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藥物,特別是一種治療燒傷、灼傷、電擊傷、燙傷、油燒傷的中藥藥物。
背景技術:
:治療燒傷和燙傷通常采取中醫(yī)、西醫(yī)療法、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西藥對燒燙傷的治療作用在于消炎,抗感染,生肌,促進傷口愈合,促進上皮生長等。預防治療燒傷創(chuàng)面感染、消炎、抗菌,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抗生素類藥物。而中醫(yī)治療燒燙傷的治療作用在于快速止痛、消炎、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綜合中醫(yī)的許多方劑,在治療燒燙傷方面均采用大黃、黃連、黃柏、黃吝等中藥藥材,再配合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藥物,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以上各種治療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陷采取西醫(yī)療法傷口處理麻煩,費用昂貴,療效太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采取中醫(yī)療法較為有效,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目前中藥藥物治療燒傷、燙傷的效果不能達到十分有效的效果,比如不能快速的止痛、消炎、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繼而產(chǎn)生昂貴的醫(yī)療費用。因此,急需一種可以快速的止痛、消炎、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祛腐生肌、不留疤痕的中藥藥物。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它可以用藥后立即止痛、消炎,并可以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祛腐生肌,不留疤痕;它的療效短、費用低,是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灼傷、電擊傷、油燒傷的十分有效的中藥藥物。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設計一種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中藥藥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制成:赤芍1-20%、木通5-10%、大黃10-30%、銅綠10-15%、地骨皮10-20%、枯砜10-20%、發(fā)余炭10-25%、地榆10-20%。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木通10%、大黃14%、銅綠10%、地骨皮10%、枯砜20%、發(fā)余炭25%、地榆10%。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3%、木通5%、大黃30%、銅綠12%、地骨皮15%、枯磯10%、發(fā)余炭10%、地榆15%。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0%、木通6%、大黃10%、銅綠12%、地骨皮20%、枯砜12%、發(fā)余炭10%、地榆20%。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20%、木通5%、大黃10%、銅綠15%、地骨皮15%、枯砜10%、發(fā)余炭15%、地榆10%。ff述的中藥藥物是膏劑或水劑。所述的中藥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所述的中藥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本發(fā)明的特點是本發(fā)明由于采取了赤芍、木通、大黃、銅綠、地骨皮、枯礬、發(fā)余炭、地榆等中藥原料藥物作為本藥物原料藥材,其各種藥材具有協(xié)同作用的效果。其中赤芍性寒,破血通經(jīng),清熱散癰腫;木通性寒,小腸熱閉,利竅通經(jīng);大黃性苦寒,涼血解毒,清熱利濕瀉熱通腸、逐瘀通經(jīng),外治水火燙傷;銅綠性酸寒,療腫惡瘡;地骨皮味甘皮寒,解肌退熱,有汗骨蒸,強陰涼血;枯礬味酸性寒,化痰解毒,療濕疥癬;發(fā)余炭即血余炭是頭發(fā)燒焦后的余灰,味苦性微溫,生肌收口,外托瘡毒;地榆性微寒,涼血止血,抑腐殺菌。本發(fā)明的治療燒傷和燙傷的藥物的優(yōu)點為本發(fā)明制備的膏劑、水劑具有止血、止痛、抗菌、消炎和促進組織修復等作用,并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燥濕利水、止血斂瘡,抗各種感染,提高免疫力,促進傷口愈合等作用。本發(fā)明可以快速的止痛、消炎、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祛腐生肌,是一種不留疤痕的中藥藥物。它的止痛效果明顯,療程短,見效快;具有清熱殺菌,不破壞新生細胞組織的獨特功效;愈后不留疤痕,無需植皮;治療除外用藥物膏劑外,一律用脫脂棉紗布包扎,避免傷面與外界接觸感染,無需采用無菌室,殺菌燈等特殊設備;無毒、副作用。