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術:
在長期演進(Long Time Evolution,LTE)的網絡中為了滿足更高的流量需求和更多的終端接入需求,提出了一種新型通信網絡結構——異構網。在異構網中,通常包括宏基站覆蓋形成的宏小區(qū),在宏小區(qū)內又由至少一個小基站覆蓋形成的小小區(qū);從而實現(xiàn)了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重疊和混合覆蓋。這樣的話,通過在熱點地區(qū)部署小小區(qū)的小基站,一方面小基站能夠以低廉的投資來快速彌補宏基站覆蓋的盲區(qū),另一方面在熱點地區(qū)通過部署小基站小小區(qū),使它能夠分擔宏基站的終端負載,而且同時能夠提升單終端的流量。
如圖1所示,宏基站覆蓋形成了一個大的宏下區(qū),在宏小區(qū)內還設這有小基站1、小基站2和小基站3,分別形成了小小區(qū)1、小小區(qū)2及小小區(qū)3;顯然這樣就實現(xiàn)了同一地理位置的多重無線信號的覆蓋。
小小區(qū)引入宏小區(qū)形成的異構網,提升了系統(tǒng)的吞吐量及終端的網絡速率和帶寬,這樣的話終端可能會頻繁的多個小小區(qū)之間進行切換。
在現(xiàn)有技術中終端在小小區(qū)之間進行切換的方法一般如下:
第一步:終端測量至少1個小基站發(fā)送的下行信號,形成下行信號測量結果;
第二步:將下行信號測量結果上報給基站;
第三步:宏基站根據下行信號測量結果,控制終端進行小小區(qū)切換。
但是終端是一個移動性設備,而小小區(qū)的半徑又通常較小,??赡艹霈F(xiàn)的狀況是:終端需要測量多個小基站發(fā)送的下行信號,基于終端的測量能力等問 題,終端可能無法同時測量出多個小基站的下行信號的質量,從而采用時分的方式進行測量,這樣的話,就可能導致測量多個小基站發(fā)送的下行信號的時間可能較長,導致終端還未測量到某些指定測量的小基站發(fā)送的下行信號就離開了對應小基站的覆蓋范圍,無法再進行測量,從而無法向宏基站所要求的上行信號測量結果,從而導致終端在小小區(qū)之間切換的失敗。
如對應圖1中的終端,可能需要測量小小區(qū)1、小小區(qū)2及小小區(qū)3的下行信號的信號質量,可視終端移動速度較快,導致其僅測量了小小區(qū)2的的下行信號就離開原來的位置很遠了,無法測量到小小區(qū)3的下行信號質量,進而導致測量失敗,進而導致切換失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及基站,減少因終端測量負荷過大,導致的切換失敗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包括:
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形成n個信號質量;其中,所述n為不小于1的整數;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基于所述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基于至少兩個由所述第二基站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
接收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信號測量形成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結合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包括:
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信道探測參考信息號SRS和/或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測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的通知;
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獲得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向所述第一基站發(fā)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作為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的依據。
本發(fā)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通知單元,具體用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形成n個信號質量;其中,所 述n為不小于1的整數;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具體用于基于所述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通知單元,具體用于基于至少兩個由所述第二基站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通知單元,還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
所述第一接收單元,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信號測量形成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具體用于結合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通知單元,具體用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信道探測參考信息號SRS和/或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測量。
本發(fā)明實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第二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通知;
測量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獲得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發(fā)送單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發(fā)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作為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的依據。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及基站,由第二基站對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并根據第二基站的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來控制第一終端的切換。相對于第一終端可能需要對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導致的測量時延大,測量結果參考價值低,并最終導致第一終端切換失敗的問題,本實施例中由第二基站進行測量;各個基站對第一終端發(fā)送的信號進行測量,這樣能夠有效緩解所述的測量負荷都集中在第一終端上導致的測量延時、測量 負荷大及切換失敗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網絡結果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
圖3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n個變化趨勢示意圖之一;
圖3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第二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示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
