輕燒后硬度和強度都較小,故其破粉碎通過輕燒鎂石自粉碎來實現。
3)菱鎂礦貧礦經過熱選后得到的輕燒鎂粉,MgO含量可以達到96%以上,實現了由“貧”到“富”的轉變,使貧礦得到有效利用。
4)與浮選法相比,熱選可以有效的去除菱鎂礦中以類質同象存在的氧化鐵、氧化鈣;與化學選礦法相比,熱選過程各參數好控制,工藝過程易于實現。
總體而言,熱選法工藝流程短,生產過程易于控制,生產效率高,成本低,適應性強,對低品位菱鎂礦有很好的提純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菱鎂礦熱選工藝,該工藝是以<20mm粒度的菱鎂礦貧礦為原料,在600~1000℃之間焙燒,并保溫2s~150min,使原礦充分分解;然后選擇合適的粉碎設備對輕燒鎂石進行自粉碎,由于主礦物和含雜質礦物的硬度和強度存在差異,使主礦物和含雜質礦物粉碎后具有不同的粒度等級,根據粒度等級的不同把焙燒后的主礦物與含雜質礦物分開,去除氧化鈣、氧化硅和部分氧化鐵、氧化鋁等夾雜礦物,提高輕燒氧化鎂粉純度;熱選后得到的輕燒鎂粉的MgO含量可以達到96%以上。
權利要求
1.菱鎂礦熱選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是以<20mm粒度的菱鎂礦貧礦為原料,在600~1000℃之間焙燒,并保溫2s~150min,使原礦充分分解;然后對輕燒鎂石進行自粉碎和篩分,把焙燒后硬度和強度存在差異的主礦物與含雜質礦物分開,去除氧化鈣、氧化硅和部分氧化鐵、氧化鋁等夾雜礦物,提高輕燒氧化鎂粉純度;熱選后得到的輕燒鎂粉的MgO含量可以達到96%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菱鎂礦熱選工藝,該工藝是以<20mm粒度的菱鎂礦貧礦為原料,在600~1000℃之間焙燒,并保溫2s~150min,使原礦充分分解;然后對輕燒鎂石進行自粉碎和篩分,把焙燒后硬度和強度存在差異的主礦物與含雜質礦物分開,去除氧化鈣、氧化硅和部分氧化鐵、氧化鋁等夾雜礦物,提高輕燒氧化鎂粉純度;熱選后得到的輕燒鎂粉的MgO含量可以達到96%以上。具有工藝流程短,生產過程易于控制,生產效率高,成本低,適應性強,對低品位菱鎂礦有很好的提純效果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C22B1/02GK1986846SQ20061013489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曲殿利, 高光陽, 周旭良, 高巖樹, 沈曉宇, 張國棟, 林宏霞 申請人:遼寧科技大學, 海城三巖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