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通信設備、基帶單元和通信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38108閱讀:586來源:國知局
通信設備、基帶單元和通信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并且具體地,涉及通信設備、基帶單元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tǒng)中,對于具有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基站,通常包括基帶單元和中射頻單元。中射頻單元可以通過饋纜(Cabl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相連接?;鶐卧梢陨苫鶐盘?,然后發(fā)送給中射頻單元,中射頻單元可以將基帶信號轉化為射頻信號,然后通過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發(fā)送給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然而,由于中射頻單元內(nèi)部的各個發(fā)射通道以及連接中射頻單元與天線之間的各個饋纜等之間存在差異,因此會造成各路發(fā)射信號之間的相位無法準確控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通信設備、基帶單元和通信方法,以解決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無法準確控制的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設備,包括:基帶單元,中射頻單元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所述基帶單元與所述中射頻單元之間通過光纖連接,所述中射頻單元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通過饋纜連接,所述中射頻單元包括4個發(fā)射通道,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所述通信設備工作在m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其中m為正整數(shù);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確定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所述饋纜補償相位為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根據(jù)與所述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根據(jù)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對所述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向所述中射頻單元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所述中射頻單元,用于:通過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和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所述UE發(fā)送所述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包括: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直達LOS徑;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所述第二天線與所述第二信道對應,所述第三天線與所述第三信道對應,所述第四天線與所述第四信道對應;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基帶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一相位是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所述第二相位是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所述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在下列不等式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其中,Thre表示所述閾值。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包括: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Δ(p)=phase(r20(p))-phase(r31(p))

其中,phase(r20(p))表示所述第一相位,phase(r31(p))表示所述第二相位;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

當p大于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其中,表示在第(p-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α表示濾波系數(shù);

當p為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第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2;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與所述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和s1(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d表示循環(huán)時延點數(shù),Nfft表示系統(tǒng)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點數(shù),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4;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與所述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九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基帶單元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包括:

所述基帶單元,用于:

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所述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s1(k)、s2(k)和s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九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十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通信設備為基站。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帶單元,所述基帶單元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

所述存儲器和所述處理器之間通過數(shù)據(jù)總線相連接;其中,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可執(zhí)行指令;

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所述存儲器存儲的可執(zhí)行指令,用于:確定中射頻單元的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其中,所述基帶單元所屬的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所述饋纜補償相位為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其中m為正整數(shù);根據(jù)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對所述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所述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直達LOS徑;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所述第二天線與所述第二信道對應,所述第三天線與所述第三信道對應,所述第四天線與所述第四信道對應;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處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一相位是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所述第二相位是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所述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所述處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在下列不等式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其中,Thre表示所述閾值。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Δ(p)=phase(r20(p))-phase(r31(p))

其中,phase(r20(p))表示所述第一相位,phase(r31(p))表示所述第二相位,p為正整數(shù);

所述處理器用于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當p大于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其中,表示在第(p-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α表示濾波系數(shù);

當p為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第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2;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所述處理器用于:

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和s1(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d表示循環(huán)時延點數(shù),Nfft表示系統(tǒng)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點數(shù),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4;

所述處理器用于所述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九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包括:

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所述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s1(k)、s2(k)和s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包括: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其中,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所述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其中m為正整數(shù);根據(jù)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對所述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所述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根據(jù)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包括:根據(jù)所述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直達LOS徑;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所述第二天線與所述第二信道對應,所述第三天線與所述第三信道對應,所述第四天線與所述第四信道對應;

所述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一相位是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所述第二相位是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所述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所述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在下列不等式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其中,Thre表示所述閾值。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包括:根據(jù)下列等式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Δ(p)=phase(r20(p))-phase(r31(p))

其中,phase(r20(p))表示所述第一相位,phase(r31(p))表示所述第二相位;

所述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當p大于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其中,表示在第(p-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α表示濾波系數(shù);

當p為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第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2;

