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籠,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制作的燈籠。
背景技術:
燈籠制作的工序一般可包括以下的步驟:制作骨架在骨架外糊上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蒙布,修整裝飾即得。其中,在糊上蒙布后,蒙布在燈籠骨架的邊緣尤其是燈籠上下開口邊緣處往往參差不齊,需要手工將蒙布翻折入開口內并膠粘固定。此過程較為復雜,耗時長,且各處的手工翻折和膠粘效果不一致,存在毛邊、凸起等,影響了燈籠質量和美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便于制作的燈籠,無需再手工修剪和固定蒙布,制作過程更為便捷,燈籠更整潔美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于制作的燈籠,包括本體,該本體兩端開口且兩端小中間大,該本體由用于支撐本體形狀的骨架及骨架外貼覆的蒙布組成;所述骨架包括兩個箍環(huán)和中間部分,該兩個箍環(huán)的內緣分別形成本體兩端的開口;還包括兩個固定組件,該固定組件為環(huán)形結構,其外緣設有環(huán)槽,該環(huán)槽與箍環(huán)適配;固定組件通過環(huán)槽與箍環(huán)適配卡接,且蒙布在本體兩端開口處的邊緣翻折卡接在環(huán)槽與箍環(huán)之間。
一實施例中:所述環(huán)形結構的固定組件具有一缺口。
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組件在缺口處設置有卡扣結構。
一實施例中:所述中間部分在本體的緯線方向上螺旋形環(huán)繞且其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箍環(huán)相連接。
一實施例中:所述中間部分為若干平行間隔布置在兩個箍環(huán)之間的中間環(huán)。
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類矩形的支撐架,該支撐架兩端分別頂?shù)钟诒倔w兩端的兩個固定組件上以撐起本體。
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固定組件中至少一個固定組件的內緣還固接有兩個沿固定組件環(huán)心對稱布置的小環(huán),兩個小環(huán)與固定組件位于同一平面且與固定組件相切。
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固定組件中的一個固定組件的內緣還固接有兩個沿該固定組件環(huán)心對稱布置的小環(huán),兩個小環(huán)與該固定組件位于同一平面且與該固定組件相切;所述支撐架包括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桿狀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該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一立柱和一個第一連接桿;該第二部分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二立柱和一個第二連接桿,該兩個第二立柱下端與第二連接桿的連接處分別內凹形成兩個頂?shù)植?;該兩個第一立柱在第一連接桿之上的部分適配插接于固接有小環(huán)的固定組件的兩個小環(huán)內,該兩個第一立柱在第一連接桿之下的部分分別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各一端相連,該兩個第二立柱分別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各另一端相連,該兩個頂?shù)植糠謩e抵靠在另一個固定組件上,以形成所述類矩形的支撐架并撐起本體。
一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固定組件的內緣均分別固接有兩個沿固定組件環(huán)心對稱布置的小環(huán),兩個小環(huán)與固定組件位于同一平面且與該固定組件相切;所述支撐架包括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桿狀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該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一立柱和一個第一連接桿,該類H字型的第二部分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二立柱和一個第二連接桿;該兩個第一立柱在第一連接桿之上的部分適配插接于一個固定組件的兩個小環(huán)內,該兩個第一立柱在第一連接桿之下的部分分別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各一端相連,該兩個第二立柱在第二連接桿之上的部分分別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各另一端相連,該兩個第二立柱在第二連接桿之下的部分適配插接于另一個固定組件的兩個小環(huán)內,以形成所述類矩形的支撐架并撐起本體。
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上固接有用于裝接燈泡的掛鉤。
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便于制作的燈籠,通過固定組件直接將蒙布參差不齊的邊緣隱藏固定,使燈籠上下兩端開口處無蒙布毛邊和凸起,更美觀整潔,且無需手工膠粘和修剪,大大提升了燈籠的生產速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制作的燈籠整體外觀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骨架示意圖,也為本實用新型的燈籠制作步驟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側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形式的固定組件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架的第一部分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架的第二部分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架的第三部分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支撐架的第四部分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本體示意圖,也為本實用新型的燈籠制作步驟示意圖之二。
