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備偏轉系統(tǒng)的陰極射線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陰極射線管裝置,特別地涉及具備包括水平及垂直偏線圈的偏轉系統(tǒng)的陰極射線裝置。
一般地,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具有真空外殼,該真空外殼具有接近矩形的面板、與面板連接的玻錐、與玻錐小徑部分連接的圓筒狀的頸部。在面板的內(nèi)面形成分別發(fā)出紅、綠、藍光的多個熒光層以及具有遮光層的熒光屏。從頸部到玻錐其外圍裝有偏轉系統(tǒng),又,在頸部內(nèi)配置著發(fā)出對應于熒光層發(fā)光色的3束電子束的電子槍。
在電子槍與熒光屏之間的面板的內(nèi)側上,配置著具有選擇顏色功能的蔭罩,將從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進行整形并將電子束光點投影到規(guī)定顏色的熒光層上。
偏轉系統(tǒng)具備將從電子槍在管軸方向射出的3束電子束向水平軸方向偏轉的水平偏轉線圈以及將3束電子束向與水平軸及管軸相垂直的垂直軸方向偏轉的垂直偏轉線圈。對于近年的高清晰度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水平偏轉線圈是由將夾著水平軸相對的2個鞍型線圈并聯(lián)而構成,垂直偏轉線圈設有夾著垂直軸相對的2個鞍型線圈串聯(lián)而構成。
對于這種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由于水平偏轉線圈由高壓脈沖驅動,在某條件下當脈沖電壓剛下降后會產(chǎn)生電能振動。然后,由于該振動使得水平偏轉電流產(chǎn)生振動,因而,在剛開始掃描圖像時產(chǎn)生明暗條狀的阻尼振蕩而使得圖像質量下降。
這里,特別地,當阻尼振蕩的產(chǎn)生原因是由于偏轉系統(tǒng)的情況時,作為減輕該阻尼振蕩的構造,例如,在特開昭61-104544號公報、實開平3-39969號公報中,揭示了通過電阻及電容連接水平偏轉線圈及垂直偏轉線圈的一部分與其他電路部分的陰極射線管。在上述的特開昭61-104544號公報中,在并聯(lián)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的線卷中心上分別設有端子,對于一個水平偏轉線圈在中點的端子與高電位之間連接電容,對于另一水平偏轉線圈在中點的端子與低電位之間連接電容,通過改變電路常數(shù)來減輕阻尼振蕩的產(chǎn)生。
然而,如特開昭61-104544號公告所揭示的那樣,在將電容等與水平偏轉線圈連接的情況下,要使得該電容等與數(shù)百伏到1.5千伏的高電位部分連接。由此,必須在安全性方面確??煽啃缘幕A上實現(xiàn)上述結構,因此,會提高成本。
即,為了確保電容的耐壓性,必須要使用較大體積的電容而且為了在布線中確保與低電位部分的足夠距離,必須要較大的布線基板,這樣會導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又,將電阻與電容串聯(lián)時,在電容短接時在安全性上也存在問題。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安全并且能夠價廉地減輕阻尼振蕩發(fā)生的陰極射線管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具備具有在內(nèi)面形成熒光屏的面板及與面板連接的玻錐的真空外殼;設置在上述真空外殼的頸部內(nèi)并且向上述熒光屏發(fā)射電子束的電子槍;配置在上述頸部以及玻錐外側的偏轉系統(tǒng)。
當將與上述真空外殼的管軸垂直的軸作為第1軸、與上述管軸及第1軸垂直的軸作為第2軸時,上述偏轉系統(tǒng)具備夾著第1軸相對配置同時分別在上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并將上述電子束向第1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夾著第2軸相對配置同時分別在上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并且將上述電子束向第2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垂直偏轉線圈。
上述水平偏轉線圈以及垂直偏轉線圈在包含第1軸以及第2軸的剖面上,在由第1軸與第2軸夾角的范圍中具有各自繞組的分布,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第1軸側的角度,上述垂直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第2軸側的角度。
上述一對水平偏轉線圈相互并聯(lián)。
將第1軸側相對地作為高電位、第2軸相對地作為低電位側,上述各水平偏轉線圈具有設置在相對的高電位側的第1端、設置在相對的低電位側的第2端以及設置在繞組中部比平分水平偏轉線圈電感的位置更低電位側上的第3端。
上述水平偏轉線圈的上述第3端與比該第3端更低電位側的第2端之間連接著電容。
又,若根據(jù)本發(fā)明其他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3端設置在比上述垂直偏轉線圈繞組分布的第1軸側端的分布角度更偏第2軸側。
如上所述,阻尼振蕩現(xiàn)象是由各種原因引起,而通常其振蕩能量是由水平偏轉脈沖提供。其中,當由偏轉系統(tǒng)而引起阻尼振蕩現(xiàn)象時,認為是由于偏轉線圈的電感與其周圍存在的分布容量(電容量)的諧振現(xiàn)象所引起。振蕩能量的振蕩頻率f由下式表示,振動頻率f由電感L及電容C決定。f=2π1/LC]]>電感L由于偏轉線圈的存在而不能改變,而且絕緣的2個導體間若存在電位差則自然地產(chǎn)生分布電容C而也不能改變。
根據(jù)上述構造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將各水平偏轉線圈的高電位側作為第1軸側。將接近于垂直偏轉線圈的第2軸側作為低電位側。這樣,為了抑制由于水平偏轉線圈與垂直偏轉線圈的結合所產(chǎn)生的阻尼振蕩振動,在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中部附近設置第3端,在該第3端與低電位側的第2端間連接電容,能夠通過改變諧振條件來減小由于第2軸側的分布電容所產(chǎn)生的振動。
