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塔式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52903閱讀:27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塔式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起重機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塔式起重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造船廠、交通設施和電力設施建設對特大噸位的塔式起重機需求越來越多,對最大起重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橋梁建設中斜拉橋和懸索橋的橋墩。例如,現(xiàn)階段斜拉橋和懸索橋的橋墩高度在190米左右,采用預制節(jié)段箱梁, 節(jié)段重量約在160 220噸之間。如用船式起重機或其他起重設備,受場地和汛期影響,更重要是受吊裝高度的影響,用塔式起重機安裝更理想。根據(jù)市場調研,一個橋墩有兩個塔柱,根據(jù)兩個塔柱的距離,用一臺塔式起重機安裝節(jié)段,起重力矩要達到5000噸米以上。國內外現(xiàn)有起重力矩達5000噸米以上的塔式起重機都是下回轉式,沒有自升能力,其最大起升高度因此受到限制。目前,國內沒有起重力矩5000噸米以上塔式起重機,其他塔式起重機的頂升載荷很小,最多采用2頂升油缸頂升。國內水平臂小車變幅塔式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較小,所以采用2、4、6倍率。國內現(xiàn)有塔式起重機起重力矩較小,所以標準節(jié)截面尺寸較小,下支座到標準節(jié)不需要過渡而不影響加工和運輸。國內塔式起重機標準節(jié)銷軸采用普通銷軸,安裝和拆卸依靠人工敲打,費力、低效,同時由于敲打對銷軸有損壞。國內現(xiàn)有塔式起重機起重力矩和起重量較小,采用傳統(tǒng)三角形截面。國外5000噸米以上塔式起重機由于沒有解決頂升過程中超大自重載荷問題,采用下回轉,其最大起升高度因此受到限制。國外特大型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采用內置結構形式,單頂升油缸頂升,頂升油缸直徑大,系統(tǒng)壓力高,同時需要在空中組裝標準節(jié),工作難度大,不安全,同時效率低。國外特大型水平臂小車變幅的塔式起重機采用8倍率,因此起升繩的直徑相對較大,同時不能更換倍率,輕載時速度不能明顯提高,電機工作時間更長,工作效率低,電機長時間工作對電機損害大。國外內置頂升結構形式的下支座結構尺寸雖然不大,但其過渡節(jié)結構特別復雜,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增加了加工成本和安裝難度。國外特大型塔式起重機標準節(jié)銷軸用一個斜面將一個普通形式銷軸一分為二,或用一個錐面銷軸一分為二,安裝雖然也容易,但加工難度大太,加工成本更高。國外特大型水平臂小車變幅塔式起重機起重臂采用傳統(tǒng)三角形截面,弦桿截面尺寸大。綜上所述,國內外動臂塔式起重機的幾個關鍵技術的發(fā)展情況所存在以下的缺起重力矩達5000噸米以上塔式起重機起升高度不足問題。國內外特大型塔式起重機頂升系統(tǒng)大多采用內置結構形式,單頂升油缸頂升,頂升油缸直徑大,系統(tǒng)壓力高,同時需要在空中組裝標準節(jié),工作難度大,不安全,同時效率低。特大型塔式起重機小車變幅時起升鋼絲繩直徑大導致穿繞安裝困難,以及倍率無法轉換導致低效率問題。國外內置頂升結構形式,下支座結構尺寸雖然不大,但其過渡節(jié)結構特別復雜,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增加了加工成本和安裝難度。國外標準節(jié)銷軸用一個斜面將一個普通形式銷軸一分為二,或用一個錐面銷軸一分為二,安裝雖然也容易,但加工難度大太,加工成本更高;國內塔式起重機標準節(jié)銷軸采用普通銷軸,安裝和拆卸依靠人工敲打,費力、低效,同時由于敲打對銷軸有損壞。特大型水平臂小車變幅塔式起重機起重臂上弦桿及起重臂拉桿截面尺寸大,不便于采購和加工??傊?,特大型塔式起重機尤其起重力矩達到5000噸米以上的塔式起重機,起升高度不足,限制其使用范圍;頂升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頂升加節(jié)工作難度大,效率低,更不安全; 起升繩繞繩系統(tǒng)設計不合理,尤其是特大型塔式起重機,鋼絲繩直徑大,造成采購和安裝困難;下支座過渡到標準節(jié)的合理性,不僅僅影響到加工和運輸,更對整機的受力狀況產(chǎn)生影響,影響到整機的安全;標準節(jié)的連接銷軸數(shù)量多,而且要經(jīng)常安裝和拆除,其安裝的不夠方便和高效,影響工程的進展;起重臂是塔式起重機的關鍵部件之一,其合理性關系到整機的安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塔式起重機。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第一個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特大型塔式起重機的起升高度不足的問題。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解決特大型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在自升加節(jié)過程中的超大自重載荷及頂升系統(tǒng)自平衡的問題。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解決特大型塔式起重機小車變幅時起升鋼絲繩直徑大導致穿繞安裝困難,以及倍率無法轉換導致低效率的問題。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解決特大型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下支座結構龐大導致的不便于加工和運輸問題。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解決特大型式塔式起重機標準節(jié)銷軸安裝拆除困難的問題。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進一步的目的在于解決特大型水平臂小車變幅塔式起重機起重臂上弦桿及起重臂拉桿截面尺寸大,不便于采購和加工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包括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其包括爬升架和頂升所述爬升架的頂升系統(tǒng),所述頂升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爬升架連接的上橫梁、用于支撐在標準節(jié)上的頂升橫梁以及液壓系統(tǒng),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支撐在所述上橫梁和所述頂升橫梁之間的多個頂升油缸;所述頂升油缸分別設置在所述爬升架位于平衡臂側的側面及與該側面相鄰的兩個側面上,在這三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布置有兩個以上所述頂升油缸。