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方法,屬于建筑施工。
背景技術:
1、建筑工程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涉及多個方面:建筑工程是指用建筑材料建造的用于一切生產生活及環(huán)境治理方面的工程設施。從狹義上講,它主要指各種房屋及其附屬的構筑物,如公寓、別墅、學校、醫(yī)院等,同時也包括公路、鐵路等建筑。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工程類型:房屋工程:工業(yè)建筑工程;交通建筑工程;水利建筑工程等;其中在房屋工程的建設中,對于地基的施工尤為重要,一個好的地基能夠大大的提高房屋的壽命以及安全性。
2、因此,亟需一種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方法,能夠滿足業(yè)主在招標文件中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環(huán)境保護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且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對關鍵部位重點控制,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與速度。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一種建筑工程樁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3、s1:測量準備:對圖紙、施工流程和測量規(guī)范的熟悉,測量方案的確定,對業(yè)主提供的測量基準點進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記錄;
4、s2:平面控制: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整個場區(qū)建立平面控制網,使用rtk,采用極坐標法,再建立每道支撐施工平面控制網,控制點樁位用混凝土保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5、s3:高程控制:在場區(qū)內埋設的半永久性高程點,與業(yè)主提供的場區(qū)水準基點進行聯(lián)測,復核后作為樁基礎的施工高程控制的基準點,場區(qū)內設四個水準點;
6、s4:護筒埋設:護筒埋設先用挖機挖好大致位置后用人工進行修整,下好護筒后為保證護筒埋設位置準確,用先測量好的護樁對護筒內中心點與樁位中心點進行校核;
7、s5:泥漿處理:根據樁機的施工安排及路線設置泥漿池,作為泥漿處理系統(tǒng);并根據施工實際需要設置泥漿溝,泥漿溝池就地開挖;
8、s6:旋挖成孔:鉆機就位后,鉆桿調整垂直,然后檢查護筒埋設后從新定出的樁中心與鉆頭中心是否相重合,如果偏差較大應調整鉆機位置,確保鉆孔的中心符合設計要求,利用鉆機進行挖孔;
9、s7:清孔:當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和指定巖層時,經監(jiān)理確認后,開始清孔作業(yè);
10、s8:鋼筋籠的制作和吊放:鋼筋制作在加工場進行,加工要符合圖紙尺寸要求,籠體完整牢固,成孔檢測合格后利用吊機進行安放鋼筋籠;
11、s9: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φ250導管進行灌注,導管底距孔底部約30~50cm,導管內吊放砼塞頭,灌注開始前應檢查砼的塌落度等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后攪拌車就位開始卸料,待儲料斗內有足夠的砼儲存量時即兩邊同時剪斷塞頭鐵絲,此時攪拌車一直保持快速連續(xù)供料,從而進行混凝土樁基的灌注。
12、優(yōu)選的,所述s2中的平面控制包括:首級控制網以及二級平面控制網,首級控制網為業(yè)主提供的控制基準點,二級平面控制網以一級平面控制網為依據,布置在場區(qū)內的平面控制點,二級平面控制網將作為施工測量的依據,采用極坐標法定位放線。
13、優(yōu)選的,平面控制點的控制方法為:將控制坐標點引測至第一道支撐上。根據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基準點及施工過程中流水段的劃分,在各施工區(qū)域內做內控點;
14、當支撐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寫明報驗內容并附一份報驗內容的測量成果表報送監(jiān)理單位復核認可,及時驗證各測量結果的正確程度狀況;
15、平面細部施測的方法為:1、樁位的測放:將工程樁的中心點坐標標出,然后利用高精度電子全站儀的坐標放樣功能,將樁位放出;2、利用cad軟件,標出各特征點的坐標,再通過全站儀的坐標放樣功能,將所需的點位一一放出。
16、優(yōu)選的,所述s3中的標高的傳遞方法為:1、高程控制點的聯(lián)測:在向項目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lián)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lián)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項目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標高基準點的引測方法采用拉鋼尺法,以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項目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地墻或立柱側面,然后用50m鋼尺向下引測,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地墻或立柱側面上,并標明數據。
17、優(yōu)選的,所述s4中護筒的制作方法為:護筒用厚度10mm的鋼板卷制,護筒加工護筒內徑比樁徑大20~30cm,長度為2~6m,在距頂部20cm位置開設一個30*20cm的溢漿口,護樁樁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護筒頂高出地面0.5m且豎直方向傾斜度不大于0.5%。
18、優(yōu)選的,所述s5中采用膨潤土造漿進行泥漿制備,泥漿制備的性能指標為:
19、比重占比為1.10~1.15;
20、黏度合成為:黏性土:18s~25s,沙土:25s~30s;
21、含沙率:<6%;
22、ph值:7~9;
23、比重的檢驗方法采用泥漿比重法,黏度的檢驗方法采用漏斗法,含沙率的檢驗方法采用洗瓶法,ph值的檢驗方法采用ph試紙檢驗;
24、在粘性土中成孔時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循環(huán)泥漿比重控制在1.1~1.3;在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采用在孔中投入泥團造漿,比重控制在1.2~1.3。
