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多功能農用竹耙。
背景技術:
竹耙是農業(yè)生產中非常常見的工具,主要用于清理晾曬的糧食中的雜草落葉等,輕巧方便。但是傳統(tǒng)的竹耙一般都是一個整體,而現(xiàn)代的農民很多已經搬進集中修建的新居,離農田和晾曬場地較遠,一般都是騎車或開車到達,而竹耙整體不能進行拆分,不方便攜帶。另外,現(xiàn)代農業(yè)機械運用較多,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掉落一些鐵屑或細小鐵渣零部件,混在糧食當中,若沒及時清理,會影響糧食質量,甚至有一定危險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多功能農用竹耙,能夠方便拆分,且能吹走灰塵和鐵粉,清理出鐵屑或細小鐵渣零件。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多功能農用竹耙,包括耙體和與其連接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把持桿和連接桿兩部分,所述連接桿為一段中空竹桿,其一端與耙體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把持桿可拆卸連接;所述耙體中部開有一個圓形通孔,通孔內設有一個可向耙體工作面出風的風扇,耙體靠近連接桿的工作面位置設有一個電磁鐵,所述連接桿的中空竹桿內設有蓄電池,風扇和電磁鐵通過導線和開關與蓄電池連接,所述開關設在連接桿的外表面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把持桿和連接桿的敞口通過一個木塞連接,在木塞兩端的徑向上各開有一個通孔,把持桿和連接桿的側壁對應位置也開有通孔,通過螺栓依次穿過通孔并套上螺母固定。
作為優(yōu)選,所述把持桿為長短不等的三根,且其連接部的敞口大小相等。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把持桿和連接桿通過一個木塞連接,并通過螺栓螺母固定,可以方便組裝和拆卸,便于運輸;耙體上設置的風扇和電磁鐵,可以通過開關控制其與連接桿內蓄電池的通斷,從而方便開斷,及時選擇清理糧食中的雜草、灰塵、鐵屑鐵渣等;節(jié)省了操作者的體力,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耙體;2、把持桿;3、連接桿;4、木塞;5、風扇;6、電磁鐵;7、蓄電池;8、開關;9、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參見圖1,一種多功能農用竹耙,包括耙體1和與其連接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把持桿2和連接桿3兩部分,所述連接桿3為一段中空竹桿,其一端與耙體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把持桿2可拆卸連接;所述耙體1中部開有一個圓形通孔,通孔內設有一個可向耙體1工作面出風的風扇5,耙體1靠近連接桿3的工作面位置設有一個電磁鐵6,所述連接桿3的中空竹桿內設有蓄電池7,風扇5和電磁鐵6通過導線和開關8與蓄電池7連接,所述開關8設在連接桿3的外表面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把持桿2和連接桿3的敞口通過一個木塞4連接,在木塞4兩端的徑向上各開有一個通孔,把持桿2和連接桿3的側壁對應位置也開有通孔,通過螺栓9依次穿過通孔并套上螺母固定。
作為優(yōu)選,所述把持桿2為長短不等的三根,且其連接部的敞口大小相等。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把持桿2和連接桿3通過一個木塞4連接,并通過螺栓9螺母固定,可以方便組裝和拆卸,便于運輸;耙體1上設置的風扇5和電磁鐵6,可以通過開關8控制其與連接桿3內蓄電池7的通斷,從而方便開斷,及時選擇清理糧食中的雜草、灰塵、鐵屑鐵渣等;節(jié)省了操作者的體力,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