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光纜,尤其涉及一種防竊聽光纜。
背景技術:
光纜(optical fiber cable)是為了滿足光學、機械或環(huán)境的性能規(guī)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護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纖作為傳輸媒質并可以單獨或成組使用的通信線纜組件。光纜主要是由光導纖維(細如頭發(fā)的玻璃絲)和塑料保護套管及塑料外皮構成。相比普通電纜,光纜更難竊聽。由于光纖通信的載體——光波是在光纖這種密閉介質內部傳輸的,很難從光纖中擴散出來。因此,在光纖剛剛誕生時,很難在光纖外部進行竊聽,其安全性、隱蔽性都較強,所以光纖通信一度曾被認為是安全的。不過美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行過光纜竊聽試驗,其目前的光纜竊聽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光纜竊聽包含多種方法:一種是使用一根極細的針管,針管為中空結構,其內部穿過一根光纖引線,將海底光纜鎧裝剝開后用該針管刺入光纜內護套,直達光纖,使得針管中空部內的光纖和海底光纜的光纖連通,光束被部分地引入竊聽儀器,此時光纜中激光的光強衰減并不影響光纜的正常工作;另一種是采用光線對比法攝取光的信號,就是讓和激光不同波段的光線沿光纖的直徑方向射過光纖,從而得到相應脈沖信號的光信號,進而翻譯成電信號,達到竊聽的目的;還有一種是將光纜開剝至裸纖,將裸纖略彎曲,在彎曲處提取泄露信號。
然而,目前的通信傳輸光纜在制造的過程中,著重關注的是信號的傳輸質量及如何確保這些信號不受到外界的干擾,未考慮如何防范信號被竊聽。但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改進通信光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種光纜,其具有可靠、簡便的防竊聽結構,并且難于破壞。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竊聽光纜,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裹有多根光纖的纜芯和依次包裹在所述纜芯外側的金屬內監(jiān)測層、絕緣薄層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所述絕緣薄層使所述金屬內監(jiān)測層和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彼此絕緣,在所述光纜的一端設有連接所述金屬內監(jiān)測層和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的報警裝置;并且,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的外側包裹復合護套層,所述復合護套層由軟質內護套層和硬質外護套層擠制而成,以提高破壞所述光纜的難度。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金屬內監(jiān)測層的厚度為0.010mm~0.014mm,包裹方式為重疊繞包,重疊率大于10%。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絕緣薄層為厚度為0.04mm~0.08mm的低密度聚乙烯帶層,用于將所述金屬內監(jiān)測層和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絕緣,包裹方式為縱包,搭接寬度大于3mm。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的厚度為0.18mm~0.22mm,包裹方式為縱包,搭界寬度大于5mm。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軟質內護套層聚醚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材料,通過擠制包裹在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外側,其厚度為0.8mm~1.2mm,用于緩沖外界沖擊,并保護所述光纜。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硬質外護套層采用高硬度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材料,通過擠制包裹在所述軟質內護套層外側,其邵氏硬度為58D,厚度為1.3mm~1.7mm。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金屬內監(jiān)測層為銅箔內監(jiān)測層,所述金屬外監(jiān)測層為鋁帶外監(jiān)測層。
作為優(yōu)選方式,所述報警裝置與電流測量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金屬外監(jiān)測層(例如采用鋁帶),金屬內監(jiān)測層(例如采用銅箔),金屬內監(jiān)測層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之間采用薄的絕緣薄層使其相互絕緣,這樣的結構不但簡易、可靠、成本低,而且護套層被破壞或剖開時產生的作用力足以使金屬外監(jiān)測層產生毛刺并刺破絕緣薄層,這樣,金屬內監(jiān)測層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就連通,進而觸發(fā)報警裝置,在發(fā)生竊聽現象時可及時報警。并且,軟質內護套層與硬質外護套層組成“軟”“硬”結合的復合護套層,能夠提高破壞護套層的難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將簡要說明本申請所使用的附圖,顯而易見地,這些附圖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構思。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防竊聽光纜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匯總:
1、纜芯 2、金屬內監(jiān)測層 3、金屬外監(jiān)測層
4、絕緣薄層 5、復合護套層 6、內護套層
7、外護套層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防竊聽光纜的實施例。
