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及彈簧床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彈簧及包含該彈簧的彈簧床墊。
【背景技術(shù)】
[0002]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彈簧床墊通常采用獨立的彈簧圈并列排列并用布袋包裹成長條,彈簧圈,集中排列成預(yù)定規(guī)格尺寸的彈簧層,再于彈簧層的上、下各由一框架來使整個彈簧層得以固定位,之后再于彈簧層上、下兩外表面以鋪設(shè)具軟性的表面層包覆住后,最后再鋪置床布面以結(jié)合為完整的床墊。彈簧圈之間緊密排列,在使用過程中,彈簧圈之間會產(chǎn)生摩擦而發(fā)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使不方便、影響使用者的睡眠質(zhì)量,并且彈簧圈受力后易產(chǎn)生錯位,床墊表面易凹陷,平整性及穩(wěn)定性差,時間久了容易發(fā)生變形,緊固力下降,彈簧床墊變形,使用壽命不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左旋連體彈簧及采用該彈簧制作的彈簧床墊,其特點是穩(wěn)固性好,節(jié)省材料,為國家節(jié)約資源。
[000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彈簧,包括多個彈簧單元,多個彈簧單元依次并列排列并連接成一體,彈簧單元的排列方向與伸縮方向垂直。由此,由多個彈簧單元形成一體的彈簧,當一個彈簧受到壓力時,會連同其它彈簧單元同時受力,穩(wěn)固性能好、變形量小。
[000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簧單元包括伸縮段和兩個支撐段,兩個支撐段分別連接于伸縮段的兩端,彈簧單元的支撐段與相鄰彈簧單元的支撐段連接。由此,伸縮段為彈簧圈,可受力發(fā)生彈性形變,支撐段則位于伸縮段的兩端形成床墊兩側(cè)的表面支撐,使床墊的兩面均可使用。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支撐段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連接段,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位于連接段兩端并與連接段連接,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連接段位于同一平面。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向彈簧的兩側(cè)凸出,伸縮段在軸向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由此,在兩條彈簧并排連接時,相鄰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固定連接,而相鄰伸縮段之間則會留出空隙,在受壓發(fā)生形變時不會相互摩擦而產(chǎn)生噪音。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相鄰彈簧單元的伸縮段之間留有間隙,相鄰彈簧單元的支撐段連接成Z形。由此,Z形的支撐面可使床墊的表面更平整,避免原來圓形支撐面易出現(xiàn)表面凹陷的情況。
[0009]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彈簧床墊,包括多條上述彈簧,多條彈簧并列排列。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簧床墊還包括穿簧,每個彈簧單元兩端的支撐段分別位于兩個平行的平面,穿簧穿過并纏繞相鄰兩條彈簧的相鄰支撐段將兩條彈簧連接。由此,每條穿簧連接于每兩條彈簧之間,使床墊整體穩(wěn)固。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彈簧床墊還包括支撐圈,支撐圈與彈簧床墊邊緣的彈簧固定連接,穿簧兩端與支撐圈固定連接。由此,支撐圈可為兩條框住床墊的邊緣形成整體的彈簧床墊,整體穩(wěn)固、使用方便、平面平整、無噪音。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彈簧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所示彈簧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所示彈簧的俯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5]圖4為圖1所示彈簧的彈簧單元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彈簧床墊的俯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7]圖6為圖5所示彈簧床墊的主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9]圖1?3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彈簧。
[0020]參照圖1?3,彈簧100包括多個彈簧單元1,多個彈簧單元I依次并列排列并連接成一體,彈簧單元I的排列方向與伸縮方向垂直。位于中間的彈簧單元I的上端與其一側(cè)的彈簧單元I的上端連接,其下端與其另一側(cè)的彈簧單元I的下端連接形成一條整體。整體的彈簧在受力時會將受到的力分散到多個彈簧單元1,相比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獨立彈簧單元單獨受力易產(chǎn)生過大形的現(xiàn)象,穩(wěn)定性好。
[0021]圖4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彈簧單元。
[0022]參照圖4,彈簧單元I包括伸縮段11和兩個支撐段12,兩個支撐段12分別連接于伸縮段11的兩端,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與相鄰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連接。相鄰彈簧單元I的伸縮段11之間留有間隙,相鄰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連接成Z形。彈簧單元I的兩個支撐段12分別位于床墊的兩側(cè)面形成對床墊表面的支撐,Z形的支撐相比之前的圓形支撐會更加平整。
