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屬于骨科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頸椎前路重建手術中主要采用的醫(yī)療器械是內部可植骨的鈦網和人工頸椎 間盤。前者雖然固定可靠,能有效恢復頸椎生理曲度,但易導致相鄰節(jié)段的椎間盤退變,頸 椎融合相鄰節(jié)段有著高達60%-90%的退變發(fā)生率,影響患者的術后功能恢復,嚴重者需要 二次手術。人工頸椎間盤易導致患者頸椎生理前凸變小,而且生理前凸較小的患者也不易 用人工頸椎間盤。應用以上倆種醫(yī)療器械的術后并發(fā)癥較為常見,且無法避免。專利申請2010020501852. 6,能部分解決上文提到的問題,但是在結構和功能上還 存在著某些局限性,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頸椎前路手術中采用的醫(yī)療器械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 種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包括位于中部的橫向鈦網,兩側連有鈦網固定器,上 下方為人工椎板,人工椎板上連有人工半椎間盤或人工頸椎間盤,橫向鈦網正前方為網狀 鈦板五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鈦網的高度為14mm-22mm,寬度為8mm-16mm ;所述的鈦網固定器是由四個鋸齒狀體圍成的一個四邊框體,鈦固定器后框與橫向鈦網軸性連接,鈦網固定器后框所在平面與橫向鈦網所在平面 呈10-60°的夾角;鈦網固定器前框中部連有防后移擋板,鈦網固定器前框所在平面與網 狀鈦板所在平面成10-60°的夾角,防后移擋板與網狀鈦板在同一平面上,鈦網固定器前、 后框的高度與橫向鈦網高度一致;鈦網固定器上、下框長度為12mm-20mm,鈦網固定器上、 下框所在平面與上下人工椎板所在平面呈10-60°夾角,鈦網固定器上、下框最前方的一個 鋸齒較大,成弧形;所述的人工椎板與橫向鈦網軸性連接,人工椎板包括上人工椎板和下人工椎板, 上人工椎板下面有3個方向向下的錐狀突起,下人工椎板上面有3個方向向上的錐狀突起; 錐狀突起內側設有人工椎板定位器;上人工椎板前緣下面和下人工椎板上面各有一擋板, 擋板中部有一鎖定孔,上人工椎板前緣上面連有一彈性限位器,彈性限位器底部與上人工 椎板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下人工椎板下面連有滑動槽,滑動槽上可安放 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或滑動椎板;所述的人工半頸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彈性組件和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 組成,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后緣與上人工椎板軸性連接,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近似于半球 形,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底部與上人工椎板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前緣與彈性限位器頂部相連,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 外殼、彈性組件、彈性限位器和滑動芯組成,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后緣與滑動芯軸性連接, 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頂部與滑動芯相連,底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彈性限位 器底部與滑動芯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前緣相連,滑動芯與滑動槽滑動連接;所述的人工頸椎間盤是建立在人工半頸椎間盤的基礎上的,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 換成滑動椎板,滑動椎板中部有凹陷,與下方的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相匹配,鎖定人工半頸 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彈性組件、彈性限位器和鎖定人工椎板組成,人工半頸椎間 盤外殼后緣與鎖定人工椎板軸性連接,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 外殼相連,底部與鎖定人工椎板相連,彈性限位器底部與鎖定人工椎板相連,頂部與人工半 頸椎間盤外殼前緣相連,上位的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上方為上位人工鎖定椎板,上位人工 鎖定椎板中部有凹陷,與上位的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匹配;所述的網狀鈦板的高度為14mm-22mm,寬度為8mm-16mm,網狀鈦板中間的上端和 下端分別設有一個鎖定孔,與擋板上的鎖定孔對應鎖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如下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避免了目前頸椎前路重建手術中常用的醫(yī)療器械所帶來的術后常見并發(fā)癥,與目前通常使用的普通鈦網和人工頸椎間盤 相比本裝置增加了椎間植骨量,鈦網橫向放置,不影響供應椎體血流血管的走向,提高植骨 融合率,恢復了椎體的高度及正常生理彎曲,縮短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提高重建系統(tǒng)的穩(wěn) 定性。
