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指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
背景技術:
密肋樓板具有適用范圍廣、節(jié)約建筑材料、造價低、剛度大、抗震性能好、外型美觀、施工方便快捷及降低層高和建筑自重等優(yōu)點。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空心樓板也具有節(jié)約建筑材料,減輕樓蓋自重,建筑節(jié)能效果好,施工便捷,管線布設方便,保溫隔熱效果良好,適用于大跨度、大空間建筑等諸多優(yōu)點。密肋樓板模板現(xiàn)多采用塑料或玻璃鋼模殼,造價較高,施工工藝較為繁瑣。或采用一次性模殼,也存在造價高,運輸不便及浪費材料等問題。一種建筑用空心樓板模板(專利申請?zhí)?01010558067. 9),該模板由模塊、角模、螺栓或插銷、預制底板組成,其單側模板由多塊模塊拼裝而成,單側模板間通過角模連接。該建筑模板可靈活拼裝及拆卸,但拼裝工序多,組裝拆卸麻煩,且該模板造價相對較高。一種建筑用空心樓板模板(專利申請?zhí)?01210281003. 8),該空心樓板單側模板由下部側模板與上部側模板錯位搭接而成,下部側模板在與之搭接的上部側模板內側,下部側模板底部有孔洞或缺口。這種空心樓板模板解決了上述發(fā)明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擠壓側模板,這將導致側模板拆模時存在一定難度且模板容易損壞;模板拼裝工序較煩瑣;側模板剛度較差,混凝土的側壓力易使下部側模板傾覆,發(fā)生上部側模板與下部側模板分離的現(xiàn)象;側模板容易出現(xiàn)漏漿的現(xiàn)象。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該模板解決了上述模板所存在的缺點,拼裝工序簡單、拆模方便、不漏漿、制作模板時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單側模板及立柱能夠完全拆卸下來重復利用,節(jié)約材料;并且,該側模板有足夠的剛度來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該模板包括單側模板、與相鄰兩單側模板相接的立柱、頂模板,所述立柱與側模板相接處的內側設有定位件。進一步的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立柱內側相鄰兩相互垂直面經切削后形成向內傾的斜面,兩相鄰內傾斜面夾角α為鈍角;立柱與側模板相接處設有塑料管或橡膠條;所述單側模板上端有上部側板;所述單側模板內側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或有帶斜面的墊塊,斜面向外側傾斜,在斜面或有帶斜面的墊塊處設有橫向支撐;所述單側模板內側面上有加強肋;所述單側模板底部設有孔洞或缺口,孔洞或缺口中穿插有支撐筋,對應的頂模板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單側模板底部為內凸模板,對應的頂模板底部設有缺口。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側模板由四塊單側模板及與單側模板相接的立柱組成,立柱與側模板相接處的內側設定位件??梢?,該側模板構成簡單、拼裝方便。其中,定位件的設置目的在于當側模板受到混凝土的側壓力時,定位件不僅能約束中部側模板的水平方向位移,而且能為側模板提供相應的反力以抵抗受到的側壓力;定位件對側模板的縱向剛度有所貢獻;同時,定位件也起到一定防漏漿的作用。將立柱內側相鄰兩面設置為內傾面的目的在于混凝土澆筑后會使模板各構件之間擠緊,如此會使拆模時,單側模板、立柱不便取出。將內側相鄰面設為內傾斜面,即解決了以上問題,單側模板向平移拆卸時極為方便?;蛘?,在立柱與側模板相接處設塑料管或橡膠條,混凝土澆筑后會使模板各構件之間擠緊,但由于塑料管或橡膠條的間隔,使得立柱與側模板存在一定間隙,這也能使拆模便于進行。由此模板澆筑密肋樓板時,待澆筑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撤去支撐,拆除定位件、立柱、單側模板及頂模板,即形成所需要的密肋樓板。由此模板澆筑空心樓板時,待澆筑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定位件、立柱、單側模板和其他相關構件,最后得到的空心樓板空腔由現(xiàn)澆密肋、頂模板、現(xiàn)澆混凝土層組成。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側模板拆卸下來能夠重復利用,可見該模板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時,該模板拼裝拆卸簡便、施工工序簡單易行、其側模板有較大的縱向剛度以抵抗混凝土側壓力,由該模板澆筑成形的空心樓板或密肋樓板平整美觀、剛度大、整體受力性能良好。
