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芯紗線的生產方法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由芯線及紗條生產包芯紗線的方法及其裝置,通過把紗條纏繞在芯線上而使它們互相結合。
背景技術:
對于包芯紗線的情況,在包芯紗線生成期間,特別是在其牽伸至所要求的細度及其結合的期間,通過纏繞使芯線被引入紗條中,而各纖維被纏繞在所述芯線上。這樣的作用持續(xù)發(fā)生至芯線消失在紗條中為止。芯線基本上決定了所生產的包芯紗線的強度及伸長,而紗條決定了所述包芯紗線的手感及外觀。無端的合成線可被用作芯線,而例如棉的或毛的短纖維通常被用作紗條。
從EP 0 635 590 B1得知芯線被直接引入牽伸裝置的一對退繞羅拉。這個芯線與紗條一起運行通過位于一對退繞羅拉與一對輸出羅拉之間的纖維集束區(qū),在其中由于汞齊化作用各纖維已被置于循環(huán)的各線上,而后在離開所述一對輸出羅拉時被纏繞在一起而制成包芯紗線。這意味著在集束裝置之前,所述芯線與所述紗條已經被引在一起,所以紗條的集束被芯線所干擾。另外,為達到各羅拉上的均勻磨損而使紗條往復橫移是不可能的。
在EP 0 986 650 BI中處理了所述往復橫移問題,其中芯線的紗線導向件必須與牽伸架的粗紗入口漏斗對心,使得芯線總是對著紗條的中心運行。在紗條往復橫移期間必須保持這個位置。為此目的,粗紗入口漏斗和芯線的紗線導向件被機械地耦合。然而,在這個裝置中,芯線與紗條的結合物同樣地進入結合的集束裝置,使得此處不再可能發(fā)生紗條的往復橫移,而紗條的集束被芯線所阻礙。
從DE-OS 102 36 450得知為使具有至少一種芯線的相向運行的兩種已集束紗條相結合,此處所述芯線可被往復橫移。
實踐中,紗條被引導在集束裝置上方,所述集束裝置獨特地定位于輸送方向上,使得在集束期間不發(fā)生橫向移動。芯線被引導入紗條在其中運行的同一平面內。
由于這些條件達到了良好的紗線值,但增大了與紗條進入接觸的各羅拉上可能發(fā)生的磨損。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的缺點。
這個目的通過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和/或具有權利要求7的各特征的裝置來實現(xiàn)。
這意味著紗條與芯線分開地被輸向具有往復橫移的集束裝置,并較好是僅在集束過程末尾或這之后與芯線結合。
較好的應該是紗條在集束之前被橫移。一方面,由此改善了紗條的集束;而另一方面,保證了紗條不會運行入各引導羅拉的表面,否則會產生各引導羅拉的不許可磨損。因此引導羅拉的壽命被顯著增加。
較好的是,芯線被穩(wěn)定地引導,然而其中芯線的橫移也應被本發(fā)明所包括。
在集束裝置中和特別是在構成于集束裝置前方的集束區(qū)中,紗條被引導得近似平行地鄰接芯線。在優(yōu)先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如果所述集束區(qū)具有吸縫,紗條實際上被引導越過這個吸縫和往復橫移過吸縫的寬度。紗條與芯線較好是僅在接近吸縫末尾時或這之后互相結合。
實施根據(jù)本發(fā)明方法的裝置具有帶吸縫的集束裝置。這個吸縫具有各邊緣或聚攏邊緣,邊緣的走向對芯線的運行方向傾斜。特別是所述吸縫被構造成彎曲楔形的并在芯線的運行方向上傾斜。
不僅當重新建造紡紗機時可提供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及相應的裝置,而且已存在的紡紗機也可安裝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置和應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方法進行操作。
參考下列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所示為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生產包芯紗線的裝置的局部側剖視圖;以及圖2是根據(jù)圖1的裝置的局部簡略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jù)圖1及圖2,包芯紗線1由芯線2及紗條3制成。芯線2經進料羅拉4被輸送至集束裝置,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集束裝置的后面是牽伸架或這個牽伸架的一部分。它基本上由具有可抽空內部6的羅拉5組成,此處集束區(qū)8被構造在外罩7上。這個集束區(qū)8具有吸縫9,吸縫9被構造成彎楔形的,即它在芯線2的運行方向x上具有縮減的寬度,收攏邊緣10也以彎曲方式朝芯線2延伸。
集束區(qū)8由上輸出羅拉12的鉗口線11和上鉗口羅拉14的鉗口線13劃定界限。
與上輸出羅拉12相連的是一對羅拉15及16,輸出羅拉12也具有部分地環(huán)繞在其上的芯線2,一對羅拉15及16中的每一個具有皮圈導向件17及18。紗條3被輸送至對應的皮圈19與20之間的集束區(qū)8。
較好的是,芯線2經導向件21或直接經上鉗口羅拉14被引導在紗條3上面,如虛線所示。
本發(fā)明的工作模式如下多孔羅拉5與內部6被稱為集束裝置24。
芯線2例如經進料羅拉4和固定的長絲進料器21被供輸至集束區(qū)8,所述芯線2運行通過上輸出羅拉12與羅拉5之間的中間空間。在集束區(qū)8中所述芯線在吸縫9的邊緣處運行并朝吸縫9末端靠近其抽吸區(qū)。
