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二氧化碳吸收罐,具體地說是一種二氧化碳吸收罐,屬于醫(y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麻醉機機械通氣時采取的是禁閉循環(huán)模式,麻醉機呼吸管路中呼出氣體(含二氧化碳混合氣體,主要為氧氣,或含麻醉氣體)經二氧化碳吸收罐吸收呼出氣體后再次進入呼吸回路使用。二氧化碳吸收罐起效原理是其中裝入的二氧化碳吸收劑與二氧化碳起化學反應從而吸收二氧化碳。
[0003]目前麻醉機中使用的二氧化碳吸收罐均為重復使用,存在以下缺點:1)二氧化碳為粉劑堿性物質,使用中常造成堿性粉末進入呼吸回路,對患者不利;2) 二氧化碳吸收劑失效后需要更換,更換時揚起堿性粉塵,對麻醉醫(yī)師不利;3)麻醉機使用時二氧化碳吸收劑失效,需中斷機械通氣更換二氧化碳吸收劑,對患者不利;4) 二氧化碳粉劑裝在大罐中容易形成“短路效應”,呼出氣體從阻力較小的疏松部位的縫隙逸出,在其他部位二氧化碳粉劑尚未使用,但二氧化碳吸收罐已“失效”,需要對整罐二氧化碳粉劑更換,縮短使用時間,造成浪費,又污染環(huán)境。
[0004]申請人早先的“高效模塊式二氧化碳吸收罐”專利申請中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改進方案,但在實際使用中,柔軟袋管中如果預先灌裝二氧化碳吸收劑,則灌裝后的袋管很硬,難以盤彎,難以裝入到外殼中;如果先將柔軟袋管盤放在外殼中,二氧化碳吸收劑的灌裝又很難操作,難以實施。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二氧化碳吸收罐,其結構簡單緊湊,成本較低,組裝簡便,使用方便,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避免對麻醉醫(yī)師和患者的健康隱患,增加了麻醉機實施機械通氣時的安全性。
[0006]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二氧化碳吸收罐,包括外殼,外殼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隔膜,外殼的內腔空間通過隔膜分割成兩個以上的獨立的豎向腔室,豎向腔室內用于填裝二氧化碳吸收劑;相鄰兩個豎向腔室之間的隔膜上設置有流通口,且相鄰隔膜上的流通口呈上下交錯布置,以使呼出氣體在從一個豎向腔室流通到其相鄰豎向腔室后能夠上下轉向;所述進氣口與其中一個豎向腔室連通,呼出氣體由進氣口進入,在所述的兩個以上豎向腔室內單向流通后從出氣口排出,所述出氣口與呼出氣體最后流通的豎向腔室連通。
[0007]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氣口設置在外殼上端,當外殼內的豎向腔室個數(shù)為偶數(shù)個時,所述出氣口也設置在外殼上端;當外殼內的豎向腔室個數(shù)為奇數(shù)個時,所述出氣口設置在外殼下端。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包括上下端開口的筒體、上蓋和下蓋,筒體上端開口密封裝配上蓋,筒體下端開口密封裝配下蓋;所述隔膜設置在筒體內,所有隔膜的上邊平齊并與上蓋密封配合,所有隔膜的下邊平齊并與下蓋密封配合,由此構成兩個以上的豎向腔室;當所述豎向腔室數(shù)量為偶數(shù)個時,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均設置在上蓋上,所述筒體上部內壁設有缺槽或臺階,所述上蓋的外周邊沿設有臺階或缺槽,缺槽與臺階配合,用以限定上蓋的安裝位置;當所述豎向腔室數(shù)量為奇數(shù)個時,所述進氣口設置在上蓋上,所述出氣口設置在下蓋上,所述筒體上、下部內壁均設有缺槽或臺階,所述上蓋和下蓋的外周邊沿均設有臺階或缺槽,缺槽與臺階配合,用以限定上蓋和下蓋的安裝位置。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筒體中心設有筒形隔膜,在筒形隔膜外周壁與筒體內周壁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周向均布的板形隔膜,所述筒形隔膜與上蓋和下蓋之間構成一個筒形豎向腔室,所述筒形隔膜、板形隔膜與上蓋、下蓋和筒體之間構成若干個扇形豎向腔室;所述進氣口設置在上蓋中心,進氣口與所述筒形豎向腔室對應連通,呼出氣體由筒形豎向腔室的上端進入;所述筒形豎向腔室通過開設在筒形隔膜下部的流通口與旁側的一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該扇形豎向腔室再通過開設在其一邊板形隔膜上部的流通口與其旁側的第二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第二個扇形豎向腔室再通過開設在其一邊板形隔膜下部的流通口與其旁側的第三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以此類推,相鄰板形隔膜上的流通口呈上下交錯布置,使呼出氣體在從一個豎向腔室流通到其相鄰豎向腔室后能夠上下轉向;所述出氣口設置在上蓋或下蓋上的偏心位置處。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蓋底部設有握持柄。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豎向腔室數(shù)量為奇數(shù)個,所述出氣口設置在下蓋上,所述下蓋下方還設置有定位板,在定位板的中心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下蓋上的出氣口連接出氣管,所述出氣管從定位板的中心通孔引出。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板底部的中心通孔外圍設有握持柄。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氣口處配裝有形狀適配的進氣濾網,所述出氣口處配裝有形狀適配的出氣濾網,所述進氣濾網和出氣濾網的微孔能夠阻擋過濾二氧化碳吸收劑并讓氣體順利流通。