進一步地,所述頂升系統(tǒng)為三面六缸頂升系統(tǒng),所述三個側面中的每個側面布置兩個所述頂升油缸。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油泵,六個所述頂升油缸通過所述油泵供油;六條正向支工作油路,分別與每個所述頂升油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中的一個連通;六條反向支工作油路,分別與每個所述頂升油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中的另一個連通;十二個調速閥,分別設置于每條所述正向支工作油路和每條所述反向支工作油路中。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包括A繞繩系統(tǒng),所述A繞繩系統(tǒng)包括A小車;A組定滑輪,包括A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A組定滑輪架上的定滑輪;A組下滑輪,包括A組下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A組下滑輪架上的動滑輪;A組上滑輪,包括A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A組上滑輪架上的可變滑輪,所述A組上滑輪架可選擇地與所述A組下滑輪架或所述A組定滑輪架連接;A組鋼絲繩,所述 A組鋼絲繩在所述A組定滑輪的各所述定滑輪和由所述A組上滑輪架上的所述可變滑輪與所述A組下滑輪的所述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纏繞。進一步地,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還包括B繞繩系統(tǒng),所述B繞繩系統(tǒng)包括B 小車;B組定滑輪,包括B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B組定滑輪架上的定滑輪;B組下滑輪, 包括B組下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B組下滑輪架上的動滑輪;B組上滑輪,包括B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B組上滑輪架上的可變滑輪,所述B組上滑輪架可選擇地與所述B組下滑輪架或所述B組定滑輪架連接;B組鋼絲繩,所述B組鋼絲繩在所述B組定滑輪的各所述定滑輪和由所述B組上滑輪架上的所述可變滑輪與所述B組下滑輪的所述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纏繞。進一步地,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還包括連接梁,通過所述連接梁將所述A小車和所述B小車可拆卸地連接;A連接板,其上部連接于所述A組下滑輪架;B連接板,其上部連接于所述B組下滑輪架;橫梁,其兩端分別與所述A連接板的下部和所述B連接板的下部相連;鉤體組件,設置于所述橫梁的中部。進一步地,所述A組定滑輪和所述B組定滑輪中的所述定滑輪均為六個;所述A組下滑輪和所述B組下滑輪中的所述動滑輪均為一個;所述A組上滑輪和所述B組上滑輪中的所述可變滑輪均為四個。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下支座組件,所述下支座組件包括十字梁;過渡節(jié),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十字梁上方;下支座筒體;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上方;斜撐梁,所述斜撐梁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支座筒體和所述十字梁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十字梁包括主梁;半梁,兩根所述半梁與所述主梁通過銷軸垂直地連接于所述主梁的中部兩側而與所述主梁形成十字結構;撐桿,每根撐桿處于由所述十字結構分割而成的四個區(qū)域的一個內,并通過銷軸與形成相應區(qū)域的所述主梁和所述半梁連接形成三角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塔機下支座組件還包括第一平臺,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的上部外側;第二平臺,設置于所述十字梁的所述主梁和/或所述半梁側部;第三平臺,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的上部內側。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部件連接用的階梯銷軸,所述階梯銷軸包括小徑部;大徑部,與所述小徑部同軸設置;過渡部,設置于所述小徑部和所述大徑部之間,使所述小徑部向所述大徑部平滑過渡;定位部,設置于所述大徑部端部;安裝部,設置于所述小徑部端部;拆卸部,設置于所述定位部的端部。進一步地,所述安裝部包括垂直于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設置的鎖銷孔和從所述安裝部端面向內與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同軸設置的螺紋孔;所述拆卸部包括垂直于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設置的插銷孔。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重臂,所述起重臂的截面為梯形。進一步地,所述起重臂包括多個臂節(jié),每個臂節(jié)兩端的截面的對角均設置斜撐桿。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重臂拉桿,所述起重臂拉桿包括連接頭,包括軸線相互平行、位置相對固定的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與所述塔式起重機的塔頂連接;長拉桿組件,包括第一轉彎頭和與所述第一轉彎頭連接的兩根長拉桿,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三連接孔與所述第一轉彎頭連接;短拉桿組件,包括第二轉彎頭和與所述第二轉彎頭連接的兩根短拉桿,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轉彎頭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塔式起重機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所述連接頭,所述塔式起重機的塔頂與兩個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一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一轉彎頭與兩個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三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二轉彎頭與兩個所述連接頭的所述第二連接孔連接。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能夠實現(xiàn)以下技術效果
