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健胃消食的豆?ji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保健食品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胃消食的豆?jié){。
【背景技術(shù)】
[0002]中國人素有吃豆的習慣,諸如豆?jié){、豆腐、豆腐皮、豆腐絲、豆腐干、腐竹、腐乳等。在各種大豆制品中,豆?jié){、豆乳的蛋白質(zhì)消化率最高(約為95%),可被人體充分利用;不含乳糖,因此不會產(chǎn)生“乳糖不耐癥”等過敏問題;不含膽固醇和淀粉,適用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和糖尿病以及肥胖癥患者飲用。豆?jié){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吸收,是人們普遍喜愛的一種飲品,有“植物奶”的美譽。
[0003]鮮豆?jié){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鮮豆?jié){中的蛋白質(zhì)是惟一類似于動物蛋白的植物性完全蛋白質(zhì),其氨基酸配比與人體所需值相近,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大豆加工成鮮豆?jié){,其結(jié)構(gòu)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蛋白質(zhì)游離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吸收率。豆?jié){除了吸收率較高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功能。
[0004]豆?jié){中含有大豆卵磷脂,卵磷脂是構(gòu)成人體細胞膜、腦神經(jīng)組織、腦髓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含磷類脂體,是生命的基礎(chǔ)物質(zhì),有很強的健腦作用,也是構(gòu)成細胞和細胞膜所必需的原料,并能促進細胞的新生和發(fā)育。卵磷脂經(jīng)消化后,參與合成乙酰膽堿,這是一種有益于人類思維記憶功能的重要物質(zhì),在大腦神經(jīng)元之間起著相通、傳導和聯(lián)絡(luò)的作用,所以經(jīng)常喝豆?jié){可以健腦益智。
[0005]經(jīng)常飲用鮮豆?jié){,可起到平衡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和脂肪代謝系統(tǒng),激發(fā)人體內(nèi)多種酶的活性、分解多余脂肪、增強肌肉活力的作用,既保證人體有足夠的營養(yǎng),又達到健康減肥的目的。豆?jié){還含有異黃酮類化合物,異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對防癌癥和減少心臟發(fā)病都有一定的功效。
[0006]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精神緊張抑郁,加上暴飲暴食,久坐辦公不起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目如,人們多米用一些中成藥(比如“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葵花牌小兒健胃消食片”等)或喝醋的方法來緩解治療消化不良等癥狀。這些中成藥含有一些化學試劑,藥味比較濃,治療效果較緩慢,價格相對昂貴。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將豆?jié){飲品和健胃消食的中藥物結(jié)合起來,提供了一種健胃消食的豆?jié){,該豆?jié){保持豆?jié){的口感和美味,同時,健胃消食效果明顯,無副作用,還有健脾燥濕、健胃消食的功效。
[0008]—種健胃消食的中藥藥物,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
野酒花5_20g、代代花8_20g、大率55g?65g、巴戟天20g?30g、菊苣6_19g、茜草25g?35g、山柰10-20g、萊菔子20g?30g、蓽澄茄12-20g、北沙參25g?35g、余甘子5-15g、半邊蘇20g?30g、植子15g?25g、蓽茇10-20g、草獨活1g?20g、蕓香草12-25g、沙苑子15g?25g、南瓜干10-15g、山楂5-20g、纈草2-8g。
[0009]—種健胃消食的中藥藥物,其最佳方案的各原料藥的重量分別為:野酒花12g、代代花10g、大棗60g、巴戟天22g、菊苣12g、茜草26g、山柰15g、萊菔子25g、蓽澄茄15g、北沙參28區(qū)、余甘子8〖、半邊蘇25〖、植子22〖、蓽茇18〖、草獨活16〖、蕓香草20〖、沙苑子18〖、南瓜干12g、山楂12g、結(jié)I草6g。
[0010]—種健胃消食的中藥藥物制備而成的提取粉末,其包括:
第一步,將大棗洗凈,烘干,粉碎,過100目篩;
第二步,將余下組分分別洗凈,粉碎,按上述重量混合在一起,獲得混合物,放入提取容器中,加相對于混合物質(zhì)量6?8倍的水,煎煮3小時,煎煮液過濾,濾渣再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zhì)量3?5倍的水,煎煮3小時,煎煮液過濾,兩次煎煮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溶劑,烘干,粉碎,過100目篩,與第一步的大棗粉末混合,獲得中藥藥物提取粉末。
[0011 ] 一種健胃消食的豆?jié){,其特征在于:包括黃豆和權(quán)利要求3的提取粉末,相對于每10g的黃豆,所述的提取粉末的添加量為2g?3g。
[0012]—種健胃消食的豆?ji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將黃豆去皮、去除胚芽,加水浸泡至吸水飽和,浸泡時間為I小時,期間,伴隨著大豆吸水,通過破碎減小水中大豆的粒徑,以加速其吸水;
第二步,保持物料的混合狀態(tài),使大豆被繼續(xù)浸泡,其中繼續(xù)浸泡的時間為3小時; 第三步,將浸泡后的黃豆加相對于其質(zhì)量6?8倍的,磨漿、濾渣,得到所需的豆?jié){; 第四步,制備中藥藥物提取粉末;
第五步,將第三步制備的豆?jié){和第四步制備的中藥藥物提取粉末混合,在70-80°C溫度下30-40MPa均質(zhì),將均質(zhì)后的混料加熱煮沸,保持沸騰3-5分鐘,然后冷卻保存,即得健胃消食豆?jié){。