圖8為本發(fā)明示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的測量結果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示例所述的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闡述。
方法實施例一: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10: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步驟S1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130: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可應用于第一基站中,所述第一基站是不同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基站。當然本實施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的執(zhí)行主體,除了所述第一基站之外,還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統(tǒng)中的網元,如移動管理實體MME等結構。
通常所述第一基站可為宏基站,如演進型基站eNB。所述第二基站可為小 基站或小小區(qū)基站。所述第一基站覆蓋形成有第一小區(qū);所述第二基站覆蓋形成有第二小區(qū);所述第二小區(qū)的覆蓋面積小于所述第一小區(qū)的覆蓋面積;所述第二小區(q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小區(qū)內。
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一終端可為雙連接或多連接終端,即為同時能夠與至少2個基站建立連接的終端。
在步驟S110中所述第一基站將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終端可以指代為任意一個終端。所述第一信號用于指代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各種信號的一個或多個。
第二基站在接收到第一基站發(fā)送的通知之后,將會對第一基站發(fā)送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將形成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在本實施例中將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測量的所述第二基站可能不止1個,可能是2個或2個以上的多個基站。
通常情況下,若所述第一終端的當前服務小區(qū)為所述第1小區(qū)的話,所述第二基站形成的小區(qū)可包括所述第1小區(qū)的鄰區(qū)。這就是說通常所述第二基站是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鄰基站。譬如,所述第一終端的當前服務小區(qū)為源小基站形成的小區(qū),而本實施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的執(zhí)行主體為宏基站的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可為:所述第一基站等執(zhí)行主體根據所述第一終端的地理位置確定的基站,通常所述第二基站為所述第一終端所在地理位置附近的基站。
在步驟S110中觸發(fā)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所述第二基站進行測量的條件可為:所述第一基站在檢測到所述第一終端對為在所述第一基站形成的為所述第一終端提供服務的第1小區(qū)的信號質量低于指定閾值時。這個時候意味著,所述第一終端和所述第一基站之間的位置關系發(fā)生了變化,第1小區(qū)不能很好的為所述第一終端提供通信服務,所述第一終端需要切換到第二基站以獲得滿足第一終端的通信質量要求的通信服務,故所述第一基站可在此時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
在步驟S120中所述第一基站將接收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能夠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終端是否已經在地里位置上進入到所述第二基 站形成的第2小區(qū),和/或所述第一測量結果表明的是所述第二基站測量所述第一信號的信號質量等信息,這些信息能夠用于第一基站判斷,當前所述第一終端是否適合切入到所述第二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的步驟S130中,所述第一基站將根據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做出判斷并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第二基站。當然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30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第二基站,是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滿足切換條件時才會執(zhí)行的操作,通常所述第一基站將會依據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確定終端具體要切換到哪個第二基站及切換時機等信息。
顯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信息處理方法,能夠用于控制終端不同基站之間的切換。但是區(qū)別現(xiàn)有技術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進行測量的是第二基站,發(fā)送測量信號的第一終端;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終端在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移動,導致終端測量負荷重、測量結果延時大、測量結果不能很好作為終端切換依據等問題;同時第一終端進行第一信號發(fā)送接收第一基站的通知來進行基站切換的方法,能夠減少移動終端的功耗,延長移動終端的待機時長。
方法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10: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步驟S1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130: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步驟S110可包括:
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形成n個信號質量;其中,所述n為不小于1的整數;
所述步驟S120可包括:
基于所述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指定時間為一個指定的時長,具體如1分鐘或2分鐘或30秒,可以預先設定的一個時間長度,也可以是根據所述第一基站與第一終端之間信道質量的變化速率動態(tài)的一個測量時間。若所述第一基站與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信道質量變化率越大,則所述第一指定時間對應的時長長度就越長。