所述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和s1(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d表示循環(huán)時延點數(shù),Nfft表示系統(tǒng)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點數(shù),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結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4;所述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九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包括:

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所述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s1(k)、s2(k)和s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基帶單元,包括:確定單元,用于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所述確定單元,還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其中,所述基帶單元所屬的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所述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其中m為正整數(shù);校正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對所述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所述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所述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包括: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直達LOS徑;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所述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所述第二天線與所述第二信道對應,所述第三天線與所述第三信道對應,所述第四天線與所述第四信道對應;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所述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所述第一相位是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所述第二相位是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所述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所述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所述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道與所述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所述第二信道與所述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所述閾值的情況下,確定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包括:

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于:在下列不等式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所述UE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其中,Thre表示所述閾值。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包括: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Δ(p)=phase(r20(p))-phase(r31(p))

其中,phase(r20(p))表示所述第一相位,phase(r31(p))表示所述第二相位;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對所述第一相位與所述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所述饋纜補償相位,包括:

所述確定單元用于:

當p大于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其中,表示在第(p-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α表示濾波系數(shù);

當p為1時,根據(jù)下列等式得到第1次接收到所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結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七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2;

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和s1(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d表示循環(huán)時延點數(shù),Nfft表示系統(tǒng)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點數(shù),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結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至第六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任一方式,在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m為4;

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所述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包括: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在第九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包括:

所述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下列等式生成所述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s1(k)、s2(k)和s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2是可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個場景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邏輯端口映射示意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邏輯端口映射示意圖。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基帶單元的示意框圖。

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基帶單元的示意框圖。

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的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1的方法由基站內(nèi)的基帶單元執(zhí)行。例如,可以由分布式基站、宏基站或小基站等基站內(nèi)的基帶單元執(zhí)行。

110,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

120,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探測(Sounding)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

130,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

140,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基站可以包括基帶單元、中射頻單元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鶐卧c中射頻單元之間可以通過光纖連接,中射頻單元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可以通過饋纜連接,中射頻單元可以包括4個發(fā)射通道,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可以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基站可以工作在m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其中m為正整數(shù)。應理解,對于中射頻單元,在不同形態(tài)的基站中,可以是其它名稱,例如對于分布式基站而言,中射頻單元稱為射頻拉遠單元(Radio Remote Unit,RRU)。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可以包括4列極化天線,即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和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因此,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可以包括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和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可以包括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和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梢?,上述第一組同極化天線也可以稱為第一對同極化天線,上述第二組同極化天線也可以稱為第二對同極化天線。

中射頻單元上可以設置有4個天線接口,每個天線接口通過1根饋纜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中的一列天線相連接。因此,每列天線對應于1根饋纜。

第一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可以是第一組同極化天線中的兩列天線對應的饋纜之間的相位差,例如,第一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可以是連接于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的饋纜與連接于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的饋纜之間的相位差。

第二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可以是第二組同極化天線中的兩列天線對應的饋纜之間的相位差,例如,第二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可以是連接于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的饋纜與連接于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的饋纜之間的相位差。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因此饋纜補償相位可以用于補償兩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異。

由于連接天線接口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各個饋纜之間存在差異,會導致饋纜之間存在相位差。具體來說,會導致各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不一致。而在現(xiàn)有的校正方案中,基帶單元僅利用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對發(fā)射信號進行校正,也就是僅僅對中射頻單元內(nèi)部的發(fā)射通道進行了校正,并沒有考慮饋纜之間的相位差。然而這樣的相位差會導致發(fā)射信號的相位無法準確控制,降低下行吞吐量。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發(fā)送信號時充分考慮了各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異。具體來說,基帶單元可以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然后可以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以及饋纜補償相位,對生成的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信號的相位,同時能夠提高系統(tǒng)的下行吞吐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此外,由于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從而能夠提高下行吞吐量。