圖12為圖11的縱剖面示意圖。
圖13為圖12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安裝在本體上的示意圖,也為本實用新型的燈籠制作步驟示意圖之三。
圖15為圖14的縱剖面示意圖。
圖16為圖15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制作的燈籠整體外觀示意圖之二,也為本實用新型的燈籠制作步驟示意圖之四。
圖18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下固定組件示意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支撐架示意圖。
附圖說明:本體10,骨架11,上箍環(huán)111,下箍環(huán)112,中間部分113;蒙布12,蒙布邊緣121;
固定組件20,上固定組件21,上固定組件的環(huán)槽211,上固定組件的小環(huán)212;下固定組件22/22’,下固定組件的環(huán)槽221,下固定組件的小環(huán)222;缺口23;
支撐架30/30’,第一部分31/31’,第一立柱311/311’,第一連接桿312/312’,掛鉤313;第二部分32/32’,第二立柱321/321’,第二連接桿322/322’,頂?shù)植?23’;第三部分33/33’;第四部分34/3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請查閱圖1和圖17,一種便于制作的燈籠,包括本體10、兩個固定組件20和類矩形的支撐架30:
該本體10兩端小中間大,具體可以大致呈球型、橢球型、方型或異型等,相應地其橫截面大致為圓形、方形或異形等,其縱向截面大致為圓形、橢圓形、方形、紡錘形或異形等,并不以此為限。該本體10上下兩端開口,本體10由骨架11及骨架11外貼覆的蒙布12組成;如圖2所示,所述骨架11包括上箍環(huán)111、下箍環(huán)112和中間部分113,上箍環(huán)111和下箍環(huán)112的內緣分別形成本體10上下兩端的開口,中間部分113在本體10的緯線方向上螺旋形環(huán)繞且其兩端分別與上箍環(huán)111和下箍環(huán)112相連,從而形成支撐本體20形狀的骨架11;一般來說,燈籠的上端開口需要安裝燈泡等,因此一般上端開口較大,下端開口較小,因此上箍環(huán)111的直徑一般大于下箍環(huán)112的直徑,但并不以此為限,可以根據(jù)燈籠的實際形狀而定。骨架11可以為鐵絲等金屬絲,也可以為PP、ABS等塑料絲,或者竹絲等常見的燈籠骨架材質;蒙布12可以為紙張、綢布、薄紗等常見的燈籠蒙布材質。
請查閱圖3至圖5,兩個固定組件20為上固定組件21和下固定組件22,均為環(huán)形結構,上固定組件21的外緣直徑略大于上箍環(huán)111直徑而內緣直徑略小于上箍環(huán)111直徑,下固定組件22的外緣直徑略大于下箍環(huán)112直徑而內緣直徑略小于下箍環(huán)112的直徑;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外緣均設有環(huán)槽211/221,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環(huán)槽211/221分別與上/下箍環(huán)111/112相適配;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內緣還分別固接有兩個沿上/下固定組件21/22環(huán)心對稱布置的小環(huán)212/222,該小環(huán)作為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附件,分別與上/下固定組件21/22位于同一平面內且與上/下固定組件21/22相切;兩個固定組件20及其附件例如為PP、ABS等塑料制成;
請查閱圖6至圖10,類矩形的支撐架30,包括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以及細長桿狀的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該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31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一立柱311和一個第一連接桿312,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上的部分長度小于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下的部分長度,且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下的部分分別設有第一插接槽;第一連接桿312上固接有類C字型、環(huán)形等形狀的掛鉤313,用于掛放燈泡;該類H字型的第二部分32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二立柱321和一個第二連接桿322,兩個第二立柱321在第二連接桿322之上的部分長度大于兩個第二立柱321在第二連接桿322之下的部分長度,且兩個第二立柱321在第二連接桿322之上的部分分別設有第二插接槽;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的各一端分別適配插接入兩個第一插接槽,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的各另一端分別適配插接入兩個第二插接槽,從而構成該類矩形的支撐架30;這種形式的支撐架,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可以拆開分開運輸和包裝,進一步節(jié)省了包裝和運輸空間。該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例如為PP、ABS等塑料制成,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例如為鐵絲等金屬制成;
