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邊坡綠化防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邊坡一般采用混凝土進行防護,對于混凝土防護后的邊坡,雖然能夠解決邊坡水土流失問題,但大面積采用砂石料覆蓋易造成視覺的不協(xié)調,不利于綠化和生態(tài)保護的要求。對于開挖后的巖質邊坡,如果不進行綠化防護,不但會造成視覺污染,而且會造成巖體的進一步分化,從而引發(fā)自然災害。目前對巖質邊坡或混凝土高陡邊坡的綠化方法主要是生態(tài)基材噴射綠化、構筑飄板植生槽綠化、攀援植物綠化及生態(tài)袋綠化。
基材噴射綠化法的基材厚度有一定的限制,造成存在保水性能差、不耐旱等缺點,為植物提供養(yǎng)分能力差的問題;構筑飄板植生槽施工復雜,只能對坡面進行點綴綠化,無法對坡面形成全面綠化,同時也存在營養(yǎng)供給差的問題;攀援植物綠化方法簡單易行,但此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對高陡坡面進行完全覆蓋,導致施工過程耗時較長;生態(tài)袋綠化方法,邊坡過高時,疊碼高度過高,底層植生袋承受的壓力太大,有滑坡隱患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巖質邊坡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進行防護時所存在的保水性能差、不耐旱、植物提供養(yǎng)分能力差、施工復雜、無法對坡面形成全面綠化、施工周期長、存在滑坡隱患、成本較高等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包括置于邊坡表面的上防護結構和下防護結構,所述下防護結構包括若干沿邊坡斜面依次水平碼放的生態(tài)袋,生態(tài)袋中裝填混有復合肥的種植土,生態(tài)袋表面覆蓋有鐵絲網,鐵絲網通過若干插入邊坡內的錨桿固定,生態(tài)袋表面噴涂一層生態(tài)基材;所述上防護結構包括覆蓋在邊坡表面的綠色罩面土工網,綠色罩面土工網通過固定釘進行固定,且綠色罩面土工網底端與上防護結構中最頂部的一層生態(tài)袋相接,在下防護結構中最頂部的生態(tài)袋所形成的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
所述錨桿為長100cm、外徑16mm的圓柱形,錨桿插入邊坡的深度為60-65cm,錨桿之間的間距為100cm。
所述生態(tài)袋的長度為65cm,寬度為30cm,高度為15cm。
所述鍍鋅鐵絲網的網徑為5cm×5cm,單根鐵絲的直徑為2mm。
所述固定釘由12cm×10cm的膨脹螺栓和5cm×2cm的圓形鋼墊組成,固定釘的間距為100cm。
上述的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邊坡底部修筑排水溝并對邊坡進行清理;
(b)在邊坡下部分開孔,并在孔內布設錨桿,錨桿呈梅花形布設;
(c)在邊坡下部分碼放若干生態(tài)袋,生態(tài)袋從邊坡底部開始依次向上碼放成臺階狀,并在頂部形成種植平臺(8);
(d)在錨桿上掛上鍍鋅鐵絲網,鍍鋅鐵絲網與生態(tài)袋相抵,鍍鋅鐵絲網搭接長度≥100cm,相鄰鍍鋅鐵絲網之間通過U形釘連接;
(e)在生態(tài)袋和鍍鋅鐵絲網表面均勻噴涂一層厚度為3-5cm生態(tài)基材;
(f)生態(tài)基材噴涂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14g/m2的無紡布保墑;
(g)在邊坡上部分表面鋪設一層綠色土工罩面網;
(h)在生態(tài)袋所形成的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
所述生態(tài)基材由以下重量分原料組成:土80-100份、腐殖質5-15份、速效肥0.05-1份、長效肥0.01-0.2份、保水劑0.01-0.25份、穩(wěn)定劑0.05-0.2份、粘結劑0.1-0.5份、種子0.04-0.3份。
所述步驟具體為:將膨脹螺栓用小鐵錘打入邊坡表面造好的孔內,再將墊片壓住綠色土工罩面網并用螺栓套筒將膨脹螺栓的螺絲扭緊至墊片夾住綠色土工罩面網,使綠色土工罩面網緊貼邊坡的坡面。
所述種子包括草本種子和灌木種子,草本選狗牙根、黑麥草、高羊茅,灌木選用多花木蘭、胡枝子。