因在三面設置頂升油缸,且至少一個面包括兩個以上的頂升油缸的頂升系統(tǒng),可以采用上回轉自升式結構,從而可以提高特大型塔式起重機的最大起升高度。特別是采用三面六缸的頂升系統(tǒng)時,能夠將5000噸米以上塔式起重機最大起升高度從100米提高到 210 米。
由于采用自動平衡三面六頂升油缸外置頂升系統(tǒng),降低了單根頂升油缸的載荷, 同時由于是外置頂升系統(tǒng),標準節(jié)可在地面組裝完畢,不需要空中組裝,更加安全高效。
設計了 12倍率繞繩系統(tǒng)的小車吊鉤系統(tǒng),降低了鋼絲繩的單繩拉力,從而減小了鋼絲繩的直徑,既方便穿繞安裝,更便于采購,也降低了成本;小車吊鉤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倍率轉換,現(xiàn)實重載低速,輕載高速,尤其是輕載時,由于速度提高,減短了電機工作時間,提高了電機使用壽命,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用獨特的下支座過渡形式,下支座的結構尺寸大大減小,減少了加工難度,下支座箱體滿足公路運輸,使得塔式起重機的使用范圍不受運輸?shù)南拗啤?br> 結構獨特的階梯銷軸其成本比普通銷軸稍高,但輔以專用的安裝和拆卸工具,降低了安裝難度,提高了安裝效率,增加安全性。
采用梯形截面起重臂,不僅僅減小了上弦桿和起重臂拉桿的截面尺寸,更有利于加工、采購、安裝,同時小橫截面積的型鋼,其原始缺陷,如夾渣、氣孔、裂縫概率要比大橫截面積的型鋼小得多,提高了塔式起重機使用的安全性能。
采用雙長拉桿和雙短拉桿的結構利于提高塔式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其中的拉桿連接頭組件,節(jié)約加工成本,也便于長拉桿組件和短拉桿的安裝。
總之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解決,可以使得本發(fā)明的特大型上回轉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具有性能優(yōu)越、使用安全可靠、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主視結構示意圖3是圖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4是圖2的后視結構示意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的頂升油缸布置俯視結構示意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的液壓系統(tǒng)原理示意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12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12倍率繞繩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8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8倍率繞繩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6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6倍率繞繩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1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4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4倍率繞繩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1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的變截面下支座總成結構示意圖1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中的連接銷軸的結構示意圖17是圖16的連接銷軸在安裝過程中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18是圖16的連接銷軸在安裝過程中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19是圖16的連接銷軸在拆卸過程中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20是圖16的連接銷軸在拆卸過程中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2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的起重臂結構示意圖22是圖2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2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起重臂拉桿的結構示意圖M是圖23的A向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5是圖23的B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圖1示出了本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塔式起重機包括固定基礎 1、若干節(jié)標準節(jié)2、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引進系統(tǒng)4、下支座組件300、司機室6、回轉支承7、上支座8、平衡臂9、起升機構10、電控系統(tǒng)11、輔助起升機構12、平衡臂拉桿13、撐架 14、變幅機構15、回轉機構16、起重臂拉桿500、起重臂400、鋼絲繩纏繞系統(tǒng)200及其他輔件。
固定基礎1與塔身標準節(jié)2,及標準節(jié)2與標準節(jié)2之間都是銷軸連接;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的爬升架為桿系式結構,其內部結構也是銷軸連接;塔身上部標準節(jié)2依次向上通過下支座組件300及回轉支承7與上支座8及撐架14相連,其中下支座組件300、回轉支承7、上支座8相互之間是通過高強度螺栓連接,而以上未作連接說明的部件之間,則是以銷軸連接為主。司機室6側置于上支座8上,前方是起重臂400,后方是平衡臂9,起升機構10設在平衡臂9上層后部,變幅機構15設在平衡臂9上層前部,輔助起升機構12在平衡臂9的下層,電控系統(tǒng)11散布于平衡臂9、上支座8及司機室6上,且為起升機構10、 回轉機構16和變幅機構15這三大機構提供控制,回轉機構16布置于上支座8周邊。撐架 14安裝在平衡臂9上部,起升用鋼絲繩繞經(jīng)撐架14頂部滑輪組。平衡臂拉桿13和起重臂拉桿500同時安裝在撐架14的塔頂?shù)匿N軸上。變幅小車安裝在起重臂400的下弦桿上,在變幅機構15的鋼絲繩牽引下,變幅小車可在起重臂400的下弦桿上做往復運行。
