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于用作機動車輛乘員約束系統(tǒng)的一部分的座椅安全帶扣緊裝置。
背景技術:
座椅安全帶組件和系統(tǒng)在機動車輛中得到廣泛使用。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具有包括座椅安全帶織帶和卷收器在內(nèi)的某些通用元件,該座椅安全帶織帶從乘員的上部軀干延伸到下部軀干,該卷收器允許織帶伸長和回縮,以使得安全帶可適用于不同體型的乘員,并且在不使用時方便移開。座椅安全帶組件通常還包括可釋放地附接到插銷板的帶扣。
座椅安全帶組件必須牢固地附接到機動車輛結(jié)構元件,以便在車輛碰撞的情況下提供必要的約束效果,同時也達到政府法規(guī)要求。另外,座椅安全帶組件必須將乘員牢固地保持在座椅中,同時也允許乘員在各種情況和情形下方便地就座于和離開座椅。
典型的座椅安全帶組件包括牢固地安裝到車輛結(jié)構(諸如,座椅框架或乘員艙的地板)的帶扣。帶扣通常包括卡槽,該卡槽的尺寸被設定為接納和保持插銷板。
插銷板通常附接到座椅安全帶織帶。座椅安全帶織帶的一端通常固定到車輛結(jié)構,并且其相對端通常固定到具有內(nèi)部卷軸的卷收器,該內(nèi)部卷軸被配置成響應于各種負載而伸長和回縮織帶。通常通過將座椅安全帶織帶穿過細長開口或卡槽來附接插銷板,從而使得插銷板可沿著織帶滑動,并且可相對于乘員的體型進行調(diào)整。插銷板通常附接到織帶,從而使得無論座椅安全帶處于扣緊構造還是解開構造,插銷板都保持在織帶上。
帶扣通常呈現(xiàn)包括按鈕的殼體的形式。單個卡槽設置在帶扣的頂部并且限定于按鈕與殼體之間,單個插銷板插入該卡槽中。在其他形式中,按鈕設在殼體的側(cè)面上,并且殼體將卡槽限定于帶扣的頂部。
由于座椅安全帶在它的壽命期間必定會經(jīng)歷多次插入和移除,因此,會存在座椅安全帶較長時間地處于解開狀態(tài)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殼體頂部的卡槽敞開并且能夠在乘員需要進行扣緊時接納插銷板。在一些方法中,帶扣維持在豎直位置,以更便于乘員使用。在其他方法中,帶扣可靠著車輛座椅平放。通常,帶扣嵌入車輛座椅中以提供薄型車輛座椅。在這些方法的每一者中,卡槽容易受到碎屑、或插入卡槽或無意落入卡槽中的其他物體的影響。此類碎屑可包括硬幣、針、回形針、砂礫、發(fā)卡、橡皮筋或者其他類似物件??ㄔ趲Э蹆?nèi)的碎屑可妨礙帶扣正常操作。人們已將座椅安全帶帶扣開發(fā)成具有較小的卡槽,但卡槽越小導致閂鎖越小,從而可能不滿足設計標準。例如,傳統(tǒng)的安全帶扣卡槽具有延伸橫跨帶扣的寬度、以及與插銷板的厚度對應的高度。卡槽還具有用于接納插銷板的至少一部分長度的深度。較小卡槽設計的一個例子已用于兒童座椅,該兒童座椅使用五點座椅安全帶設計中的一對分開的插銷板。較小卡槽具有較小寬度,而高度大致相同。這些設計要求從兒童乘員的一側(cè)扣緊一個插銷板,并且從另一側(cè)扣緊第二插銷板。因此,用到了兩個卡槽,其中每個卡槽的寬度比傳統(tǒng)帶扣更小。插銷板在設置于兒童乘員雙腿之間的中心帶扣處相遇。然而,對于不再適用兒童座椅的乘員而言,此類設計并不實用。它們更不舒適且難以調(diào)整到容納不同體型的乘員。此外,比起使用單個插銷板和帶扣系統(tǒng)的情況,使用兩個單獨的插銷板必然會使得用戶更難進行扣緊和解開操作。