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豆玉米時空錯位利用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南方大豆與玉米在資源上的時空 錯位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是集糧、經、飼和加工原料于一身的重要作物。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國,20世紀 50年代前,曾是世界上大豆生產第一大國和出口國,但由于單位面積產量低、品質差,比較 效益偏低,栽培面積逐年縮小,現(xiàn)已失去世界大豆生產的領先地位,被美國、巴西、阿根廷超 越。我國大豆產需矛盾十分突出,自1996年開始進口大豆,2000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 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此后幾年,進口額連續(xù)攀升,2009年1 11月累計進口量就 達到3777萬噸。因此大力發(fā)展大豆生產,振興大豆產業(yè)是我國刻不容緩的任務。但受國內 發(fā)展勢頭強勁的玉米、水稻等優(yōu)勢作物以及國外大量進口大豆的影響,我國東北、黃淮海大 豆主產區(qū)種植面積不斷下降,大豆產業(y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危機。這要求我國大豆生產 在提高主產區(qū)產量的同時,還必須由北向南轉移,拓寬種植面積,從面增加大豆總產量。我 國南方有種植大豆的傳統(tǒng),但傳統(tǒng)的大豆種植主要采用與玉米混種間種,大豆與玉米幾乎 同期播種,同期收獲,共生時間長,受玉米蔭蔽影響大,得不到充足的光熱資源,致使產量和 效益低下,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不高。玉米是我國南方旱地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僅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湖 北、湖南和廣兩等南方7省(市、區(qū))玉米種植面積就達7000萬畝。玉米收獲后,日照充足, 雨量豐富,日均氣溫彡15°C的時間可持續(xù)到10月下旬,有2 3個月的良好氣候資源可供 利用。因此,如何在確保玉米高產的同時,充分利用玉米生育期內行間光熱資源及收獲后的 空閑氣候資源與土地資源是當前南方旱地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本發(fā)明利用玉米和大豆 兩種作物空間生態(tài)位和時間生態(tài)位的互補原理,實現(xiàn)大豆、玉米在資源上的時空互補利用, 以提升南方大豆種植規(guī)模及種植水平,提高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 用和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南方大豆、玉米時空錯位利用栽培方法,解決當前我 國南方玉米、大豆生產過程中資源利用不充分、效益低下兩大關鍵問題。本發(fā)明的積極效 果在于有效提升我國南方大豆單產水平與種植規(guī)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增加農民收入。本發(fā)明是一項新式科學種植技術,它改變了傳統(tǒng)種植玉米、大豆的方法,利用大豆 與玉米兩種作物在光熱水及土地資源上的空間生態(tài)位和時間生態(tài)位互補原理,通過作物播 期錯位、株型與熟期錯位和田間株行配置錯位等成套的田間管理技術,實現(xiàn)了南方大豆、玉 米在光熱水肥資源上的時空互補利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經濟效益。本發(fā)明的具體原 理第一,時間生態(tài)位互補。由于玉米與大豆采用錯期播種,有效避開了兩種共生作物的光熱水肥需求最大期與缺失敏感期,使共生期內作物間的資源競爭變?yōu)橘Y源互補利用,同時 大豆還充分利用了玉米收獲后空閑的2 3個月光熱水土等資源。第二,空間生態(tài)位互補。 由于采用高稈、耗氮、早中熟玉米品種與矮稈、固氮、中遲熟大豆品種搭配種植,并通過田間 株、行錯位栽植,在同一地塊里實現(xiàn)了不同空間層次光熱資源的利用,以及不同深度土壤養(yǎng) 分和養(yǎng)分中不同形態(tài)營養(yǎng)元素的利用,達到充分利用空間資源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作物株型與熟期錯位在深入研究玉米、大豆不同株型和不同熟期品種的增產效果與光熱利用機理的基 礎上,篩選出了適宜玉米、大豆互補生長的品種。玉米選用株型緊湊、葉片收斂、中矮桿(株 高2. 3米左右)的早中熟春玉米品種。大豆選用耐蔭、抗倒伏的中遲熟的地方特有夏大豆 品種。2、播期錯位針對篩選出的玉米、大豆搭配品種,實施錯期播種。玉米根據(jù)各生態(tài)區(qū)氣候特征適 時早播,丘陵地區(qū)3月上中旬播種,山區(qū)3月中下旬播種。大豆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播種, 各種植區(qū)根據(jù)氣象預報在雨前或雨后及時播種,播種時間為5月25日 6月15日。