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純捍蠖鄶?shù)是2歲以下的寶寶,6 —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fā)。腹瀉的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將嚴重的影響小兒的生長發(fā)育。目前,西醫(yī)治療多以抗生素為主,但小兒應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存在極大的需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及臨床反復的試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小J L腹瀉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治療小兒腹瀉的組合藥物。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半夏、陳皮、黃連、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樸、防風、白扁豆、雞內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棗、升麻、連翹、白芷、鉤藤、西洋參和三棱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小兒腹瀉的復發(fā)。其中選用半夏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毒,入脾、胃經,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能,治濕疲冷飲,嘔吐,反胃,咳喻疲多,胸腦脹 兩,疲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痛腫。選用陳皮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選用黃連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能,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選用前胡是因為其性味辛、苦,微寒,歸肺經,有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的功能,治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選用葛根是因為其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經,有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的功能,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喝,泄瀉,痢疾,癍診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選用公丁香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歸脾、胃、肺、腎經,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能,治胸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灣,心腹冷痛,腎虛陽萎。選用茯苓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選用青皮是因為其性味苦辛,微溫,入肝、膽經,有疏肝破氣,散結消痰的功能,治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久瘧癖塊。選用厚樸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下氣,燥濕,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滿脹痛,反胃、嘔吐,宿食不消,痰飲喘咳,寒濕瀉痢。選用防風是因為其性味辛甘,溫,入膀胱、肺、脾經,有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的功能,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選用白扁豆是因為其性味甘,微溫,歸脾、胃經,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能,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選用雞內金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有消積滯,健脾胃的功能,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瘡。選用炮姜是因為其性味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的功能,治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選用肉桂是因為其性味辛甘,熱,入腎、脾、膀胱經,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能,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選用附子是因為其性味辛甘,熱,有毒,入心、脾、腎經,有回陽補火,散寒除濕的功能,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蹂甓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選用大棗是因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wèi),解藥毒的功能,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wèi)不和,心悸怔忡,婦人臟躁。選用升麻是因為其性味甘辛微苦,涼,入肺、脾、胃經,有升陽,發(fā)表,透疹,解毒的功能,治時氣疫勞,頭痛寒熱,喉痛,口瘡疤,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選用連翹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心、肝、膽經,有清 熱,解毒,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選用白芷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的功能,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選用鉤藤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肝、心經,有清熱平肝,熄風定驚的功能,治小兒驚癎瘈痕,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癎。選用西洋參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涼,入心、肺、腎三經,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的功能,治肺虛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虛熱煩倦。選用三棱是因為其性味苦辛,平,入肝、脾經,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能,治癥瘕積聚,氣血凝帶,心腹疼痛,脅下脹疼,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瘡腫堅硬。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療效
半夏2-14克陳皮6-10克黃連2-8克
前胡2-14克葛根5-15克公丁香1-4克
茯苓5-15克青皮2-10克厚樸3-10克
防風3-19克白扁豆5-15克雞內金2-10克
炮姜1-5克肉桂2-10克附子4-15克
大棗2-10克升麻1-4克連翹2-12克
白芷2~6克鉤藤2-8克西洋參2-10克
三棱6-15克 其中,優(yōu)選為
半夏5克陳皮8克黃連3克
前胡5克葛根8克公丁香2克
茯苓9克青皮5克厚樸9克
防風10克白扁豆13克雞內金8克
炮姜3克肉桂5克附子8克
大棗5克升麻2克連翹8克白芷4克鉤藤3克西洋參 4克
三棱12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2、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篩去灰屑;
3、黃連揀去雜質,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4、前胡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溫干燥,篩去碎屑;
5、葛根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及時切片,曬干;
6、公丁香除去雜質,花梗,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7、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8、青皮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9、厚樸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刮去粗皮,洗凈,切絲,晾干;