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及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本說明書的附圖為示意圖,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關系。請注意,為了便于清楚地表現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各部分的結構,各附圖之間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比例繪制。相同或相似的參考標記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竊聽光纜,包括包裹有多根光纖的纜芯1和依次包裹在纜芯1外側的金屬內監(jiān)測層2、絕緣薄層4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3,在光纜的一端設有連接金屬內監(jiān)測層2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的報警裝置;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的外側包裹復合護套層5,復合護套層5由軟質內護套層6和硬質外護套層7擠制而成,提高了破壞光纜的難度。
為了保證當護套層被破壞或剖開時產生的作用力足夠使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產生毛刺并刺破絕緣薄層4,本實用新型將金屬內監(jiān)測層2、絕緣薄層4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3設計為厚度依次增大的結構。
優(yōu)選地,金屬內監(jiān)測層2為銅箔內監(jiān)測層,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為鋁帶外監(jiān)測層,銅箔內監(jiān)測層的厚度為0.012mm,包裹方式為重疊繞包,重疊率為10%;絕緣薄層4為厚度為0.06mm的低密度聚乙烯帶層,用于將銅箔內監(jiān)測層和鋁帶外監(jiān)測層絕緣,包裹方式為縱包,搭接寬度為3mm,保證將銅箔內監(jiān)測層和鋁帶外監(jiān)測層完全絕緣;鋁帶外監(jiān)測層的厚度為0.20mm,包裹方式為縱包,搭界寬度為5mm。以上的包裹方式均留有余量,是為了防止在施工時將其彎曲而導致漏包,從而提高光纜的使用壽命。
其中選擇鋁帶作為金屬外監(jiān)測層3,一方面鋁帶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和抗氧化性,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質輕,不但可以減輕整個光纜的重量;并且絕緣薄層4采用輕薄的低密度聚乙烯帶,可以起到絕緣作用,還不會明顯增大光纜的重量,并且受到外力后可以被刺破。鋁帶外監(jiān)測層的厚度大于絕緣薄層4,以便當光纜受到破壞時的作用力可以刺激鋁帶外監(jiān)測層可以產生足夠長的毛刺,以刺破絕緣薄層4并與銅箔內監(jiān)測層接觸發(fā)生短路,從而觸發(fā)報警裝置,其中報警裝置與電流測量裝置相連,根據該電流測量裝置測量的電流值,可以計算出光纜被破壞的位置,方便人們及時處理。
并且在鋁帶外監(jiān)測層的外側還包裹復合護套層5,該復合護套層5包括軟質內護套層6和硬質外護套層7,其中本實施例中的軟質內護套層6為聚醚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材料,通過擠制包裹在金屬外監(jiān)測層3外側,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其厚度為1.0mm,用于緩沖外界沖擊,并保護光纜;硬質外護套層7為高硬度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材料通過擠制包裹在軟質內護套層6外側,厚度為1.5mm,其邵氏硬度為58D,用于保護光纜。
應當說明的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而選用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其具體的尺寸并構成為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
例如金屬內監(jiān)測層2的厚度不一定為0.012mm,在0.010mm~0.014mm之間即可,重疊率大于10%即可;絕緣薄層4的厚度范圍為0.04mm~0.08mm,搭接寬度大于3mm即可;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的厚度范圍為0.18mm~0.22mm,搭界寬度大于5mm即可;軟質內護套層6厚度范圍為0.8mm~1.2mm;硬質外護套層7的厚度范圍為1.3mm~1.7mm,其邵氏硬度大于58D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防竊聽光纜通過設置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絕緣薄層4和金屬內監(jiān)測層2,來防止光纜被竊聽,不但成本低,而且質量輕,并且由于絕緣薄層4很薄,所以當護套層被破壞或剖開時所產生的作用力足以使金屬外監(jiān)測層3產生毛刺并刺破絕緣薄層4,這樣,金屬內監(jiān)測層2和金屬外監(jiān)測層3就會連通,從而觸發(fā)報警裝置,從而起到發(fā)生竊聽現象時可及時報警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不但靈敏度高,而且借助于與報警裝置相連電流測量裝置測量的電流值,可以計算出光纜被破壞的位置,及時處理問題。
并且,軟質內護套層6與硬質外護套層7組成“軟”“硬”結合的復合護套層5,在確保了光纜所需護套性能的同時,提高了破壞護套層的難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防竊聽光纜的部件采用了特定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優(yōu)選的材料,有助于獲得良好的技術效果。但是,這些優(yōu)選的材料并不是本實用新型方案的唯一選擇,對于各部件的材料的選擇可以根據其作用而進行具體設計,只要能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和部件之功能即可。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防竊聽光纜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防竊聽光纜的具體特征如形狀、尺寸和位置可以根據上述披露的特征的作用進行具體設計,這些設計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的。而且,上述披露的各技術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與其它特征的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根據本發(fā)明之目的進行各技術特征之間的其它組合,以實現本發(fā)明之目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