以下附圖中,I為單側模板,2為上部側板,3為立柱,4為定位件,5為單側模板I底部的孔洞或缺口,6為單側模板I底部內凸模板,7為塑料管或橡膠條,8為加強肋,9為支撐筋,10為頂模板,11為頂模板10上的拆??锥?,12為拆模螺栓,13為頂模板10底部設有凹槽,14為頂模板10底部的缺口,15為單側模板I內側面上斜面或有帶斜面的墊塊,16為橫
向支撐17為現(xiàn)澆密肋,18為現(xiàn)澆混凝土層,19為肋梁鋼筋,20為底模板,21為砂漿,22為現(xiàn)澆密肋下部凸臺。
圖I為單側模板拼裝結構示意圖2為單側模板拼裝另一實施例;
圖3為單側模板拼裝另一實施例;
圖4為整體側模板結構示意圖5為單側模板拼裝另一實施例;
圖6為整體側模板另一實施例;
圖7為整體側模板另一實施例;
圖8為整體側模板另一實施例;
圖9為整體側模板另一實施例;
圖10為空心樓板模板結構示意圖11為帶凹槽頂模板結構示意圖12為空心樓板模板另一實施例;
圖13為帶缺口頂模板結構示意圖14為整體側模板內設橫向支撐結構示意圖15為整體側模板內設橫向支撐另一實施例;
圖16為設加強肋的整體側模板結構示意圖;圖17為空心樓板的施工不意圖;圖18為最終形成的空心樓板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9為最終形成的空心樓板局部另一實施例;圖20為密肋樓板的施工示意圖;圖21為最終形成的密肋樓板局部結構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如附圖I 21所示。圖I所示為單側模板I拼裝示意圖,該空心樓板單側模板I由一塊以上的硬質板豎向拼接而成。單側模板I端部與立柱3相接,并在立柱3與側模板I相接處的內側設定位件4,如圖2所示。定位件4約束了側模板I的水平方向位移,并且為側模板I提供相應的反力以抵抗受到的混凝土的側壓力,同時,定位件4保證了側模板的縱向剛度,也避免了側模板I與立柱3相接處可能會存在的漏漿現(xiàn)象。另,如圖I所示,立柱3內側相鄰兩相互垂直面經切削后形成向內傾的面,兩相鄰內傾面夾角α為鈍角。此設置目的在于,混凝土澆筑后會使模板各構件之間擠緊,這會使拆模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將立柱3內側相鄰兩面設為斜面,則單側模板I向外側平移拆卸時極為方便。圖2所示為立柱與側模板相接處設塑料管7或橡膠條的單側模板I拼裝示意圖,在立柱3與單側模板I相接處設塑料管7或橡膠條,混凝土澆筑后會使模板各構件之間擠緊,但由于塑料管7或橡膠條的間隔,使得立柱3與側模板存在一定間隙,這使得在撤除定位件4后單側模板I容易拆下。如圖3飛所示,單側模板I上端有上部側板2。上部側板2設于單側模板I的正上方與單側模板I豎向相接,或上部側板2設于單側模板I的上端外側。這樣便于頂模板10的定位及放置,也避免了澆筑混凝土時漏漿的現(xiàn)象。圖7、8所示為整體側模板。空心樓板單側模板I底部設有孔洞或缺口 5,孔洞或缺口 5用于穿插支撐筋9,如圖10所示。支撐筋9的一端錨固于現(xiàn)澆密肋17的混凝土中,另一端用來支撐下沉至底部的頂模板10。當單側模板I底部設有孔洞或缺口 5用以穿插支撐筋9時,對應的頂模板10底部設有凹槽13,如圖11所示,凹槽13的位置與支撐筋9的位置一一對應,從而支撐筋9為頂模板10提供可靠的支撐,同時,支撐筋9的存在能夠保證空心樓板的整體性及改良其整體受力性能。如圖9所示,單側模板底部為內凸模板,待已澆筑的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將單側模板I拆下,使現(xiàn)澆密肋17底部形成混凝土凸臺22,與之對應的頂模板10底部設有缺口14,如圖13所示,缺口 14與凸臺22正好吻合,從而使頂模板10得到可靠的支撐,提高空心樓板的整體受力性能,如圖12所示。又,如圖1(Γ13所示,頂模板10板身設的拆模螺栓12。拆模螺栓12的作用為,在頂模板10充當完現(xiàn)澆混凝土層18的底模后,待現(xiàn)澆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擰動拆模孔洞11中的拆模螺栓12,頂住現(xiàn)澆頂板15對頂模板10施加反力,使頂模板10與現(xiàn)澆混凝土層18分離,將頂模板10放置到支撐筋9或凸臺22上,形成空心樓板;或將頂模板10拆除,形成密肋樓板。圖14、15所示為單側模板內側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15或有帶斜面的墊塊。所述斜面15向外側傾斜,在斜面15或有帶斜面的墊塊處設橫向支撐16。如此,可以使橫向支撐16提供更加牢固的水平向支撐,保證了側模板的平面外穩(wěn)定。同時,斜面15或有帶斜面的墊塊的設置使得橫向支撐16折卸時十分便利,只需將橫向支撐16向上輕推即可取出。圖16所示為單側模板I內側面上設置有加強肋8。