所述n可以為1的整數,這樣的話,若所述第二基站包括1個以上的話,通常所述第一基站可以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同一個測量時刻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這樣可以知道在測量時刻時,所述第一終端與哪個基站之間的通信信道的質量更佳,從而方便第一基站決策出通知所述第一終端應該切換到哪一個所述第二基站及切換時機等信息。
在具體進行所述第一信號的測量時,所述第一終端可能會進行快速的移動,而進行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二基站可能不止一個,且這些基站進行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時間可能不是同一個時刻??赡軙霈F(xiàn)這樣的情形,基站A在時刻A測量所述第一信號得到第1個信號質量;基站B在時刻B測量所述第一信號得到第2個信號量量;若時間A早于時刻B;第1個信號質量和第2個信號質量相等,這時,若單純每一個第二基站測量的1個信號質量,這樣第一基站很難決策出到底應該通知第一終端切換到基站A還是基站B。
為了避免上述現(xiàn)象,在本實施例中將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進行多次測量。這樣的話,就能基于每一個所述第二基站的n次測量形成的n個信號質量,得到所述n個信號質量變化趨勢,
若以前述例子為例,若所述基站A在不同時刻對第一信號至少測量2次,形成2個或2個以上的信號質量;這樣就知道基站A測量第一信號的信號質量變化趨勢是變強還是變弱。比如,所述第一終端在移動過程中逐步遠離基站A并逐步靠近B;基站B也對第一信號測量至少兩次,這樣也形成了兩個信號質量;且基站B測量的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逐步變強;而基站A測量的信號質量逐步變弱。這樣的話,即便基站A測量的信號質量中有部分信號質量比基站B的信號質量都大,但是基站B的信號質量確實越來越強的趨勢,這時,表明所 述第一終端與所述基站B之間的信道質量越來越好或離基站B的距離越來越近,而與基站A之間的信道質量越來越差或離基站A越近,這時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基站B而非基站A。
圖3a所示的為基于本實施例中一個示例?;?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連接形成的表征所述變化趨勢的曲線如圖3中的實曲線;基站2對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連接形成的表征所述變化趨勢的曲線如圖3中的虛曲線。圖3中的所示的虛直線為切換閥值。
顯然從圖3a可知,僅從單個的信號質量來看的話,基站1測量的部分信號質量還大于基站2測量的部分信號質量,且基站1測量的信號質量均大于切換閥值;但是從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來看,基站2測量的信號質量從切換閥值逐步增大到大于切換閥值,且大于基站1的信號質量,利用本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這樣的話所述第一基站或其他執(zhí)行本實施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的執(zhí)行主體,將根據各個第二基站的n次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決策出所述第一終端將要切換到的第二基站,并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決策的對應的第二基站。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依據所述變化趨勢通知所述第一終端進行切換時,還可結合所述信號質量本身。若如圖3b所示,假設所述基站2的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是在逐步增強,但是基站2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都小于所述切換閥值,這時候,即便所述基站2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確實是逐步增強的,也不能通知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基站2,否則會導致第一基站通信質量差的問題。
故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或其他執(zhí)行主體,將結合每一個所述第二基站的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以及信號質量本身(這里的信號質量本身至少包括每一個所述第二基站測量的n個信號質量中最后一個測量的所述信號質量)來綜合決策所述第一終端可接入的第二基站,并將所述決策結果發(fā)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這里的信號質量可為對所述第一信號的進行接收的接收功率或接收信號強度等。
綜合上述,本實施例所述信息處理方法,不僅能夠解決終端進行測量導致的各種問題,還能解決終端在高速運行時,多個第二基站測量的時間無法高度統(tǒng)一導致的測量結果對第一終端的切換的參考性不強的問題,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第一終端在不同小區(qū)之間的快速精確切換。
方法實施例三: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10: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步驟S1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130: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步驟S130可包括:
基于至少兩個由所述第二基站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進行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二基站至少包括兩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等執(zhí)行主體將分別接收各個第二基站發(fā)送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綜合比較各個基站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并最終確定出所述第一終端當前適宜切換到的第二基站,并在通知所述第一終端進行切換時,將對應的第二基站的基站標識和/或對應第二基站形成的小區(qū)的小區(qū)標識等標識信息發(fā)送給第一終端,便于所述第一終端根據所述基站標識和/或小區(qū)標識等標識信息查找到對應的第二基并切換到該基站。
這里的綜合比對,所述第一基站等執(zhí)行主體,首先可以比對各個第二基站形成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根據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確定出哪一個第二基站可供所述第一終端接入或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接入。于此同時還比對所述第一終端返回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根據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確定出哪一個第二基站可供所述第一終端接入或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接入;再從兩個比對結果中確定的可供第一終端或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接入的第二基站中選擇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接入的第二基站,可為當至少兩個 第二基站可供所述第一終端接入并切換到時,這可供所述第一終端接入或切換到的第二基站中與第一終端的信道質量效果最好的第二基站。