10、防風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1、白扁豆取原藥材,除去霉、蛀白扁豆粒及雜質,用時搗碎;
12、雞內金揀去雜質,漂凈曬干;
13、炮姜取干姜片或塊,按沙燙法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14、肉桂揀凈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亥Ij,切片,晾
干;
15、附子取鹽附子洗凈,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臍,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用姜湯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鍋內,用武火急炒至煙起,微鼓裂為度,取出,放涼;
16、大棗揀凈雜質,曬干;
17、升麻揀去雜質,略泡洗凈,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8、連翹揀凈雜質,搓開,除去枝梗;
19、白芷揀凈雜質,用水洗凈,浸泡,撈出潤透,略曬至外皮無滑膩感時,再悶潤后,切片干燥;
20、鉤藤揀去老梗、雜質,洗凈,曬干;
21、西洋參原藥用清水噴潮,覆蓋濕布,夏秋潤2天,冬春潤3天,取出切片,晾干;
22、三棱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二、制備
I、將所述重量的半夏、陳皮、黃連、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樸、防風、白扁豆、雞內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棗、升麻、連翹、白芷、鉤藤、西洋參、三棱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20分鐘,武火煎煮沸騰3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即得第一次煎煮液。2、將第一次過濾后藥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即得第二次煎煮液。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將煮液分為4劑。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治脾胃虛寒,腹痛吐瀉的功效,治療小兒腹瀉見效快,療程短,不復發(fā),治愈率高。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包括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和臨床觀察試驗。[試驗例I]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體重2. 0—2. 5kg,分兩組,每組10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20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兩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觀察資料
I、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120例,其中輕型類小兒患者80例,重型類小兒患者40例。2、診斷標準
輕型類患者病兒脘腹脹滿,腹痛即瀉,瀉后痛減,瀉物奇臭難聞,曖氣酸餿或嘔吐酸腐,不思飲食,身煩,夜臥不安,舌苔厚或厚膩,色白或微黃,脈象滑實,指紋沉滯;
重型類患者除兼有上述輕型癥狀外,還出現(xiàn)脫水癥狀,患兒煩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等明顯中毒癥狀。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I劑,每天早、晚各服I次,10天為一個療程,輕型類患者服用一療程,重型類患者連續(xù)服用兩個療程。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小兒腹瀉癥狀恢復正常,觀察半年無復發(fā)者;
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小兒腹瀉逐步恢復正常;
無效臨床部分癥狀消失或無改變,達不到好轉標準者。5、治療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的原料藥制成 半夏2-14克陳皮6-10克黃連2-8克 前胡2-14克葛根5-15克公丁香1-4克 茯苓5-15克青皮2-10克厚樸 3-10克 防風3-19克白扁豆5-15克雞內金2-10克 炮姜1-5克肉桂2-10克附子4-15克 大棗2-10克升麻1-4克連翹2-12克 白芷2-6克鉤藤2-8克西洋參2-10克 三棱6-15克。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半夏5克陳皮8克黃連3克 前胡5克葛根8克公丁香2克 茯苓9克青皮5克厚樸 9克 防風10克白扁豆13克雞內金8克 炮姜3克肉桂5克附子8克 大棗5克升麻2克連翹8克 白芷4克鉤藤3克西洋參4克 三棱12克。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2)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篩去灰屑; (3)黃連揀去雜質,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4)前胡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溫干燥,篩去碎屑; (5)葛根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及時切片,曬干; (6)公丁香除去雜質,花梗,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7)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8)青皮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9)厚樸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刮去粗皮,洗凈,切絲,晾干; (10)防風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1)白扁豆取原藥材,除去霉、蛀白扁豆粒及雜質,用時搗碎; (12)雞內金揀去雜質,漂凈曬干; (13)炮姜取干姜片或塊,按沙燙法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14)肉桂揀凈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刻,切片,晾干; (15)附子取鹽附子洗凈,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臍,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用姜湯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鍋內,用武火急炒至煙起,微鼓裂為度,取出,放涼;(16)大棗揀凈雜質,曬干; (17)升麻揀去雜質,略泡洗凈,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8)連翹揀凈雜質,搓開,除去枝梗; (19)白芷揀凈雜質,用水洗凈,浸泡,撈出潤透,略曬至外皮無滑膩感時,再悶潤后,切片干燥; (20)鉤藤揀去老梗、雜質,洗凈,曬干; (21)西洋參原藥用清水噴潮,覆蓋濕布,夏秋潤2天,冬春潤3天,取出切片,晾干; (22)三棱揀凈雜質,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半夏、陳皮、黃連、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樸、防風、白扁豆、雞內金、炮姜、肉桂、附子、大棗、升麻、連翹、白芷、鉤藤、西洋參、三棱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6倍量,浸泡120分鐘,武火煎煮沸騰3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即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將第一次過濾后藥渣加水3倍量,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即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將煮液分為4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是由半夏、陳皮、黃連、前胡、葛根、公丁香、茯苓、青皮、厚樸、防風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治療脾胃虛寒,腹痛吐瀉的功效,用于治療小兒腹瀉見效快,療程短,不復發(fā),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847124SQ20121036172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張永紅 申請人:張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