在下支座組件300下端是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圍在塔身的四周,塔式起重機視施工的需要由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上的頂升系統(tǒng)可頂起塔身的上部結構,引進整體式標準節(jié)2,升高塔式起重機的高度。以下將結合圖2至圖6對本實施例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 100作詳細說明。
參見圖2至圖5,本發(fā)明提供的塔式起重機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包括爬升架 110和頂升系統(tǒng)。其中,頂升系統(tǒng)為自動平衡三面六油缸頂升系統(tǒng)。具體地,采用六個頂升油缸120布置于爬升架110的三個側面,其中三個側面分別為位于平衡臂9 一側的側面及與該側面相鄰的兩個側面,而標準節(jié)2的引進側,即起重臂400 —側的側面沒有設置頂升油缸120。六個頂升油缸120同時連接一個泵站,每側的兩個頂升油缸120連接一根頂升橫梁 130。在起重臂400 —側的側面上方設置了一根可以拆除的安裝支撐150,在引進標準節(jié)2 時,將安裝支撐150拆除。
參見圖5,六個頂升油缸120的合力不在爬升架110的中心,而是靠近平衡臂9 一側,這樣在頂升過程中平衡了很大一部分后傾力矩,需要提供的平衡配重大大減輕。
頂升系統(tǒng)包括頂升橫梁130、固定于爬升架110上的上橫梁140和包括頂升油缸 120的液壓系統(tǒng)。每個頂升油缸120的活塞桿和缸筒分別連接相應的頂升橫梁130和上橫梁140。其中,上橫梁140固定在爬升架110上,頂升橫梁130可拆卸地與各標準節(jié)2固定連接,爬升架110爬升時,頂升橫梁130和最頂端的標準節(jié)2連接,當增加了新的標準節(jié)2 后,頂升橫梁130與原標準節(jié)2分離并與新增的標準節(jié)2連接。參見圖1,將要引進的一節(jié)標準節(jié)2掛在引進系統(tǒng)4上,在整個塔式起重機力矩調平的情況下,拆除標準節(jié)2和下支座組件300的連接銷軸,開始頂升,標準節(jié)2和下支座組件300開始分離,當距離足夠一個標準節(jié)2的高度時,將掛在引進系統(tǒng)4上的標準節(jié)2引入爬升架110的中心,連接好標準節(jié)2 和下支座組件300,從而塔式起重機升高了一節(jié)標準節(jié)的高度。
以下將參照圖6對本實施例的操作頂升油缸的液壓系統(tǒng)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6所示,液壓系統(tǒng)中除了頂升油缸120外,還包括平衡閥162、導壓操作單向閥164、溢流閥166、手動組合換向閥167、電機168、斜軸式定量油泵169、吸油濾油器170、 回油濾油器172、空氣濾清器173、順序閥174、調速閥175、油箱178和連通各液壓部件的油管路以及各種測量儀表等等。
其中優(yōu)選地,六個頂升油缸120中各頂升油缸120的型號和結構相同。六個頂升油缸120中的每個頂升油缸具有用于控制相應頂升油缸120的無桿腔壓力的正向支工作油路和用于控制相應頂升油缸120的有桿腔壓力的反向支工作油路。該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與正向支工作油路均相連通的正向油路176及與反向支工作油路均相連通的反向油路177。正向支工作油路的一端與頂升油缸120的無桿腔相連通,另一端通過正向油路176與液壓系統(tǒng)的油箱178相連通,反向支工作油路的一端與頂升油缸120的有桿腔相連通,另一端通過反向油路177與液壓系統(tǒng)的油箱178相連通。
每個頂升油缸120的正向支工作油路和反向支工作油路上分別設有調速閥175, 設置在正向支工作支路上的調速閥175以下稱為正向調速閥,用于正向支工作油路中的流速的調整;設置在反向支工作支路上的調速閥175以下稱反向調速閥,用于反向支工作油路中的流速的調整。具體的,六個頂升油缸120的正向調速閥分別為All,A12,A13,A14, A15,A16,六個頂升油缸120的反向調速閥分別為Bll, B12, B13, B14, B15, B16。六個頂升油缸120由同一油泵169供油,每個頂升油缸120內部的壓力和油量基本相同,因此整個頂升系統(tǒng)基本上自動平衡。但由于供油管路的長度不同,以及每個頂升油缸120的特性差異, 壓力不可能完全相同,頂升油缸120的伸縮速度有所差異,為了減少差異,而增加了調速閥 175,在頂升前,調整調速閥175,使每個的頂升油缸120的伸縮速度基本相同,然后鎖死調速閥175,這樣整個頂升系統(tǒng)基本上自動平衡,上部的頂升自重基本上均勻分布在六個頂升油缸120上,所以每個頂升油缸120承受的載荷并不大。本實施例塔式起重機的液壓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塔式起重機難以使用多頂升油缸進行同步頂升的問題。
優(yōu)選地,如圖6所示,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分別設置在各正向支工作油路上的六個平衡閥162。平衡閥162包括進油口、出油口和控制油口,進油口與正向支工作油路相連通,出油口與頂升油缸120的無桿腔連通,控制油口與反向支工作油路以及有桿腔相連通。通過平衡閥162可以控制無桿腔內的壓力,以減少無用功的消耗。塔式起重機進行頂升加節(jié)作業(yè)時,一旦連接頂升油缸無桿腔的某一根油管突然爆裂時,無桿腔因突然失壓使頂升油缸 120托著的爬升架110超速下墜,此情形下,平衡閥162將會關閉,將頂升油缸120保持住, 從而保證塔式起重機的安全作業(yè)。另外,平衡閥162的控制油口與有桿腔相連通,從而調節(jié)有桿腔的工作壓力,以減小能耗。
液壓系統(tǒng)的油泵169通過電機168驅動,其設置在主油路179中,入口端與油箱 178連通,出口端通過手動組合換向閥167同時與正向油路176和反向油路177連通,以對正向油路176和反向油路177進行控制。手動組合換向閥167的進油口和油泵169連通, 兩個出油口分別和正向油路176及反向油路177連通。手動組合換向閥167用于控制主油路179上的液壓油的打開、換向。手動組合換向閥167包括單向閥和換向閥,并與控制液壓油溢流的溢流閥166配套使用。
該液壓系統(tǒng)還包括回油油路180,該手動組合換向閥167的排油口、正向油路176 及反向油路通過該回油油路180直接與油箱178連通。
以上描述的本實施例的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的自動平衡三面六頂升油缸頂升系統(tǒng)具有如下優(yōu)點解決超大型塔式起重機超大自重載荷問題,降低單根頂升油缸的載荷; 塔式起重機在頂升加節(jié)和降塔減節(jié)時運行平穩(wěn)、安全可靠,不會存在憋缸現(xiàn)象;能很好的保證多頂升油缸的基本同步,多頂升油缸的同步精度主要取決于調速閥的控制精度,基本不受平衡閥的影響。實現(xiàn)超大型塔式起重機自升,解決起重力矩超過5000噸米塔式起重機直升高度不足問題;采用外置頂升方式,解決了需要空中組裝標準節(jié)的問題。
本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還采用了可變倍率的載重小車及4、6、8及12倍率轉換繞繩系統(tǒng)。以下將參照圖7至圖14對其進行具體說明。