本發(fā)明為傳統(tǒng)治療燙傷、燒傷、電擊傷、油傷等中藥提供一種新治療途徑。經(jīng)臨床驗證,本發(fā)明的外用中藥制劑對臨床患者或?qū)嶒瀯游餆齻?、燙傷、電擊傷、火傷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無毒副作用,具有處方新穎,安全無毒,療效高,使用方便,費用低等優(yōu)點。對于其有益效果詳述如下。燒傷經(jīng)臨床驗證,對燒、燙傷患者有較為顯著的功效,對患者涂藥2分鐘,傷口疼痛隨即消失,傷口愈合也很快。本發(fā)明的藥物對家兔進行燙傷、急性、毒性試驗,具體情況和試驗結果如下—、燙傷性家兔的生肌試驗(一)材料1、藥物制備取本發(fā)明的藥粉3克,用蒸餾水調(diào)至10ml外涂傷口。2、對照藥市售藥美寶濕潤燒傷膏1支40g。3、脫毛劑8%硫化鈉溶液;4、動物白兔醫(yī)學院試驗動物中心提供10只。(二)、方法及結果取兔9只,體重1.75-1.9公斤,雌雄兼用,在每只兔的臀部及左右肋下剪毛,用脫毛劑脫去毛,畫好部位及面積,并在畫好的部位用手術刀劃一"弁"字形傷口,大小為3X2cm,深度為劃破真皮層,以滲血為止,然后用棉球注入醫(yī)用乙醇,置于"#"中點燃1.5min,面積3X3cm。每只兔燒傷3個部位,1個部位涂美寶濕潤燒傷膏,一個部位涂本發(fā)明的藥物,一個部位什么都不涂做到試驗的均衡性,燒傷分每個藥物涂布的部位按拉丁方式安排。分組本發(fā)明藥物組,對照組,空白組(什么都不涂)。九只兔子每三只一組分三組,一組兔是I度燒傷,一組兔是II度燒傷,還有一組兔是III度燒傷,燒傷后用藥15天,每天觀察傷口情況,(化膿、壞死、皮毛生長的情況等)。末次涂藥后的第二天,清洗創(chuàng)口,觀察創(chuàng)口生長情況。用記分法進行結果統(tǒng)計。長新皮為40分,長新毛為20分,無結痂為20分,無化膿為20分。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的藥物燒傷部位傷口完全愈合,涂美寶濕潤燒傷膏的傷口直徑明顯縮小,而空白對照組的傷口有潰爛、化膿、壞死現(xiàn)象。見表l。表1本發(fā)明藥物對燙傷性家兔的影響(X土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從試驗結果可見,本發(fā)明藥物對家兔燒傷傷口愈合有明顯效果,具有顯著思乂。二、體外抗菌實驗(一)材料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藥菌、敏感菌)、綠濃桿菌。菌種由西安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細菌室提供。(二)方法及結果用固體連繼稀釋法:將不同量藥物溶解在培養(yǎng)基上,高壓消毒冷卻后,把不同的菌種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37"C培養(yǎng)24小時取出觀察,最低抑菌濃度(MIC)在O.lg/ml以上。三、急性毒性實驗(一)材料1、藥物制備用蒸餾水制成100%的懸浮液備用。2、動物取小白鼠30只,體重23士2g,雌雄各半。(二)方法及結果取饑餓15小時的小白鼠,稱重后,以0.2ml/10g(20g/kg)的藥液灌胃,雌雄分籠詞養(yǎng),觀察10天動物有無中毒及死亡發(fā)生。結果所有動物未見明顯中毒及死亡發(fā)生,用藥后雄性鼠平均體重增加3.50土1.2g。雌性鼠平均體重增加3.62土1.51g。小結經(jīng)家兔燒傷性實驗,本發(fā)明對兔燙傷傷口具有明顯生肌、消炎效果小鼠急性毒性實驗,給予小鼠23g/kg—次灌胃觀察,一周后未見明顯毒性;MlC在0.12g/ml以上。由此可見本發(fā)明用量是一個具有開發(fā)意義的有效藥物。本發(fā)明藥物臨床方面情況,多年來經(jīng)本發(fā)明人在燒傷診所應用本發(fā)明治療燒傷病患者1000多例,取得明顯效果,深得廣大患者的贊譽。認為該藥具有迅速止疼,療效快,療程短,不需植皮,愈合無疤痕或疤痕極少的特點?,F(xiàn)在列舉本發(fā)明在燒傷診所1126個病例的記錄其中I度燒傷697例,涂藥后,治療2-3天,治愈率100%,有效率100%;1I度燒傷239例,除對有嚴重化膿的病人配合實使用抗菌素外,全部使用該藥外涂3-5天,有效率100%,治愈率98%;III度燒傷127例療程7-15天,治愈率97%,有效率100%。IV度燒傷63例療程45-50天,治愈率95%,有效率100%。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按下列方法分別稱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制備中藥制劑實施例l組方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木通10%、大黃14%、銅綠10%、地骨皮10%、枯磯20%、發(fā)余炭25%、地榆10%。本發(fā)明中藥藥物的膏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本發(fā)明中藥水劑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本實施例對生肌收口,抑制瘡毒有特效,尤其對治療灼傷、電擊傷、油燒傷等效果明顯。實施例2組方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3%、木通5%、大黃30%、銅綠12%、地骨皮15%、枯磯10%、發(fā)余炭10%、地榆15%。