應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僅可以應用于一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系統(tǒng)中,也可以應用于多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系統(tǒng)中。例如,對于8列交叉極化天線而言,可以看作是兩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對于每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可以執(zhí)行步驟110至步驟140的過程。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在步驟110中,可以按照現(xiàn)有的校正方案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例如,對于分布式基站而言,BBU可以在每個發(fā)射通路發(fā)送發(fā)校正參考信號,發(fā)校正參考信號經(jīng)過發(fā)射通道、校正耦合電路和校正接收通道后,返回BBU。BBU可以計算各個發(fā)射通道返回的信號與發(fā)校正參考信號之間的幅度和/或相位差,來作為各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可以用于對發(fā)射通道的幅度和/或相位進行校正。

此外,還可以計算各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例如,對于分布式基站而言,BBU可以在校正發(fā)射通道發(fā)送收校正參考信號,收校正參考信號經(jīng)過校正發(fā)射通道、校正耦合電路以及接收通道后,返回BBU。BBU可以計算各個接收通道返回的信號與收校正參考信號之間的幅度和/或相位差,作為各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可以用于校正基站從UE接收的信號。例如,上述UE的上行探測信號可以是基站接收到UE發(fā)送的上行探測信號后利用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校正得到的。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可以用于對接收通道的幅度和/或相位進行校正。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20中,可以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梢愿鶕?jù)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直達(Line of sight,LOS)徑??梢愿鶕?jù)所述UE與所述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饋纜補償相位。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可以指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是指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因此,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可以是由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饋纜以及中射頻單元內(nèi)部的接收通道組成。

對于雙列交叉極化天線而言,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基帶單元之間可以有4個信道,相應地,UE的發(fā)射天線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也可以有4個信道。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基帶單元之間的每個信道可以由UE的發(fā)射天線與1列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該列極化天線、該列極化天線與基站的天線接口之間的饋纜以及基站內(nèi)部的接收通道組成。因此,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以及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之間是一一對應的。

由于上述方法是由基帶單元執(zhí)行的,因此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的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可以是指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例如,對于具有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分布式基站而言,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得到的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可以指UE的發(fā)射天線與BBU之間的信道響應。

LOS徑是指通信雙方之間不存在障礙物遮擋的路徑。對于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和另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是相同的。此外,由于基帶單元對接收通道進行校正后,接收通道的響應是一致的,即不存在相位差,

那么,可以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的發(fā)射天線與基站的基帶處理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該過程可以參照現(xiàn)有的過程,不再贅述。這樣,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也就是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出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20中,可以根據(jù)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然后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具體地,可以UE與基站之間的各個信道的響應結果,可以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中每個元素可以表示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兩兩之間的相關性。因此,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是否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20中,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可以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可以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第二天線與第二信道對應,第三天線與第三信道對應,第四天線與第四信道對應。

可以在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閾值的情況下,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例如,第一天線可以指上述第一列正45度天線,第二天線可以指上述第一列負45度天線,第三天線可以指上述第二列正45度天線,第四天線可以指上述第二列負45度天線。如上所述,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一一對應,因此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可以包括4個信道,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稱為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以及第四信道。

對于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的發(fā)射天線之間的信道響應在整個頻帶內(nèi)的幅度相同,僅相差一個相位,因此同極化天線與UE的發(fā)射天線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關性比較大。如果在非LOS徑的情況下,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的發(fā)射天線之間的信道響應在每個子載波上都有差別,那么同極化天線與UE的發(fā)射天線之間的兩個信道相關性比較小。

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中,每個元素可以表示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兩兩間的相關性。由于各個接收通道的響應相同,并且兩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異引起的是在全頻帶上信道之間的固定相位差,并不影響信道相關性的幅度值。因此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利用UE與基站之間的信道中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信道的相關性的幅度,以及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信道的相關性的幅度來判斷LOS徑。也就是,可以利用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的幅度以及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的幅度來判斷LOS徑。具體來說,可以確定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是否大于某一閾值,并確定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是否也大于該閾值。如果這兩個相關性均大于該閾值,則可以說明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上述閾值可以是預先設定的,其取值范圍可以是0~1,例如,該閾值可以設定為0.8或0.9。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20中,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第一相位是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第二相位是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可以對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饋纜補償相位。

