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脾止瀉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地為健脾止瀉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小兒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生。西醫(yī)一般針對具體情況分別給與控制感染,液體療法及對癥治療。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腸道感染已被控制,鞣酸蛋白、蒙脫石散輪換使用,患兒仍腹瀉不止。對于糞便鏡檢有脂肪滴的,西醫(yī)治療起來簡直是無能為力。這可能與使用廣譜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調(diào)或喂養(yǎng)不當(dāng)有關(guān)。中醫(yī)根據(jù)臨床癥狀和體征,辯證為脾虛瀉,治宜健脾止瀉。醫(yī)藥市場上盡管有健脾止瀉功能的中成藥,但劑型不太適應(yīng)嬰幼兒的口味特點,以至患兒服藥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篩選了幾種健脾燥濕、滲濕止瀉的中藥制成健脾止瀉合劑并提供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健脾止瀉合劑,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黨參50-150份 白術(shù)50-150份蒼術(shù)50-150份蓮子50-150份 白扁豆50-150份 山藥100-300份薏苡仁100-300份 茯苓50-150份廣藿香50-150份肉豆蔻30-90份紅糖50-150份。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健脾止瀉合劑最佳重量配比范圍是黨參100份白術(shù)100份蒼術(shù)100份蓮子100份白扁豆100份 山藥200份薏苡仁200份 茯苓100份廣藿香100份 肉豆蔻60份 紅糖100份。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健脾止瀉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藥把黨參50-150份、白術(shù)50-150份、蒼術(shù)50-150份、山藥100-300份切片備用,茯苓50-150份切塊備用,廣藿香50-150份切段備用;照麩炒法將白術(shù)炒至焦黃色,蒼術(shù)炒至表面深黃色,山藥炒至黃色,薏苡仁100-300份炒至微黃色;照清炒法將白扁豆50-150份炒至微黃具焦斑,破碎;蓮子去芯,破碎;肉豆蔻煨制,破碎;b.提取揮發(fā)油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靜置分層,去除水分,濾除雜質(zhì),置于潔凈容器內(nèi)備用;c.煎煮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與黨參、蓮子、白扁豆、山藥、薏苡仁、茯苓煎煮兩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靜置12小時;d.濃縮取煎煮靜置后的上清液,在85℃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17~1.19;e.醇沉取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dá)到70%,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盡,無醇味,在55℃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1 7~1.19;f.配液將醇沉后的清膏加入純化水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另在溶糖罐中注入適量純化水煮沸,攪拌加入紅糖,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再用適量純化水將山梨酸鉀溶解并加入配液罐中,加入揮發(fā)油,而后加入適量純化水調(diào)整總量,使相對密度不低于1.08,PH值4.0~6.0,冷沉24小時后,冷濾、罐裝、滅菌、燈檢、封裝即得。
功能與主治健脾止瀉。用于小兒久瀉(脾虛型),亦可用于急性泄瀉(風(fēng)寒型)。
用法口服。1歲以下,一次5ml;1歲及1歲以上,一次10ml。每日3次。邪熱內(nèi)伏者忌用。
本發(fā)明的用藥依據(jù)藥方中黨參、紅糖補脾和中;炒白術(shù)、炒蒼術(shù)健脾燥濕止瀉;炒山藥、蓮子補脾止瀉;炒白扁豆、廣藿香健脾化濕止瀉;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煨肉豆蔻溫中行氣止瀉。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黨參、白術(shù)、茯苓均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蒼術(shù)、白扁豆、茯苓、廣藿香、肉豆蔻兼有抑菌作用,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還有健胃作用。諸藥合用,有顯著的健脾止瀉功效,并能促進食欲。
具體實施例方式先取黨參100克、白術(shù)100克、蒼術(shù)100克、蓮子100克、白扁豆100克、山藥200克、薏苡仁200克、茯苓100克、廣藿香100克、肉豆蔻60克、紅糖100克。