上固定組件21通過其環(huán)槽211與上箍環(huán)111適配卡接,且蒙布12在本體上端開口處的邊緣121翻折卡接在該環(huán)槽211與上箍環(huán)111之間;下固定組件22通過其環(huán)槽221與下箍環(huán)112適配卡接,且蒙布12在本體下端開口處的邊緣翻折卡接在該環(huán)槽221與下箍環(huán)112之間;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上的部分適配插接于上固定組件21的兩個小環(huán)212內,兩個第二立柱321在第二連接桿322之下的部分適配插接于下固定組件22的兩個小環(huán)222內,從而將本體10撐起形成燈籠。
本實用新型的燈籠制作方式如下:
1.如圖2所示,制作骨架11,骨架11成型之后在骨架11外用膠粘等方式貼覆蒙布12,如圖11至13所示,由于本體10形狀及上下兩端的開口所限,蒙布12在本體10上下兩端開口處即上/下箍環(huán)111/112內具有參差不齊的邊緣121;
2.將本體10上端開口處的蒙布邊緣121沿著上箍環(huán)111向本體10內翻折,然后將上固定組件21通過其環(huán)槽211卡接在上箍環(huán)111并將此處翻折的蒙布邊緣121固定在該環(huán)槽211與上箍環(huán)111之間;同樣地,將本體10下端開口處的蒙布邊緣121沿著下箍環(huán)112向本體10內翻折,然后將下固定組件22通過其環(huán)槽221卡接在下箍環(huán)112并將此處翻折的蒙布邊緣121固定在該環(huán)槽221與下箍環(huán)112之間;這樣,通過上固定組件21與上箍環(huán)111的配合、以及下固定組件22與下箍環(huán)112的配合,將本體10上下兩端開口處的蒙布邊緣121翻折固定,從開口處看不到參差不齊的蒙布邊緣121,只能看到平整的固定組件20,如圖14至16所示,省去了人工膠粘蒙布和修整的步驟,且使燈籠開口處美觀整潔;
3.組裝支撐架30,然后從本體10上端開口處將支撐架30下部伸入本體10內,先將兩個第二立柱321在第二連接桿322之下的部分向下插接于下固定組件22的兩個小環(huán)222內,施加一定力量,向上拉動上固定組件21并同時將支撐架30繼續(xù)向本體10內伸入,使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上的部分向上插接于上固定組件21的兩個小環(huán)212內,從而將本體10撐起,如圖17所示;
4.根據(jù)需要,在掛鉤313上掛上燈泡,再進行必要的裝飾,即得燈籠。
為便于安裝,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優(yōu)選采用以下形式:如圖5所示,所述環(huán)形結構的固定組件20具有一缺口23,即制作好環(huán)狀結構的固定組件20后,在環(huán)上某處將其切斷,這種形式的固定組件20類似一個弧形段,安裝時,先將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一端卡接在上/下箍環(huán)111/112上,調整好位置,再依序逐漸卡接上/下固定組件21/22與上/下箍環(huán)111/112,直至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另一端也卡接在上/下箍環(huán)111/112上,且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兩端再次相遇接合,本體10上下兩端開口處的蒙布邊緣121分別翻折固定在上/下固定組件21/22的環(huán)槽211/221與上/下箍環(huán)111/112之間。這樣安裝起來更方便,不易損壞本體10。
進一步地,還可以在缺口23處設置卡扣結構,例如榫卯結構或其他常見的卡扣結構,這樣,安裝好固定組件20后,其兩端再次相遇接合并能夠通過卡扣結構固定,更為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本體10和支撐架30可分離,這樣,在運輸時,支撐架30和本體10可以分開運輸,本體10連同其上的固定組件20可以一起沿螺旋形的骨架11壓縮成餅狀,或者所述骨架11的中間部分113可設置為若干中間環(huán),該若干中間環(huán)平行間隔布置在上/下箍環(huán)111/112之間且與上/下箍環(huán)111/112平行,通過該若干中間環(huán)層疊也可將本體10壓縮成餅狀,節(jié)省空間,減少運輸成本。
或者,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也可以采用如下形式:所述類矩形的支撐架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豎桿與兩個橫桿,兩個豎桿的兩端均分別延伸出兩個橫桿之外形成四個凸起;該四個凸起分別插接于本體兩端開口處的兩個固定組件的小環(huán)內以撐起本體。這種形式的支撐架雖然不可再拆卸,但本身是扁平的矩形,同樣可以節(jié)省包裝和運輸空間,且使用時無需再組裝,更為方便。
圖18和圖19展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它與上一實施例所不同之處在于:所述下固定組件22’不具有小環(huán)。所述支撐架30’包括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以及細長桿狀的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該類H字型的第一部分31’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一立柱311’和一個第一連接桿312’,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上的部分長度小于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下的部分長度,且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下的部分的下端面分別設有第一插接槽;該第二部分32’包括相互固接的兩個第二立柱321’和一個第二連接桿322’,兩個第二立柱321’的上端面分別設有第二插接槽,兩個第二立柱321’下段與第二連接桿322’的連接處分別內凹形成兩個頂?shù)植?23’,且第二連接桿322’的長度與下固定組件22’的直徑相適配;安裝時,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的各一端分別適配插接入兩個第一插接槽,第三部分33’和第四部分34’的各另一端分別適配插接入兩個第二插接槽,從而構成該類矩形的支撐架30’;然后將支撐架30’伸入本體內,先將兩個頂?shù)植?23’向下抵靠在下固定組件22’上,施加一定力量,向上拉動上固定組件并同時將支撐架30’繼續(xù)向本體內伸入,使兩個第一立柱311’在第一連接桿312’之上的部分向上插接于上固定組件的兩個小環(huán)內,從而將本體撐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