因此,可對座椅安全帶扣緊系統(tǒng)進行改良,提高帶扣對碎屑的抵抗能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座椅安全帶扣緊系統(tǒng)提供了下列優(yōu)點:在保持與傳統(tǒng)設計類似的總寬度的同時,限制或防止碎屑進入帶扣卡槽。然而,卡槽被分成兩個卡槽部分,并且每個卡槽部分的寬度小于單個卡槽的總寬度。這將改進帶扣的功能,并且減少需要進行昂貴的修理或更換的情況。帶扣包括設置在卡槽內(nèi)的封擋構件,該封擋構件限定了兩個卡槽部分。封擋構件可以呈與按鈕成整體的封擋部分的形式。封擋部分限定了卡槽的較小寬度。插銷板具有作為整體結(jié)構的一部分的兩個指狀件。具有兩個指狀件的單個插銷板類似于相似的插銷板,并且可改造成傳統(tǒng)系統(tǒng)。帶扣包括空腔中能夠響應于按壓按鈕而樞轉(zhuǎn)的閂鎖構件。閂鎖構件包括一對小柱,該對小柱通過插入到由指狀件限定的窗口中來保持指狀件。
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封擋構件可以呈設置在帶扣內(nèi)的彈出器的突起的形式。突起朝向帶扣卡槽的開口延伸,從而將卡槽分成兩個較小卡槽部分。由于彈出器突起會阻止碎屑進入殼體,因而該突起可用來代替封擋部分。然而,在一些情況下,除了使用封擋部分之外還可使用具有突起的彈出器。
對于本發(fā)明涉及的領域中的技術人員而言,當結(jié)合附圖來參閱以下對優(yōu)選實施例和所附權利要求的描述時,本發(fā)明的額外益處和優(yōu)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座椅安全帶扣緊系統(tǒng)的等軸視圖,該座椅安全帶扣緊系統(tǒng)包括帶扣和具有一對指狀件的插銷板;
圖2示出了帶扣和插銷板以及帶扣的內(nèi)部部件的分解圖;
圖3是帶扣的俯視圖,其示出了封擋部分、以及由帶扣和封擋部分限定的一對尺寸大體相等的卡槽;
圖4是插銷板的前視圖,其示出了寬度大體相等的指狀件;
圖5是沿圖4的線5-5截取的插銷板的截面圖;
圖6是插銷板的側(cè)視圖,其示出了插銷板的基座部分與指狀件大體共面;
圖7是插銷板的側(cè)視圖,其示出了插銷板以一定角度相對于指狀件定向;
圖8是具有不同寬度的指狀件的插銷板的前視圖;
圖9是帶扣的俯視圖,其示出了處于偏移位置且限定了一對具有不同寬度的卡槽的封擋部分;
圖10示出了可供選擇的帶扣的等軸視圖,該帶扣具有呈彈出器突起形式的封擋構件;
圖11是可供選擇的插銷板的等軸視圖,該插銷板具有比圖2的插銷板更短的指狀件;
圖12是可供選擇的彈出器的等軸視圖,該彈出器具有彈出器突起;并且
圖13是可供選擇的扣緊系統(tǒng)的分解圖,該扣緊系統(tǒng)具有圖10的帶扣、圖11的插銷板和圖12的彈出器。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到圖9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例的具有座椅安全帶扣緊系統(tǒng)10的乘員約束系統(tǒng)。參見圖1,系統(tǒng)10包括適于安裝到車輛結(jié)構14的帶扣12、以及適于由帶扣12接納并固定的插銷板16。插銷板16還適于在該插銷板16被帶扣固定時,允許帶扣12保持住系統(tǒng)10的座椅安全帶織帶18。