此時,通過使得接近于各水平偏轉線圈內(nèi)引起阻尼振蕩產(chǎn)生的位置的垂直線圈的部分為低電位,能夠減小電容的耐壓。由此,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又,通過在比水平偏轉線圈的電感二分之一位置更低電位側設置第3端,施加在電容上的電壓為水平偏轉電壓的一半以下,由此能夠減小用于電容布線的絕緣距離,并且能夠避免布線基板的大型化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而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陰極射線管,即使電阻與電容串聯(lián)時,也比以往示例第2端與第3端之間的電位差更小,即使電容短接,也能夠減小流過電阻的電流,提高可靠性。
又,即使在將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3端設置在比上述垂直偏轉線圈電線分布的第1軸側端分布角度(θ)更偏向第2軸側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下面描述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和優(yōu)點,其中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或者實施本發(fā)明來明確本發(fā)明。能夠通過各種手段以及下述內(nèi)容的結合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各種目的和優(yōu)點。
參照本發(fā)明書中的附圖,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進行進一步地詳細描述,由此來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圖1是部分剖視地表示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側面圖。
圖2是表示上述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的偏轉系統(tǒng)的斜視圖。
圖3是表示在包含水平軸以及垂直軸的剖面上將上述偏轉系統(tǒng)切斷的剖視圖。
圖4是上述偏轉系統(tǒng)中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連接圖。
圖5是上述水平偏轉線圈的電路。
圖6是表示上述水平偏轉線圈中第3端位置的電路圖。
圖7是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中偏轉系統(tǒng)的水平偏轉線圈的電路圖。
圖8是本發(fā)明第3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的偏轉系統(tǒng)的水平偏轉線圈的電路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第4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的偏轉系統(tǒng)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3端位置的電路圖。
圖10本發(fā)明第5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中偏轉系統(tǒng)的水平偏轉線圈的電路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第5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中偏轉系統(tǒng)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3端位置的電路圖。
1面板2裙邊部分(面板)3頸部4玻錐7a、7b水平偏轉線圈8a、8b垂直偏轉線圈10真空外殼12熒光屏14偏轉系統(tǒng)15差動線圈16電子槍17框架18蔭罩20R,G,B3束電子束22隔離板
24鐵芯30a第1端(水平偏轉線圈的高電壓側)30b第2端(水平偏轉線圈的低電壓側)30c第3端(水平偏轉線圈的線卷中部)以下參照附圖,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進行詳細地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彩色陰極射線管具備真空外殼10,該真空外殼具備在邊緣部分具有裙邊部分2的矩形面板1、與面板1的裙邊部分2連接的玻錐4、與玻錐4小徑部分連接的圓筒狀頸部3。在面板1的內(nèi)面形成分別發(fā)射出紅、綠、藍光的熒光層以及由遮光層形成的熒光屏12。從頸部3到玻錐4的外緣上裝有偏轉系統(tǒng)14,并且在頸部內(nèi)配置著向熒光屏的熒光層發(fā)射3束電子束20R、20G、20B的電子槍16。
在電子槍16與熒光屏12之間的面板1的內(nèi)側上,配置著由框架17支撐著的并且具有色彩選擇功能的蔭罩18。該蔭罩18將從電子槍16發(fā)射出的電子束20R、206、20B整形并將電子束光點投影到特定顏色的熒光體層上。
又,在所述真空外殼10中,將與頸部3同軸并通過熒光屏12的中心而延伸的軸作為管軸Z,將與管軸垂直而延伸的軸作為水平軸(第1軸)X、將與管軸及水平軸垂直而延伸的軸作為垂直軸(第2軸)。
在上述構造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中,利用偏轉系統(tǒng)14產(chǎn)生的磁場將從電子槍16射出的3束電子束沿著水平軸及垂直軸的方向發(fā)生偏轉,通過蔭罩對于熒光屏12進行水平、垂直掃描,由此來顯示彩色圖像。
另一方面,如圖1到圖5所示,偏轉系統(tǒng)14具備產(chǎn)生使得電子束在水平軸X方向上進行偏轉的磁場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7a、7b以及使得電子束在垂直軸Y方向上進行偏轉的磁場的一對垂直偏轉線圈8a、8b。又,一對水平偏轉線圈7a、7b是分別由鞍型線圈構成并且設置在形成漏斗狀的隔離板22的內(nèi)周面上。又,一對垂直偏轉線圈8a、8b是分別由鞍型線圈構成并且設置在隔離板22的外周面上。然后,設置包圍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鐵芯24。