本實施例的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200可以實現(xiàn)倍率轉換,由圖7至圖8所示的12 倍率變?yōu)閳D9至圖10的8倍率,也可以使用如圖11至12的單小車的6倍率或圖13至圖 14的單小車的4倍率,而且不需要重新穿繞鋼絲繩,現(xiàn)實重載低速、輕載高速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而且使用12倍率降低了鋼絲繩的直徑,穿繞安裝鋼絲繩容易很多。
圖7至圖8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12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和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其主要包括:A繞繩系統(tǒng)和B繞繩系統(tǒng)。其中A繞繩系統(tǒng)包括A小車207和與A小車207配套的A組各滑輪組及A組鋼絲繩四3 ;B繞繩系統(tǒng)包括B小車209和與B小車209配套的B組各滑輪組及B組鋼絲繩四4。其中,與A小車207 配套的A組各滑輪組及鋼絲繩單獨形成6倍率繞繩系統(tǒng),與B小車209配套的B組各滑輪組及鋼絲繩也單獨形成6倍率繞繩系統(tǒng)。如圖8所示,將A小車207和B小車209通過連接梁208可拆卸地連接。A連接板282的上部連接在了 A組下滑輪架281上,B連接板284 的上部連接在了 B組下滑輪架283上,再設置一根橫梁觀5,橫梁285兩端分別與A連接板 282的下部和B連接板284的下部,而鉤體組件286設置在了橫梁285的中部,因此,由兩組 6倍率繞繩系統(tǒng)并聯(lián)形成了 12倍率繞繩系統(tǒng)。
以下分別對與A小車207配套的A組各滑輪組及鋼絲繩的繞繩系統(tǒng)和與B小車 209配套的B組各滑輪組及鋼絲繩的繞繩系統(tǒng)如何實現(xiàn)6倍率繞繩系統(tǒng)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地,A繞繩系統(tǒng)包括A小車207、A組定滑輪、A組上滑輪、A組下滑輪、A組導向滑輪和來自起升機構10的A起升卷筒的A組鋼絲繩四3。A組定滑輪包括A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其上的A組第一定滑輪213、A組第二定滑輪214、A組第三定滑輪215、A組第四定滑輪216、A組第五定滑輪217和A組第六定滑輪218。A組上滑輪包括A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其上的A可變滑輪251。A組下滑輪包括A組下滑輪架281和設置于其上的A 組第一下滑輪沈1、A組第二下滑輪沈2、A組第三下滑輪263和A組第四下滑輪沈4。A組導向滑輪包括A組第一導向滑輪M5、A組第二導向滑輪M6、A組第三導向滑輪M7。其中 A組鋼絲繩四3的纏繞方式為從A起升卷筒291依次經(jīng)由A組第一導向滑輪M5、A組第二導向滑輪對6、A組第三導向滑輪M7、A組第五定滑輪217、A組第四下滑輪沈4、A組第一下滑輪沈1、A組第一定滑輪213、A組第四定滑輪216、A可變滑輪251、A組第三定滑輪 215、A組第六定滑輪218、A組第三下滑輪^3、A組第二下滑輪2&Z、k組第二定滑輪214后進入防扭裝置對4。如圖8所示,A可變滑輪架連接在A組下滑輪架281上,因此,A可變滑輪251作為動滑輪使用,在上部的各定滑輪與下部的各動滑輪之間共有六根鋼絲繩,也即A 組鋼絲繩四3的以上纏繞方式形成了 6倍率繞繩系統(tǒng)。
具體地,B繞繩系統(tǒng)包括B小車209、B組定滑輪、B組上滑輪、B組下滑輪、B組導向滑輪和來自起升機構10的B起升卷筒四2的B組鋼絲繩四4。B組定滑輪包括B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其上的B組第一定滑輪219、B組第二定滑輪220、B組第三定滑輪221、B組第四定滑輪222、B組第五定滑輪223和B組第六定滑輪224。B組上滑輪包括B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其上的B可變滑輪252。B組下滑輪包括B組下滑輪架283和設置于其上的B 組第一下滑輪265、B組第二下滑輪沈6、B組第三下滑輪267和B組第四下滑輪沈8。B組導向滑輪包括B組第一導向滑輪Ml、B組第二導向滑輪M2、B組第三導向滑輪M3。其中 B組鋼絲繩四4的纏繞方式為從B起升卷筒292依次經(jīng)由B組第一導向滑輪Ml、B組第二導向滑輪對2、B組第三導向滑輪M3、B組第六定滑輪224、B組第三下滑輪沈7、B組第二下滑輪沈6、B組第二定滑輪220、B組第四定滑輪222、B可變滑輪252、B組第三定滑輪 221、B組第五定滑輪223、B組第四下滑輪^8、B組第一下滑輪^5、B組第一定滑輪219后進入防扭裝置對4。如圖8所示,B組上滑輪架連接在B組下滑輪架283上,因此,B可變滑輪252作為動滑輪使用,在上部的各定滑輪與下部的各動滑輪之間共有六根鋼絲繩,因此, B組鋼絲繩四4的以上纏繞方式形成了 6倍率繞繩系統(tǒng)。
圖9至圖10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8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和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其中圖9至圖10中與圖7至圖8的區(qū)別僅在于A組上滑輪架由固定在A組下滑輪架281上變?yōu)榱诉B接在A組定滑輪架上,B組上滑輪架由連接在B組下滑輪架283上變?yōu)榱诉B接在B組定滑輪架上,其它的各部件均無需變動,且鋼絲繩繞繩方式也無需變動。因此,在圖9至圖10中,未進行標注的部件的附圖標記與圖7至圖 8中相應的部件的附圖標記相同。
如圖10所示,A組上滑輪架連接在A組定滑輪架上,因此,A可變滑輪251作為定滑輪使用,在上部的各定滑輪與下部的各動滑輪之間如圖9所示共形成了四根鋼絲繩,也即A組鋼絲繩四3的以上纏繞方式形成了 4倍率繞繩系統(tǒng)。同樣的,B可變滑輪架連接在B 組定滑輪架上,因此,B可變滑輪252作為定滑輪使用,在上部的各定滑輪與下部的各動滑輪之間如圖9所示共形成了四根鋼絲繩,也即B組鋼絲繩四4的以上纏繞方式形成了 4倍率繞繩系統(tǒng)。最終,由兩組4倍率繞繩系統(tǒng)并聯(lián)形成了 8倍率繞繩系統(tǒng)。
圖11至圖12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6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和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1與圖7的各部件、鋼絲繩的纏繞方式均無變化, 區(qū)別僅在于單獨使用B小車209及與其配套的B組各滑輪和B組鋼絲繩進行吊裝,因此,在圖11中,未進行標注的部件的附圖標記與圖7中相應的部件的附圖標記相同。而在圖12中僅示出了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B小車209及與其配套的B組各滑輪和B組部分鋼絲繩,在圖12 中,B組上滑輪架連接在B組下滑輪架283上,進行吊裝作業(yè)的鉤體組件286直接安裝在B 組下滑輪架283上,形成了 6倍率繞繩系統(tǒng)。其它未標注的部件與圖7中對應的部件的附圖標記相同。
