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輥式矯直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鋼管在加工成型后,需要采用矯直機對其表面平整度進行矯直。斜輥矯直機的矯直輥轉角需要根據(jù)所矯直的圓材直徑進行調整,轉角在調整好后必須固定才能正常工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摩擦力保持矯直輥的位置不變,下排矯直輥常用的一種轉角鎖緊機構是使用液壓缸活塞桿將壓力直接作用在矯直輥座定位圓柱面上,通過液壓缸活塞桿與矯直輥座定位圓柱面產生的摩擦力進行鎖緊,但是這種鎖緊裝置結構設計上還存在不足,由于在產生摩擦力矩的鎖緊圓柱面上存在有潤滑油,降低了摩擦系數(shù),對于規(guī)格較大的斜輥矯直機通常采用增大油缸規(guī)格或增加油缸數(shù)量來達到提高摩擦力的要求,使設備變得復雜和龐大,且制造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鎖緊效果好、使用方便、維修容易的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油缸和活塞桿,所述活塞桿左端設置有左環(huán)形臺階,所述活塞桿右端設置有右環(huán)形臺階,且右環(huán)形臺階位于鎖緊油缸的腔體內,且右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與鎖緊油缸的腔體左端面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上一體設置有螺桿,所述螺桿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定位墊片、碟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定位墊片右端面壓緊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所述碟簧右端壓緊所述定位墊片的左端面,碟簧左端壓緊所述第一螺母的右端面,所述第二螺母的右端面壓緊所述第一螺母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設置有多個容油槽。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復位彈簧對活塞桿起到復位作用;碟簧使得第一螺母與第二螺母連接可靠,不易松動;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的多個容油槽能夠存放第二螺母左端面與現(xiàn)有的矯直輥座定位圓柱面接觸區(qū)被擠壓出的潤滑油,達到提高摩擦力的目的,在保持摩擦力矩不變的條件下,可以顯著的減小鎖緊油缸的規(guī)格,同時亦可減少價格較高的油缸的數(shù)量,降低制造成本,也擴大了機器的操作空間,實用性好。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鎖緊油缸左端橫向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且若干個連接孔環(huán)形設置。通過本設置,鎖緊油缸結構設置合理,安裝方便。
[0007]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鎖緊油缸右端設置有端蓋,所述端蓋上設置有若干個鎖緊螺釘,端蓋通過鎖緊螺釘與鎖緊油缸連接固定。通過本設置,端蓋設置合理,且端蓋連接方便,固定可靠。
[0008]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塞桿右端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所述環(huán)形凹槽內套接有油缸密封圈,活塞桿通過油缸密封圈與鎖緊油缸內壁面構成密封。通過本設置,油缸密封圈設置合理,密封性能好。
[0009]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至少設置4個容油槽,每個容油槽的縱截面呈“V”字形結構。通過本設置,容油槽結構設置合理,制造方便。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置更加合理,復位彈簧對活塞桿起到復位作用;碟簧使得第一螺母與第二螺母連接可靠,不易松動;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的多個容油槽能夠存放第二螺母左端面與現(xiàn)有的矯直輥座定位圓柱面接觸區(qū)被擠壓出的潤滑油,達到提高摩擦力的目的,在保持摩擦力矩不變的條件下,可以顯著的減小鎖緊油缸的規(guī)格,同時亦可減少價格較高的油缸的數(shù)量,降低制造成本,也擴大了機器的操作空間,實用性好。
[0011]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油缸I和活塞桿2,所述活塞桿2左端設置有左環(huán)形臺階21,所述活塞桿2右端設置有右環(huán)形臺階22,且右環(huán)形臺階22位于鎖緊油缸I的腔體內,且右環(huán)形臺階22的臺階面與鎖緊油缸I的腔體左端面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3,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21的臺階面上一體設置有螺桿23,所述螺桿23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定位墊片4、碟簧5、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所述定位墊片4右端面壓緊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21的臺階面,所述碟簧5右端壓緊所述定位墊片4的左端面,碟簧5左端壓緊所述第一螺母6的右端面,所述第二螺母7的右端面壓緊所述第一螺母6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螺母7的左端面上設置有多個容油槽71。