當然,這里的綜合比對還可以是,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第二測量結果信息,統(tǒng)一比對;例如第二基站和第一終端的測量結果信息中,都包括信號質量;這樣的話,可以采用信號質量排序比對的方式來確定。當有一些第二基站有測量到,但是第一終端沒有對應的測量結果時,就直接采用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若某一個第二基站和第一終端都有測量到彼此之間的信道時,這時可以從兩者中選擇一個信號質量較大的作為該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一終端之間的信道測量的測量結果。
這里的信道測量可包括第一終端對第二信號的測量,還包括第二基站對第一信號的測量。
綜合上述,本實施例在前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提供了基于多個第二基站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來進行切換的方法,具有實現(xiàn)簡便的優(yōu)點。
方法實施例四: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10: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步驟S1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130: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
步驟S140: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
步驟S150:接收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信號測量形成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
所述步驟S130可包括:結合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40和所述步驟S110之間沒有一定的先后關系,僅需滿足所述步驟S140至步驟S150,及步驟S110至步驟S120均在所述步驟 S130之前完成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信號可以為第二基站發(fā)送的發(fā)現(xiàn)信號等用于進行信道質量測量的各種測量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所述第一終端的切換,還會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第二基站發(fā)送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這樣若第一終端快速移動,即便所述第一終端有遺漏對部分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的測量,也可以結合第二基站對第一信號的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來決策出當前適宜第一終端切換到的第二基站,這樣能夠實現(xiàn)第二基站的更好的切換。
方法實施例五: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10: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步驟S120: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130: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步驟S110可包括: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信道探測參考信息號SRS和/或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測量。本實施例中所述SRS和/或DMRS信號進行測量,所述第一終端能夠簡便的實現(xiàn)上述信號的發(fā)射,也能方便所述第二基站的偵測和測量。
綜合本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能夠采用第二基站來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進而控制第一終端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間的切換,相對于單純依靠第一終端對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的測量,能夠提供更加準確的測量結果,測量的延時更小,有利于精確控制切換。
方法實施例六: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210:接收第一基站的通知;
步驟S220: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獲得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步驟S230:向所述第一基站發(fā)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作為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的依據。
本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可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中。所述步驟S210中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可以從X2接口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fā)送的通知,也可以是通過通信網絡中其他中繼節(jié)點轉發(fā)的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
所述第二基站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之后,將在所述通知的觸發(fā)下,測量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信號,從而獲得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信號可包括前述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終端發(fā)送的SRS或DMRS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基站為了方便所述第一基站的決策出可供所述第一終端切換且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的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基站可為所述第一基站的相鄰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形成有第一小區(qū);所述第二基站形成有第二小區(qū)。若此時為異構網絡,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所述第二小區(q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小區(qū)內。所述第二基站可為小基站或小小區(qū)基站等能夠供第一終端接入網絡的接入設備。