圖13至圖14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的4倍率繞繩系統(tǒng)示意圖和小車與吊鉤組合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3與圖9的各部件、鋼絲繩的纏繞方式相同,區(qū)別僅在于單獨使用B小車209及與其配套的B組各滑輪和B組鋼絲繩進行吊裝,因此,在圖 13中,未進行標注的部件的附圖標記與圖9或圖7中相應部件的附圖標記相同。而在圖14 中僅示出了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B小車209及與其配套的B組各滑輪和B組部分鋼絲繩,在圖 14中,B組上滑輪連接在B組定滑輪架上,進行吊裝作業(yè)的鉤體組件286直接安裝在B組下滑輪架283上,形成了 4倍率繞繩系統(tǒng)。其它未標注的部件與圖7中對應的部件的附圖標記相同。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小車與吊鉤組合裝置可以實現(xiàn)塔式起重機起重小車4、6、8、12倍率轉換,允許塔式起重機大噸位起升。
本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還采用了塔式起重機變截面下支座組件,以下將結合圖15 對變截面下支座組件300進行說明。
參見圖15,下支座組件300主要包括十字梁340、過渡節(jié)330、下支座筒體310和斜撐梁320、及第一平臺350、第二平臺360和第三平臺370。
其中,十字梁340水平地設置,過渡節(jié)330可拆卸地設置在十字梁340的上方,下支座筒體310上方與回轉支承7連接,下支座筒體310的下方與過渡節(jié)330連接。為了加強塔式起重機下支座組件的支撐強度,在下支座筒體310與十字梁340之間還傾斜地連接有四根斜撐梁320,分別布置在下支座組件300的四個邊角。
下支座筒體310由四根支腿、上蓋板、下蓋板、圍筒、及圍筒上位于四根支腿同側的四對耳板組成,支腿下方與過渡節(jié)330的上部榫頭連接,四對耳板分別與四根斜撐梁連接。斜撐梁320為箱型結構,每個斜撐梁320的上部和下部各有兩個耳板。上部的兩個耳板用于與下支座筒體310的耳板通過銷軸相連;下部的兩個耳板用于與十字梁340通過銷軸相連。過渡節(jié)330由四根主弦桿、十二根水平腹桿和八斜腹桿通過銷軸連接而成,主弦桿的上部榫頭與下支座筒體310的支腿相連,主弦桿的下部榫頭與十字梁340的上部接頭相連。
十字梁340主要包括主梁和兩根半梁,半梁和主梁都是箱型結構,兩根半梁與主梁垂直,并分別通過銷軸連接于主梁的中部兩側并與主梁形成十字結構。十字梁340還包括了四根水平撐桿,每個水平撐桿處于由十字結構分割而成的四個區(qū)域的一個內,并與形成相應區(qū)域的主梁和半梁連接形成三角結構,水平撐桿與主梁、半梁之間均采用了銷軸連接。十字梁340還包括四個耳座,分別設置于十字梁340上部的四個端部,用于與斜撐梁 320連接;四個上部接頭,分別位于每個耳座和十字結構的中心之間,用于與過渡節(jié)330的下部榫頭連接;下部內側接頭,分別設置于十字梁340下部的四個端部,用于與塔式起重機的標準節(jié)2連接;四個下部外側接頭,分別設置于十字梁340下部的四個端部并且與相應的下部內側接頭相比更靠近外側,用于與爬升架110連接。
為了方便塔式起重機下支座組件上各銷軸的安裝和拆卸,降低下支座安裝和拆卸難度,提高安裝效率,增加安全性,在本發(fā)明中,還設置了第一平臺350、第二平臺360及第三平臺370,第一平臺350位于過渡節(jié)330的上部外側,第一平臺350的挑梁與過渡節(jié)330 上部的水平腹桿通過銷軸連接,第一平臺350用于裝拆下支座筒體310與過渡節(jié)330連接用的銷軸。第三平臺370位于過渡節(jié)330上部內側,可拆卸地連接于過渡節(jié)330的四根主弦桿上,第三平臺370用于裝拆下支座筒體310與斜撐梁320連接用的銷軸。第二平臺360 設置在十字梁340的主梁和半梁兩側,用于裝拆十字梁340與過渡節(jié)330之間、十字梁340 與斜撐梁320之間連接用的銷軸。
在本實施例中,塔式起重機下支座組件300適用于外置頂升系統(tǒng),標準節(jié)2在地面即可組裝完畢,不需要空中組裝,提高安全性能。帶有斜撐梁320的下支座組件300,使力沿著斜撐梁320直接傳遞到標準節(jié)2的主弦桿上,受力明確;采用獨特的變截面下支座過渡形式,與傳統(tǒng)直接與標準節(jié)2相連式下支座相比,下支座結構的尺寸大大減小,降低了加工難度;下支座箱體滿足運輸要求,使得塔式起重機的使用范圍不受運輸?shù)南拗?。同時與下支座配套的回轉支承尺寸也大大減小,節(jié)約成本。平臺的設置滿足了塔式起重機下支座組件上各銷軸的安裝和拆卸需求,降低了安裝和拆卸難度,提高了安裝效率,增加安全性。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了機械裝拆的階梯銷軸,以下結合圖16至圖20對其結構和優(yōu)點進行具體說明。
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的階梯銷軸30主要包括同軸設置的小徑部31和大徑部32、設置于小徑部31和大徑部32之間并使小徑部31向大徑部32平滑過渡的過渡部35、定位部、安裝部36、拆卸部34。其中,大徑部32的直徑略大于小徑部31。在大徑部32的端部設有定位部,具體地可以為與大徑部32同軸設置且直徑大于大徑部32的第三圓柱體33。 在第三圓柱體33的端部還設置了拆卸部34,在拆卸部34上設有與階梯銷軸軸線垂直的插銷孔38。在小徑部31的與拆卸部34相對的端部還具有安裝部36 ;在安裝部36上設置了與階梯銷軸的軸線垂直的鎖銷孔37,用于插入開口銷等對階梯銷軸進行鎖定;在安裝部36 上還從所述安裝部36端面向內與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同軸地設置了螺紋孔39。
以上描述的階梯銷軸30的安裝過程如圖17至圖18所示,可以借助拉銷裝置40 完成,其中,拉銷裝置40包括螺桿41、套筒42、空心千斤頂43、液壓手動泵44。安裝時,將螺桿41依次穿過套筒42和階梯銷軸30將插入其中的安裝孔,并旋入螺紋孔39內,開啟液壓手動泵44操作空心千斤頂43帶動階梯銷軸在安裝孔內向螺桿41所在的一側移動,直至第三圓柱體33的端面與待連接件的表面貼合,階梯銷軸30穿設過程完畢。將螺桿41從螺紋孔39中拆下,再在穿孔37內插入開口銷進行鎖定,完成了整個階梯銷軸30的安裝。
以上描述的階梯銷軸30的拆卸過程如圖19至圖20所示,,可以借助拔銷裝置50 完成,其中,拔銷裝置50包括套筒51、插銷52、卡套53、螺桿54、螺栓拉伸器或空心千斤頂陽、液壓手動泵56。其中卡套53為杯狀體,其底部帶有螺紋孔,并可與螺桿M相連接,杯體部分套設在的階梯銷軸30的拆卸部34上,且卡套53的杯狀體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插銷孔對應的兩個相對設置的插銷孔。套筒51的也為杯狀體,其底部帶有直徑大于螺桿M外徑的通孔,杯體部分套設在卡套53的外周,且杯緣抵接在被連接部件的壁面上,且套筒51的杯狀體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插銷孔對應的兩個相對設置的長條形插銷孔,長條形插銷孔的長度方向與螺桿51的軸向方向平行地設置。在拆卸階梯銷軸30時,將插銷52穿過套筒51的長條形插銷孔、卡套53上的插銷孔和拆卸部34上的插銷孔38將卡套53基本固定于拆卸部34上,將螺桿M穿過套筒51底部的通孔并擰入卡套53底部的螺紋孔,開啟液壓手動泵 56操作螺栓拉伸器或空心千斤頂55帶動卡套53進而通過插銷帶動階梯銷軸30在安裝孔內向螺桿討所在的一側移動,逐漸退出安裝孔,直至大徑部32和過渡部35全部從安裝孔中退出,即可通過人工拔除階梯銷軸30的剩余部分,拆卸過程完成。
