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由以下組分組成:甘草,威靈仙,茯苓,川穹,黃柏,赤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本發(fā)明采用中藥,選材配伍精良,炮制各依藥性,以求標本兼治之功,補肝腎調氣血、化瘀解毒、補骨生新、去腐生肌組方,針對正虛邪實之證,用扶正祛邪,標本兼施之法,增強機體的抗病修復能力,對有菌性骨壞死有強烈的抑菌和促進骨及軟組織再生的作用,對于急慢性骨髓炎均有極佳治療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0002] 骨髓炎是指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并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 的單純骨髓發(fā)炎,而是指整個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均受細菌感染而產生的一系 列病變。中醫(yī)稱為"附骨疽"。
[0003] 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菌侵入骨組織所引起的一種骨感染性疾病,往往反復發(fā)作多年 不愈,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勞動能力,有時會因并發(fā)癥而致終身殘疾。歷代醫(yī)家一直視 其為難治之癥。近年來,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和廣譜抗生素的普遍應用,骨髓炎的治療手段 有了新的進展,但目前由于濫用抗生素,細菌菌種不斷變異,機體的耐藥性逐漸增高,骨髓 炎治愈率低和復發(fā)率高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0004] 骨髓炎的分類有多種形式,根據其感染途徑可分為:①血源性骨髓炎:由身體其 他部分的化膿性病灶經血液循壞傳播至骨內。②外傷性骨髓炎:由外傷創(chuàng)口感染引起,如開 放性骨折繼發(fā)的骨髓炎。③感染性骨髓炎:由附近軟組織感染直接蔓延而成,如膿性指頭炎 引起的骨髓炎。
[0005] 骨髓炎根據病情發(fā)展可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從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個逐漸發(fā) 展的變化的過程,不能機械地按時間劃分。急性炎癥消退后,若有死骨、有竇道、有死腔即為 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包括急性化膿性骨髓炎、亞急性骨髓炎、急性髂骨性骨髓炎和急性 脊椎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包括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局限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和結核性 骨髓炎。
[0006] -般來說,當疾病處于炎癥腫痛或化膿階段時,多與附骨流外側的稱"附骨疽";發(fā) 于大腿內側的稱"咬骨疽";生于股骨內夾縫之下3寸的,左為"橫疣疽",右為"陰疽";生于 指(趾)端學中早有記載。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把骨髓炎的命名、病因、病機、治 療、預后等做了較詳細的闡述?!鹅`樞癰疽》指出,骨髓炎的發(fā)生是由于寒氣客于經脈之中, 逐漸深入,腐肉爛筋、傷骨灼髓而致"骨傷"、"髓消"。漢代末年,著名的醫(yī)家華佗發(fā)明 了 "刮骨療毒"的骨科手術方法,據考證其所療之"毒"即骨髓炎之類。唐代孫思邈著《千 金翼方》認為,"毒在內則割,毒在骨則切"。清代《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對"附于 長期的封建社會歷史條件影響,中醫(yī)學對骨髓炎的研究治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關的書 籍也逐漸失傳,所以至今沒有研究總結同一套較完整的治療骨髓炎的特效療法。
[0007] 慢性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經血液循環(huán)或由外傷直接侵入骨組織引起的感染。其 特點是感染引起骨組織增生、硬化、壞死,形成死骨、死腔、竇道,膿腫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 病程漫長。該病屬骨科頑固而不易根治的感染性疾病,嚴重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由于車禍、 創(chuàng)傷和工礦事故的增加、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等原因,近年來患該病的人逐漸增多。目前國 內外治療慢性骨髓炎方法較多,有抗菌素應用、中藥治療、灌流沖洗、介入治療、皮瓣移植等 治療方法,但效果評價不一。
[0008] 中醫(yī)理論認為,附骨疽的發(fā)生有其內在的致病機理,無論是跌打損傷引發(fā)的炎癥, 還是致病菌感染,實際都是導致機體陰陽失和、腠理失調、正邪失衡,針對性的診治則是固 本清源、扶正祛邪,使氣理平和,筋脈疏通?,F代藥理研究金銀花、連翹、黃苓等有效成分對 金黃葡萄珠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都具有較強的殺滅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用藥的 刺激效應,通過神經反射等作用,引起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療的血液、淋巴循環(huán),提高全身 抗生素在病灶區(qū)域內的血藥濃度,達到持久有效地殺菌程度。同時它不同于抗菌素,細茁產 生的耐藥性較小,中藥外治法可能與中藥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關,實驗證明中藥提取液有 利于患骨修復和炎癥消除。我們覺得局部中藥沖洗和濕敷并配合敏感抗菌素聯合應用,可 取得較好的抗感染教果,為后期應用組織瓣轉移修復皮膚軟組織及骨缺損和炎癥消除創(chuàng)造 條件。