在一個方法中,安全帶織帶18在其下端具有錨定件20并且在其上端具有卷收器22。錨定件20和卷收器22可具有也可不具有預緊器功能。因此,當插銷板16被帶扣12接納并保持住時,安全帶織帶18具有連接到車輛的三個連接點:在安全帶織帶18的兩端處以及在帶扣12處,從而織帶18得到保持。
參見圖1和圖2,帶扣12具有大致為矩形的筒式形狀。帶扣12由采用已知制造方法(諸如,采用粘合劑、機械緊固件、壓力配合等)連接在一起的各種部件構成。圖2中以分解圖示出了帶扣12,并示出了各種內(nèi)部部件。帶扣12包括限定帶扣12的大體外部形狀的外部殼體30。殼體30具有大致彎曲的形狀,以便讓車輛乘員感覺舒適。
帶扣12還包括底蓋32,該底蓋聯(lián)接到外部殼體30從而提供大致封閉的結(jié)構。當然,也可使用其他方式來提供封閉空間,諸如,將所需的形狀注模成型。應當理解,本公開中設想了用于為帶扣12提供封閉空間的其他已知方式。
因此,帶扣12還限定了位于外部殼體30和底蓋32內(nèi)的內(nèi)部腔體36。內(nèi)部腔體36的尺寸被設定為容納帶扣12的各種內(nèi)部部件,其中一些部件是固定的,并且其中一些部件可相對于殼體30和底蓋32移動。
例如,參見圖2和圖3,帶扣12包括在帶扣12內(nèi)相對于殼體30平移的可按壓按鈕40。按鈕40與帶扣12的內(nèi)部部件42的組件機械地配合,從而導致內(nèi)部部件42發(fā)生移動,繼而通過傳統(tǒng)方式釋放插銷板16。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這些內(nèi)部部件42。
帶扣12及其內(nèi)部部件42具有關閉狀態(tài)和打開狀態(tài)。部件42和按鈕40朝向關閉狀態(tài)偏置,從而使得在未按壓按鈕40時,部件42將處于防止已插入的插銷板16從帶扣12中移出的位置。抵抗著按鈕40的偏置而按壓該按鈕并將其壓向打開狀態(tài),將反過來迫使內(nèi)部部件42抵抗其偏置并進入打開狀態(tài),從而允許插銷板16從帶扣中移出。
內(nèi)部部件42也被布置成無需按壓按鈕40便允許插銷板16插入帶扣12中,如傳統(tǒng)帶扣的典型情況那樣。在與部件接觸之后,插銷板16將導致部件發(fā)生移動,從而迫使它們抵抗其偏置。一旦插銷板16已插入預定距離,部件42的偏置將導致它們返回到關閉狀態(tài),從而將插銷板16保持在關閉位置。
如上文所述,并且參見圖2的分解圖,插銷板16由帶扣12的內(nèi)部部件42以類似于傳統(tǒng)帶扣的方式進行保持。內(nèi)部部件42包括基部框架110和可旋轉(zhuǎn)地聯(lián)接到基部構件110的閂鎖構件80。閂鎖構件80包括鉸鏈凸起81,該鉸鏈凸起可旋轉(zhuǎn)地插入基部構件110的鉸鏈孔117中。部件42還包括彈出器213和鎖定桿230。彈出器213插入到基部框架110的彈出器狹槽118中。鎖定桿230插入到基部框架110的移動狹槽116中。提供了慣性杠桿160,該慣性杠桿聯(lián)接到按鈕40和鎖定桿230。在壓下按鈕40時,鎖定桿230將沿著移動狹槽116移動,從而迫使閂鎖構件80樞轉(zhuǎn)到打開位置,釋放插銷板16。
參見圖4,不同于包括單個鎖舌部分的傳統(tǒng)插銷板,插銷板16包括具有一對指狀件52的鎖舌部分50。當然,在其他方法中也可使用額外的指狀件。每個指狀件52均限定了窗口54,該窗口呈延伸穿過每個指狀件52主體的通孔的形式,從而使得兩個指狀件52具有兩個窗口54。窗口54具有大致細長的形狀,該形狀在平行于指狀件52的縱向的方向上延伸。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形狀,諸如,長度與寬度相同的窗口,或者呈圓形或橢圓形形式的窗口,或者是寬度大于長度的窗口。