本實施例的階梯銷軸30與被連接件之間配合緊密,不易松動,便于使用機械進行安裝和拆卸,大大減輕了安裝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關鍵的是液壓動力安裝和拆卸銷軸,不會對銷軸造成損壞,使不同部件之間的連接更加安全可靠。
參見圖21至圖22,本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還進一步采用了梯形截面的起重臂 400。由于塔式起重機最大起重力矩大,為了減小上下弦桿的尺寸,起重臂400采用了上小下大的梯形截面,而不是傳統(tǒng)的三角形截面。為了加強起重臂的穩(wěn)定性,特在每個臂節(jié)兩端截面對角均增加一斜撐桿401。
采用梯形截面起重臂,不僅僅減小了上弦桿和起重臂拉桿的截面尺寸,更有利于加工、采購、安裝,同時小橫截面積的型鋼,其原始缺陷,如夾渣、氣孔、裂縫概率要比大橫截面積的型鋼小得多,提高了塔式起重機使用的安全性能。
參見圖23至圖25,本實施例的塔式起重機還進一步采用了長拉桿和短拉桿均為雙拉桿結構的起重臂拉桿結構。
本實施例的連接頭530主要包括軸線相互平行、位置相對固定的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第一連接孔用于與塔式起重機的撐架14的塔頂通過連接銷連接; 第二連接孔用于與短拉桿組件520通過連接銷連接,第三連接孔用于與長拉桿組件510通過連接銷連接。連接頭530上的三個連接孔可根據(jù)長、短拉桿組件的連接位置合理布置。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了兩塊連接頭530將兩根長拉桿511、512和兩根短拉桿521、 522共同安裝于塔式起重機中。
長拉桿組件510包括第一轉彎頭513及與第一轉彎頭513連接的兩根長拉桿511、 512 ;短拉桿組件520包括第二轉彎頭523及與第二轉彎頭523連接的兩根短拉桿521、522。 其中,兩個連接頭530通過插入第一連接孔的一根銷軸與塔頂連接,通過第二連接孔與短拉桿組件520的第二轉彎頭523連接,通過第三連接孔與長拉桿組件510的第一轉彎頭513 連接。
該實施例能實現(xiàn)兩組雙拉桿在塔頂上的安裝。以上安裝方式結構簡單,連接可靠, 從而能提高塔式起重機的安全性能。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fā)明上述的實施例實現(xiàn)了如下技術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性能優(yōu)越、使用安全可靠、安裝方便、能夠滿足大型鋼結構建筑和超高層建筑工程、 起重力矩高的上回轉水平臂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采用自動平衡三面六頂升油缸外置頂升系統(tǒng),降低單根頂升油缸的載荷,同時由于是外置頂升系統(tǒng),標準節(jié)在地面組裝完畢,不需要空中組裝,更加安全高效。發(fā)明設計12倍率繞繩系統(tǒng)的小車吊鉤系統(tǒng),降低了鋼絲繩的單繩拉力,從而減小了鋼絲繩的直徑,即方便穿繞安裝,更便于采購,也降低了成本;小車吊鉤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倍率轉換,現(xiàn)實重載低速,輕載高速,尤其是輕載時,由于速度提高,減短了電機工作時間,提高了電機使用壽命,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獨特的下支座過渡形式, 下支座的結構尺寸大大減小,減少了加工難度,下支座箱體滿足公路運輸,使得塔式起重機的使用范圍不受運輸?shù)南拗?。結構獨特的階梯銷軸其成本比普通銷軸稍高,但輔以專用的安裝和拆卸工具,降低了安裝難度,提高了安裝效率,增加安全性。采用梯形截面起重臂,不僅僅減小了上弦桿和起重臂拉桿的截面尺寸,更有利于加工、采購、安裝,同時小橫截面積型鋼,其原始缺陷,如夾渣、氣孔、裂縫概率要比大橫截面積小得多,大大提高了塔式起重機使用的安全性能。兩組雙拉桿在塔頂上的安裝也提高了塔式起重機使用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塔式起重機,包括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包括爬升架(110)和頂升所述爬升架(110)的頂升系統(tǒng),所述頂升系統(tǒng)包括與所述爬升架(110)連接的上橫梁(140)、用于支撐在標準節(jié)( 上的頂升橫梁(130)以及液壓系統(tǒng),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支撐在所述上橫梁(140)和所述頂升橫梁 (130)之間的多個頂升油缸(120); 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油缸(120)分別設置在所述爬升架(110)位于平衡臂側的側面及與該側面相鄰的兩個側面上,在這三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布置有兩個以上所述頂升油缸(12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系統(tǒng)為三面六油缸頂升系統(tǒng),所述三個側面中的每個側面布置兩個所述頂升油缸(12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 油泵(169),六個所述頂升油缸(120)通過所述油泵(169)供油;六條正向支工作油路,分別與每個所述頂升油缸(120)的無桿腔和有桿腔中的一個連通;六條反向支工作油路,分別與每個所述頂升油缸(120)的無桿腔和有桿腔中的另一個連通;十二個調速閥(175),分別設置于每條所述正向支工作油路和每條所述反向支工作油路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000),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200)包括A繞繩系統(tǒng),所述A繞繩系統(tǒng)包括A 小車(207);A組定滑輪,包括A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A組定滑輪架上的定滑輪; A組下滑輪,包括A組下滑輪架(觀1)和設置于所述A組下滑輪架081)上的動滑輪; A組上滑輪,包括A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A組上滑輪架上的可變滑輪051),所述 A組上滑輪架可選擇地與所述A組下滑輪架(觀1)或所述A組定滑輪架連接;A組鋼絲繩093),所述A組鋼絲繩( 在所述A組定滑輪的各所述定滑輪和由所述 A組上滑輪架上的所述可變滑輪051)與所述A組下滑輪的所述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纏繞。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200)還包括B繞繩系統(tǒng),所述B繞繩系統(tǒng)包括B 小車(209);B組定滑輪,包括B組定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B組定滑輪架上的定滑輪; B組下滑輪,包括B組下滑輪架( 和設置于所述B組下滑輪架( 上的動滑輪; B組上滑輪,包括B組上滑輪架和設置于所述B組上滑輪架上的可變滑輪(25 ,所述 B組上滑輪架可選擇地與所述B組下滑輪架( 或所述B組定滑輪架連接;B組鋼絲繩094),所述B組鋼絲繩(四4)在所述B組定滑輪的各所述定滑輪和由所述 B組上滑輪架上的所述可變滑輪(25 與所述B組下滑輪的所述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的各滑輪之間纏繞。