[0009] 現有的針對骨髓炎的中藥方劑,往往是針對某一特定經脈調配的,并不具備廣泛 的骨髓炎防治效果,目前尤其需要一種能防治多處經絡附骨疽的驗方。
【發(fā)明內容】
[0010]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 組方,采用中藥,選材配伍精良,炮制各依藥性,以求標本兼治之功,補肝腎調氣血、化瘀解 毒、補骨生新、去腐生肌組方,針對正虛邪實之證,用扶正祛邪,標本兼施之法,增強機體的 抗病修復能力,對有菌性骨壞死有強烈的抑菌和促進骨及軟組織再生的作用,對于急慢性 骨髓炎均有極佳治療效果。
[0011]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0012] 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由以下組分組成:甘草,威靈仙,茯苓,川穹,黃柏,赤 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
[0013] 進一步的,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為:甘草25-35份,威靈仙20-30份,茯苓25-35份, 川穹25-35份,黃柏25-35份,赤芍25-35份,三棱25-35份,莪術25-35份,爐甘石25-35 份,蚤休25-35份,蒲公英25-35份。
[0014] 進一步的,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為:甘草30份,威靈仙25份,茯苓30份,川穹30份, 黃柏30份,赤芍30份,三棱30份,莪術30份,爐甘石30份,蚤休30份,蒲公英30份。
[0015] 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其制備方法為:將甘草、威靈仙、茯苓、川穹、黃柏、赤 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按比例放入容器,按質量比1 : 50比例加水,持續(xù)煮沸 20分鐘,將藥液冷卻至40-50°C,于40-50°C恒溫浸泡患處。
[0016] 本發(fā)明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的使用方法為:將上述制得的藥液于40-50°C恒溫 浸泡患處,浸泡患肢達60分鐘。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為一療程。(浸泡液可 連續(xù)使用6次,6次后更換新藥)。
[0017] 處理創(chuàng)面方法:每次浸泡前將創(chuàng)面用無菌紗布擦拭,清除表面膿苔、滲出液以及壞 死組織,中藥浸泡結束后將無菌紗布卷成條狀置入創(chuàng)口,形成引流條,以保證引流通暢。表 面覆蓋無菌紗布。
[0018] 本發(fā)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19]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經。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 敷,或配伍應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 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西醫(yī)藥理 發(fā)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 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 于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
[0020] 威靈仙:性味辛,咸,溫,有毒。歸膀胱經。傳統認為威靈仙有祛風濕、通經絡、消骨 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竄,藥理學證實其還有解除食管、支氣管、輸尿管、胃 及膽道等處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并有較強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臨床實踐中又摸索出其許 多新用妙方。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治痛風、頑痹、腰膝冷痛,腳氣,瘧疾,癥瘕積 聚,破傷風,扁桃體炎,諸骨鯁咽。
[0021] 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2、茯苓既能健 脾,又能滲濕,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4、 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 酸棗仁等配伍。5、抗癌、抗腫瘤作用。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 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6、提高體 液免疫功能。茯苓多糖、羥乙基茯苓多糖-3、羥乙基茯苓多糖_4、腹腔注射可以明顯增強小 鼠腹膜滲出細胞(PEC)的細胞毒性作用,從而增加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羥甲基茯苓 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PFC)以及特異的抗原結合細胞數(SRFC);可以增 加酸性非特異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數;可以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茯苓多糖體 能增強淋巴T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即增強細胞免疫反應,并因此而激活機體對腫瘤的免 疫監(jiān)督系統,這與其抗腫瘤的活性密切相關。