當單側模板I由一塊以上的硬質板豎向拼成時,加強肋8能夠保證單側模板I的豎向剛度,使單側模板I能夠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圖17為空心樓板的施工示意圖。施工時,先架設空心樓板的底模板20,綁扎肋梁鋼筋19 ;放置好側模板I及立柱3,在立柱上設置好定位件4,拼裝成整體側模板,在綁扎好的肋梁鋼筋19兩側放置整體側模板;當單側模板I底部有孔洞5或缺口時,在孔洞5或缺口中插入支撐筋9或者支撐筋9在澆筑完混凝土后混凝土尚未凝固前由孔洞5或缺口插入現(xiàn)澆密肋17的混凝土中;在側模板圍成的空間內布橫向支撐16,將頂模板10放置在立柱3上;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撤去水平支撐16,先拆除定位件4,再拆除單側模板I、立柱3 ;將頂模板10放置在支撐筋9或現(xiàn)澆密肋底部的凸臺22上,現(xiàn)澆密肋17、頂模板10、現(xiàn)澆混凝土層18形成空腔,再在頂模板10下粉刷砂漿21形成整體空心樓板。如圖18、19所示。圖20為密肋樓板的施工示意圖。施工時,先架設密肋樓板的底模板20,綁扎肋梁鋼筋19 ;放置好側模板I及立柱3,在立柱上設置好定位件4,拼裝成整體側模板,在綁扎好的肋梁鋼筋19兩側放置整體側模板;在側模板圍成的空間內布橫向支撐16,將頂模板10放置在立柱3上;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撤去水平支撐16,先拆除定位件4,再拆除單側模板I、立柱3,再使頂模板10與現(xiàn)澆混凝土層18分離,將頂模板10拆下,從而形成整體密肋樓板。如圖21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該模板包括單側模板(I)、與相鄰兩 單側模板(I)相接的立柱(3)、頂模板(10),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與側模板(I)相接處的內側設有定位件(4 )。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3)內側相鄰兩相互垂直面經切削后形成向內傾的斜面,兩相鄰內傾斜面夾角α為鈍角。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立柱(3)與側模板(I)相接處設有塑料管(7)或橡膠條。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模板(I)上端有上部側板(2)。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模板(I)內側面上有切削出的斜面(15)或有帶斜面的墊塊,斜面(15)向外側傾斜,在斜面(15 )或有帶斜面的墊塊處設有橫向支撐(16 )。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模板(I)內側面上有加強肋(8)。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模板(I)底部設有孔洞或缺口( 5 ),孔洞或缺口( 5 )中穿插有支撐筋(9 ),對應的頂模板(10)底部設有凹槽(13)。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側模板(I)底部為內凸模板(6),對應的頂模板(10)底部設有缺口(14)。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建筑用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該模板包括單側模板(1)、與相鄰兩單側模板(1)相接的立柱(3)、頂模板(10),所述立柱(3)與側模板(1)相接處的內側設有定位件(4)。所述的立柱(3)內側相鄰兩相互垂直面經切削后形成向內傾的斜面,兩相鄰內傾斜面夾角α為鈍角。使用該模板澆筑混凝土能夠得到的由現(xiàn)澆混凝土層(18)、現(xiàn)澆密肋(17)、頂模板(10)圍成空腔的空心樓板及現(xiàn)澆密肋樓板。該可拆卸空心樓板及密肋樓板模板適用性廣、拼裝工序簡單、拆模方便、不漏漿、制作模板時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單側模板(1)及立柱(3)能夠完全拆卸下來重復利用,節(jié)約材料;并且,該側模板有足夠的剛度來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
文檔編號E04G15/06GK102926534SQ2012104865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fā)明者吳方伯, 周緒紅, 袁海梅, 吳充, 李鈞 申請人:吳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