對于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第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是相同的。具體來說,假設第一天線與UE之間的信道和第三天線與UE之間的信道這兩個信道的相位差為A,第二天線與UE之間的信道和第四天線與UE之間的信道這兩個信道的相位差為B,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A和B是相同的。而各個接收通道的響應是相同的,那么可以確定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以及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并計算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為了降低誤差,可以對上述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最終的饋纜補償相位。

應理解,由于在不斷地接收UE的上行探測信號,因此在每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都可以計算一次饋纜補償相位。因此,上述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可以理解為當前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上述饋纜補償相位可以理解為當前的饋纜補償相位。如果根據(jù)當前接收到的UE的探測信號,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不為LOS徑,那么可以將前一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得到的饋纜補償相位作為當前的饋纜補償相位,也就是饋纜補償相位維持不變。應注意,如果根據(jù)第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不為LOS徑,那么可以將饋纜補償相位默認為0。

下面以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為例說明如何確定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在下列不等式(1)和(2)均成立的情況下,可以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其中,Thre表示閾值。該閾值可以是預先設定的。例如,Thre可以設置為0.8或0.9。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可以根據(jù)等式(3)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Δ(p)=phase(r20(p))-phase(r31(p)) (3)

其中,phase(r20(p))可以表示第一相位,phase(r31(p))可以表示第二相位。

對于對Δ(p)進行濾波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當p大于1時,可以根據(jù)等式(4)對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其中,表示第(p-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α表示濾波系數(shù),通常0<α<1。

當p為1時,可以根據(jù)等式(5)得到在第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等式中的符號“^”可以表示估計值。

可見,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每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都可以執(zhí)行一次饋纜補償相位的計算過程,將得到的饋纜相位補償作為本次基帶信號的相位校正的依據(jù),從而能夠實現(xiàn)基帶信號的在線校正,能夠降低誤差。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當p大于1時,在不等式(1)或不等式(2)不成立的情況下,可以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不為LOS徑。相應地,在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具體來說,如果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不為LOS徑,那么可以利用前一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進行本次基帶信號的相位校正。當p為1時,如果根據(jù)第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不為LOS徑,那么可以將饋纜補償相位默認為0。

上面詳細描述了確定饋纜補償相位的過程。在得到饋纜補償相位后,基站可以執(zhí)行邏輯端口與物理天線之間的映射操作。也就是,可以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30中,m可以為2,也就是說基站可以工作在2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梢愿鶕?jù)等式(6)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和s1(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d表示循環(huán)時延點數(shù),Nfft表示系統(tǒng)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點數(shù),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可見,本實施例中,兩個邏輯端口的信號形成互補,這樣使得UE接收到的兩個邏輯端口的信號能量總和將為固定常數(shù),從而能夠避免信道頻域波動,提升下行吞吐量,并且能夠提高分集增益。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30中,m可以為4。可以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具體地,當基站工作在4個邏輯端口的模式時,可以將第1個端口的信號映射到第1個發(fā)射通道,第3個端口的信號映射到第2個發(fā)射通道,第2個端口的信號映射到第3個發(fā)射通道,第4個端口的信號映射到第4個發(fā)射通道。在閉環(huán)MIMO系統(tǒng)中,對于大部分碼字而言,前2個邏輯端口之間的權值相位差與后2個邏輯端口之間的權值相位差相同。這樣,使得基站與UE之間的MIMO信道響應與閉環(huán)MIMO碼本匹配性更好,從而能夠提高下行吞吐量。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30中,m可以為4??梢愿鶕?jù)等式(7)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其中,k表示子載波索引,x0(k)、x1(k)、x2(k)和x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的4路基帶信號,s0(k)、s1(k)、s2(k)和s3(k)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分別與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k為正整數(shù);x0(k)和x2(k)分別對應于第一組同極化天線,x1(k)和x3(k)分別對應于第二組同極化天線。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步驟140中,可以將4路基帶信號分別乘以其對應的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并可以將其中1路的基帶信號同時乘以饋纜補償相位,從而得到校正后的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得到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后,可以通過每個發(fā)射通道以及相應的一列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一路校正后的基帶信號。例如,可以通過第1個發(fā)射通道以及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第1路校正后的基帶信號;通過第2個發(fā)射通道以及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第2路校正后的基帶信號;依次類推。

