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樁基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樁基施工現(xiàn)場,一般采用挖掘機制作一定容量的儲漿坑,用于成孔泥漿的臨時儲蓄與循環(huán)。為了滿足標準化生產(chǎn)的要求,也常采取泥漿坑底部澆筑混凝土墊層、燒結磚砌筑泥漿側壁、地面以上加以臨邊防護的做法。一方面,這種泥漿坑不具備可移動性,對于遠距離施工的樁位,需不斷的接長泥漿管;另一方面,采用這種泥漿坑,均為一次性投入,燒結磚受到泥漿污染,不能循環(huán)利用。且樁基施工完畢后,需及時對該區(qū)域進行換填土,以防施工人員、大型機械陷入泥潭中,造成安全事故。
另一種是用薄鐵板制作體積不大的泥漿箱,以內襯鋼筋作為箱體的骨架。然而容量有限、易變形,周轉使用效果甚微。因此對于樁基施工泥漿循環(huán)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現(xiàn)有儲漿坑(箱)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運至現(xiàn)場,能夠多次移動布置地點,減少泥漿管投入成本,避免場地污染,后期土方開挖基坑降水可作為地下水沉淀池,實現(xiàn)周轉使用。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包括收集箱以及設于所述收集箱上的進漿口、排漿口和連接口,所述進漿口上設有用于連接進漿管的進漿閥,所述排漿口上設有用于連接排漿管的排漿閥,所述連接口上設有連接閥,所述連接閥上設有用于連接相鄰收集箱的連接閥的連接法蘭;所述收集箱內設有攪拌泵,所述收集箱的頂部設有用于掛設所述攪拌泵的攪拌泵擔桿。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收集箱包括龍骨框架及貼合固定于所述龍骨框架內的箱體面板,所述龍骨框架與所述箱體面板圍合形成泥漿收集空間。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龍骨框架包括底龍骨及設于所述底龍骨四周的側龍骨,所述箱體面板包括貼合固定于所述底龍骨表面的底板及貼合固定于側龍骨表面的側板,所述底板與所述側板固定相連。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進漿口設于所述側板的頂部,所述側板的內側設有第一加強襯板,所述第一加強襯板上開設有與所述進漿口相通的第一孔洞。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排漿口設于所述側板的底部,所述側板的內側設有第二加強襯板,所述第二加強襯板上開設有與所述排漿口相通的第二孔洞。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連接口設于所述側板上,所述側板的內側設有第三加強襯板,所述第三加強襯板上開設有與所述連接口相通的第三孔洞。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收集箱頂部開口,所述收集箱的頂部設有連接所述收集箱兩側的行走平臺。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行走平臺的兩側設有護欄。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收集箱上設有連接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和頂部的爬梯。
所述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連接法蘭與所述連接閥之間設有止水膠墊。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可以改變以往傳統(tǒng)挖坑收集泥漿的工藝,既減少了泥漿污染,現(xiàn)場又整潔美觀,同時還能節(jié)約二次措施成本;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能夠通過連接法蘭并聯(lián)連接,無限制的拓展泥漿儲存容積,以滿足現(xiàn)場施工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的C-C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的D-D剖面示意圖。
圖6為圖1的E-E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的法蘭連接組裝詳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首先,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主要包括收集箱10以及設于所述收集箱上的進漿口、排漿口和連接口,進漿口上設有用于連接進漿管的進漿閥11,所述排漿口上設有用于連接排漿管的排漿閥12,連接口上設有連接閥13,連接閥13上設有用于連接相鄰收集箱的連接閥的連接法蘭;收集箱10內設有攪拌泵14,收集箱10的頂部設有用于掛設該攪拌泵14的攪拌泵擔桿15。
收集箱10包括龍骨框架及貼合固定于龍骨框架內的箱體面板,龍骨框架與箱體面板圍合形成泥漿收集空間,攪拌泵14通過攪拌泵擔桿15懸掛于泥漿收集空間的內部,用于對收集至泥漿收集空間內的泥漿進行混合攪拌,再通過排漿口排出,進行回收利用。安裝攪拌泵14時應避免攪拌泵14觸碰到收集箱10的箱體內壁和底部,避免攪拌受阻或破壞收集箱。
