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房屋結構及裝飾領域,具體地,涉及精裝墻板的安裝。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在進行精裝墻板的安裝時,如圖1和圖2所示,鋼扣槽5倒扣在墻體2的端部,一般先在鋼扣槽5的中間或兩側將膨脹螺栓與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固定,再將鋼扣槽5與膨脹螺栓焊接固定。其中,墻頂安裝構件1和墻底基礎構件3可以分別是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平面。
等墻體2安裝完畢后,還需要將焊接過程中損壞的腐漆層進行補漆保護。而且,由于鋼扣槽5倒扣在墻體2的端部外的露出部分的高度通常達40~50mm,在后續(xù)的裝修過程中需要進行較為復雜的接縫處理。墻體2的整個安裝過程較為復雜,作業(yè)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墻體安裝結構及其安裝方法,能夠提高安裝作業(yè)效率,簡化作業(yè)流程。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墻體安裝結構,包括安裝在墻頂安裝構件與墻底基礎構件之間的墻體,墻體安裝結構還包括墻體連接卡件,墻體的頂端與墻頂安裝構件之間和/或墻體的底端與墻底基礎構件之間通過墻體連接卡件相連;其中,墻體為包括彼此間隔的兩側墻板的中空墻體,墻體連接卡件為板件,該板件上形成有與墻頂安裝構件或墻底基礎構件相連的連接部以及與兩側的墻板分別卡接的兩個卡接部,卡接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端面板和側面板,墻體連接卡件卡接于墻體的端部的兩個墻板之 間時,側面板卡合于墻板的內墻面上,且端面板的底面貼合于墻板的端面上,連接部形成在兩個卡接部之間或形成在端面板的外延板上。
優(yōu)選地,連接部設有安裝孔,墻體通過穿過安裝孔的安裝螺栓與墻頂安裝構件或墻底基礎構件緊固連接。
優(yōu)選地,連接部與墻頂安裝構件或墻底基礎構件焊接連接。
優(yōu)選地,墻體安裝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端面板的外側的裝飾腳線或填縫劑,端面板的高出墻板的端面的厚度設置為使得裝飾腳線或填縫劑能夠遮蓋該端面板的厚度。
優(yōu)選地,端面板的厚度為1mm~2mm。
優(yōu)選地,端面板的寬度不大于墻板的墻厚。
優(yōu)選地,墻體連接卡件為不銹鋼板件。
優(yōu)選地,所述墻體包括依次連接的多段墻體,相鄰兩段墻體之間的接駁處,相鄰兩段墻體中的上段墻體的底端安裝有所述墻體連接卡件,下段墻體的頂端也安裝有位置相對的所述墻體連接卡件,所述上段墻體的所述墻體連接卡件與所述下段墻體的所述墻體連接卡件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墻體連接卡件為一體成型的沖壓板件。
優(yōu)選地,兩個側面板的底端之間連接有底板,墻體安裝結構還包括由底板與兩個側面板圍成的沖壓槽。
優(yōu)選地,墻體連接卡件上形成有分別鄰接兩個端面板設置的兩個沖壓槽,使得各側的側面板構成相應側的沖壓槽的一個側壁,兩個沖壓槽的另一個側壁的頂端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板。
優(yōu)選地,中間連接板構成連接部,中間連接板的表面與端面板的表面齊平且表面均抵接墻頂安裝構件或墻底基礎構件。
優(yōu)選地,作為連接部的外延板從端面板的外邊緣一體地水平向外延伸。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墻體安裝結構的安裝方法,將墻體 連接卡件的卡接部卡扣在墻體的端部并通過連接部與墻頂安裝構件和/或墻底基礎構件相連。
優(yōu)選地,在墻頂安裝構件與墻底基礎構件之間連接墻體后,在端面板的外側設置裝飾腳線或填縫劑。
