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汽車板簧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設置上切角刀和上擠邊塊,下模板分別對應上切角刀和上擠邊塊設置下切角刀和下擠邊塊,下切角刀固定在下切角刀座上,下模板兩端對應下切角刀座和下擠邊塊分別設置切角限位機構和擠邊限位機構。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可對板簧端部進行切角和擠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節(jié)約能源,保證擠邊后簧片寬度,提高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
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汽車板簧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
【背景技術】
[0002]板簧片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切角,切角后板簧端部需要經由二次處理至達到要求寬度后才符合出廠規(guī)定。因為板簧材質硬度很大,不管是切角還是切角后的板簧端部寬度處理,都需要加熱才能進行?,F(xiàn)有板簧生產工藝中,首先加熱板簧端部,然后通過切角工位對板簧端部進行切角;切角完成后,通過打磨器械對板簧端部進行打磨,使其寬度達到出廠要求。上述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生產效率低下,耗能高;二、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精度低;三、能源浪費嚴重;四、板簧重復加熱,影響產品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結構緊湊,可對板簧端部進行切角和擠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節(jié)約能源,提高產品質量。
[0004]本發(fā)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設置上切角刀和上擠邊塊,下模板分別對應上切角刀和上擠邊塊設置下切角刀和下擠邊塊,下切角刀固定在下切角刀座上,下模板兩端對應下切角刀座和下擠邊塊分別設置切角限位機構和擠邊限位機構。
[0006]本模具上模板通過上模柄固定在沖床上滑塊上,使用時,將加熱后的板簧放置在下切角刀上,并通過切角限位機構輔助板簧固定至切角位置,然后沖床上滑塊帶動上模板下移,通過上、下切角刀的相對運動切割板簧端部,切割完成后上切角刀復位,由操作人員將切角后板簧轉移至擠邊工位上,并由擠邊限位機構輔助固定板簧,固定好后沖床上滑塊再次帶動上模板下移,通過上擠邊塊擠壓板簧端部,使其寬度達到出廠尺寸,擠邊時沖床上滑塊行程根據板簧端部出廠尺寸進行設置,擠邊精度高,不受人工操作影響,提高板簧產品質量。
[0007]其中,優(yōu)選方案為:
[0008]所述上切角刀包括一對相對設置的上切刀,所述上切刀通過墊刀板固定于上切刀座上,上切刀座通過上切刀座墊板固定于上模板上,因為是雙工位模具,產品擠邊時對沖床的上滑塊移動位置要求較為嚴格,為防止兩個工位相互干涉,設置上切刀座墊板調整上切角刀的相對位置,在保證擠邊寬度的基礎上保證切角工位的正常運行。
[0009]所述上切刀設為矩形刀,上切刀刀刃處設有退刀槽,所述墊刀板為楔形,楔形墊刀板上設有傾斜的通孔,楔形墊刀板斜邊傾斜角度和通孔傾斜角度與待加工板簧切角角度相適應,因為上切刀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反復使用,更換頻次較大,將上切刀設置為較易加工的矩形,而墊刀板一般不會出現(xiàn)損壞的情況,設為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楔形,一次加工可長久使用,降低設備使用成本,退刀槽降低上切角刀退刀難度系數,可防止上切角刀復位時粘連帶動板簧移動。
[0010]所述下切角刀兩側設有退刀槽,便于切割的廢邊落料。
[0011]所述切角限位機構包括前切角限位件和后切角限位件;所述前切角限位件包括前切角支撐塊和前切角限位板,前切角限位板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切角支撐塊的滑槽內;后切角限位件包括定位銷和后切角支撐塊,定位銷固定于后切角支撐塊上,后切角支撐塊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切角定位桿上,前切角限位件定位板簧切角端部,后切角限位件固定板簧中心孔,前切角限位板和后切角支撐塊的位置可以根據板簧長度進行調節(jié),前切角限位件及后切角限位件,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精度要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
[0012]所述下切角刀座兩側設置板簧對中限位組件,板簧對中限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前限位板設為倒T字形,通過水平邊固定在下模板上,后限位板固定在后切角支撐塊遠離前限位板的一側,對中限位組件保證板簧端部切角對稱,防止切偏,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之間的相對距離可以根據板簧寬度進行調節(jié)。