本發(fā)明中藥藥物的膏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本發(fā)明中藥水劑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本實施例涼血解毒、清熱利濕,對外治水火燙傷有特效。實施例3組方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0%、木通6%、大黃10%、銅綠12%、地骨皮20%、枯砜12%、發(fā)余炭10%、地榆20%。本發(fā)明中藥藥物的膏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本發(fā)明中藥水劑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本實施例解肌退熱,強陰涼血、涼血止血,抑腐殺菌,對迅速止痛效果明顯,并對治療燒傷、燙傷、灼傷有特效。實施例4組方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20%、木通5%、大黃10%、銅綠15%、地骨皮15%、枯砜10%、發(fā)余炭15%、地榆10%。本發(fā)明中藥藥物的膏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本發(fā)明中藥水劑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本實施例破血通經(jīng),清熱散腫,并可以療腫惡瘡,對于深度燒傷、灼傷、電擊傷、.油燒傷有較好療效。本發(fā)明使用方法為用醫(yī)用棉簽沾此膏劑涂抹于患處,即刻止痛。治療1度燒傷,涂抹一次本發(fā)明的藥物,如有滲出物再涂抹一次本藥物,2-3天即可愈合。治療II度燒傷,涂抹一次藥物,如有滲出物再涂抹一次本藥物,3-5天即可愈合。治療ni度燒傷,涂抹一次藥物,如有滲出物再涂抹一次本藥物,7-15天即可愈合。治療IV度燒傷,涂抹一次藥物,如有滲出物再涂抹一次本藥物,45—50天即可愈合。本發(fā)明水劑與膏劑的使用方法相同,治療效果也相同。經(jīng)臨床驗證,本發(fā)明的外用中藥制劑對臨床患者或?qū)嶒瀯游餆齻?、燙傷、電擊傷、火傷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無毒副作用,具有處方新穎,安全無毒,療效高,使用方便,費用低等優(yōu)點。權利要求1、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中藥藥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制成赤芍1-20%、木通5-10%、大黃10-30%、銅綠10-15%、地骨皮10-20%、枯礬10-20%、發(fā)余炭10-25%、地榆10-20%。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木通10%、大黃14%、銅綠10%、地骨皮10%、枯磯20%、發(fā)余炭25%、地榆10%。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3%、木通5%、大黃30%、銅綠12%、地骨皮15%、枯磯10%、發(fā)余炭10%、地榆15%。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10%、木通6%、大黃10%、銅綠12%、地骨皮20%、枯礬12%、發(fā)余炭10%、地榆20%。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物重量百分比是赤芍20%、木通5%、大黃10%、銅綠15%、地骨皮15%、枯砜10%、發(fā)余炭15%、地榆10%。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是膏劑或水劑。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12倍的凡士林,混合均勻即為中藥膏劑。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藥藥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藥物物按上述比例混合粉碎至120200目,然后加入上述藥物總量的3倍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即為中藥水劑。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藥物,特別是一種治療燒傷、火傷、電擊傷、燙傷的中藥藥物,其特征是中藥藥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組成赤芍1-20%、木通5-10%、大黃10-30%、銅綠10-15%、地骨皮10-20%、枯礬10-20%、發(fā)余炭10-25%、地榆10-20%。它在用藥后立即止痛、消炎,并可以抑制創(chuàng)面感染,祛腐生新,不留疤痕;它的療效短、費用低,是一種治療燒傷、燙傷、電擊傷、油燒傷的十分有效的中藥藥物。文檔編號A61K35/36GK101095752SQ200710018298公開日2008年1月2日申請日期2007年7月18日優(yōu)先權日2007年7月18日發(fā)明者張仙峰,馬娟利申請人:馬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