夾著水平軸X而相對地配置一對水平偏轉線圈7a、7b,其線卷部分沿著管軸Z方向延伸。又,夾著垂直軸Y相對配置一對垂直線圈8a、8b,其繞組部分沿著管軸Z方向延伸。
如圖3及圖4所示,對于包含水平軸X及垂直軸Y的剖面,即與管軸Z垂直的剖面,水平偏轉線圈7a、7b以及垂直偏轉線圈8a、8b在由水平軸X與垂直軸Y所夾的角度范圍內(nèi)分別具有繞組的分布。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近與水平軸X相鄰側的角度、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近與垂直軸Y相鄰側的角度。而且在水平軸X與垂直軸Y所夾的角度范圍中,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繞組與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繞組有部分重疊而配置。
一對水平偏轉線圈7a、7b通過差動線圈15(參照圖5)相互并聯(lián)。又,該水平配置線圈7a、7b相互相反地卷繞,對于任意一個水平偏轉線圈,水平軸X側的相對高電位(H+)、垂直軸Y側為相對低電位(H-)。
如圖3~圖6所示,水平偏轉線圈每個7a、7b具備設置在相對的高電位側(H+)的第1端30a、設置在相對的低電位側(H-)的第2端30b、位于繞組接近中間的第3端30c。在本實施例中,第2端30b由偏轉系統(tǒng)14與差動線圈15的連接點構成。
第3端30c位于比平分水平偏轉線圈電感L的位置更低電位(H-)側,即設置在(高電位側電感)>(低電位側電感)的位置上。然后,在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3端30c與比該第3端更低電位側的第2端30b之間連接電容C。根據(jù)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電感L及分布電容、阻尼振蕩頻率等適當?shù)剡x擇各電容C的容量。
根據(jù)上述構成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將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高電位側作為水平軸X側,將接近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垂直軸Y側作為低電位側。然后,在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繞組中間附近設置第3端30c,在該第3端與低電位側的第2端30b之間設置電容C,通過垂直軸Y側的分布電容來改變產(chǎn)生振蕩的諧振條件。由此,能夠減輕通過水平偏轉線圈7a、7b與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結合而產(chǎn)生的阻尼振蕩。
此時,通過將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內(nèi)引起阻尼振蕩產(chǎn)生位置的接近于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部分作為低電位(H-),能夠降低電容C的耐壓,該結果是不必采用體積大的電容C,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又,通過在比水平偏轉線圈7a、7b平分電感L的位置更低電位側上設置第3端30c,施加在電容C上的電壓變?yōu)樗狡D電壓的一半以下。因此,能夠減小用于電容C布線的絕緣距離,并且能夠避免布線基板的大型化及減少制造成本。由此,能夠獲得比以往更安全、價廉地減少偏轉系統(tǒng)產(chǎn)生阻尼振蕩的彩色陰極射線管。
又,對于上述的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如圖7所示的本發(fā)明第2實施例那樣,可以將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低電位側的第2端30b設置在水平偏轉線圈的低電位側端部附近,或者如圖8所示的本發(fā)明第3實施例那樣設置在接地部位。
又,根據(jù)圖9所示的第4實施例,當將從水平軸X到垂直偏轉線圈8a、8b的繞組分布端的角度作為θ時(參照圖3),將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第3端30c設置在比角度θ電位更低的部分。
在上述第2到第4的實施例中,其他的構造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對于同一部分采用相同符號并且省略對它們的詳細說明。而且,對于上述這樣構成的第2到第4實施例,也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5實施例,在各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第2端30b與第3端30c之間連接著與電容C串聯(lián)的電阻R。根據(jù)水平偏轉線圈7a、7b的電感L、分布電容、偏轉電流、阻尼振蕩產(chǎn)生狀態(tài)等來適當?shù)剡x擇電容C的容量以及電阻R的阻值。其他構造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對于同一部分采用同一參照符號并且省略對其的詳細說明。
對于上述這樣構成的第5實施例,也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效果。又,當連接與電容C串聯(lián)的電阻R時,由于連接著電容C的端間的電位差比以往要小,因此,即使在電容短接時,比起以往也能夠降低流過電阻R的電流,能夠提高彩色陰極射線管的安全性。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而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種種變換。例如,在上述第2到第4的實施例中,也可以與電容C串聯(lián)地設置電阻R。又,本發(fā)明不限于彩色陰極射線管裝置,也可以適用于黑白陰極射線管裝置。
