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材折彎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對線材的折彎工藝中,需要對大量的線材進行折彎處理,傳統(tǒng)的手工折彎不僅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無法在折彎角度上達到穩(wěn)定的折彎精度。為了滿足多角度的折彎需求,亟待發(fā)明一種自動折彎裝置,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自動化及批量生產(chǎn),并解決實際產(chǎn)品與產(chǎn)品的裝配精度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自動折彎裝置。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自動折彎裝置,包括:操作平臺、調整塊、第一壓具、第二壓具、第三壓具、旋轉氣缸、Z向氣缸、X向氣缸;
所述操作平臺上設有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和彎折型面;所述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都沿所述彎折型面分布,所述第一夾持部固定待處理線材的一端,所述調整塊與所述第二夾持部配合形成一U形夾縫,所述U形夾縫固定所述待處理線材的第一彎折位置;所述操作平臺上設有貫通孔,所述U形夾縫設于所述貫通孔的邊緣;
所述第一壓具穿設于所述貫通孔中并與所述待處理線材接觸,所述第一壓具連接所述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帶動所述第一壓具轉動進而在所述第一彎折位置折彎所述待處理線材,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形成預設偏角的彎折;
所述第二壓具的下壓面與全部或局部彎折型面的Z向折彎形狀對應,所述第二壓具連接所述Z向氣缸,所述Z向氣缸帶動所述第二壓具在Z向上來回運動,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YZ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所述第三壓具的下壓面與全部或局部彎折型面的X向折彎形狀對應,所述第三壓具連接所述X向氣缸,所述X向氣缸帶動所述第三壓具在X向上來回運動,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第一壓具與所述旋轉氣缸偏心連接。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第一壓具為圓角長方柱體。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調整塊與所述操作平臺滑動連接且由螺栓做位置調節(jié),所述調整塊沿X方向來回運動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夾持部,調節(jié)所述U形夾縫的夾持寬度。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操作平臺還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與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形成預設偏角的彎折時的位置對應。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操作平臺還包括Z向滑軌;所述Z向氣缸沿所述Z向滑軌來回滑動。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操作平臺還包括X向滑軌;所述X向氣缸沿所述X向滑軌來回滑動。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Z向壓具的下壓面包括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
調整塊、U形夾縫夾持的待處理線材、所述第二夾持部三者構成第二夾持區(qū),所述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之間設有與所述第二夾持區(qū)對應的凹陷,所述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分別在所述第二夾持區(qū)的兩側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YZ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作為一種優(yōu)化方案,還包括電控箱、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
所述電控箱與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分別連接,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連接所述旋轉氣缸、Z向氣缸、X向氣缸,所述電控箱通過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控制所述旋轉氣缸、Z向氣缸、X向氣缸的動作。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以邊緣的機械定位方式,治具固定方式將待處理線材定位,利用機械控制旋轉,頂出,下壓,將待處理線材折彎,實現(xiàn)待處理線材的自動化及批量生產(chǎn),滿足空間XYZ三方向的彎折需要,構造立體彎折形狀,解決了產(chǎn)品與產(chǎn)品的裝配精度問題。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自動折彎裝置裝配圖;
圖2為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自動折彎裝置爆炸圖;
圖3為操作平臺上放置待處理線材未折彎狀態(tài)示意圖;
圖4為第一壓具和第三壓具完成操作示意圖;
圖5為第二壓具操作示意圖;
圖6為第二壓具下壓背面示意圖;
圖7為線材多角度折彎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1-操作平臺、2-調整塊、3-第一壓具、4-第二壓具、5-第三壓具、6-旋轉氣缸、7-Z向氣缸、8-X向氣缸、9-第一夾持部、10-第二夾持部、11-容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線材多角度多方向自動折彎裝置,如圖1-6所示,包括:操作平臺1、調整塊2、第一壓具3、第二壓具4、第三壓具5、旋轉氣缸6、Z向氣缸7、X向氣缸8;
所述操作平臺1上設有第一夾持部9、第二夾持部10和彎折型面;所述第一夾持部9、第二夾持部10都沿所述彎折型面分布,所述第一夾持部9固定待處理線材的一端,所述調整塊2與所述第二夾持部10配合形成一U形夾縫,所述U形夾縫固定所述待處理線材的第一彎折位置;所述操作平臺1上設有貫通孔,所述U形夾縫設于所述貫通孔的邊緣;
所述第一壓具3穿設于所述貫通孔中并與所述待處理線材接觸,所述第一壓具3連接所述旋轉氣缸6,所述旋轉氣缸6帶動所述第一壓具3轉動進而在所述第一彎折位置折彎所述待處理線材,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形成預設偏角的彎折;
所述第二壓具4的下壓面與全部或局部彎折型面的Z向折彎形狀對應,所述第二壓具4連接所述Z向氣缸7,所述Z向氣缸7帶動所述第二壓具4在Z向上來回運動,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YZ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所述第三壓具5的下壓面與全部或局部彎折型面的X向折彎形狀對應,所述第三壓具5連接所述X向氣缸8,所述X向氣缸8帶動所述第三壓具5在X向上來回運動,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壓具3與所述旋轉氣缸6偏心連接,所述第一壓具3為圓角長方柱體。
所述調整塊2與所述操作平臺1滑動連接且由螺栓做位置調節(jié),所述調整塊2沿X方向來回運動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二夾持部10,調節(jié)所述U形夾縫的夾持寬度。
所述操作平臺1還開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與所述待處理線材在XY平面上形成預設偏角的彎折時的位置對應。
所述操作平臺1還包括Z向滑軌;所述Z向氣缸7沿所述Z向滑軌來回滑動。
所述操作平臺1還包括X向滑軌;所述X向氣缸8沿所述X向滑軌來回滑動。
由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Z向壓具的下壓面包括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
調整塊2、U形夾縫夾持的待處理線材、所述第二夾持部10三者構成第二夾持區(qū),所述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之間設有與所述第二夾持區(qū)對應的凹陷,所述第一壓部和第二壓部分別在所述第二夾持區(qū)的兩側使得所述待處理線材在YZ平面上壓成預設形狀的彎折。
作為一種自動控制的實施例,還包括電控箱、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
所述電控箱與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分別連接,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連接所述旋轉氣缸6、Z向氣缸7、X向氣缸8,所述電控箱通過所述電磁閥、調壓閥、磁性開關、傳感器控制所述旋轉氣缸6、Z向氣缸7、X向氣缸8的動作。
裝置的操作步驟包括:
1.固定線材于折彎治具內,見圖3。
2.啟動機器電源,裝置安裝預設程序開始啟動。
3.旋轉氣缸6運作,第一壓具3旋轉,旋轉后的角度見圖4,在線材上形成第一彎折。
4.Z向氣缸7運作,垂直并下壓折彎線材,在線材上形成下凹的多個彎折使得夾縫處凸起,參見圖5。
5.Z向氣缸7返回,X向氣缸8運作,折彎線材并在線材上形成彎折。
本實用新型從多個方向對線材彎折形狀進行控制,從而實現(xiàn)多彎折的自動控制。本裝置可以完全由電控箱進行自動控制,彎折精度保證達到一致。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