紗條3被輸送至集束區(qū)8而平行于芯線2,在此處它同樣運行通過上輸出羅拉12與羅拉5之間的中間空間。在相應的鉗口線11的后面,紗條3位于吸縫9的較寬的開始段上方,而后由于抽吸及集束作用的結果,它沿收攏邊緣10朝芯線2運行,在此處通過朝吸縫9的末端加捻或在這之后加捻使它與芯線2相結合。這個結合較好是直接發(fā)生在鉗口線13之前。在鉗口線13之后可對芯線2/紗條3進行另一加捻,使得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設定了在所述結合之前紗條3與芯線2橫移,所述橫移用雙向箭頭22標示。這保證羅拉5、12的表面或皮圈19及20不會受到集中的磨損,而是在較寬的區(qū)域上被磨損,這提高了它們的壽命。再有,在集束區(qū)8中纖維材料的集束不受芯線2從紗條3上分離的影響。
紗條的橫移裝置22較好是布置在進入牽伸機15、16的入口之前,即是在進入牽伸機15、16的各進料羅拉之前,未顯示于圖中;而這個橫移裝置用于使紗條3對圖1的拉伸平面往復橫移。
由芯線2與紗條3生產包芯紗線1的裝置,可通過把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其中芯線2的進料羅拉4和一對羅拉15、16被安裝在含有吸縫9的集束裝置的前方,而另一對羅拉5、12較好是安裝在這之后,因此其特征在于吸縫9以與芯線2的運行方向傾斜地延伸,并為紗條3設置了橫移裝置。
在集束期間,紗條3被引導至芯線2的上面,并僅在集束之后與之結合。
在由芯線2與紗條3生產包芯紗線1的裝置中,可通過把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而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其中芯線2的進料羅拉4和一對羅拉15、16被安裝在含有吸縫9的集束裝置的前方,而另一對羅拉5、12較好是安裝在這之后,吸縫9以與芯線2的運行方向x成傾斜地延伸,并為紗條3設置了橫移裝置22。
標號清單1----包芯紗線 2----芯線 3----紗條4----進料羅拉 5----羅拉 6----內部7----外罩 8----集束區(qū)9----吸縫10----收攏邊緣 11----鉗口線 12----上輸出羅拉13----鉗口線14----上鉗口羅拉15----羅拉對16----羅拉對 17----皮圈導向件18----皮圈導向件19----皮圈 20----皮圈21----長絲導向件22----雙向箭頭,往復橫移方向24----集束裝置 12′----導向件 x----運行方向
權利要求
1.由芯線(2)及紗條(3)生產包芯紗線(1)的方法,通過把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而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其中紗條(3)在結合至芯線(2)上之前被集束,其特征在于集束期間紗條(3)被橫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線(2)是被固定地引導沒有橫移。
3.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束裝置的至少一部分吸縫(9)的上方,紗條(3)被特別地平行鄰接于芯線(2)地引導。
4.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芯線(2)與紗條(3)朝向吸縫(9)的末端被結合或在這之后被結合。
5.根據(jù)前述各權利要求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束期間,紗條(3)被引導至芯線(2)的上面,并在集束之后僅與芯線(2)結合。
6.由芯線(2)及紗條(3)生產包芯紗線(1)的裝置,通過把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而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其中芯線(2)的進料羅拉(4)和一對羅拉(15、16)被安裝在含有吸縫(9)的集束裝置的前方,而最好另一對羅拉(5、12)安裝在這之后,其特征在于吸縫(9)相對于芯線(2)的運行方向x傾斜地延伸,和為紗條(3)設置了橫移裝置(22)。
7.根據(jù)權利要求6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芯線(2)的運行方向(x)上吸縫(9)以彎曲楔形逐漸變細。
8.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布置了芯線(2)的導向件(12′),因此芯線(2)的行程被選擇為使得在集束裝置的輸出側此芯線(2)可被引導至紗條(3)上。
全文摘要
在由芯線(2)及紗條(3)生產包芯紗線(1)的方法中,通過把紗條(3)纏繞在芯線(2)上而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在與芯線(2)結合之前紗條(3)應被集束。在集束期間紗條(3)被往復橫移。
文檔編號D02G3/36GK1837426SQ20061005985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R·奈格利 申請人:里特機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