本發(fā)明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以及修改。而且,本發(fā)明范圍并不限于上述詳細說明以及實施形態(tài)。因此,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以及所附權利要求的基礎上,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變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陰極射線管裝置,具有在內(nèi)面形成熒光屏的面板及與所述面板連接的玻錐的真空外殼;設置在所述真空外殼的頸部內(nèi)并且向所述熒光屏發(fā)射電子束的電子槍;配置在所述頸部以及玻錐外側的偏轉系統(tǒng);所述真空外殼具有管軸、與所述管軸垂直的第1軸、與上述管軸及第1軸垂直的第2軸,所述偏轉系統(tǒng)具備夾著所述第1軸而相對配置并且分別在上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將所述電子束向第1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夾著所述第2軸而相對配置并且分別在所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將所述電子束向第2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垂直配置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偏轉線圈以及垂直偏轉線圈在包含所述第1軸以及第2軸的剖面上在所述第1軸與第2軸夾角的范圍中具有各自繞組的分布,所述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所述第1軸側的角度,所述垂直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第2軸側的角度,所述一對水平偏轉線圈相互并聯(lián),所述水平偏轉線圈將所述第1軸側相對地作為高電位、所述第2軸相對地作為低電位側,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具有設置在相對的高電位側的第1端、設置在相對的低電位側的第2端以及設置在繞組中部比平分所述水平偏轉線圈電感的位置更低電位側上的第3端,在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所述第3端與比所述第3端更低電位側的第2端之間連接著電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所述水平偏轉線圈的低電位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所述偏轉線圈側與驅動電路側的連接點電位位置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接地位置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端與第2端之間連接與所述電容串聯(lián)的電阻。
6.一種陰極射線管裝置,具有在內(nèi)面形成熒光屏的面板及與面板連接的玻錐的真空外殼;設置在所述真空外殼的頸部內(nèi)并且向所述熒光屏發(fā)射電子束的電子槍;配置在所述頸部以及玻錐外側的偏轉系統(tǒng),所述真空外殼具有管軸、與所述管軸垂直的第1軸、與上述管軸及第1軸垂直的第2軸,所述偏轉系統(tǒng)具備夾著所述第1軸而相對配置并且分別在上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將所述電子束向第1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夾著所述第2軸而相對配置并且分別在所述管軸方向上延伸將所述電子束向第2軸方向偏轉掃描的一對垂直偏轉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偏轉線圈以及垂直偏轉線圈在包含所述第1軸以及第2軸的剖面上在所述第1軸與第2軸夾角的范圍中具有各自繞組的分布,所述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所述第1軸側的角度,所述垂直偏轉線圈的繞組主要分布在靠第2軸側的角度,所述一對水平偏轉線圈相互并聯(lián),所述水平偏轉線圈將所述第1軸側相對地作為高電位、所述第2軸相對地作為低電位側,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具有設置在相對的高電位側的第1端、設置在相對的低電位側的第2端以及設置在繞組中部的第3端,將所述第3端設置在所述垂直偏轉線圈的電線分布中比所述第1軸側端的分布角度更偏向所述第2軸側,在所述水平偏轉線圈的所述第3端與比所述第3端更低電位側的第2端之間連接著電容。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上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所述水平偏轉線圈的低電位側。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所述偏轉系統(tǒng)側與驅動電路側的連接點電位上。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第2端設置在接地電位。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陰極射線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3端與第2端之間連接著與所述電容串聯(lián)的電阻。
全文摘要
偏轉系統(tǒng)具備夾著水平軸相對配置且將電子束在第1軸上偏轉掃描的一對水平偏轉線圈以及夾著垂直軸相對配置且將電子束向在第2軸上偏轉掃描的一對垂直配置線圈。各水平偏轉線圈的繞組形成以水平軸側為相對高電位側而垂直軸側為相對低電位側,且具備設置在相對高電位側的第1端、設置在相對低電位側的第2端以及設置在繞組中部比平分水平偏轉線圈電感的位置更低電位側上的第3端。在該第3端與比其更低電位側的第2端之間連接電容。
文檔編號H01J29/76GK1325140SQ01119718
公開日2001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5月24日
發(fā)明者福田豐, 小林隆 申請人:東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