包括指狀件52的鎖舌50具有薄而平坦的形狀,類似于傳統(tǒng)插銷板。鎖舌和每個指狀件52在一側(cè)上具有第一平坦表面,并且在相對側(cè)上具有第二平坦表面。因此,鎖舌50和指狀件52均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如圖5所示。指狀件52延伸自插銷板16的基座部分56,該基座部分56比包括指狀件52的鎖舌部分50更寬。在一個方法中,基座部分56與指狀件52成整體,其中包覆模制部分57(諸如,塑料)在插銷板16的結(jié)構上延伸,以限定基座部分56。在另一方法中,基座部分56可以是與鎖舌50分開的、并且使用已知的附接方法附接到鎖舌50的單獨件。
基座部分56還具有朝向指狀件52減縮的錐形,從而使得橫截面朝向指狀件52逐漸減小。鎖舌50中貫穿指狀件52的截面呈現(xiàn)為并排的一對矩形,它們之間存有空間,如圖5所示。
鎖舌50還限定了指狀件52之間的細長通道58。通道58在平行于鎖舌50的縱軸的方向上從指狀件52的端部延伸到基座部分56。通道58相應地被配置成允許元件通過通道58而受到接納。換言之,具有兩個指狀件52的鎖舌50可插入到被一實體元件間隔開的一對開口中。
參見圖6,在一個方法中,插銷板16的基座部分56可與鎖舌50和指狀件52處于相同的平面。在另一方法中,基座部分56可在與鎖舌50和指狀件52的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中定向,如圖7所示。在此方法中,當插銷板16被插入,插銷板16與帶扣的相對關系將取決于插銷板16的取向。
在一個方法中,指狀件52具有相同尺寸和長度,如圖4所示,并且在插銷板16上對稱地排布。在此方法中,無論插銷板16是否圍繞其縱軸翻轉(zhuǎn),它都可插入。因此,具有相同尺寸的指狀件52對于具有共面基座部分56的插銷板而言是優(yōu)選的。
參見圖8,在另一方法中,這些指狀件52具有不同尺寸,因此在插銷板16上不對稱。在此方法中,插銷板16可在一個取向上插入,但在翻轉(zhuǎn)后的取向上無法插入。指狀件52的這種構造對于具有傾斜基座部分56的插銷板而言可以是優(yōu)選的,以使得在插入插銷板時,基座部分56相對于帶扣12在相同方向上成角度。
然而,應當理解,不同尺寸的指狀件52可用于平坦插銷板16構造。類似地,相似尺寸的指狀件52可用在彎曲的插銷板16構造上。
插銷板16可在無需按鈕40的啟動的情況下插入。插銷板16由接納在指狀件52的窗口54中的小柱82保持。小柱82是閂鎖構件80的一部分。閂鎖構件80操作性地聯(lián)接到按鈕40,使得壓下按鈕40將導致閂鎖構件80樞轉(zhuǎn),從而移動小柱82使之與窗口54脫離接合。閂鎖構件80的移動將導致兩個小柱82移動,從而大約在相同的時間釋放每個指狀件52。彈出器213在與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當小柱82從指狀件52中釋放時,彈出器213將迫使指狀件52和插銷板遠離小柱80,從而使得插銷板16將從帶扣12中彈出,并且即使不再按壓按鈕40,也可移除插銷板16。