圖1為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植入前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植入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植骨結束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由人工半頸椎間盤換成人工頸椎間盤后的結構示 意圖。圖5為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的結構示意圖。圖1-6中,1.橫向鈦網;2.鈦網固定器后框;3.鈦網固定器上下框;4.鈦網固定器 前框;5.上人工椎板;6.下人工椎板;7.滑動槽;8.錐狀突起;9.人工椎板定位器;10.人 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1.彈性組件;12.彈性限位器;13.擋板;14.鎖定孔;15、網狀鈦板; 16、上位人工鎖定椎板;17、滑動椎板;18、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19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 20.滑動芯;21.鎖定人工椎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植入前如圖1中,包括位于中部的橫向鈦網1, 橫向鈦網1兩邊軸性連有鈦網固定器,兩側的鈦網固定器向內合攏。橫向鈦網1上下邊軸性連有上、下人工椎板,上人工椎板5上面軸性連有人工半頸椎間盤和下人工椎板6下面 連有滑動槽7,滑動槽7上連有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19。橫向鈦網1高度與相應的椎體后 緣高度一致或略小(椎體后緣高度見表1),寬度與椎體開槽寬度一致或略小(椎體槽寬度 8-16mm),既有利于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前屈又能防治植骨塊掉入椎管內,產生新的臨床癥 狀。鈦網固定器是由四個鋸齒狀體圍成的一個四邊框體,鈦網固定器后框2與橫向鈦網1 軸性連接,長度與橫向鈦網1高度一致,鈦網固定器后框所在平面與橫向鈦網1所在平面呈 10-60°夾角;鈦網固定器上下框3長度較椎體長度稍小,上下框所在平面與上、下人工椎 板所在平面呈10-60°夾角,其最前方的一個鋸齒較大,成弧形,且與剩余椎體前緣弧度一 致;鈦網固定器前框4與鈦網固定器后框2高度一致或略高,有利于恢復頸椎的生理前凸, 與網狀鈦板15所在平面呈10-60°夾角,中部有防后移擋板,呈耳形或半圓形,防后移擋板 與網狀鈦板15處于同一平面上。橫向鈦網1上下兩側與上、下人工椎板軸性連接,上、下人 工椎板外形與椎間盤相似,但前后徑較短,上位人工椎板5左右徑較下位人工椎板6短,是 為了避開鉤椎關節(jié)對植入本裝置時的影響,上人工椎板5下面外緣有3個方向向下的圓錐 形突起8,下人工椎板5上面外緣有3個方向向上的錐狀突起8植入改裝置后,上、下人工 椎板加壓后,其可刺入剩余椎體上下面的皮質骨內,起到固定上、下人工椎板的作用;錐狀 突起8內側是人工椎板定位器9,人工椎板定位器9成L形,鉤端向內,鉤柄與人工椎板相 連;上、下人工椎板前緣有一擋板,其距上、下人工椎板前緣的距離與網狀鈦板15厚度一致 或略小,可防止網狀鈦板15掉入裝置內部,擋板中間有鎖定孔,可與網狀鈦板15上的鎖定 空鎖定連接。上人工椎板5上面軸性連有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 近似于半球形,與上位椎體皮質骨下緣弧度一致,內部是彈性組件11,彈性組件11底部與 上人工椎板5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相連,當人頸部前屈時人工半頸椎間盤 外殼10前部壓力較大,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與上人工椎板5間距離減小,中立位時前部 壓力減小由于有彈性組件11的彈力作用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與上人工椎板5間距離恢 復正常,后伸時前部壓力進一步減小由于有彈性組件11的彈力作用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 10與上人工椎板5間距離增大。彈性限位器12的作用是當人頸椎后伸時,人工半頸椎間 盤外殼10與上人工椎板5間距離過大,是距離大小控制在0-4mm之內,與正常人工前屈、后 伸時頸椎椎體前緣高度變化值一致。下人工椎板6下面連有滑動槽7,滑動槽7與滑動人 工半頸椎間盤19滑動連接,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19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彈性組件 11、彈性限位器12和滑動芯組成20,其作用和功能與上文敘述相同。本裝置植入后如圖2, 加壓后的上、下人工鈦板,椎狀突起8插入剩余椎體皮質骨內,人工椎板定位器9鉤住了向 兩側撐開的鈦網固定器上下框3,起到防止撤去壓力后上、下人工椎板復位的作用;鈦網固 定器已向兩側撐開,鋸齒插入剩余椎體松質骨內,鈦網固定器后框2起到防止植骨快掉入 椎管內的作用,鈦網固定器上下框3最前方的鋸齒沿剩余椎體皮質骨內緣插入松質骨內, 起到防止裝置向前滑脫的作用,鈦網固定器前框4中部防后移擋板卡在剩余椎體皮質骨外 緣,起到防止椎體向后移位的作用。裝置植骨后如圖3,放置網狀鈦板15,網狀鈦板15寬度 與橫向鈦網1 一致,可卡在兩個鈦網固定器前框4中間,防止兩側鈦網固定器向內合攏,影 響其固定作用,網狀鈦板15高度與橫向鈦網1高度一致或略高,利于恢復頸椎的生理前凸, 網狀鈦板15中部上下緣上各有一鎖定孔,可與擋板13上的鎖定孔14鎖定連接。 實施例2 [0028]如患者較年輕,且能耐受較大手術,或相鄰節(jié)段有新的病變,且不得不手術時,可 以將本裝置的人工半頸椎間盤換成人工頸椎間盤。人工頸椎間盤是建立在人工半頸椎間盤 上的,只需在上位椎體下緣植入上位人工鎖定椎板16,上位人工鎖定椎板16中部有凹陷, 可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匹配。再通過滑動槽將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19換成鎖定人 工半頸椎間盤18,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10、彈性組件11、彈性限位 器12和鎖定人工椎板21組成,作用和功能與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19相同。