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鋼絲繩繞繩系統(tǒng)(200)還包括連接梁008),通過所述連接梁(208)將所述A小車(207)和所述B小車(209)可拆卸地連接;A連接板082),其上部連接于所述A組下滑輪架081); B連接板084),其上部連接于所述B組下滑輪架083);橫梁085),其兩端分別與所述A連接板( 的下部和所述B連接板(觀4)的下部相連;鉤體組件086),設置于所述橫梁085)的中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A組定滑輪和所述B組定滑輪中的所述定滑輪均為6個; 所述A組下滑輪和所述B組下滑輪中的所述動滑輪均為4個; 所述A組上滑輪和所述B組上滑輪中的所述可變滑輪均為1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下支座組件(300),所述下支座組件(300)包括十字梁(340);過渡節(jié)(330),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十字梁(340)上方; 下支座筒體(310),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330)上方;斜撐梁(320),所述斜撐梁(32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支座筒體(310)和所述十字梁 (340)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梁(340)包括 主梁;半梁,兩根所述半梁與所述主梁通過銷軸垂直地連接于所述主梁的中部兩側而與所述主梁形成十字結構;撐桿,每根撐桿處于由所述十字結構分割而成的四個區(qū)域的一個內,并通過銷軸與形成相應區(qū)域的所述主梁和所述半梁連接形成三角結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機下支座組件(300)還包括第一平臺(350),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330)的上部外側;第二平臺(360),設置于所述十字梁(340)的所述主梁和/或所述半梁側部; 第三平臺(370),設置于所述過渡節(jié)(330)的上部內側。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部件連接用的階梯銷軸(30),所述階梯銷軸(30)包括小徑部(31);大徑部(32),與所述小徑部(31)同軸設置;過渡部(35),設置于所述小徑部(31)和所述大徑部(3 之間,使所述小徑部(31)向所述大徑部(3 平滑過渡;定位部(33),設置于所述大徑部(3 端部; 安裝部(36),設置于所述小徑部(31)端部; 拆卸部(34),設置于所述定位部(33)的端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36)包括垂直于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設置的鎖銷孔(37)和從所述安裝部 (36)端面向內與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同軸設置的螺紋孔(39);所述拆卸部(34)包括垂直于所述階梯銷軸的軸線設置的插銷孔(38)。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重臂 000),所述起重臂000)的截面為梯形。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臂(400)包括多個臂節(jié),每個臂節(jié)兩端的截面的對角均設置斜撐桿001)。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還包括起重臂拉桿(500),所述起重臂拉桿包括連接頭(530),包括軸線相互平行、位置相對固定的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與所述塔式起重機的塔頂連接;長拉桿組件(510),包括第一轉彎頭(51 和與所述第一轉彎頭(513)連接的兩根長拉桿(511、512),所述連接頭(530)的所述第三連接孔與所述第一轉彎頭(51 連接;短拉桿組件520,包括第二轉彎頭(52 和與所述第二轉彎頭(52 連接的兩根短拉桿 (521、522),所述連接頭(530)的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第二轉彎頭(52 連接。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起重機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所述連接頭(530),所述塔式起重機的塔頂與兩個所述連接頭(530)的所述第一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一轉彎頭(51 與兩個所述連接頭(530)的所述第三連接孔連接,所述第二轉彎頭(52 與兩個所述連接頭(530)的所述第二連接孔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包括爬升架及頂升系統(tǒng)(100),其包括爬升架(110)和頂升爬升架(110)的頂升系統(tǒng),頂升系統(tǒng)包括與爬升架(110)連接的上橫梁(140)、用于支撐在標準節(jié)(2)上的頂升橫梁(130)以及液壓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包括支撐在上橫梁(140)和頂升橫梁(130)之間的多個頂升油缸(120);頂升油缸(120)分別設置在爬升架(110)位于平衡臂側的側面及與該側面相鄰的兩個側面上,這三個側面中的至少一個側面上布置有兩個以上頂升油缸(12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塔式起重機可以在特大型塔式起重機中采用上回轉自升式結構,從而可以提高特大型塔式起重機的最大起升高度。
文檔編號B66C23/62GK102491186SQ20111042746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李桂芳, 陽云華 申請人:中聯(lián)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康马县| 北票市| 乌拉特后旗| 平遥县| 新宾| 南城县| 民丰县| 孝义市| 加查县| 凤阳县| 田阳县| 凤山县| 临泽县| 南城县| 义马市| 新营市| 余干县| 孝感市| 高密市| 富宁县| 宁波市| 时尚| 临西县| 潜山县| 东至县| 泰兴市| 绩溪县| 天峨县| 凉山| 横山县| 甘谷县| 禄丰县| 汕头市| 文安县| 礼泉县| 江津市| 慈溪市| 利川市| 娱乐| 霍邱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