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光板、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車載用HUD產品的背光要求亮度高,亮度范圍從幾萬到幾十萬,遠遠超出目前TFT彩屏背光源幾千到1萬左右的范圍,常規(guī)的側入式LED背光源由于燈條小,無法滿足車載用HUD產品的亮度要求,只能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并且為了提升亮度,通常要采用中大功率的LED,這些LED亮度很高,LED局部容易形成亮點。
現有技術中,為了解決直下式背光源的LED位置局部亮點問題,加大背光的厚度是一個方法,但是,這與液晶模組輕薄化的發(fā)展方向相悖。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光板、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顯示模組。該導光板通過在入光面上均勻設置有棱形微結構,將原本入光面的平面變成眾多微小的斜面,光線在斜面處產生折射,達到將光線散射的目的,解決直下式背光源的LED位置局部亮點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導光板,包括一導光板本體以及所述導光板本體上相對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之間相互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包括第一組棱形微結構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組棱形微結構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之間相互交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之間相互交叉成90°。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為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
一種導光板,包括一導光板本體以及所述導光板本體上相對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上均勻設置有若干組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
進一步地,一組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對應該直下式背光源的一個發(fā)光器件,并以該發(fā)光器件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組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為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
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包括上述的導光板。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源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導光板通過在入光面上均勻設置有棱形微結構,將原本入光面的平面變成眾多微小的斜面,光線在斜面處產生折射,達到將光線散射的目的,解決直下式背光源的LED位置局部亮點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導光板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剖面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另一剖面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光板的又一剖面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源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5所示,一種導光板1,包括一導光板本體以及所述導光板本體上相對的入光面11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1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111。
該導光板1通過在入光面11上均勻設置有棱形微結構111,將原本入光面11的平面變成眾多微小的斜面,光線在斜面處產生折射,達到將光線散射的目的,解決直下式背光源的LED位置局部亮點問題。
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相互平行,且可以與該導光板1的邊緣平行(如圖1)或者呈一定的夾角(如圖2和3);或者,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111包括第一組棱形微結構111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111,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111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相互交叉(如圖4和5),最優(yōu)地,所述第一組棱形微結構111和第二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相互交叉成90°。
其中,每條棱形微結構111還可以斷開形成若干條小棱形微結構111(如圖3和5)。
如圖8-12所示,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111為凸出結構(如圖8)或者凹陷結構(如圖9),所述若干條狀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可以連續(xù)排列(如圖7)或者不連續(xù)排列(如圖8和9);其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還可以進一步作弧度處理(如圖10、11和12)。
如圖13和14所示,所述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也可以呈不對稱結構。
為了方便說明,圖1-5僅示出了該導光板1上的一部分棱形微結構111,圖中的空白區(qū)域也應當具有棱形微結構111,并且所述棱形微結構111應當均勻地布滿整個導光板1的入光面11的視區(qū)區(qū)域,否則會造成光線的亮暗不均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不應當因此而受到限制。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一種導光板1,包括一導光板本體以及所述導光板本體上相對的入光面11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1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組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111。
該導光板1通過在入光面11上均勻設置有棱形微結構111,將原本入光面11的平面變成眾多微小的斜面,光線在斜面處產生折射,達到將光線散射的目的,解決直下式背光源的LED位置局部亮點問題。
一組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111對應該直下式背光源的一個發(fā)光器件,并以該發(fā)光器件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如圖8-12所示,所述若干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111為凸出結構(如圖8)或者凹陷結構(如圖9),所述若干環(huán)狀的棱形微結構111之間可以連續(xù)排列(如圖7)或者不連續(xù)排列(如圖8和9);其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還可以進一步作弧度處理(如圖10、11和12)。
如圖13和14所示,所述凸出結構或者凹陷結構也可以呈不對稱結構。
為了方便說明,圖6僅示出了該導光板1上的一部分棱形微結構111,圖中的空白區(qū)域也應當具有棱形微結構111,并且所述棱形微結構111應當均勻地布滿整個導光板1的入光面11的視區(qū)區(qū)域,否則會造成光線的亮暗不均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不應當因此而受到限制。
實施例3
如圖15所示,一種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膠架2、設置在所述膠架2底部上的線路板,設置在所述線路板靠近所述膠架2一側上的若干發(fā)光器件3,設置在所述線路板遠離所述膠架一側上的散熱基板4,所述膠架2的頂部設置有實施例1或者實施例2中所述的導光板1。
所述散熱基板4為導熱性能良好的金屬基板,優(yōu)選為鋁基板,所述線路板和散熱基板4優(yōu)選地一體化設置,并通過粘膠5粘貼到所述膠架上2;所述線路板包括FPC或者PCB;所述發(fā)光器件3優(yōu)選為LED;所述導光板1的表面還設置有至少一光學膜6,一般包括擴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光學膜6的類型可根據需求而定,不應以本實施例為限,所述光學膜6既可以設置在所述導光板1的入光面,也可以設置在所述導光板1的出光面;所述膠架2的頂部還設置有遮光片9,所述遮光片9優(yōu)選為雙面膠,背向所述導光板1的一側優(yōu)選為黑面,面向所述導光板1的一側可以是黑面、白面或者其它顏色的面。
實施例4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實施例3中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