[0022] 川穹:性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主治1.血瘀氣滯痛證。本品辛散溫通,既 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為"血中之氣藥",具通達氣血功效,故治氣滯血瘀之胸脅、腹部 諸痛。若治心脈瘀阻之胸痹心痛,常與丹參、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氣滯之脅痛,常配 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如肝血瘀阻,積聚痞塊、胸脅刺痛,多與桃 仁、紅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若治跌仆損傷,瘀腫疼痛,可配乳香、沒藥、 三七等藥用。川芎善"下調經水,中開郁結",為婦科要藥,能活血調經,可用治多種婦產科 的疾病。如治血瘀經閉,痛經,常與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若屬 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當歸等,如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若治產后惡露不下,瘀阻腹 痛,可配當歸、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湯(《傅青主女科》);若治月經不調,經期超前或錯后, 可配益母草、當歸等,如益母勝金丹(《醫(yī)學心悟》)。2.頭痛,風濕痹痛。本品辛溫升散,能 "上行頭目",祛風止痛,為治頭痛要藥,無論風寒、風熱、風濕、血虛、血瘀頭痛均可隨證配伍 用之,故李東垣言"頭痛須用川芎"。治風寒頭痛,配羌活、細辛、白芷,如川芎茶調散(《和 劑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蠶,可治風熱頭痛,如川芎散(《衛(wèi)生保健》);若治風濕頭痛, 可配羌活、獨活、防風,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配當歸、白芍,取本品祛風止痛之 功,可治血虛頭痛,如加味四物湯(《金匱翼》);若治血瘀頭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竅活血 湯(《醫(yī)林改錯》)。本品辛散溫通,能祛風通絡止痛,又可治風濕痹痛,常配獨活、秦艽、防 風、桂枝等藥同用,如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0023] 黃柏:性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 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痿甓,夢遺,淋池,痔瘡,便血,赤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 生瘡,瘡瘍腫毒。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黃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鏈球菌、 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破傷風桿菌、草綠色鏈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對肺炎 鏈球菌、綠膿桿菌有明顯的抑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陳蕾等研究表明 黃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黃柏的抗菌原理主要是抑制細菌 的呼吸和RNA的合成。因此黃柏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如腹瀉、黃疸、關節(jié)炎有一定療效,尤 其是在中醫(yī)辨證施治的情況下具有很好的療效。2、抗炎作用。黃柏可以對抗多種因素所致 的炎癥反應。黃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皮膚有明顯的抗炎作用。黃柏可以有效的對抗 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朵輪廓腫脹,可以有效的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 強的炎性作用。宋雅梅等采用小鼠熱辦法陣痛實驗觀察防已黃柏凝膠的鎮(zhèn)痛作用。結果表 明,黃柏可以有效的降低小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巴豆油多只的炎癥反應,減輕小鼠的 關節(jié)炎,通過對小鼠巨噬細胞功能的觀察發(fā)現黃柏可提高小鼠吞噬細胞的功能,有效的抑 制炎癥作用。因此黃柏可用于治療關節(jié)炎。3、調節(jié)免疫功能。黃柏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 用,其活性物質為黃柏堿和木蘭花堿。有文獻表明,黃柏可顯著抑制小鼠對SRBC所致的遲 發(fā)型超敏反應和IGM的生成,高濃度的黃柏水可以減少血清溶菌酶。黃柏可以降低血清中 干擾素水平,抑制腹腔巨噬細胞產生的IL-1和TNF,有效的對抗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因 此黃柏用于治療黃疸和關節(jié)炎有一定的理論基礎。4、抗?jié)兊淖饔?。黃柏可有效的促進血 管生成具有抗?jié)兊淖饔脛游飳嶒灡砻鼽S柏在抗菌解毒的過程中可有效的促進血管新生, 消除炎癥水腫,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傷口愈合和肉芽組織生成。上川浩探討黃柏的抗胃潰瘍作 用,結果表明黃柏水溶液對胃粘膜SOD、胃粘膜血容量和胃粘膜前列腺素有明顯的影響。荊 慶等的研究發(fā)現黃柏對乙型肝炎抗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實驗發(fā)現黃柏對HBAg具有選擇 性抑制作用,因此用黃柏可以治療濕熱黃疸。