3、田間株行配置錯位大豆、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玉米寬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時,玉米寬行 內種2行大豆,大豆行間距0. 45米,玉米與大豆行間距0. 55米。大豆與玉米的種植密度根據(jù)各生態(tài)區(qū)光熱條件及土壤肥力適當密植,玉米每畝 3000株 3200株,穴距42厘米 44厘米;采用點播或肥團育苗移栽方法,實施錯穴播種或 定向移栽,待3葉期間苗、補苗后每穴定苗2株。大豆二臺土以下(溝漕地)每畝6000株 7500株,穴距27厘米 33厘米;二臺土及以上每畝6900株 8400株,穴距M厘米 四 厘米;采用錯穴點播,每穴丟5 6粒種子,播完后蓋細土,2葉 3葉期,及時補苗、間苗, 每穴定苗3株。本發(fā)明中,在玉米與大豆種植后要按其傳統(tǒng)種植方法進行精細的田間管理,包括 施肥、除草、間苗補苗、病蟲防治等環(huán)節(jié),但對大豆的田間管理上要重點注意以下環(huán)節(jié)(1) 施肥時,要根據(jù)各生態(tài)區(qū)土壤肥力及田間長勢,足施底肥,酌施追肥,即底肥畝施過磷酸鈣 35公斤、氯化鉀4公斤;追肥于玉米收后視田間長勢畝施5公斤 8公斤尿素,個別長勢較 差地塊可在開花期雨后畝撒施尿素3公斤 4公斤。播種時種肥分離,肥料施于穴中靠玉 米的兩側。(2)病蟲防治時,注意對玉米、大豆共生期間玉米害蟲的防治,以減少對共生大豆 的影響;大豆全生育期注意對根腐病、病毒病、豆桿黑潛蠅及蚜蟲進行監(jiān)控和防治。
圖1為本發(fā)明大豆與玉米的空間錯位利用模式圖。圖2為本發(fā)明大豆與玉米的播期錯位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在四川進行的試驗作為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予以進一步的說明,需要注意 的是下面的實施僅用舉例說明,本發(fā)明內容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大豆、玉米寬窄行種植,玉米窄行行距0. 45米,寬行1. 55米,內種2行大豆,行距 0. 45米,大豆品種為晚熟型貢選一號,種植密度為7500株/畝,6月5日播種,玉米品種選 用緊湊型成單14號有利于大豆高產及玉米、大豆雙季增產。表1不同玉米株型與寬窄行下的大豆和玉米產量(公斤/畝)
權利要求
1. 一種南方大豆與玉米的時空錯位利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與玉米兩種作物 通過科學的空間錯位和時間錯位技術,在低于各自生育期一半的共生期內,從時間和空間 上錯位利用同一區(qū)域內有限的光熱水資源及土地資源,提高單位土地周年產量與效益,實 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其特征在于(1)大豆與玉米通過不同株型與不同熟期品種的錯位 搭配,實現(xiàn)空間資源的錯位利用。玉米選用株型緊湊、葉片收斂、中矮桿(株高2. 3米左右) 的早中熟春玉米品種。大豆選用耐蔭、抗倒伏的中遲熟的地方特有夏大豆品種。(2)大豆與 玉米通過錯期播種,實現(xiàn)時間資源的錯位利用。玉米適時早播,丘陵地區(qū)3月上中旬播種, 山區(qū)3月中下旬播種。大豆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根據(jù)氣象預報在雨前或雨后及時播種,播 種時間為5月25日 6月15日。(3)大豆與玉米通過寬窄行錯位栽植,確保了田間縱橫 方向的通風透光,進一步實現(xiàn)空間資源的錯位利用。玉米寬行1. 55米,窄行0. 45米;播大 豆時,玉米寬行內種2行大豆,大豆行間距0. 45米,玉米與大豆行間距0. 55米。玉米每畝 3000株 3200株,穴距42厘米 44厘米,錯穴播種或定向移栽,每穴定苗2株。大豆二臺 土以下(溝漕地)每畝6000株 7500株,穴距27厘米 33厘米;二臺土及以上每畝6900 株 8400株,穴距M厘米 四厘米;錯穴點播,每穴定苗3株。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南方大豆與玉米在資源上的時空錯位利用栽培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具體步驟玉米選用緊湊型、中矮桿早中熟春玉米品種,大豆選用耐蔭、抗倒伏中遲熟夏大豆品種;玉米適時早播,大豆在玉米生長中后期(5月25日~6月15日)的雨前或雨后及時播種;大豆與玉米采用寬窄行種植,玉米寬行1.55米,窄行0.45米;播大豆時,玉米寬行內種2行大豆,大豆行間距0.45米,玉米與大豆行間距0.55米;玉米雙行2株錯穴栽植,大豆雙行3株錯穴點播;大豆視田間植株長勢酌施氮肥;加大對玉米、大豆共生期間玉米害蟲的防治。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南方大豆與玉米在光熱水及土地資源上的空間和時間生態(tài)位互補優(yōu)勢,達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實現(xiàn)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067774SQ20101010604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月21日
發(fā)明者任萬軍, 劉衛(wèi)國, 楊文鈺, 樊高瓊, 王小春, 雍太文 申請人:楊文鈺, 王小春, 雍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