[0013]進一步,所述第四步進一步包括:
第a步,將大棗洗凈,烘干,粉碎,過100目篩;
第b步,將余下組分分別洗凈,粉碎,按上述重量混合在一起,獲得混合物,放入提取容器中,加相對于混合物質(zhì)量6?8倍的水,煎煮3小時,煎煮液過濾,濾渣再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zhì)量3?5倍的水,煎煮3小時,煎煮液過濾,兩次煎煮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溶劑,烘干,粉碎,過100目篩,與第b步的大棗粉末混合,獲得中藥藥物提取粉末。
[0014]本發(fā)明的各味中藥藥理如下:
野酒花:味苦,性平。健胃,鎮(zhèn)靜,抗結(jié)核。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瘴病,失眠,結(jié)核病。
[0015]代代花:具有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悶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脫肛、疏肝,和胃,理氣。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
[0016]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具有補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調(diào)和營衛(wèi)、緩和藥性的作用,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氣血不足,頭痛發(fā)熱,汗出熱風等證。
[0017]巴戟天: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風寒濕痹;腰膝酸軟;風濕肢氣等證。
[0018]萊菔子:辛甘,平。入肺、胃經(jīng)。下氣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積氣滯,胸悶腹脹,下痢后重。
[0019]蓽澄前:辛,溫。入脾、腎經(jīng)。溫暖脾腎,健胃消食。治食積氣脹,脘腹冷痛,反胃嘔吐,腸鳴泄瀉,痢疾,痰癖。
[0020]茜草:性寒,味苦,歸肝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熱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黃疸、瘡癰、痔腫等證。
[0021]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的作用,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等證,黃精和北沙參結(jié)合使用可用于治療脾胃陰虛、饑不欲食、脘腹不舒、口燥咽干,舌紅少津等證。
[0022]半邊蘇:為唇形科綿穗蘇屬植物綿穗蘇的全草,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祛風發(fā)表,止血消腫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癱瘓,勞傷吐血,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瘡癰腫毒等證。
[0023]植子:酸澀,平。治吐瀉轉(zhuǎn)筋,惡心泛酸,痢疾。
[0024]蓽茇:辛,熱。入脾、胃經(jīng)。溫中,散寒,下氣,止痛。治心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齒痛。
[0025]蕓香草:味辛、微苦,性溫。解表;利濕;止咳平喘。主治風寒感冒;傷暑;吐瀉腹痛;小便淋痛;風濕痹痛;咳嗽氣喘。
[0026]草獨活:為五加科橡木屬植物云南龍眼獨活的根,味苦、辛,性微溫,具有發(fā)散風寒,健脾利水,舒筋活絡(luò)。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脾虛水腫,小兒疳積,胸脅疼痛,跌打腫痛,風濕疼痛,腰痛,骨折,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傷出血等證。
[0027]沙苑子:性溫,味甘,具有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的作用,用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尿頻,或白帶過多,腰膝酸軟,腰痛;肝腎不足,目昏目暗,視力減退等證。
[0028]菊苣:可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增強心臟活動(振幅加大而頻率減慢);煎劑有抗菌、收斂作用。根可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功能,高濃度的浸劑可增進胃分泌,但不增進平滑肌張力。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種倍半萜。根還有輕瀉作用。種子有非特異性植物血球凝集素。還有人報告菊苣中含致癌烴,其含量高于其他咖啡類飲料。
[0029]山柰:辛,溫。入胃經(jīng)。溫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損傷,牙痛。用于胸隔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0030]余甘子:甘、酸、澀、涼。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熱血瘀,肝膽病,消化不良,腹痛,咳嗽,喉痛,口干。
[0031]南瓜干:甘,溫。入脾、胃經(jīng)。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
[0032]山楂:酸甘,微溫。入脾、胃、肝經(jīng)。消食積,散瘀血,驅(qū)絳蟲。治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chǎn)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癥。
[0033]纈草:入心、肝二經(jīng)。洽心神不安,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