[0024] 赤芍:性味苦,微寒。歸肝經。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fā)斑,吐 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主要功效:去瘀, 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① 《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②《別錄》:通順血脈, 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③《藥性 論》:治肺邪氣,腹中痔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 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④《日華子本草》:治風補勞,主女人一切 病并產前后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 瘺、發(fā)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胬肉。⑤《開寶本草》:別本注云,利小便,下氣。⑥《滇南 本草》:瀉脾火,降氣,行血,破瘀,散血塊,止腹痛,退血熱,攻癰瘡,治疥癩。⑦《藥品化義》: 瀉肝火。
[0025] 三棱:性味辛、苦,平。歸肝、脾經。治癥瘕,積聚,脅肋脹痛,食積脹痛,痛經,閉經, 產后瘀血腹痛,跌打損傷。蒙藥治肺熱咳嗽,氣喘痰多,肝熱,脈熱,癆熱骨蒸,"寶日"病,骨 折。三棱具有祛瘀通經、破血消癥、行氣消積等功效,三棱治癥瘕積聚、氣血凝滯、心腹疼痛、 脅下脹疼、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瘡腫堅硬,以破血祛瘀之功較強,三棱藥性峻猛, 能傷正氣,非體虛者所宜,如體虛無瘀滯及瘀癥出血者不宜應用。
[0026] 莪術:性味辛、苦,溫。歸肝、脾經。功效主治:⑴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于血瘀 腹痛、肝脾腫大、心腹脹痛,積聚,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作痛飲食積滯。(2)行氣止痛,破 血消積:用于氣滯血瘀之經閉、胸脅痛、腹痛及癥瘕腫塊等。常配三棱。(3)消食化積:用 于飲食積滯之胃腹脹痛,常配焦麥芽、焦檳榔。藥理應用:1.抗腫瘤作用。2.抗早孕作用。 3.抗菌作用。4.升高白細胞的作用。5.對心血管的作用。6.對胃腸平滑肌的影響。7.保 肝作用。8.對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作用。9.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10.抗炎作用。 11.毒性。
[0027] 爐甘石:爐甘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主含碳酸鋅(ZnC03)。采挖后, 洗凈,曬干,除去雜石。本品性狀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灰白色或淡紅色。表面粉 性,無光澤,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窩狀。體輕,易碎。無臭,味微澀。功能主治:解毒明目退 翳,收濕止癢斂瘡。用于目赤腫痛,眼緣赤爛,翳膜胬肉,潰瘍不斂,膿水淋漓,濕瘡,皮膚瘙 癢。功能主治:去翳退赤,收溫斂瘡。治目赤翳障,爛弦風眼,潰瘍不斂,皮膚濕瘡。①《品匯 精要》:"主風熱赤眼,或癢或痛,漸生翳膜,及治下部濕瘡,調敷。"②《綱目》:"止血,消 腫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濕除爛。同龍腦點治目中一切諸病。"③《本經逢原》:"點 眼皮濕爛及陰囊濕腫。"④《玉楸藥解》:"醫(yī)痔瘺下疳。"⑤《現代實用中藥》:"用于慢 性潰瘍、下腿潰瘍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F代研究:1.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碳 酸鋅(ZnC03),尚含鐵、鈣、鎂、錳的碳酸鹽。煅爐甘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鋅。2.藥理作用: 該品所含的碳酸鋅不溶于水,外用能部分吸收創(chuàng)面的分泌液,有防腐、收斂、消炎、止癢及保 護創(chuàng)面作用,并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長。
[0028] 蚤休:性味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經。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熄風定驚。治癰腫, 疔瘡,瘰疬,喉痹,慢性氣管炎,小兒驚風抽搐,蛇蟲咬傷。①《本經》: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 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②《唐本草》:醋摩療癰腫,敷蛇毒。③《日華子 本草》:治胎風搐手足,能吐瀉瘰疬。④《滇南本草》:消諸瘡,無名腫毒,利小便。⑤《綱目》: 去瘧疾寒熱。⑥《生草藥性備要》:補血行氣,壯精益腎,能消百毒。⑦《本草求原》:益脾汁, 升胃之清氣,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氣壯精益腎,已癆嗽內傷。⑧《分類草藥性》:治痔、疔瘡。 ⑨《現代實用中藥》:治扁桃體炎。藥理作用:①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葉一枝花煎劑有 明顯平喘作用(組胺噴霧法)。