25、優(yōu)選的,所述s6中的灌裝成孔質量如下:樁位允許偏差,軸線和垂直軸線方向均不宜超過5cm,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主筋間距偏差不大于10mm,箍筋間距偏差不大于20mm,鋼筋籠長度偏差不大于100mm,鋼筋籠直徑偏差不大于10mm,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
26、所述灌裝成孔的方法如下:開始,鉆頭切削齒在鉆具自重作用下切入土層一個較小的深度,隨鉆斗回轉切削前面土層并將切削下的碎土裝進鉆斗內,鉆斗鉆入土層深度及加入鉆斗里的土重量不斷增加,回轉阻力也增加;由于傳動系統(tǒng)中液力變矩器的作用,隨回轉阻力增大其轉速降低,內外鉆桿傳遞扭矩的槽、鍵接觸面上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這時,操縱加壓油缸對鉆桿柱加壓,其壓力可傳到鉆頭,增大鉆斗切入深度;鉆進負荷又隨之增大,轉速進一步降低,甚至出現瞬時停止轉動的情況,這樣,一個在很短時間內,切入深度回轉阻力矩逐級增大,負載和轉速在很大范圍內波動的鉆進過程;
27、因此,鉆斗降到孔底,起動轉盤帶動回轉之初,屬自重鉆進,不加壓,在負荷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操縱加壓液壓缸,通過動力頭對鉆桿柱短時間加壓,加壓操作可視情況,重復進行1~2次,當加壓后鉆斗切入量也很小甚至不切入時,應即提鉆,故鉆進過程中,操作者應密切注視工作艙內的壓力、轉速儀表以及鉆進負荷變化情況,適時加壓、提鉆;
28、在旋挖成孔時產生的循環(huán)泥漿性能指標為:
29、比重:粘性土:1.1~1.2,沙土1.1~1.3,風化巖1.25~1.4;
30、粘度:粘性土:18s~30s,沙土:25s~35s;
31、含沙率:<8%;
32、比重的檢驗方法采用泥漿比重法,黏度的檢驗方法采用漏斗法,含沙率的檢驗方法采用洗瓶法。
33、優(yōu)選的,所述s7中清孔的方法如下:
34、s10:以原土造漿的樁孔,到設計深度后,即可開始清孔換漿,清孔后的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15左右;
35、s11:對于土質較差的砂土層和卵石層,清孔后孔底泥漿的比重宜為1.10~1.15;
36、s12:清孔結束時,除應按一、二款的要求測定孔底泥漿的比重外,尚應測定含砂率及其粘度,清孔后孔底泥漿的含砂率應≤6%,粘度應≤25s;
37、s13:清孔后的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符合端承型樁≤50mm,摩擦型樁≤100mm的要求,清孔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38、優(yōu)選的,所述s8中鋼筋籠的施工方法如下:
39、s14:原材鋼筋底部墊上原木或方木,使其與地面隔離,并備用彩條布等防雨材料;
40、s15:加工時,先清除原材鋼筋表面的污漬,例如漆皮、鱗銹、附著的泥土、油污等,使其表面保持清潔,原材鋼筋有彎折的位置,在加工之前進行調直;
41、s16: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均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骨架的綁扎順序為先加工加強箍,最后點焊螺旋箍筋;
42、s17:鋼筋籠主筋保護層允許偏差應為±20mm,鋼筋籠外側需設砼墊塊,每節(jié)鋼筋籠上墊塊不少于2組,每組不少有3塊,且均勻的分部在同一截面上,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
43、鋼筋籠的吊裝方法為:起吊鋼筋籠采用扁擔起吊法,起吊點設在鋼筋籠箍筋與主筋連接處,且吊點對稱并一次性起吊,鋼筋籠設置4~6個起吊點,以保證鋼筋籠在起吊時不變形,吊放鋼筋籠入孔時應對準孔位,保持垂直,輕放、慢放入孔,不得左右旋轉,若遇阻礙應停止下放,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嚴禁高提猛落和強制下入,下放鋼筋籠時要求有技術人員經等問題。長樁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長度應根據吊裝條件確定,應確保不變形,接頭應錯開;第一節(jié)鋼筋籠放入孔內,取出臨時十字加勁撐,在護筒頂用工字鋼穿過加勁箍下掛住鋼筋籠,并保證工字鋼水平和鋼筋籠垂直,吊放第二節(jié)鋼筋籠與第一節(jié)對準后進行機械套管連接或焊接,然后再下放鋼筋籠,如此循環(huán),下放鋼筋籠時,要緩慢均勻,根據下籠深度,隨時調整鋼筋籠人孔的垂直度,盡量避免其傾斜及擺動。
44、優(yōu)選的,所述s9中的混凝土采用商用混凝土,采用c35/c40水下混凝土,其中坍落度為180~220mm;
45、水下混凝土灌裝方法為:
46、2、水下混凝土采用φ250導管進行灌注,導管底距孔底部約30~50cm,導管內吊放砼塞頭,灌注開始前應檢查砼的塌落度等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后攪拌車就位開始卸料,待儲料斗內有足夠的砼儲存量時即兩邊同時剪斷塞頭鐵絲,此時攪拌車一直保持快速連續(xù)供料;
47、2、灌注前檢查孔底沉渣情況,澆注過程中,隨著混凝土的上升,適時提升和拆卸導管,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保持2~4m,不大于6m,并不小于1m;
48、3、在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填寫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表;
49、4、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應連續(xù)進行,不得中斷;
50、5、升導管時避免碰掛鋼筋籠,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時,控制導管的埋管深度不要過深,當混凝土面上升到鋼筋籠內3~4m,提升導管,使導管的底端高于鋼筋底端;
51、6、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不使樁頂偏低;
52、7、樁孔澆灌完混凝土,待其混凝土硬化后要采用石粉或素土對樁孔進行回填。
53、本發(fā)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54、1、通過利用以下施工步驟:s1:測量準備;s2:平面控制;s3:高程控制;s4:護筒埋設;s5:泥漿處理;s6:旋挖成孔;s7:清孔;s8:鋼筋籠的制作和吊放;s9:水下混凝土灌注從而使發(fā)明能夠滿足業(yè)主在招標文件中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環(huán)境保護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且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對關鍵部位重點控制,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