在具體測量時,所述第二終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之后,可以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形成n個信號質量;所述n可為1或大于1的整數。當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多次測量時,所述第二基站通常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進行測量,并將多次測量的信號質量發(fā)送給第一基站,方便所述第一基站確定出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所述變化趨勢可為所述第一基站通知第一終端進行切換提供依據。具體如和所述第一基站根據n個所述信號質量來通知或控制所述第一終端的切換,可以參見方法實施例二,再此就不再重復。
綜合上述,本實施例提供例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是可應用于第二基站中的信息處理方法,第二基站主動承擔測量,這樣能夠減少第一終端的測量負荷,避免第一終端需要對多個第二基站發(fā)送的信號測量導致的測量延時等問題,最終導致測量結果不能夠很好的為第一終端的切換提供依據的問題。
設備實施例一: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110,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的具體結構可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能夠用于與第二基站進行通信。具體如,所述通信接口可為X2接口。
所述第一接收單元120也可對應能夠從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的通信接口,如X2接口。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可包括處理器及通信接口;所述處理器能夠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確定是否需要通知所述第一終端進行切換,具體切換到哪一個第二基站等信息處理操作所。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通知,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第二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第一接收單元120以及第二通知單元130所包括的通信接口可為所述第一基站內不同的通信接口,也可以集成對應于所述第一基站內同一個所述通信接口。
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基站能夠用于執(zhí)行上述方法實施一至方法實施例五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能夠控制第二基站對第一基站發(fā)射的第一信號進行測量,這樣能夠分擔第一終端的測量負荷,提高測量的響應速率,從而能夠更好更精確的進行切換,減少切換失敗的概率。
設備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110,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具體用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間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形成n個信號質量;其中,所述n為不小于1的整數;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具體用于基于所述n個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將第二基站在第一指定時長內的不同時刻對所述第一信號進行多次測量,這樣能夠避免多個第二基站在不同時刻進行測量造成的不知道讓所述第一終端選擇切換到哪一個所述第二基站的問題。
設備實施例三: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110,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具體用于基于至少兩個由所述第二基站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可能通知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第二基站繼續(xù)所述第一信號的測量。在第二通知單元130將根據各個第二基站返回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來通知所述第一終端進行切換。通常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在通知所述第一終端時,向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的信息中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可供接入的第二基站的標識信息和/或可供接入的第二基站形成的小區(qū)的小區(qū)標 識信息。這樣能夠方便所述第一終端能夠根據所述標識信選擇第二基站和/或第二基站形成的小區(qū)。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的具體結構可包括比較器或具有比較功能的處理器;可以通過綜合比對多個所述第二基站形成的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確定出哪一個第二基站可供所述第一終端接入,哪一個所述第二基站最適宜所述第一終端接入。
本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基站,是在前述兩個設備實施例基礎上對第一基站的進一步改進,能夠用于實現(xiàn)方法實施例三中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能夠減少第一終端的測量負荷,提高測量的響應速率以及降低第一終端的切花失敗率。
設備實施例四: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110,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還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基站發(fā)射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
所述第一接收單元120,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信號測量形成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
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具體用于結合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所述第二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和第一接收單元120的具體結構可以參見設備實施例一,但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知單元130還復用為向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消息或指令,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對第二基站發(fā)送的第二信號進行測量,形成第二測量結果信息;所述第一接收單元120還復用接收所述第一終端 對所述第二信號測量形成的第二測量結果信息,并利用第二通知單元130結合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和第二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的進行切換。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能夠綜合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基站的測量來共同確定通知所述第一終端的切換,能夠更加精確的控制切換,能夠提高切換成功率。