參見圖3,帶扣12及其部件部分結(jié)合起來限定了并排布置的一對卡槽60??ú?0的尺寸被設定為并且被配置成接納插銷板的指狀件52。優(yōu)選地,卡槽60的尺寸略大于指狀件52,從而允許指狀件52更容易插入到卡槽60中。然而,卡槽60不宜過大,否則指狀件52和插銷板16在插入時將不會牢牢緊固在帶扣12內(nèi)。這些卡槽60被封擋構件69分開,該封擋構件采用集成到帶扣12中的封擋部分70的形式。在優(yōu)選的方法中,封擋部分70與按鈕40結(jié)合成整體。然而,在另一方法中,封擋部分也可與殼體30結(jié)合成整體。換言之,帶扣12限定了卡槽,而封擋部分70將卡槽分隔開,并限定了第一卡槽部分和第二卡槽部分。后文將參考帶扣12的內(nèi)部部件來描述封擋構件69的其他形式。
在一個方法中,封擋部分70設置在帶扣12內(nèi),以限定一對相等尺寸的卡槽60,如圖3所示。在此方法中,封擋部分70在帶扣12上大體居中,從而當從插入方向觀察卡槽60時,帶扣12是對稱的。在此方法中,插銷板16可在兩個不同的180度取向上插入。這在下列設計中可以是優(yōu)選的:插銷板16可因座椅安全帶織帶18的扭轉(zhuǎn)或折疊而翻轉(zhuǎn);以及插銷板16的取向不重要,諸如,無論處于哪種180度取向,插銷板16看起來都相同。
參見圖9,封擋部分70向一側(cè)(左側(cè)或右側(cè))偏移,從而使得這些卡槽60具有不同的寬度,并且在從插入方向觀察時,帶扣12看起來不對稱。在此方法中,插銷板16可在一個特定取向上插入。
如上文所述,指狀件52可具有相似尺寸或不同尺寸。因此,在具有居中封擋部分70的帶扣12中使用的是尺寸相似的指狀件52,而在具有偏移封擋部分70的帶扣12中使用的是不同尺寸的指狀件52。
如上文所述,封擋部分70整合到帶扣12中。參見圖3,在一個方法中,封擋部分70整合到移動進入和離開帶扣12的按鈕40中。因此,在按壓按鈕40時,封擋部分70將與該按鈕一起行進,以從帶扣12中釋放插銷板16。當插銷板16插入到帶扣12中時,封擋部分70留在帶扣12的頂部附近并且將不發(fā)生移動。指狀件52插入到卡槽60中將不會對封擋部分70產(chǎn)生影響。如果插銷板16在嘗試插入的過程中未對準,那么指狀件52將不會進入卡槽60。如果指狀件52之一接觸封擋部分70,那么由于指狀件52中的另一個將接觸帶扣殼體30,所以阻止插銷板16插入和移動按鈕。
當插銷板16沒有插入到帶扣12中時,封擋部分70將留在帶扣12的頂部,從而降低碎屑進入帶扣12內(nèi)部的能力。
當在插入插銷板16的情況下壓下按鈕40時,封擋部分70移動到帶扣12中將不會提高碎屑進入帶扣12的能力,這是因為插銷板的基座部分56將跨越帶扣12的頂部,從而阻擋碎屑。
如果在未插入插銷板16的情況下壓下按鈕40,那么當封擋部分70處于帶扣的內(nèi)部時,較寬的碎屑有可能進入帶扣12。然而,當按鈕返回到帶扣的頂部時,封擋部分70將朝向帶扣12的頂部往回移動,從而排出可能已經(jīng)進入的較寬碎屑。此外,在不插入插銷板16時壓下按鈕40的情況極少,因為如果不插入插銷板16,那么沒有理由壓下按鈕40,而且壓下按鈕40的目的就是釋放插銷板16。插銷板16進入帶扣12時無需壓下該按鈕。
通過將封擋部分70與按鈕40整合成一體,可采用具有封擋部分70的按鈕40替換傳統(tǒng)按鈕而對現(xiàn)有的帶扣設計進行更改。按鈕40的其余部分可保持不變。封擋部分70占據(jù)的空間在先前設計中已存在,因此封擋部分70將只是占據(jù)該空間。類似地,現(xiàn)有插銷板可由具有兩個指狀件52的插銷板16替換,這兩個指狀件對應于由封擋部分70的位置所限定的卡槽60的寬度。閂鎖構件80可替換傳統(tǒng)閂鎖構件,前者具有穿過窗口54來保持指狀件52的兩個小柱82,后者具有與傳統(tǒng)單個鎖舌/窗口設計一起使用的單個小柱或爪形件。