優(yōu)選地,在墻體連接卡件中設有沖壓槽時,可通過調節(jié)沖壓槽的寬度,使得墻體連接卡件緊固卡接于兩個墻板之間。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本發(fā)明的墻體安裝結構中,不再采用常見的鋼扣槽作為連接件,而特別設計了一種可通用且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的墻體連接卡件,該墻體連接卡件不必如鋼扣槽一般倒扣在墻體端部,而是通過兩個卡接部嵌扣在墻體端部的兩個墻板之間,卡接部具有卡合于墻板的內墻面上的側面板和底面貼合于墻板的端面上的端面板,這種卡合方式穩(wěn)固、牢靠,墻體連接卡件自身不需要與膨脹螺栓焊接固定。墻體連接卡件通常為不銹鋼構件,結構強度高,無防腐問題,而且簡易、安裝方便。另外,墻體的接縫處小,僅為端面板的厚度大小,方便后可采用填縫劑等簡單處理。墻體連接卡件還具有位于兩個墻板之間的連接部或者從端面板橫向伸出的外延板,可方便地通過螺栓等固定連接到墻頂安裝構件或墻底基礎構件。因此本發(fā)明的整個安裝構件、安裝結構及安裝和裝飾流程均簡單、通用、易于操作。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常規(guī)的墻體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放大圖;
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墻體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b放大圖;
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墻體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墻體連接卡件的主視圖;
圖7為圖6所示的墻體連接卡件的俯視圖;
圖8為圖6所示的墻體連接卡件的左視圖;
圖9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墻體連接卡件的主視圖;
圖10為圖9所示的墻體連接卡件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墻頂安裝構件2墻體
3墻底基礎構件4墻體連接卡件
5鋼扣槽
21墻板40外延板
41端面板42側面板
43沖壓槽44中間連接板
401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
如圖6至圖10所示,本發(fā)明首先提供了一種墻體連接卡件,所涉及的墻體2如圖3和圖4所示,為包括彼此間隔的兩側墻板21的中空墻體,墻 體連接卡件4為板件,該板件上形成有連接部以及用于在墻體2的端部與兩側的墻板21分別卡接的兩個卡接部,卡接部包括彼此基本垂直的端面板41和側面板42,墻體連接卡件4與墻板21卡接時,側面板42能夠卡合于墻板21的內墻面上,且端面板41的底面能夠貼合于墻板21的端面上,連接部形成在兩個卡接部之間或形成在端面板41的外延板40上。通過包括端面板41和側面板42的卡合部,墻體連接卡件4能夠牢靠地嵌扣在兩個墻板21之間的空腔內,固定方式可靠。
在本發(fā)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豎向”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關系描述用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圖3所示,裝在墻體2的頂端與墻底基礎構件3之間的墻體連接卡件4是倒置的,該墻體連接卡件4的端面板41的頂面在其底面的下方。
這種墻體連接卡件4優(yōu)選為一體成型的沖壓板件,方便沖壓出端面板41和側面板42。更優(yōu)選為不銹鋼板件,相較于鋼扣槽5而言,具有相近的結構強度,但厚度小,無需腐漆層,可方便安裝后的處理,以下將詳述。
在一種可選方式中,在形成有兩個側面板42后,兩個側面板42的底端之間可連接有底板,從而底板與兩個側面板42之間可構成有一整個沖壓槽43。這樣在安裝時,若側面板42與墻板21的內墻面貼合不緊實時,可敲打側面板42擴張沖壓槽43,以調節(jié)側面板與內墻面之間的貼合度。
在圖6和圖9所示的另一種可選方式中,墻體連接卡件4上可形成有分別鄰接兩個端面板41設置的兩個沖壓槽43,使得各側的側面板42構成相應側的沖壓槽43的一個側壁,兩個沖壓槽43的另一個側壁的頂端之間連接有中間連接板44。這樣,不僅形成有兩個沖壓槽43和兩個端面板41,還形成有中間連接板44。圖6和圖9所示的沖壓槽43優(yōu)選為u形槽,非通透孔/槽,以保持板件的整體結構強度。
