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蓄水擋潮閘門的雙向止水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蓄水擋潮閘門用于防止海水倒灌破壞內(nèi)河水質(zhì),或防止內(nèi)河淡水外泄浪費水資源。現(xiàn)有配裝在閘門的止水橡膠密封條分為雙P形/單P形兩種,如圖14、圖15所示,具有固定端8.1/4.1和密封端8.2/4.2,但其裝配不合理,不能有效止水,如以下圖例所示圖1所示止水設計,由單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4的頂端與門槽邊墻表面貼合,密封方向與密封條承受水壓方向基本垂直,密封不好。而若安裝得太緊則啟閉沉重,啟閉機容易打滑難以啟閉,或增大了啟閉機能耗,而且止水橡膠密封條也容易磨損而喪失止水效果。
圖2所示止水設計,當外潮位高于內(nèi)河水位時,由于門槽與閘門之間還留有間隙,水壓使閘門向門槽內(nèi)側靠緊,外側止水密封條就會離開門槽,而內(nèi)水側止水密封條由于反向安裝,止水效果比正向安裝差,同理當內(nèi)河側水位比外潮水高時,受力情況也是同樣不利。
圖3所示的雙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止水設計目的是雙向止水,而實際上只能起單向作用,當外潮側水壓力大于內(nèi)河側水壓力時,由于閘門在門槽存在間隙會向內(nèi)河側靠緊,雙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就不能緊貼槽壁而形成流水通道,只有當內(nèi)河側水壓力大于外潮側時,才能起到止水效果。
圖4所示的單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頂止水設計原理弄錯,一旦高潮位形成水壓力,止水橡膠密封條會變形向上翹,自然形成水流通道,起不了止水作用。
圖5、圖6所示的單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止水設計不利因素類似于圖2,受力只不過從邊側移止頂部,頂止水效果較差,都有可能使外潮水倒灌。由于止水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不少新建的水閘往往都是在提高閘門高度上下功夫,提高涵閘整體高度,不得不增加工程造價,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充分利用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密封性能的蓄水擋潮閘門的雙向止水密封結構。
本發(fā)明所述蓄水擋潮閘門的雙向止水密封結構技術方案是閘門由鋼筋砼制成,閘門兩側卡于兩邊墻的相對門槽內(nèi),其特征在于裝在閘門兩側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與閘門接近直角,使P形橡膠密封條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的相對面貼合構成側止水結構;裝在閘門頂側沿的角鋼與裝在胸墻頂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底端的橡膠密封條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
上述裝在閘門正面兩側沿是雙P形橡膠密封條。
裝在閘門正背面兩側沿各裝有角鋼并由螺栓貫穿閘門緊固,角鋼的另一邊通過螺栓各與單P形橡膠密封條連接,單P形橡膠密封條與閘門面接近直角,使單P形橡膠密封條底面與兩邊墻的相對面貼合構成側止水結構。
在邊墻的與橡膠密封條貼合部位可裝有襯護鋼板。
作為本發(fā)明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的另一設計方案是,閘門兩側卡于兩邊墻的相對門槽內(nèi),其特征在于凹槽相對內(nèi)壁裝有襯護鋼板,裝在閘門正背面兩側沿的雙P形橡膠密封條與襯護鋼板貼合;裝在閘門頂側沿的角鋼與裝在胸墻頂沿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頂面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底端的橡膠密封條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
兩胸墻可制成相對楔面,裝在閘門正背面頂側沿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的密封端朝下,與楔面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
利用本發(fā)明所述止水技術,充分利用了P形橡膠密封條的密封功能,而且能借助水壓加強密封效果,有效解決了蓄水擋潮閘門防止海水倒灌破壞內(nèi)河水質(zhì)或防止內(nèi)河淡水外泄問題,對解決有限的淡水資源流失或被海水咸化具有積極的社會效益。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單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2為現(xiàn)有技術另一單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3為現(xiàn)有技術雙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4為現(xiàn)有技術單P形橡膠密封條單向頂止水設計;圖5、圖6為現(xiàn)有技術單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頂止水設計;圖7為本發(fā)明單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8為本發(fā)明雙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9為本發(fā)明另一雙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設計;圖10為本發(fā)明單P形橡膠密封條單向頂止水設計;圖11為本發(fā)明單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頂止水設計;圖12為本發(fā)明矩形橡膠密封條與雙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組合的底止水設計;圖13為本發(fā)明矩形橡膠密封條與另一雙P形橡膠密封條雙向側止水組合的底止水設計;圖14為雙P形橡膠密封條截面圖;圖15為單P形橡膠密封條截面圖。