下面將結合具體例子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應注意,下面的例子只是為了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而非限制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范圍。

圖2是可應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個場景的示意圖。

在圖2所示的場景中,基站210可以為分布式基站,基站210和UE 220之間可以進行通信。

基站210可以包括BBU 211、RRU 212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213。BBU211和RRU 212之間可以通過光纖連接,RRU 212上具有4個天線接口(圖2中未示出),各個天線接口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213之間可以分別通過4根饋纜連接。

RRU 212可以包括發(fā)射通道0至發(fā)射通道3、接收通道0至接收通道3、校正發(fā)通道、校正收通道和校正耦合電路。雙列交叉極化天線213可以包括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和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

可見,發(fā)射通道、接收通道、饋纜以及極化天線之間是一一對應的。

下面將基于圖2所示的場景詳細描述基站210和UE 220之間的傳輸信號的過程。

步驟一:BBU 211計算RRU 212內(nèi)的各個發(fā)射通道和各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

具體地,BBU 211可以分別向發(fā)射通道0至3發(fā)送發(fā)校正參考信號,發(fā)校正參考信號通過校正耦合電路和校正收通道后返回BBU 211。BBU 211計算各個反饋信號與發(fā)校正參考信號之間的幅相差,將計算的幅相差分別作為相應的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

BBU 211可以向校正發(fā)通道發(fā)送收校正參考信號,收校正參考信號經(jīng)過校正耦合電路和接收通道0至3后,分別返回BBU 211。BBU 211計算各個反饋信號與收校正參考信號之間的幅相差,將計算的幅相差分別作為相應的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

各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的作用是使得各個發(fā)射通道的響應一致,即T0=T1=T2=T3,其中T0、T1、T2和T3分別表示發(fā)射通道0至3的響應特性。

各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的作用是使得各個接收通道的響應一致,即R0=R1=R2=R3,其中R0、R1、R2和R3分別表示接收通道0至3的響應特性。

步驟二:BBU 211計算饋纜補償相位。

在圖2中,可以以和分別表示RRU 212與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以及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之間的饋纜響應特性。

可以以h0(k)、h1(k)、h2(k)和h3(k)分別表示在第k個子載波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213與UE 220的發(fā)射天線之間的信道響應。k為正整數(shù)。BBU 211每接收到一次UE 220的上行探測信號,將計算一次饋纜補償相位。下面將以BBU 211第p次接收到UE 220的上行探測信號為例進行描述,p為正整數(shù)。

A)BBU 211計算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信道響應。

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存在4個信道。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每個信道由UE 220與一列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這列極化天線與RRU 212之間的饋纜以及相應的接收通道組成。例如,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0個信道可以由UE 220與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與RRU 212之間的饋纜以及接收通道0組成。

BBU 211可以根據(jù)第p次接收到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在第k個子載波上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i個信道的信道響應對于BBU 211來說,在接收到上行探測信號時,首先利用步驟一計算的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對上行探測信號進行補償,然后利用補償后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在第k個子載波上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第i個信道的信道響應