所述攀援植物的品種為常青油麻藤、葛藤、五葉地錦、爬山虎其中一種或幾種,規(guī)格用三年生以上苗木,種植間距為3-4株/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坡面通過生態(tài)袋和攀援植物結合防護,避免了生態(tài)袋碼放過高而造成的失穩(wěn),同時最上層生態(tài)袋為攀援植物提供了種植平臺營造了優(yōu)良的生長環(huán)境,也減小了攀援植物的攀援高度,使攀援植物在短時間內對邊坡可以進行有效覆蓋。
2、通過在邊坡上打錨桿和生態(tài)袋上掛網,使生態(tài)袋在邊坡碼放更加穩(wěn)定。
3、生態(tài)袋可以為噴播的生態(tài)基材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避免噴播基材厚度不夠而造成植物養(yǎng)分供給不足導致邊坡雨水沖刷的破壞。
4、通過對幾種邊坡綠化防護措施的有效結合,充分發(fā)揮出來各自的優(yōu)勢,避免了各自的不足,做到了優(yōu)勢互補,從而使巖質或混凝土邊坡實現草灌藤本植物相結合的綠化及景觀效果。
5、施工簡單、造價低廉可以有效解決高陡邊坡的防護綠化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側面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平面布置圖;
圖中:1-邊坡;2-生態(tài)袋;3-錨桿;4-鍍鋅鐵絲網;5-生態(tài)基材;6-綠色罩面土工網;7-攀緣植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所要求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巖質或混凝土高陡邊坡防護綠化結構,包括置于邊坡1表面的上防護結構和下防護結構,所述下防護結構包括若干沿邊坡1斜面依次水平碼放的生態(tài)袋2,生態(tài)袋2中裝填混有復合肥的種植土,生態(tài)袋2表面覆蓋有鐵絲網4,鐵絲網4通過若干插入邊坡1內的錨桿3固定,生態(tài)袋2表面噴涂一層生態(tài)基材5;所述上防護結構包括覆蓋在邊坡1表面的綠色罩面土工網6,綠色罩面土工網6通過固定釘進行固定,且綠色罩面土工網6底端與上防護結構中最頂部的一層生態(tài)袋2相接,在下防護結構中最頂部的生態(tài)袋2所形成的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7。
實施例1:
在邊坡1底部修筑排水溝并對邊坡1進行清理;在邊坡1下部分開孔,并在孔內布設錨桿3,錨桿3呈梅花形布設,錨桿3為長100cm、外徑16mm的圓柱形,錨桿3插入邊坡1的深度為65cm,錨桿3之間的間距為100cm;在邊坡1下部分碼放若干生態(tài)袋2,生態(tài)袋2的長度為65cm,寬度為30cm,高度為15cm,生態(tài)袋2中裝填混有復合肥的種植土,生態(tài)袋2從邊坡1底部開始依次向上碼放臺階狀,并并形成種植平臺;在錨桿3上掛上鍍鋅鐵絲網4,鋅鐵絲網4的網徑為5cm×5cm,單根鐵絲的直徑為2mm,鍍鋅鐵絲網4與生態(tài)袋2相抵,鍍鋅鐵絲網4搭接長度為100cm,相鄰鍍鋅鐵絲網4之間通過U形釘連接;在生態(tài)袋2和鍍鋅鐵絲網4表面均勻噴涂一層厚度為5cm生態(tài)基材5,生態(tài)基材5由以下重量分原料組成:土100份、腐殖質15份、速效肥01份、長效肥0.2份、保水劑0.25份、穩(wěn)定劑0.2份、粘結劑0.5份、種子0.3份,其中種子包括草本種子和灌木種子,草本選狗牙根、黑麥草、高羊茅,灌木選用多花木蘭、胡枝子;生態(tài)基材5噴涂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14g/m2的無紡布保墑;在邊坡1上部分表面鋪設一層綠色土工罩面網6,先用固定釘將罩面網固定于坡面,固定釘由12cm×10cm的膨脹螺栓和5cm×2cm的圓形鋼墊組成,固定釘的間距為100cm,將膨脹螺栓用小鐵錘打入邊坡1表面造好的孔內,再將墊片壓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并用螺栓套筒將膨脹螺栓的螺絲扭緊至墊片夾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使綠色土工罩面網6緊貼邊坡1的坡面;在生態(tài)袋2所形成的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攀援植物的品種為常青油麻藤、葛藤、五葉地錦、爬山虎其中一種或幾種,規(guī)格用三年生以上苗木,種植間距為4株/m。