圖中標記邊墻1,門槽2,閘門3,單P形橡膠密封條4,螺栓5,角鋼6,胸墻7,雙P形橡膠密封條8,襯護鋼板9,滑塊10,橡膠墊片11,螺栓12,角鋼13,密封條14,鋼板條15,ㄩ形鋼16。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7所示側止水結構,閘門3由鋼筋砼制成,其兩側卡于兩邊墻1的相對門槽2內(nèi),閘門正背面兩側沿各裝有角鋼6并由螺栓5貫穿閘門緊固,角鋼6的另一邊通過螺栓各與單P形橡膠密封條4連接,使單P形橡膠密封條4與閘門面接近直角,使P形橡膠密封條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的相對面貼合密封,密封方向與密封條承受水壓方向相同,而且任一側水壓(水位)越高,P形橡膠密封條受壓變形而與邊墻貼合越緊密,雙向密封效果越好。
參照圖8所示側止水結構,閘門3兩側卡于兩邊墻1的相對門槽2內(nèi),閘門正面一側通過角鋼與雙P形橡膠密封條8的連接,雙P形橡膠密封條的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門槽外側墻面貼合密封,同樣具有雙向密封效果。由于邊墻門槽外側鋼筋砼墻面的光滑度不易做得較高,可在門槽外側墻面與雙P形橡膠密封條對應位置嵌裝襯護鋼板9,以解決鋼筋砼墻面的光滑度問題。
參照圖9所示側止水結構,閘門正背面兩側沿各由螺栓5貫穿緊固雙P形橡膠密封條8及滑塊10,使密封條8的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門槽2的相對槽壁貼合密封?;趫D8例同樣道理,在門槽2的相對槽壁安裝襯護鋼板9,圖中所示角鋼形襯護鋼板9是因安裝方便所用。
參照圖10所示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3頂側沿由螺栓5貫穿連接于閘門的角鋼13,標記11為橡膠墊片;由螺栓12固定裝在胸墻7頂沿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4的內(nèi)側面與角鋼13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胸墻7頂沿制成倒角,可利用閘門自重通過角鋼將密封條4的密封端下壓彎曲,以增強頂止水密封效果。
參照圖11所示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3正背面頂側沿由螺栓5貫穿連接于閘門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4的密封端朝下,相應兩胸墻7制成相對楔面,利用閘門自重使單P形橡膠密封條4與楔面擠合構成頂止水密封。
參照圖12、圖13所示底止水結構,鋼板條15與閘門底端面緊密貼合,矩形截面的橡膠密封條14嵌裝于“ㄩ”形鋼16內(nèi)并由螺栓固定,“ㄩ”形鋼16固定于鋼板條15下表面,密封條14兩端向上彎折與閘門兩側的P形橡膠密封條接合,由螺栓一并固定,使橡膠密封條14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其中圖12示例為單側雙向密封,底密封條14兩端向上彎折與閘門正面兩側的雙P形橡膠密封條8接合;圖13示例為雙側雙向密封,底密封條14兩端向上彎折與閘門正背面兩側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4接合。
權利要求
1.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閘門(3)兩側卡于兩邊墻(1)的相對門槽(2)內(nèi),其特征在于裝在閘門(3)兩側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與閘門接近直角,使P形橡膠密封條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的相對面貼合構成側止水結構;裝在閘門(3)頂側沿的角鋼與裝在胸墻(7)頂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底端的橡膠密封條(14)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裝在閘門(3)正面兩側沿是雙P形橡膠密封條(8)。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裝在閘門(3)正背面兩側沿各裝有角鋼(6)并由螺栓(5)貫穿閘門緊固,角鋼(6)的另一邊通過螺栓各與單P形橡膠密封條(4)連接,密封條(4)與閘門面接近直角,使單P形橡膠密封條(4)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1)的相對面貼合構成側止水結構。
4.根據(jù)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邊墻(1)與橡膠密封條貼合部位裝有襯護鋼板(9)。
5.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閘門(3)兩側卡于兩邊墻(1)的相對門槽(2)內(nèi),其特征在于門槽(2)兩內(nèi)壁裝有襯護鋼板(9),裝在閘門(3)正背面兩側沿的雙P形橡膠密封條(8)與襯護鋼板(9)貼合;裝在閘門(3)頂側沿的角鋼(13)與裝在胸墻(7)頂沿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4)內(nèi)側面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底端的橡膠密封條(14)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蓄水擋潮閘門雙向止水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兩胸墻(7)制成相對楔面,裝在閘門正背面頂側沿的單P形橡膠密封條(4)的密封端朝下與楔面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能充分利用P形止水橡膠密封條密封性能的蓄水擋潮閘門的雙向止水密封結構。閘門由鋼筋砼制成,閘門兩側卡于兩邊墻的相對門槽內(nèi),裝在閘門兩側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與閘門接近直角,使P形橡膠密封條內(nèi)側面與兩邊墻的相對面貼合構成側止水結構;裝在閘門頂側沿的角鋼與裝在胸墻頂沿的P形橡膠密封條貼合構成頂止水結構;裝在閘門底端的橡膠密封條與底檻貼合構成底止水結構。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P形橡膠密封條的密封功能,能借助水壓加強密封效果,有效解決了蓄水擋潮閘門防止海水倒灌破壞內(nèi)河水質(zhì)或防止內(nèi)河淡水外泄問題,對解決有限的淡水資源流失或被海水咸化具有積極的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E02B7/54GK1818224SQ20061005000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何昌順 申請人:何昌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