[0023]參照圖3和圖4,支撐段12包括第一連接部121、第二連接部122和連接段123。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位于連接段123兩端并與連接段123連接,第一連接部121、第二連接部122和連接段123位于同一平面,可確保床墊表面的平整性。
[0024]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分別向彈簧的兩側(cè)凸出,伸縮段11在軸向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之間。當兩條彈簧100并列時,可保證每個彈簧單元I的伸縮段11與相鄰彈簧單元I的伸縮段11之間留有間隙,使用時則不會發(fā)生摩擦而產(chǎn)生噪音。
[0025]圖5和圖6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彈簧床墊。
[0026]參照圖5和圖6,彈簧床墊包括多條上述彈簧100、穿簧200和支撐圈300。穿簧200穿過并纏繞相鄰兩條彈簧的相鄰支撐段12將兩條彈簧連接。采用上述多條彈簧100并列排列,使每個彈簧單元I兩端的支撐段12分別位于兩個平行的平面即床墊的兩側(cè)面,使一條彈簧100的彈簧單元I的第一連接部121與相鄰彈簧100上的彈簧單元I的第二連接部122相接。再用穿簧200從兩條彈簧100之間穿入,邊穿入邊纏繞,將一條彈簧100的第一連接部121與相鄰彈簧100上的第二連接部122纏繞連接即可將兩條彈簧100連接在一起。每條彈簧100的兩端均用彈簧100與其相鄰的彈簧100連接,以形成同樣平整的兩個平行側(cè)面。以同樣方法連接多條彈簧100達到預(yù)定規(guī)格尺寸形,再用支撐圈300與彈簧床墊邊緣的彈簧100凸出的一連接部121或第二連接部122固定連接,再將穿簧200的兩端與支撐圈300固定連接即可形成一張完整的彈簧床墊。
[002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gòu)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quán)項】
1.彈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彈簧單元(I),所述多個彈簧單元(I)依次并列排列并連接成一體,所述彈簧單元(I)的排列方向與伸縮方向垂直。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單元(I)包括伸縮段(11)和兩個支撐段(12),所述兩個支撐段(12)分別連接于伸縮段(11)的兩端,所述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與相鄰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連接。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段(12)包括第一連接部(121)、第二連接部(122)和連接段(123),所述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位于連接段(123)兩端并與連接段(123)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部(121)、第二連接部(122)和連接段(123)位于同一平面。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分別向彈簧的兩側(cè)凸出,所述伸縮段(11)在軸向方向的投影位于第一連接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之間。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彈簧單元(I)的伸縮段(11)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相鄰彈簧單元(I)的支撐段(12)連接成Z形。
6.彈簧床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條權(quán)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彈簧,所述多條彈簧并列排列。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彈簧床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穿簧(200),所述每個彈簧單元(I)兩端的支撐段(12)分別位于兩個平行的平面,所述穿簧(200)穿過并纏繞相鄰兩條彈簧的相鄰支撐段(12)將兩條彈簧連接。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彈簧床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圈(300),所述支撐圈(300)與彈簧床墊邊緣的彈簧固定連接,所述穿簧(200)兩端與支撐圈(300)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彈簧,包括多個彈簧單元,多個彈簧單元依次并列排列并連接成一體,彈簧單元的排列方向與伸縮方向垂直。由此,由多個彈簧單元形成一體的彈簧,當一個彈簧受到壓力時,會連同其它彈簧單元同時受力,穩(wěn)固性能好、變形量小。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彈簧床墊,包括多條上述多條并列排列彈簧以及穿簧,每個彈簧單元兩端的支撐段分別位于兩個平行的平面,穿簧穿過并纏繞相鄰兩條彈簧的相鄰支撐段將兩條彈簧連接。由此,每條穿簧連接于每兩條彈簧之間,使床墊整體穩(wěn)固。
【IPC分類】A47C27-06, A47C27-07
【公開號】CN20441025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094782
【發(fā)明人】鐘常明, 王海
【申請人】鐘常明, 王海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