由于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每個信道可以由接收通道、饋纜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信道組成,因此,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i個信道的信道響應與第i個接收通道的響應特性、第i個饋纜的響應特性以及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213之間的第i個信道響應特性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等式(8)來表示。

其中,i為0、1、2或3。

此處,Ri,p為在根據(jù)第i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校正后得到的第i個接收通道的響應特性?;诓襟E一的描述,在利用各個接收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對各個接收通道校正后,各個接收通道的響應特性是相同的。

B)BBU 211可以根據(jù)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各個信道的信道響應,按照等式(9)計算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R。

其中,K表示信號帶寬內(nèi)子載波數(shù)目,例如,對于20MHz帶寬的LTE系統(tǒng),K=1200。

C)BBU 211可以判斷上述兩個不等式(1)和(2)是否成立。

D)在確定不等式(1)和(2)均成立的情況下,BBU 211確定UE 220與基站210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在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的情況下,第一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與UE之間的兩個信道的相位差相同,即滿足等式(10)。

因此,利用該特性,BBU 211可以根據(jù)等式(11)計算在第p次接收到UE 220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第一相位可以是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0個信道與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2個信道這兩個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第二相位可以是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1個信道與UE 220的發(fā)射天線與BBU 211之間的第3個信道這兩個信道之間的相位差。

然后,根據(jù)等式(4)對由等式(11)得到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最終的饋纜補償相位事實上,根據(jù)等式(11)得到的結果是未濾波前的饋纜補償相位。

步驟三:BBU 211根據(jù)與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

具體地,該步驟中,BBU 211執(zhí)行邏輯端口與發(fā)射通道之間的映射操作。

A)假設基站210工作在2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那么BBU 211可以將2個邏輯端口映射到4個發(fā)射通道上。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邏輯端口映射示意圖。如圖3所示,BBU 211可以對與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信號進行MIMO編碼,然后按照等式(6)根據(jù)MIMO編碼得到的信號s0(k)和s1(k),生成4路基帶信號x0(k)、x1(k)、x2(k)和x3(k)。

可見,兩個端口的信號形成互補,這樣使得UE接收到的兩個端口的信號能量總和將為固定常數(shù),從而能夠避免信道頻域波動,提升下行吞吐量。

B)假設基站210工作4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那么BBU 211可以將4個邏輯端口映射到4個發(fā)射通道上。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邏輯端口映射示意圖。如圖4所示,BBU 211可以對與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信號進行MIMO編碼,然后可以按照等式(7),根據(jù)MIMO編碼得到的信號s0(k)、s1(k)、s2(k)和s3(k),生成4路基帶信號x0(k)、x1(k)、x2(k)和x3(k)。

在這種情況下,將邏輯端口0映射到發(fā)射通道0、邏輯端口2映射到發(fā)射通道1、邏輯端口1映射到發(fā)射通道2以及邏輯端口3映射到發(fā)射通道3。

表1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協(xié)議(36.211)規(guī)定的閉環(huán)碼本。4端口閉環(huán)碼本共有16個碼字,其中前12個碼字有一個共同特點。如表1所示,該共同特點為:端口0與端口1之間的權值相位差和端口2與端口3之間的權值相位差相同。

表1閉環(huán)碼本

可見,上述這種映射方案使得基站與UE之間的信道響應與閉環(huán)MIMO碼本的特性一致,從而使得基站與UE之間的信道響應與閉環(huán)MIMO碼本的匹配性更好,能夠提升閉環(huán)MIMO性能。

步驟四:BBU 211根據(jù)步驟一得到的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以及步驟二得到的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x0(k)、x1(k)、x2(k)和x3(k)進行校正。

具體地,BBU 211將x0(k)、x1(k)、x2(k)和x3(k)分別乘以相應的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例如,將發(fā)射通道0的補償系數(shù)乘以x0(k),將發(fā)射通道1的補償系數(shù)乘以x1(k),依次類推,分別得到信號x′0(k)、x1′(k)、x′2(k)和x3′(k)。