[0013]所述下擠邊塊對應板簧設置容置槽,容置槽底部帶有圓弧結構,能夠確保板簧在容置槽中的位置,長度能夠滿足所需要加工板簧的長度范圍,擠邊時,板簧待擠邊端部立在容置槽內,由上擠邊塊下壓實現(xiàn)對板簧的擠邊,容置槽兩邊側壁對擠邊中的板簧起到側向限位作用。
[0014]所述擠邊限位機構包括前擠邊支撐塊、前擠邊限位板、后擠邊定位桿和后擠邊支撐塊,前擠邊限位板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擠邊支撐塊的滑槽內,后擠邊支撐塊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擠邊定位桿上,后擠邊支撐塊的高度與下擠邊塊所設置的容置槽槽底的高度是相同的,在擠邊的過程中起到對板簧的支撐作用,前擠邊限位板和后擠邊支撐塊的位置可以根據板簧長度進行調節(jié)。
[0015]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相對設置導向套和導向軸,對上、下模板的動作起導向定位作用,保證加工精度。
[0016]所述導向軸上設為階梯形圓柱,在保證兩個工位能夠正常工程的情況下對上模板起限位作用,防止沖床上滑塊下降位移過大,損壞模具。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可對板簧端部進行切角和擠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節(jié)約能源,提高產品質量。本模具上模板通過上模柄固定在沖床上滑塊上,使用時,將加熱后的板簧放置在下切角刀上,并通過切角限位機構輔助板簧固定至切角位置,然后沖床上滑塊帶動上模板下移,通過上、下切角刀的相對運動切割板簧端部,切割完成后切角刀復位,由操作人員將切角后板簧轉移至下擠邊塊容置槽內,并由擠邊限位機構輔助固定板簧,固定好后沖床上滑塊再次帶動上模板下移,通過上擠邊塊擠壓板簧端部,使其寬度達到出廠尺寸,擠邊時沖床上滑塊行程根據板簧端部出廠尺寸進行設置,擠邊精度高,不受人工操作影響,提尚板貪廣品質量。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軸側圖。
[0020]圖2是本發(fā)明結構正視圖。
[0021 ]圖3是本發(fā)明上模板仰視圖。
[0022]圖4是本發(fā)明下模板俯視圖。
[0023]圖中:1、上模板;2、下模板;3、上切角刀;4、上擠邊塊;5、下切角刀;6、下擠邊塊;7、下切角刀座;8、墊刀板;9、上切刀座;10、上切刀座墊板;11、上切刀;12、前切角支撐塊;13、前切角限位板;14、定位銷;15、后切角支撐塊;16、后切角定位桿;17、前限位板;18、后限位板;19、前擠邊支撐塊;20、前擠邊限位板;21、后擠邊定位桿;22、后擠邊支撐塊;23、導向套;24、導向軸;25、上模柄;26、容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I上設置上切角刀3和上擠邊塊4,下模板2分別對應上切角刀3和上擠邊塊4設置下切角刀5和下擠邊塊6,下切角刀5固定在下切角刀座7上,下模板2兩端對應下切角刀座7和下擠邊塊6分別設置切角限位機構和擠邊限位機構。
[0027]其中,上切角刀3包括一對相對設置的上切刀11,所述上切刀11通過墊刀板8固定于上切刀座9上,上切刀座9通過上切刀座墊板10固定于上模板I上,因為是雙工位模具,產品擠邊時對沖床的上滑塊移動位置要求較為嚴格,為防止兩個工位相互干涉,設置上切刀座墊板1調整上切角刀3的相對位置,以確保在保證擠邊寬度的基礎上保證切角工位的正常運行;上切刀11設為矩形刀,上切刀11刀刃處設有退刀槽,所述墊刀板8為楔形,楔形墊刀板8上設有傾斜的通孔,楔形墊刀板8斜邊傾斜角度和通孔傾斜角度與待加工板簧切角角度相適應,因為上切刀11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反復使用,更換頻次較大,將上切刀11設置為較易加工的矩形,而墊刀板8—般不會出現(xiàn)損壞的情況,設為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楔形,一次加工可長久使用,降低設備使用成本,退刀槽降低上切角刀3退刀難度系數,可防止上切角刀3復位時粘連帶動板簧移動;下切角刀5兩側設有退刀槽,便于切割的廢邊落料。
[0028]切角限位機構包括前切角限位件和后切角限位件;所述前切角限位件包括前切角支撐塊12和前切角限位板13,前切角限位板13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切角支撐塊12的滑槽內;后切角限位件包括定位銷14和后切角支撐塊15,定位銷14固定于后切角支撐塊15上,后切角支撐塊15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切角定位桿16上,前切角限位件定位板簧切角端部,后切角限位件固定板簧中心孔,前切角限位板13和后切角支撐塊15的位置可以根據板簧長度進行調節(jié),前切角限位件及后切角限位件,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精度要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
[0029]下切角刀座7兩側設置板簧對中限位組件,板簧對中限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前限位板17和后限位板18,前限位板17設為倒T字形,通過水平邊固定在下模板2上,后限位板18固定在后切角支撐塊15遠離前限位板17的一側,對中限位組件保證板簧端部切角對稱,防止切偏,前限位板17和后限位板18之間的相對距離可以根據板簧寬度進行調節(jié);下擠邊塊6對應板簧設置容置槽26,容置槽26底部帶有圓弧結構,能夠確保板簧在容置槽26中的位置,容置槽26長度能夠滿足所需要加工板簧的長度范圍,擠邊時,板簧待擠邊端部立容置槽26在內,由上擠邊塊4下壓實現(xiàn)對板簧的擠邊,容置槽26兩邊側壁對擠邊中的板簧起到側向限位作用。