提取物(共五種)在1/2?1/5半數致死量時即有明顯平 喘作用,效果與1/2半數致死量的氨茶堿相似。提取物之一為阜式,另三種Liebermsnn反 應陽性。小鼠灌服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無祛痰作用(酚紅法)。② 抗菌作用蚤休(未注明品種)100%制劑在試管內對腸道桿菌和化膿性球菌等多種致病菌 皆有抗菌作用。醇提取物7. 8毫克/毫升在體外有殺滅鉤端螺旋體作用,同濃度水煎劑則 無此作用。用雞胚接種法證明水或醇提取物對甲型及亞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 釋至1 : 1萬至1 : 10萬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藥液滴鼻,5小時后接種病毒,其死亡率比對 照組略低。蚤休中含取質,其抗病毒作用與之有重要關系。
[0029]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經。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 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yǎng)成分。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利尿、緩瀉、退黃 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小便淋浙澀痛、疔瘡腫毒, 乳癰,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 疬,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 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該品注 射液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 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殺菌作用。本 品醇提液1 : 400能抑制結核菌,但煎劑1 : 100無效。其1 : 80的水煎劑能延緩ECH011 病毒細胞病變,醇提物(31mg/kg)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對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對幽門彎 曲桿菌有良好的殺滅作用。(2)抗腫瘤作用:藥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 - CFr),以40、 2、600mg/kg ip給于接種MM46腫瘤細胞的C3H小鼠,前期給藥未見作用,但1 l-20d和2-20d 的后期隔日給藥則有效。對腫瘤細胞的遲延型過敏反應(T 一 DHR),在ddy - Ehrlich (同 種腫瘤)系和C3H - MM46(同系腫瘤)系中,Tof - CFr后期給藥其足妬反應與對照組相 比均明顯上升。在ADMC系中,Tof - CFr與已知能活化巨噬細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強的 激活能力。(3)利膽作用:國外研究,該品有利膽作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痙攣及結石癥 有效。此外本品尚有利尿健胃,輕瀉等作用。
[0030]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采用中藥,選材配伍精良,炮制各 依藥性,以求標本兼治之功,補肝腎調氣血、化瘀解毒、補骨生新、去腐生肌組方,針對正虛 邪實之證,用扶正祛邪,標本兼施之法,增強機體的抗病修復能力,對有菌性骨壞死有強烈 的抑菌和促進骨及軟組織再生的作用。本藥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 應,經臨床驗證,對急慢性骨髓炎有極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方案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2] 實施例1
[0033] -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甘草30g,威靈仙25g,茯苓30g, 川穹30g,黃柏30g,赤巧30g,三棱30g,莪術30g,爐甘石30g,蚤休30g,蒲公英30g。
[0034] 實施例2
[0035] -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甘草25g,威靈仙20g,茯苓25g, 川穹25g,黃柏25g,赤巧25g,三棱25g,莪術25g,爐甘石25g,蚤休25g,蒲公英25g。
[0036] 實施例3
[0037] -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甘草35g,威靈仙30g,茯苓35g, 川穹35g,黃柏35g,赤巧35g,三棱35g,莪術35g,爐甘石35g,蚤休35g,蒲公英35g。
[0038] 本發(fā)明藥物制備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0039] (1)將甘草、威靈仙、獲苓、川穹、黃柏、赤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放入 容器,按1 : 50比例加水,煮沸達20分鐘。將藥液冷卻至40-50攝氏度,浸泡患肢達60分 鐘(水溫恒定保持在40-50攝氏度效果最佳)。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為一療 程。(浸泡液可連續(xù)使用6次,6次后更換新藥)。
[0040] (2)處理創(chuàng)面方法:每次浸泡前將創(chuàng)面用無菌紗布擦拭,清除表面膿苔、滲出液以 及壞死組織,中藥浸泡結束后將無菌紗布卷成條狀置入創(chuàng)口,形成引流條,以保證引流通 暢。表面覆蓋無菌紗布。