其中,配合圖2~6所示。龍骨框架呈矩形框架形狀,包括焊接組裝在一起的底龍骨及側龍骨,側龍骨圍設于底龍骨的四周。箱體面板包括貼合固定于底龍骨表面的底板101及貼合固定于側龍骨表面的側板102,底板101與側板102固定相連。
進一步的,底龍骨包括位于四周的雙槽鋼龍骨103及沿橫縱兩個方向焊接于四周的雙槽鋼龍骨103之間的槽鋼底龍骨104,如圖5所示。側龍骨包括焊接于雙槽鋼龍骨103的四個角部的方鋼管立柱105及焊接于各方鋼管立柱105頂部以合圍形成矩形框形狀的頂龍骨106,如圖1所示。
進漿口和進漿閥11設于收集箱10的側板102頂部位置,以便于收集漿液,如圖2所示。側板102的內側設有一第一加強襯板161,第一加強襯板161上開設有與進漿口相通的第一孔洞,利用該第一加強襯板161對進漿口部位進行補強。
排漿口和排漿閥12設于收集箱10的側板底部位置,以便于排出漿液,如圖3所示,側板102的內側設有第二加強襯板162,第二加強襯板162上開設有與排漿口相通的第二孔洞,利用該第二加強襯板162對排漿口部位進行補強。
連接口和連接閥13設于收集箱10的側板102上,設置位置偏向于側板102的中下部位置,如圖4所示,通常要求低于收集箱10中的漿液液面高度,以便于漿液透過連接口和連接閥13流向鄰接的收集箱中,從而通過在收集箱的側板上預留連接口和連接閥來實現(xiàn)收集箱的并聯(lián)連接,無限制的拓展泥漿儲存容積,以滿足現(xiàn)場施工需要。
進一步的,收集箱10的側板內側設有第三加強襯板163,第三加強襯板163上開設有與連接口相通的第三孔洞,利用該第三加強襯板163對排漿口部位進行補強。配合7所示,連接閥13上設有連接法蘭20,可采用帶扣環(huán)法蘭,用于連接相鄰收集箱上的連接閥,以實現(xiàn)收集箱之間的并聯(lián)連接。連接法蘭20與連接閥13之間設有止水膠墊21,防止漏漿漏水。在不需要連接口和連接法蘭來并聯(lián)收集箱時,只要關閉連接閥即可關閉連接口。
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的收集箱10頂部開口,收集箱10的頂部設有橫跨連接于收集箱10兩側的行走平臺17,如圖1所示,該行走平臺17采用上人篦子平臺,行走平臺17的兩側設有護欄(圖中未標號),圖1中在收集箱10的頂部設置兩列并行的行走平臺17,每列行走平臺17與其鄰側的頂龍骨106之間連接有用于安裝攪拌泵14的攪拌泵擔桿15,使得在收集箱的內部兩側分別設置攪拌泵擔桿15和攪拌泵14。其中,進漿口和進漿閥11設于一側攪拌泵擔桿15的端部所在的那一側側板上,排漿口和排漿閥12設于另外一側攪拌泵擔桿15的端部所在的那一側側板上,從而使得漿液自一側的進漿閥和進漿口進入到收集箱中后,依次經(jīng)由兩個攪拌泵14,充分攪拌混合完畢后,再由另一側的排漿閥和排漿口流出收集箱。
收集箱10上還設有連接收集箱10的底部和頂部的爬梯18,便于工人登上收集箱的頂部,來監(jiān)測收集箱10中漿液的攪拌情況。收集箱10的頂部四角部位還設有吊裝點19,如圖1~4所示,便于進行吊裝。
采用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可以改變以往傳統(tǒng)挖坑收集泥漿的工藝,既減少了泥漿污染,現(xiàn)場又整潔美觀,同時還能節(jié)約二次措施成本;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能夠通過連接法蘭并聯(lián)連接,無限制的拓展泥漿儲存容積,以滿足現(xiàn)場施工需要。
利用本實用新型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進行泥漿循環(huán)收集的施工步驟如下:
首先按照現(xiàn)場所需裝置的大小設計尺寸,并通過受力核算;
在加工廠進行加工制作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首先組裝焊接裝置的龍骨框架:槽鋼底龍骨、雙槽鋼龍骨、方鋼管立柱、頂龍骨,底、頂角部吊裝點。焊接裝置的箱體面板:底面鋼板(底板)、側面鋼板(側板)。各構件之間通過坡口滿焊組裝成為一個整體;
輔助構件的焊接,進漿閥、排漿閥、連接閥與一定長度、直徑的圓鋼管、法蘭盤,通過加強襯板與側面鋼板牢固焊接;焊接攪拌泵擔桿槽鋼、上人篦子平臺;使用DN25mm鋼管加工制作平臺兩側護欄,角鋼、直徑25mm的鋼筋加工鋼爬梯。
檢查焊縫質量,確定滿足要求后,進行裝置內外打磨除銹,涂刷底漆、面漆、防銹漆,然后自然晾干。
按照施工現(xiàn)場平面布置規(guī)劃,提前平整并夯實好裝置擺放的場地,將裝置運送至現(xiàn)場,根據(jù)泥漿一次性存儲量,使用連接閥、止水膠墊、帶扣環(huán)法蘭的連接膠管將各單體循環(huán)收集裝置有效并聯(lián),從而擴展泥漿存儲量。將攪拌泵安裝固定在擔桿槽鋼上,通過攪拌泵作用,避免泥漿懸浮物沉淀?,F(xiàn)場組裝防護欄桿,上人扶梯。將進漿閥另一端通過水龍帶連接至清水池與比重較大的泥漿池,通過合理調配比例,泵入進漿閥中。在裝置中攪拌均勻后,經(jīng)過排漿閥輸送至操作面。一切調試完畢之后,即可以開始投入使用。當泥漿比重過大無法循環(huán)利用時,可將排漿閥與泥漿運輸車連接,泵入泥漿運輸車運出場外,避免污染現(xiàn)場。當遇到施工部位距泥漿循環(huán)收集裝置較遠時,將裝置內泥漿排空后,可隨時移動變換位置,方便靈活。其循環(huán)使用也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chǎn)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