在另選方法中,封擋部分70整合到帶扣殼體30中。在此方法中,封擋部分70將仍然處在帶扣12的頂部。在壓下按鈕40時,該封擋部分將不會移動。對于按鈕40不鄰近卡槽60的設計而言,這個方法可以是有利的。例如,按鈕40可設置在帶扣12的側(cè)面。這個另選方法可應用于圖1、圖3和圖9中示出的結(jié)構,其中封擋部分70與帶扣殼體30成整體,而不是與按鈕40成整體。
如上文所述,封擋部分70限制碎屑引入到帶扣12中。封擋部分70與插銷板16的指狀件52配合起來,允許插銷板16插入到帶扣12中。指狀件52限定了設置在指狀件52之間的通道58。上述彈出器213與插銷板16的端部配合起來,在按鈕40被壓下時幫助插銷板16從帶扣12中彈出。更具體地講,所插入的插銷板16端部迫使彈出器213進一步進入帶扣12中并使插銷板16固定在適當位置,其中彈出器213抵抗著插入方向而偏置。一旦按鈕40被按壓,插銷板16便得以釋放,從而響應于彈出器213的偏置而允許彈出器迫使插銷板16離開帶扣12。
上述彈出器213具有大致平坦的表面,插銷板16作用于該表面。這種類型的彈出器也可用于傳統(tǒng)的單鎖舌插銷板。然而,具有兩個指狀件52的上述插銷板16限定了通道58,并且沒有在彈出器213上進行無間斷接觸。當兩個指狀件52與彈出器213接觸時,彈出器213與指狀件52之間的接觸結(jié)合起來限定了一個閉環(huán),從而包圍通道58。
因此,在另一方法中并且參見圖12和圖13,彈出器213可任選地包括彈出器突起部分214,該突起部分從彈出器213縱向地朝向帶扣12的開口延伸。除了封擋部分之外或作為另一種選擇,這個細長的突起214也可減少碎屑引入到帶扣12中的情況。
突起部分214的尺寸被設定成具有與指狀件52之間的間距對應的寬度,從而使得在插銷板16插入時指狀件52可移動經(jīng)過突起214。
突起部分214的長度取決于帶扣12是否包括與按鈕40整合成一體的封擋部分70。如果包括封擋部分70,那么封擋部分70在按鈕40被壓下時會隨該按鈕一起移動。因此,封擋部分70將朝向彈出器突起214移動。因此,在此方法中,彈出器突起214具有足夠短的長度,從而允許按鈕40被壓下而封擋部分70不接觸彈出器突起214。
然而,在封擋部分70沒有與按鈕40整合成一體的情況下,例如,當封擋部分70與殼體30整合成一體時,或者如果沒有使用封擋部分70時,突起214的長度可更長。在這些情況下,按鈕40可向下行進到帶扣12中,而不會干擾彈出器突起214。
在封擋部分70處于固定位置的情況下,彈出器突起214的長度足夠短,以便當彈出器213朝向帶扣12的開口放置并且沒有被插入的插銷板16按壓到帶扣12中時,該突起在封擋部分70的后面保持凹進。因此,具有彈出器突起214的上述彈出器213可用在圖1到圖9的實施例中。
然而,如上文所述,封擋構件69也可以呈彈出器突起214的端部215的形式,而不呈封擋部分70的形式。彈出器突起214的存在允許帶扣12在無需使用封擋部分70的情況下限制碎屑的引入。在不存在封擋部分70的情況下,彈出器突起214本身能阻擋碎屑進入帶扣12。