然后BBU 211可以將信號x3′(k)進行饋纜相位的補償,即x3′(k)乘以得到x3″(k)。

如圖3或圖4所示,在根據(jù)與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得到4路基帶信號后,對得到的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

步驟五:BBU 211將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通過相應的發(fā)射通道以及極化天線發(fā)送給UE 220。

具體地,BBU 211可以通過發(fā)射通道0以及第一列正45度極化天線,向UE 220發(fā)送信號x′0(k),通過發(fā)射通道1和第一列負45度極化天線向UE 220發(fā)送信號x′1(k),通過發(fā)射通道2和第二列正45度極化天線向UE 220發(fā)送信號x′2(k),通過發(fā)射通道3和第二列負45度極化天線向UE 220發(fā)送信號x″3(k)。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基站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圖5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基帶單元的示意框圖。圖5的基帶單元500包括確定單元510、生成單元520和校正單元530。

確定單元510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確定單元510還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其中,基帶單元500所屬的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生成單元520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其中m為正整數(shù)。校正單元530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基帶單元5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5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確定單元510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5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5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第二天線與第二信道對應,第三天線與第三信道對應,第四天線與第四信道對應。確定單元510可以在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閾值的情況下,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第一相位是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第二相位是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確定單元510可以對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基帶單元500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基帶單元500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基帶單元500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確定單元510可以在下列不等式(1)和不等式(2)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等式(3)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當p大于1時,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等式(4)對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當p為1時,確定單元510可以根據(jù)等式(5)得到在第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2。

生成單元520可以根據(jù)等式(6)生成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生成單元520可以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生成單元520可以根據(jù)等式(7)生成4路基帶信號。

需要說明的是,基帶單元500可以對應于執(zhí)行圖1的通信方法的基帶單元,從而可以實現(xiàn)圖1的通信方法的相應流程。對于圖1的通信方法和基帶單元500中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結合,相互參照。

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基帶單元的示意框圖。圖6的基帶單元600包括存儲器610和處理器620。

存儲器610和處理器620之間通過數(shù)據(jù)總線630相連接;其中,

存儲器610存儲可執(zhí)行指令。

處理器620,執(zhí)行存儲器610存儲的可執(zhí)行指令,用于:確定中射頻單元的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基帶單元600所屬的基站的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其中m為正整數(shù);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以便通過4個發(fā)射通道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向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基帶單元600之間的信道響應。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6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6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60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處理器620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第二天線與第二信道對應,第三天線與第三信道對應,第四天線與第四信道對應。處理器620可以在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閾值的情況下,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第一相位是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第二相位是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處理器620可以對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基帶單元600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基帶單元600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基帶單元600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處理器620可以在下列不等式(1)和不等式(2)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等式(3)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當p大于1時,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等式(4)對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當p為1時,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等式(5)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2。

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等式(6)生成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

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處理器620可以根據(jù)等式(7)生成4路基帶信號。

需要說明的是,基帶單元600可以對應于執(zhí)行圖1的通信方法的基帶單元,從而可以實現(xiàn)圖1的通信方法的相應流程。對于圖1的通信方法和基帶單元600中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結合,相互參照。

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通信設備的示意框圖。圖7的通信設備700包括基帶單元710、中射頻單元720和雙列交叉極化天線730。

所述基帶單元710與所述中射頻單元720之間通過光纖連接,所述中射頻單元720與所述雙列交叉極化天線730之間通過饋纜連接,所述中射頻單元包括4個發(fā)射通道。雙列交叉極化天線730由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和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組成,通信設備700工作在m個邏輯端口的模式下,其中m為正整數(shù)。