[0030]擠邊限位機構包括前擠邊支撐塊19、前擠邊限位板20、后擠邊定位桿21和后擠邊支撐塊22,前擠邊限位板20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擠邊支撐塊19的滑槽內,后擠邊支撐塊22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擠邊定位桿21上,后擠邊支撐塊22的高度與下擠邊塊6所設置的容置槽26槽底的高度是相同的,在擠邊的過程中起到對板簧的支撐作用,前擠邊限位板20和后擠邊支撐塊22的位置可以根據板簧長度進行調節(jié)。
[0031]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相對設置導向套23和導向軸24,對上、下模板的動作起導向定位作用,保證加工精度;導向軸24上設為階梯形圓柱,在保證兩個工位能夠正常工程的情況下對上模板I起限位作用,防止沖床上滑塊下降位移過大,損壞模具。
[0032]本發(fā)明結構緊湊,可對板簧端部進行切角和擠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約能源,提高產品質量。本模具上模板I通過上模柄25固定在沖床上滑塊上,使用時,將加熱后的板簧放置在下切角刀5上,并通過切角限位機構輔助板簧固定至切角位置,然后沖床上滑塊帶動上模板I下移,通過上、下切角刀的相對運動切割板簧端部,切割完成后上切角刀3復位,由操作人員將切角后板簧轉移至擠邊工位上,并由擠邊限位機構輔助固定板簧,固定好后沖床上滑塊再次帶動上模板I下移,通過上擠邊塊4擠壓板簧端部,使其寬度達到出廠尺寸,擠邊時沖床上滑塊行程根據板簧端部出廠尺寸進行設置,擠邊精度高,不受人工操作影響,提高板簧產品質量。
【主權項】
1.一種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I)上設置上切角刀(3)和上擠邊塊(4),下模板(2)分別對應上切角刀(3)和上擠邊塊(4)設置下切角刀(5)和下擠邊塊(6),下切角刀(5)固定在下切角刀座(7)上,下模板(2)兩端對應下切角刀座(7)和下擠邊塊(6)分別設置切角限位機構和擠邊限位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角刀(3)包括一對相對設置的上切刀(11),所述上切刀(11)通過墊刀板(8)固定于上切刀座(9)上,上切刀座(9)通過上切刀座墊板(10)固定于上模板(I)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11)設為矩形刀,上切刀(11)刀刃處設有退刀槽,所述墊刀板(8)為楔形,楔形墊刀板(8)上設有傾斜的通孔,楔形墊刀板(8)斜邊傾斜角度和通孔傾斜角度與待加工板簧切角角度相適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角刀(5)兩側設有退刀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限位機構包括前切角限位件和后切角限位件;所述前切角限位件包括前切角支撐塊(12)和前切角限位板(13),前切角限位板(13)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切角支撐塊(12)的滑槽內;后切角限位件包括定位銷(14)和后切角支撐塊(15),定位銷(14)固定于后切角支撐塊(15)上,后切角支撐塊(15)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切角定位桿(16)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角刀座(7)兩側設置板簧對中限位組件,板簧對中限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前限位板(17)和后限位板(18),前限位板(17)設為倒T字形,通過水平邊固定在下模板(2)上,后限位板(18)固定在后切角支撐塊(15)遠離前限位板(17)的一側。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擠邊塊(6)對應板簧設置容置槽(26)。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擠邊限位機構包括前擠邊支撐塊(19)、前擠邊限位板(20)、后擠邊定位桿(21)和后擠邊支撐塊(22),前擠邊限位板(20)通過長橢圓孔和螺栓固定于前擠邊支撐塊(19)的滑槽內,后擠邊支撐塊(22)通過導向槽及導向鍵結構固定于后擠邊定位桿(21)上。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和下模板(2)上相對設置導向套(23)和導向軸(24)。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板簧端部切角擠邊復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軸(24)上設為階梯形圓柱。
【文檔編號】B21D28/14GK105903814SQ201610363278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6日
【發(fā)明人】郝光希, 馬更祥
【申請人】山東方成汽車懸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