參見圖10到圖13,設置在帶扣12開口附近的彈出器突起214的端部215被定位在卡槽60內(nèi),類似于上述封擋部分70的定位方式。彈出器突起214(而不是封擋部分70)限定了所述一對卡槽60。類似于封擋部分70,彈出器突起214也可向一側(cè)偏移,以限定不同尺寸的卡槽60。
在此方法中,按鈕40和殼體30與具有單鎖舌插銷板的傳統(tǒng)帶扣中的按鈕和殼體相同,從而使得在沒有彈出器突起214的情況下,傳統(tǒng)單鎖舌插銷板可以插入到卡槽60中。然而,彈出器突起214的存在妨礙了對于單鎖舌插銷板的操作。具有彈出器突起214的彈出器213可快速高效地替代傳統(tǒng)帶扣中的傳統(tǒng)彈出器。
在此方法中,彈出器突起214的長度將大致對應于通道58的長度?;蛘?,換言之,通道58的長度將對應于彈出器突起214的長度。突起214也可比通道58的長度短。在這種情況下,突起214的端部215與通道58的端部之間將限定有間隙,并且指狀件52將仍接觸彈出器213,以便在插銷板16插入時將彈出器向內(nèi)推動。突起214也可比通道58長。在這種情況下,突起的端部215將接觸通道58的端部,但指狀件52將不接觸彈出器213。然而,仍可操作彈出器213,以借由使彈出器與插銷板16在通道58端部發(fā)生接觸的方式來彈出插銷板16。
通道58和指狀件52通常比與封擋部分70一起使用的那些短。這種較短通道58是插銷板16插入到帶扣12中時彈出器213被向下推到帶扣12中的結(jié)果。如上文所述,在按鈕40被壓下時彈出器213朝向開口行進,以彈出插銷板16,并且該彈出器在插銷板16未插入時留在開口的附近。因此,隨著插銷板16的插入,彈出器突起214的端部215被向下推到帶扣12中。這與當插銷板16插入時留在帶扣12頂部的封擋部分70形成對比。由于彈出器213和彈出器突起214的端部215移動到帶扣12中,因此,通道58不需要那么長。彈出器突起214的長度使得:當彈出器213朝向開口設置時(當插銷板16沒有插入時),該長度將延伸直到帶扣12的開口。在彈出器突起214的端部215設置在開口處的情況下,彈出器突起214以類似于封擋部分70的方式阻擋碎屑進入帶扣12。突起214響應于插銷板16的插入而移動遠離開口,插銷板16在此時阻擋碎屑,因此在彈出器213和突起214進一步移動到帶扣12中之后,彈出器213和突起214的移動不會允許碎屑進入。
因此,封擋構件69可以呈封擋部分70的形式,或者呈彈出器突起213的形式。彈出器突起214可在沒有封擋部分70的情況下使用,或者如有需要,可作為封擋部分70的補充進行使用。
上述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扣系統(tǒng),該帶扣系統(tǒng)阻止碎屑進入帶扣12,同時維持先前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尺寸和操作。作用在插銷板16上的力大體處于與插入相反的方向上,這些力是在車輛減速期間當安全帶織帶18被拉伸時產(chǎn)生的。具有兩個指狀件52的插銷板16的整體結(jié)構保持著與單個鎖舌類似的抗張強度。因此,上述實施例的帶扣12和插銷板16提供了與傳統(tǒng)帶扣類似的功能,但增加了對因外來物進入帶扣12而造成的損壞和維修需要的抵御作用。
盡管上述描述構成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適當范圍和相當意義的情況下,可對本發(fā)明進行更改、變化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