基帶單元710用于:確定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

根據(jù)接收到的用戶設備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饋纜補償相位為第一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與第二組同極化天線對應的饋纜相位差之間的差;根據(jù)與m個邏輯端口一一對應的m路信號生成4路基帶信號;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分別對應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向中射頻單元720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中射頻單元720通過4個發(fā)射通道和雙列交叉極化天線730,向UE發(fā)送校正后的4路基帶信號。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jù)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饋纜補償相位,并根據(jù)4個發(fā)射通道的補償系數(shù)和饋纜補償相位對4路基帶信號進行校正,從而能夠準確控制各路發(fā)射信號的相位。

可選地,作為一個實施例,通信設備700可以為基站,例如可以為分布式基站、宏基站或小基站等基站。

例如,對于具有雙列交叉極化天線的分布式基站來說,可以包括基帶單元(Baseband Unit,BBU)、RRU以及雙列交叉極化天線。BBU和RRU之間可以通過光纖連接。RRU可以包括4個接收通道和4個發(fā)射通道。在RRU上還設置有4個天線接口。每個天線接口可以通過1個饋纜與1列極化天線相連接。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接收到的UE的上行探測信號,確定UE與基帶單元710之間的信道響應?;鶐卧?1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71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鶐卧?1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71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UE與基帶單元710之間的信道響應,確定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鶐卧?10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第一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一天線和第三天線組成,第二組同極化天線由第二天線和第四天線組成,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信道由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和第四信道組成,第一天線與第一信道對應,第二天線與第二信道對應,第三天線與第三信道對應,第四天線與第四信道對應?;鶐卧?10可以在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預設的閾值,且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關性大于閾值的情況下,確定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確定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第一相位是第一信道與第三信道之間的相位差,第二相位是第二信道與第四信道之間的相位差?;鶐卧?10可以對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在基帶單元710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

全頻帶空域相關矩陣

其中,R(p)中的元素rij(p)表示在基帶單元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基帶單元之間的第i個信道與第j個信道之間的相關性,p為正整數(shù)。

基帶單元710可以在下列不等式(1)和不等式(2)均成立的情況下,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UE與雙列交叉極化天線之間的信道為LOS徑。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等式(3)確定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Δ(p)。

當p大于1時,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等式(4)對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第一相位與第二相位之間的差值進行濾波,得到在第p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當p為1時,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等式(5)得到第1次接收到UE的上行探測信號時的饋纜補償相位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2。

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等式(6)生成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

基帶單元710可以根據(jù)與第1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1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3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2路基帶信號,根據(jù)與第2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3路基帶信號,并根據(jù)與第4個邏輯端口對應的信號生成第4路基帶信號。

可選地,作為另一實施例,m可以為4?;鶐卧?10可以根據(jù)等式(7)生成4路基帶信號。

需要說明的是,通信設備700中的基帶單元710可以對應于執(zhí)行圖1的通信方法的基帶單元,也可以對應于圖5中的基帶單元500,或者可以對應于圖6中的基帶單元600,從而可以實現(xiàn)圖1的通信方法的相應流程。對于圖1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設備700中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結合,相互參照。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或者計算機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xiàn)。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zhí)行,取決于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yè)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xiàn)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xiàn)不應認為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tǒng)、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tǒng)、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xiàn)。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xiàn)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tǒng),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zhí)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wǎng)絡單元上??梢愿鶕?jù)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xiàn)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xiàn)并作為獨立的產(chǎn)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xiàn)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chǎn)品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chǎn)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wǎng)絡設備等)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改则县| 清新县| 左权县| 花垣县| 巫山县| 宁阳县| 逊克县| 乐清市| 章丘市| 平顶山市| 南皮县| 镇宁| 油尖旺区| 大兴区| 正阳县| 大城县| 镶黄旗| 壤塘县| 崇左市| 黄石市| 巫山县| 广河县| 北流市| 开化县| 肃宁县| 柳河县| 稻城县| 郓城县| 昌都县| 彝良县| 保靖县| 尖扎县| 武城县| 彰武县| 海丰县| 绥德县| 白城市| 庄河市| 甘洛县| 东阳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