實施例2:
在邊坡1底部修筑排水溝并對邊坡1進行清理;在邊坡1下部分開孔,并在孔內布設錨桿3,錨桿3呈梅花形布設,錨桿3為長100cm、外徑16mm的圓柱形,錨桿3插入邊坡1的深度為60cm,錨桿3之間的間距為100cm;在邊坡1下部分碼放若干生態(tài)袋2,生態(tài)袋2的長度為65cm,寬度為30cm,高度為15cm,生態(tài)袋2中裝填混有復合肥的種植土,生態(tài)袋2從邊坡1底部開始依次向上碼放臺階狀,并形成種植平臺;在錨桿3上掛上鍍鋅鐵絲網4,鋅鐵絲網4的網徑為5cm×5cm,單根鐵絲的直徑為2mm,鍍鋅鐵絲網4與生態(tài)袋2相抵,鍍鋅鐵絲網4搭接長度為110cm,相鄰鍍鋅鐵絲網4之間通過U形釘連接;在生態(tài)袋2和鍍鋅鐵絲網4表面均勻噴涂一層厚度為4cm生態(tài)基材5,生態(tài)基材5由以下重量分原料組成:土90份、腐殖質10份、速效肥0.1份、長效肥0.15份、保水劑0.15份、穩(wěn)定劑0.1份、粘結劑0.3份、種子0.1份,其中種子包括草本種子和灌木種子,草本選狗牙根、黑麥草、高羊茅,灌木選用多花木蘭、胡枝子;生態(tài)基材5噴涂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14g/m2的無紡布保墑;在邊坡1上部分表面鋪設一層綠色土工罩面網6,先用固定釘將罩面網固定于坡面,固定釘由12cm×10cm的膨脹螺栓和5cm×2cm的圓形鋼墊組成,固定釘的間距為100cm,將膨脹螺栓用小鐵錘打入邊坡1表面造好的孔內,再將墊片壓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并用螺栓套筒將膨脹螺栓的螺絲扭緊至墊片夾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使綠色土工罩面網6緊貼邊坡1的坡面;在生態(tài)袋2所形成的臺階形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攀援植物的品種為常青油麻藤、葛藤、五葉地錦、爬山虎其中一種或幾種,規(guī)格用三年生以上苗木,種植間距為3株/m。
實施例3:
在邊坡1底部修筑排水溝并對邊坡1進行清理;在邊坡1下部分開孔,并在孔內布設錨桿3,錨桿3呈梅花形布設,錨桿3為長100cm、外徑16mm的圓柱形,錨桿3插入邊坡1的深度為62cm,錨桿3之間的間距為100cm;在邊坡1下部分碼放若干生態(tài)袋2,生態(tài)袋2的長度為65cm,寬度為30cm,高度為15cm,生態(tài)袋2中裝填混有復合肥的種植土,生態(tài)袋2從邊坡1底部開始依次向上碼放臺階狀,并形成種植平臺;在錨桿3上掛上鍍鋅鐵絲網4,鋅鐵絲網4的網徑為5cm×5cm,單根鐵絲的直徑為2mm,鍍鋅鐵絲網4與生態(tài)袋2相抵,鍍鋅鐵絲網4搭接長度為120cm,相鄰鍍鋅鐵絲網4之間通過U形釘連接;在生態(tài)袋2和鍍鋅鐵絲網4表面均勻噴涂一層厚度為3cm生態(tài)基材5,生態(tài)基材5由以下重量分原料組成:土80份、腐殖質5份、速效肥0.05份、長效肥0.01份、保水劑0.01份、穩(wěn)定劑0.05份、粘結劑0.1份、種子0.04份,其中種子包括草本種子和灌木種子,草本選狗牙根、黑麥草、高羊茅,灌木選用多花木蘭、胡枝子;生態(tài)基材5噴涂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14g/m2的無紡布保墑;在邊坡1上部分表面鋪設一層綠色土工罩面網6,先用固定釘將罩面網固定于坡面,固定釘由12cm×10cm的膨脹螺栓和5cm×2cm的圓形鋼墊組成,固定釘的間距為100cm,將膨脹螺栓用小鐵錘打入邊坡1表面造好的孔內,再將墊片壓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并用螺栓套筒將膨脹螺栓的螺絲扭緊至墊片夾住綠色土工罩面網6,使綠色土工罩面網6緊貼邊坡1的坡面;在生態(tài)袋2所形成的臺階形種植平臺上種植攀援植物,攀援植物的品種為常青油麻藤、葛藤、五葉地錦、爬山虎其中一種或幾種,規(guī)格用三年生以上苗木,種植間距為4株/m。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幾個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所作出的變形、修飾等等同替換等,均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