中間連接板44可作為貼合件,貼合于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中間連接板44還可作為連接部與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相連,此時,中間連接板44應與端面板41齊平,并且如圖6和圖7所示,作為連接部的中間連接板44上還設有安裝孔401,以供螺栓通過。
如圖9和圖10所示,也可作為連接部的外延板40從端面板41的外邊緣一體地水平向外延伸,以貼合于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此時,該外延板40上形成有安裝孔401。由于外延板40從端面板41水平向外延伸,因而在墻體連接卡件4的高度固定的情況下,具有該外延板40的墻體連接卡件4的左視圖(未示出)與不具有該外延板40的墻體連接卡件4的左視圖(即圖8)一致。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端面板41的底面與頂面之間的厚度優(yōu)選為1mm~2mm,以便于通過裝飾腳線或填縫劑進行后期裝修。端面板41的寬度也不應大于墻板21的厚度,即端面板41不超出墻板21的外墻面,便于裝飾且美觀。
在上述的墻體連接卡件4的基礎上,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墻體安裝結構,如圖3和圖4所示,墻體安裝結構包括安裝在墻頂安裝構件1與墻底基礎構件3之間的墻體2,墻體安裝結構還包括墻體2的頂端與墻頂安裝構件1之間和/或墻體2的底端與墻底基礎構件3之間通過墻體連接卡件4相連。如圖3和圖5所示,墻頂安裝構件1和墻底基礎構件3可以分別是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平面,不再贅述。
通過連接部設置的安裝孔401,墻體2可通過穿過安裝孔401的安裝螺栓(例如膨脹螺栓)與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緊固連接。
在安裝后,墻體2與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之間只存在較小的縫隙,即墻體連接卡件4的端面板41的厚度,因此墻體安裝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端面板41的外側的裝飾腳線或填縫劑,以遮蓋該端面板41的厚度。 由于采用不銹鋼的沖壓板件,端面板41的厚度僅為1mm~2mm即可,應而便于裝飾腳線或填縫劑的裝飾操作。另外,在端面板41的寬度不大于墻板2的墻厚的情況下,端面板也不超出外墻面,便于裝飾且美觀。在采用不銹鋼的沖壓板件的情況下,不銹鋼防腐,避免焊接后防腐處理,且結構強度高。
在安裝時,將墻體連接卡件4的卡接部卡扣在墻體2的端部并通過連接部與墻頂安裝構件1和/或墻底基礎構件3相連。在墻頂安裝構件1與墻底基礎構件3之間連接墻體2后,在端面板41的外側設置裝飾腳線或填縫劑進行外觀裝飾。而且在墻體連接卡件4與墻板21的內墻面貼合不緊實時,通過調節(jié)沖壓槽43的寬度,例如通過敲打側面板42的方式,即可使得墻體連接卡件4緊固卡接于兩個墻板21之間,因此安裝方式,安裝和裝修流程簡化。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述墻體連接卡件4也可用于多段墻體的接駁組裝。即:若墻體2包括依次連接的多段墻體,則在相鄰兩段墻體之間的接駁處,相鄰兩段墻體中的上段墻體的底端安裝有墻體連接卡件4,下段墻體的頂端也安裝有位置相對的墻體連接卡件4,所述上段墻體的墻體連接卡件4的連接部與下段墻體的墻體連接卡件4的連接部固定相接,從而完成兩段墻體之間的接駁。同樣地,兩段墻體之間的接駁處的縫隙也僅為兩個端面板41的厚度,可通過裝飾腳線或填縫劑進行裝飾。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例如連接部可不設置安裝孔401,替代的,可將連接部與墻頂安裝構件1或墻底基礎構件3焊接連接,墻體連接卡件4還可采用除不銹鋼以外的其它任何高強度防腐蝕材料,這些簡單變型均未超出本發(fā)明的構思,因而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fā)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fā)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