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在臨床試驗時,術前測量患者重建椎體前后緣高度及椎體前后徑長 度,并做相應記錄。按所測得的選擇型號合適的該裝置,橫向鈦網1的高度與所測得的椎體 后緣高度一致或略小,橫向鈦網1的寬度為8-16mm,鈦網固定器上下框4長度較椎體前后徑 長度稍小。然后行椎體槽式切除,并切除椎體上下的間盤組織。植入本裝置,先加壓上、下 人工椎板,使圓錐狀突起8插入到剩余椎體皮質骨內,再向兩側撐開鈦網固定器,使其鋸齒 全部插入到剩余椎體的松質骨內,然后向本裝置內植骨,植骨量適當時情況而定。植骨結束 后,安放網狀鈦板14,并鎖定連接網狀鈦板15與擋板13,植入過程結束。附表如下椎體后緣高度見表1 表1 (單位mm)
權利要求1.一種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包括位于中部的橫向鈦網,兩側連有鈦網固定器,上下 方為人工椎板,人工椎板上連有人工半頸椎間盤或人工頸椎間盤,橫向鈦網正前方為網狀 鈦板五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鈦網固定器是由四個鋸齒狀體圍成的一個四邊框體,鈦網固定器后框與橫向鈦 網軸性連接,鈦網固定器后框所在平面與橫向鈦網所在平面呈10-60°的夾角;鈦網固定 器前框所在平面與網狀鈦板所在平面成10-60°的夾角,鈦網固定器前、后框的高度分別與 橫向鈦網高度一致;鈦網固定器上、下框長度分別為12mm-20mm,鈦網固定器上、下框所在 平面與上下人工椎板所在平面呈10-60°夾角;所述的人工椎板與橫向鈦網軸性連接,人工椎板包括上人工椎板和下人工椎板,人工 椎板前緣各有一擋板,擋板中部有一鎖定孔,與網狀鈦板上的鎖定空鎖定連接;所述的網狀鈦板的高度為14mm-22mm,寬度為8mm-16mm,網狀鈦板中間的上端和下端 分別設有一個鎖定孔,與擋板上的鎖定孔對應鎖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向鈦網的高 度為 14mm-22mm,寬度為 8mm-16mm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鈦網固定器前 框中部連有防后移擋板,防后移擋板與網狀鈦板在同一平面上;鈦網固定器上、下框最前方 的一個鋸齒較大,成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人工椎板下 面有3個方向向下的錐形突起,下人工椎板上面有3個方向向上的錐狀突起;錐狀突起內側 設有人工椎板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半頸椎間 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彈性組件和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組成,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后 緣與上人工椎板軸性連接,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近似于半球形,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 底部與上人工椎板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前緣與彈 性限位器頂部相連,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彈性組件、彈性限位器和 滑動芯組成,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后緣與滑動芯軸性連接,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頂部 與滑動芯相連,底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彈性限位器底部與滑動芯相連,頂部與人 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前緣相連,滑動芯與滑動槽滑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其特征在于人工頸椎間盤是建立 在人工半頸椎間盤的基礎上的,滑動人工半頸椎間盤換成滑動椎板,滑動椎板中部有凹陷, 與下方的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相匹配,鎖定人工半頸椎間盤由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彈性 組件、彈性限位器和鎖定人工椎板組成,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后緣與鎖定人工椎板軸性連 接,內部是彈性組件,彈性組件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連,底部與鎖定人工椎板相 連,彈性限位器底部與鎖定人工椎板相連,頂部與人工半頸椎間盤外殼前緣相連,上位的人 工半頸椎間盤外殼上方為上位人工鎖定椎板,上位人工鎖定椎板中部有凹陷,與上位的人 工半頸椎間盤外殼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頸椎前路重建裝置。該裝置采用鈦合金制成,包括位于中部的橫向鈦網,兩側連有鈦網固定器,上下方為人工椎板,人工椎板上連有人工半頸椎間盤或人工頸椎間盤,橫向鈦網正前方為網狀鈦板五個部分。本裝置是對原裝置的進一步完善,鈦網固定器上新增設了防后移擋板,使固定更為牢固,人工半頸椎間盤或人工頸椎間盤有一定彈性,與正常人體頸椎解剖學結構更加相似,患者術后恢復效果更加良好,特別是遠期的恢復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870707SQ20102063889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王歡 申請人: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