[0041] 用法用量:浸泡患肢達60分鐘(水溫恒定保持在40-50攝氏度效果最佳)。每日 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30日為一療程。(浸泡液可連續(xù)使用6次,6次后更換新藥)。通 常1-2個療程有效,頑癥需3-4個療程。
[0042] 試驗例:
[0043] 1臨床資料:
[0044] 1. 1 -般資料: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所收治共121例慢性骨髓炎病 例。男77例,女44例;年齡18-74歲,平均為45.5歲?;疾≈林委煏r間:1-234個月,平均 9. 1個月。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65例,自發(fā)性29例,砸傷8例,墜落傷8例,爆炸傷7例, 機器傷4例。發(fā)病部位:胚骨59例,股骨25例,肱骨15例,尺骨6例,橈骨2例,骨盆5例, 指骨8例,頡骨1例。骨缺損Ocm-16. 2cm,皮膚缺損面積0cm2-41cmxl7cm。人院前處理:無 外固定及內固定者32例,外固定架固定39例,內固定31例,石膏固定13例,小夾板固定6 例。細菌培養(yǎng)結果: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細菌培養(yǎng),檢查結果革蘭氏陽性菌56例,革蘭氏陰 性菌41例,混合感染24例,感染菌種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32例、鏈球菌12例、表皮葡萄 球菌14例、大腸桿菌19例、銅綠色假單胞菌12例、大腸埃希氏菌3例,20例為其他細菌,9 例未培養(yǎng)出細菌。
[0045] 1. 2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0046] 局部有疼痛、膿腫、流膿、竇道等癥狀,部分患者伴有發(fā)熱;血常規(guī):白細胞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血紅蛋白正?;蛏缘停量?;X線示:骨干不規(guī)則增粗,髓腔變窄,不規(guī)則,局 部有大小不一溶骨破壞,可見大小不一的死骨及骨內空洞透光區(qū)。
[0047] 2治療方法
[0048] 2. 1 -般處理對癥支持治療,建議高蛋白、高維生索飲食,體弱患者進行全身營養(yǎng) 支持及對癥處理;常規(guī)取出原有內固定物,如存在骨質破壞較重、骨框架結構不穩(wěn)等情況下 給予外固定架或支具固定患肢。
[0049] 2. 2分組處理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2個治療組,分別為西醫(yī)治療組31例,本發(fā)明方 法中醫(yī)治療組90例。
[0050] 西醫(yī)治療組:首先行全身抗感染及創(chuàng)面換藥治療,適當時機行病灶清除合并灌流 沖洗術。術中清除死骨及竇道、死腔,清除大部分炎性組織,對骨腔大、骨缺損或皮膚缺損者 一期或二期行填充術和皮瓣、骨瓣移植術;術后常規(guī)換藥,同時根據細菌培養(yǎng)結果全身應用 敏感抗菌素;術后持續(xù)灌流沖洗2-3周,沖洗液為生理鹽水加敏感抗菌素溶液。
[0051] 中醫(yī)治療組:應用本發(fā)明組方外用(以上中藥均為院內經驗方劑)。本發(fā)明組方 以補肝腎調氣血、化瘀解毒、補骨生新、去腐生肌組方,針對正虛邪實之證,用扶正祛邪,標 本兼施之法,增強機體的抗病修復能力。藥物使用方法:將藥物放入容器,按1 : 50比例 加水,煮沸達20分鐘。將藥液冷卻至40-50攝氏度,浸泡患肢達60分鐘(水溫恒定保持 在40攝氏度左右)。每日早、中、晚各浸泡一次。每次浸泡前將創(chuàng)面用無菌紗布擦拭,清除 表面膿苔、滲出液以及壞死組織,中藥浸泡結束后將無菌紗布卷成條狀置入創(chuàng)口,形成引流 條,以保證引流通暢。表面覆蓋無菌紗布。
[0052] 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于1994年6月28日頒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 準》。治愈:全身癥狀及局部腫痛消失,潰瘍愈口愈合,X線攝片無死骨存在。好轉:全身癥 狀改善,腫痛減輕,但瘡口未愈合,X線攝片有死腔,死骨存在。未愈:全身癥狀及局部癥狀 不能控制,X線攝片見病灶繼續(xù)發(fā)展。
[0053] 3治療結果:
[0054] 121例均獲隨訪,時間8-56個月,平均30個月。各組病例治療效果以及住院時間 見表1、2。
[0055] 表1 :各組病例治療效果及總有效率
[0056]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組分組成:甘草,威靈仙,茯苓,川 穹,黃柏,赤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為:甘草25-35 份,威靈仙20-30份,茯苓25-35份,川穹25-35份,黃柏25-35份,赤芍25-35份,三棱25-35 份,莪術25-35份,爐甘石25-35份,蚤休25-35份,蒲公英25-35份。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各組分按重量份數為:甘草30份,威 靈仙25份,茯苓30份,川穹30份,黃柏30份,赤芍30份,三棱30份,莪術30份,爐甘石30 份,蚤休30份,蒲公英30份。
4. 根據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組方的制備方法為: 將甘草、成靈仙、獲苓、川穹、黃柏、赤芍、三棱、莪術、爐甘石、蚤休、蒲公英按比例放入容器, 按質量比1 : 50比例加水,持續(xù)煮沸20分鐘,將藥液冷卻至40-50°C,于40-50°C恒溫浸泡 患處。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4147516SQ201410376442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4日
【發(fā)明者】常祺, 劉晶 申請人:常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