[0014]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氣濾網和出氣濾網均采用PP孔板,PP孔板上的微孔孔徑不超過0.5mm。
[001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筒體內壁設有缺槽或臺階,所述上蓋和下蓋的外周邊沿設有臺階或缺槽,缺槽與臺階配合,用以限定上蓋和下蓋的安裝位置。
[0016]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上設置用以將外殼密封連接在麻醉機二氧化碳吸收罐接口的臨時固定機構。
[0017]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緊湊,成本較低,組裝簡便,使用方便,能夠使呼出氣體次序經過二氧化碳吸收通道,提高二氧化碳吸收劑的利用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避免對麻醉醫(yī)師和患者的健康隱患,增加了麻醉機實施機械通氣時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筒體的結構主視圖。
[0020]圖3為圖2的俯視圖。
[0021]圖4為圖3中的A-A向剖視圖。
[0022]圖5為圖1中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圖1中上蓋的俯視圖。
[0024]圖7為圖1中下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圓形濾網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為扇形濾網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11為圖10中筒體的俯視圖。
[0029]圖12為圖11中的B-B向剖視圖。
[0030]圖13為圖10中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4為圖10中上蓋的俯視圖。
[0032]圖15為圖10中下蓋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6為圖10中下蓋的俯視圖。
[0034]圖17為圖10中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8為圖10中定位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37]實施例1
如圖1~圖7所示,實施例1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罐主要包括外殼,所述外殼是由上下端開口的筒體1、上蓋2和下蓋3組成,筒體I上端開口密封裝配上蓋2,筒體I下端開口密封裝配下蓋3 ;所述筒體I中心設有筒形隔膜4.1,在筒形隔膜4.1外周壁與筒體I內周壁之間設置有五個周向均布的板形隔膜4.2,上述所有隔膜4的上邊平齊并與上蓋2密封配合,所有隔膜4的下邊平齊并與下蓋3密封配合;所述筒形隔膜4.1與上蓋2和下蓋3之間構成一個筒形豎向腔室;所述筒形隔膜4.1、板形隔膜4.2與上蓋2、下蓋3和筒體I之間構成五個扇形豎向腔室;所述的豎向腔室內用于填裝二氧化碳吸收劑;所述進氣口 7設置在上蓋2中心,進氣口 7與所述筒形豎向腔室對應連通,呼出氣體由筒形豎向腔室的上端進入;所述筒形豎向腔室通過開設在筒形隔膜4.1下部的流通口 4a與旁側的一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該扇形豎向腔室再通過開設在其一邊板形隔膜4.2上部的流通口 4a與其旁側的第二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第二個扇形豎向腔室再通過開設在其一邊板形隔膜4.2下部的流通口 4a與其旁側的第三個扇形豎向腔室連通,以此類推,相鄰板形隔膜4.2上的流通口 4a呈上下交錯布置,使呼出氣體在從一個豎向腔室流通到其相鄰豎向腔室后能夠上下轉向;所述出氣口 8設置在上蓋2的偏心位置處,呼出氣體由進氣口 7進入,在所述的六個豎向腔室(一個筒形豎向腔室和五個扇形豎向腔室)內單向流通后從出氣口 8排出。
[0038]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1中,所述進氣口 7處配裝有形狀適配的圓形的進氣濾網5(圖8所示),所述出氣口 8處配裝有形狀適配的扇形的出氣濾網6 (圖9所示),所述進氣濾網5和出氣濾網6的微孔能夠阻擋過濾二氧化碳吸收劑并讓氣體順利流通,可以防止二氧化碳吸收劑粉塵隨著氣流進入呼吸回路。本實施例1中,所述進氣濾網5和出氣濾網6均采用PP孔板,PP孔板上的微孔孔徑不超過0.5mm。
[0039]如圖1~7所示,本實施例1中,所述筒體I上部內壁設有缺槽9,所述上蓋2的外周邊沿設有臺階10,缺槽9與臺階10配合,用以限定上蓋2的安裝位置。此時下蓋3僅僅起密封作用,其圓周方向的位置可以任意設置,所以下蓋3上不需要設置定位部件。如圖7所示,為了方便拆裝,所述下蓋3底部還設有握持柄11。
[0040]本實施例1中,所述外殼上設置用以將外殼密封連接在麻醉機二氧化碳吸收罐接口的臨時固定機構。所述的臨時固定機構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常規(guī)設計,如在殼體上部邊緣外壁上設置與麻醉機二氧化碳吸收罐卡口匹配的螺紋12,通過匹配的螺紋12及設置在接觸面內圈的軟墊密封圈達到密封連通效果。另外還有其他許多可行方式,但此不是本發(fā)明的設計重點,此處不再一一列舉。本發(fā)明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劑可采用現(xiàn)有的常規(guī)產品,如鈉石灰。
[0041]具體安裝使用時,在二氧化碳吸收罐內填裝上二氧化碳吸收劑,然后將吸收罐安裝在麻醉機對應位置上,二氧化碳吸收罐的進氣口 7通過進氣管與麻醉機的患者呼出氣體進口密封連通,二氧化碳吸收罐的出氣口 8通過出氣管與麻醉機的處理后氣體出口密封連通;患者的呼出氣體(含二氧化碳)從患者呼出氣體進口進入進氣管,從進氣管經進氣口 7首先進入盛裝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