[0014]作為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墊片4和碟簧5均套接在螺桿23上,所述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分別與螺桿23螺紋連接。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合理,作為優(yōu)選的,本實施例所述鎖緊油缸I左端橫向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11,且若干個連接孔11環(huán)形設置。
[0016]所述鎖緊油缸I右端設置有端蓋8,所述端蓋8上設置有若干個鎖緊螺釘9,端蓋8通過鎖緊螺釘9與鎖緊油缸I連接固定。
[0017]所述活塞桿2右端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所述環(huán)形凹槽內套接有油缸密封圈10,活塞桿2通過油缸密封圈10與鎖緊油缸I內壁面構成密封。
[0018]所述第二螺母7的左端面上至少設置4個容油槽71,每個容油槽71的縱截面都呈“V”字形結構。
[0019]實際應用時,復位彈簧對活塞桿起到復位作用;碟簧使得第一螺母與第二螺母連接可靠,不易松動;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的多個容油槽能夠存放第二螺母左端面與現(xiàn)有的矯直輥座定位圓柱面接觸區(qū)被擠壓出的潤滑油,達到提高摩擦力的目的,在保持摩擦力矩不變的條件下,可以顯著的減小鎖緊油缸的規(guī)格,同時亦可減少價格較高的油缸的數(shù)量,降低制造成本,也擴大了機器的操作空間,實用性好。
[0020]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工程師根據(jù)上述實用新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油缸(I)和活塞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2)左端設置有左環(huán)形臺階(21),所述活塞桿(2)右端設置有右環(huán)形臺階(22),且右環(huán)形臺階(22)位于鎖緊油缸(I)的腔體內,且右環(huán)形臺階(22)的臺階面與鎖緊油缸(I)的腔體左端面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3),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21)的臺階面上一體設置有螺桿(23),所述螺桿(23)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定位墊片(4)、碟簧(5)、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所述定位墊片(4)右端面壓緊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21)的臺階面,所述碟簧(5)右端壓緊所述定位墊片(4)的左端面,碟簧(5)左端壓緊所述第一螺母(6)的右端面,所述第二螺母(7)的右端面壓緊所述第一螺母(6)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螺母(7)的左端面上設置有多個容油槽(7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油缸(I)左端橫向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11),且若干個連接孔(11)環(huán)形設置。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油缸(1)右端設置有端蓋(8),所述端蓋(8)上設置有若干個鎖緊螺釘(9),端蓋(8)通過鎖緊螺釘(9)與鎖緊油缸(I)連接固定。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2)右端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所述環(huán)形凹槽內套接有油缸密封圈(10),活塞桿(2)通過油缸密封圈(10)與鎖緊油缸(I)內壁面構成密封。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7)的左端面上至少設置4個容油槽(71),每個容油槽(71)的縱截面呈“V”字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輥式矯直機的下輥鎖緊裝置,包括鎖緊油缸和活塞桿,所述活塞桿左端設置有左環(huán)形臺階,活塞桿右端設置有右環(huán)形臺階,且右環(huán)形臺階位于鎖緊油缸的腔體內,且右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與鎖緊油缸的腔體左端面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左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上一體設置有螺桿,螺桿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定位墊片、碟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定位墊片右端面壓緊所述左環(huán)形臺階的臺階面,第二螺母的右端面壓緊所述第一螺母的左端面,所述第二螺母的左端面上設置有多個容油槽。上述技術方案,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鎖緊效果好、使用方便、維修容易。
【IPC分類】B21D3/02
【公開號】CN205341571
【申請?zhí)枴緾N201620052248
【發(fā)明人】楊權武
【申請人】溫州久一重工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