1.選藥把黨參、白術(shù)、蒼術(shù)、山藥切片備用,茯苓切塊備用,廣藿香切段備用;照麩炒法將白術(shù)炒至焦黃色,蒼術(shù)炒至表面深黃色,山藥炒至黃色,薏苡仁炒至微黃色;照清炒法將白扁豆炒至微黃具焦斑,破碎;蓮子去芯,破碎;肉豆蔻煨制,破碎;2.提取揮發(fā)油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靜置分層,去除水分,濾除雜質(zhì),置于潔凈容器內(nèi)備用;3.煎煮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與黨參、蓮子、白扁豆、山藥、薏苡仁、茯苓煎煮兩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靜置12小時;4.濃縮取煎煮靜置后的上清液,在85℃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17~1.19;5.醇沉取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dá)到70%,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盡,無醇味,在55℃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17~1.19;6.配液將醇沉后的清膏加入純化水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另在溶糖罐中注入適量純化水煮沸,攪拌加入紅糖100克,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再用適量純化水將山梨酸鉀2克溶解并加入配液罐中,加入揮發(fā)油,而后加入適量純化水調(diào)整總量為1000毫升,使相對密度不低于1.08,PH值4.0~6.0,冷沉24小時后,冷濾、罐裝、滅菌、燈檢、封裝即得。
臨床療效觀察1.小兒腹瀉病,經(jīng)西醫(yī)控制感染、補液、使用止瀉劑治療人腹瀉不止者112例,中醫(yī)辨證為脾虛瀉,給予本合劑治療,很快痊愈98例,好轉(zhuǎn)14例,總有效率為100%,同時患兒食欲增加。
2.小兒腹瀉病,未經(jīng)西醫(yī)治療者22例,中醫(yī)辨證為風(fēng)寒瀉,給予本合劑治療,很快痊愈18例,好轉(zhuǎn)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
權(quán)利要求
1.健脾止瀉合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黨參50-150份 白術(shù)50-150份 蒼術(shù)50-150份蓮子50-150份 白扁豆50-150份 山藥100-300份薏苡仁100-300份 茯苓50-150份 廣藿香50-150份肉豆蔻30-90份紅糖50-150份。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止瀉合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黨參100份白術(shù)100份蒼術(shù)100份蓮子100份白扁豆100份 山藥200份薏苡仁200份 茯苓100份廣藿香100份 肉豆蔻60份 紅糖100份。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消食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選藥把黨參50-150份、白術(shù)50-150份、蒼術(shù)50-150份、山藥100-300份切片備用,茯苓50-150份切塊備用,廣藿香50-150份切段備用;照麩炒法將白術(shù)炒至焦黃色,蒼術(shù)炒至表面深黃色,山藥炒至黃色,薏苡仁100-300份炒至微黃色;照清炒法將白扁豆50-150份炒至微黃具焦斑,破碎;蓮子去芯,破碎;肉豆蔻煨制,破碎;b.提取揮發(fā)油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靜置分層,去除水分,濾除雜質(zhì),置于潔凈容器內(nèi)備用;c.煎煮將白術(shù)、蒼術(shù)、廣藿香、肉豆蔻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與黨參、蓮子、白扁豆、山藥、薏苡仁、茯苓煎煮兩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靜置12小時;d.濃縮取煎煮靜置后的上清液,在85℃條件下,濃縮至相對密度1.17~1.19;e.醇沉取濃縮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dá)到70%,冷藏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盡,無醇味,在55℃條件下,相對密度為1.17~1.19;f.配液將醇沉后的清膏加入純化水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另在溶糖罐中注入適量純化水煮沸,攪拌加入紅糖,煮沸30分鐘,粗濾至配液罐中,再用適量純化水將山梨酸鉀溶解并加入配液罐中,加入揮發(fā)油,而后加入適量純化水調(diào)整總量,使相對密度不低于1.08,PH值4.0~6.0,冷沉24小時后,冷濾、罐裝、滅菌、燈檢、封裝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健脾止瀉合劑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該健脾止瀉合劑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黨參50-150份、白術(shù)50-150份、蒼術(shù)50-150份、蓮子50-150份、白扁豆50-150份、山藥100-300份、薏苡仁100-300份、茯苓50-150份、廣藿香50-150份、肉豆蔻30-90份、紅糖50-150份。健脾止瀉合劑的制備方法為a.選藥;b.提取揮發(fā)油;c.煎煮;d.濃縮;e.醇沉;f.配液。此合劑有顯著的健脾止瀉功效,并能促進食欲,不僅口感適中,小兒易于接受,而且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2GK1994445SQ200610070308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東野廣剛, 許麗輝, 孟凡營, 東野長新 申請人:東野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