設備實施例五: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通知單元110,用于通知第二基站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
第一接收單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信號測量的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第二通知單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具體用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信道探測參考信息號SRS和/或解調參考信號DMRS進行測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知單元110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對第一終端發(fā)送的SRS和/或DMRS信號進行測量,而非所有的信號,能夠避免第二基站對第一終端所發(fā)射信號進行測量的盲目性。
總之本實施例所述第一基站能夠執(zhí)行前述應用在第一基站等執(zhí)行主體中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能夠及時進行測量,能夠提高終端在基站之間進行切換的成功率。
設備實施例六: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所述基站為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第二接收單元210,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通知;
測量單元22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知,測量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獲得第一測量結果信息;
發(fā)送單元230,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發(fā)送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作為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所述第一終端切換到所述第二基站的依據。
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基站可為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可演進型基站eNB等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可為小基站或小小區(qū)基站,具體如,家庭基站等。
所述第二接收單元220可為能夠和所述第一基站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如X2接口等。
所述測量單元220可包括能夠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fā)射的第一信號的通信接口,同時還包括信號檢測等結構,能夠測量出所接收到的第一信號的信號質量。這里的信號質量可包括第二基站接收到的第一信號的接收信號的功率等信息。
所述發(fā)送單元230同樣包括與所述第一基站進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如X2接口,將所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發(fā)送給所述第一基站,這樣能夠方便所述第一基站決策所述第一終端的切換。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基站,能夠進行第一信號的測量,這樣能夠分檔第一終端的測量負荷,這樣能夠減少測量時延,提高測量效率及切換成功率。
在具體的實現(xiàn)過程中,所述測量單元220將根據第一基站的通知,在第一指定時間內對所述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信號進行n次測量;所述n可為不小于1的整數,進行n次測量之后,形成的n個信號質量,能夠方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據第二基站測量的信號質量的變化趨勢,更精確的選擇出適宜所述第一終端切換的第二基站。
以下結合上述任意實施例,提供幾個具體示例。
示例一:
在異構網中引入雙連接后,采用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的方法:終端(此處的所述終端可為上述第一終端)和宏基站(此處的所述宏基站可前述的第一基站)的連接用來傳輸控制面信令和低速率的用戶數據,而終端和小基站(此處的小基站可為上述第二基站)的連接主要用來傳輸高速率的用戶數據。
當終端以某個速度(比如20km/h)以下在異構網中移動的時候,可以結合上述方法進行切換,具體過程可如下:
S1:終端進入雙連接態(tài),測量當前服務小小區(qū)的信號質量。所述進入雙連接態(tài)是指終端分別和宏基站和小基站建立連接后,進入連入接態(tài)。
S2:判斷服務小小小區(qū)的信號強度是否大于第一門限值,若是返回S1,若否則進入S3。這里的具體實現(xiàn)可包括:宏基站配置終端測量前服務小小區(qū)的下行信號質量,測量的結果如果大于的第一服務小小區(qū)門限值。
S3:終端以事件A2上報測量結果,宏基站啟動終端的鄰近小小區(qū)搜索并測量。具體可包括,宏基站接到終端的A2事件后,配置終端同時進行服務小區(qū)和鄰小區(qū)測量。
S4:宏基站依據終端的位置,通知終端附近的小基站測量終端的上行SRS信號強度。具體的可包括:通知與該終端相鄰的小基站進行該移動終端的上行SRS信號的測量。小基站測量的該終端的上行SRS信號結果直接通過宏基站和小基站間的X2-C接口上報給基站。這里的SRS信號強度即可為上述信號質量的一種,可為前述第一測量結果信息的一部分。
S5:判斷服務小小區(qū)的信號質量下降到第二門限值,若否進入S6,若是進入S7。如果終端測量當前服務小區(qū)低于第二門限值,馬上以事件A2上報該結果。
S6:鄰小小區(qū)的信號質量比服務小小區(qū)的信號高一個偏移值,且維持一段時間,終端上報A3時間。該步驟具體可包括:終端測量鄰近小小區(qū)和當前服務小小區(qū)的下行信號,如果鄰近小小區(qū)的下行信號質量比服務小小區(qū)的要高一個偏移量,且維持一段時間,終端以事件A3上報該測量結果。
S7:宏基站依據鄰近小基站測量該終端SRS信號結果,選擇目標小小區(qū)控制終端切換。此處的所述SRS信號結果即為上述第二測量結果之一。該步驟可包括:如果宏基站接收到終端上報的事件A3,則利用事件A3上報的測量結果選擇目標小小區(qū),馬上進行切換。如果宏基站沒有等到事件A3,(由于鄰小小測量時間較長),接收到了終端上報的事件A2,馬上從與該終端相鄰的小基站 測量獲得該終端上行SRS信號最強的一個小基站,作為目標小小區(qū)進行切換。一般情況下,在小基站中,1個小基站只有一個小小區(qū)。這里的控制終端切換,控制終端企鵝環(huán)到目標小小區(qū)。
S8:宏基站依據終端測量的鄰近小區(qū)結果選擇目標小小區(qū)控制終端切換。這列的鄰近小區(qū)結果可為前述第二測量結果信息。
圖8所示的為在測量過程中形成的測量信號的示意圖。圖8橫軸表示的終端與服務小基站之間的距離;縱坐標表示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這里的參考接收功率RSRP為信號質量的一種。在圖8中實曲線表示的為終端測量的服務小區(qū)的功率,從圖示可值,服務小區(qū)信號質量隨著終端與服務小基站之間的距離的增大,而RSRP的下降。虛曲線為終端測量的鄰小區(qū)的功率。點畫線曲線表示的為小基站測量的終端上行SRS信號的功率。在圖8中還顯示有偏移量,事件A2上報和事件A3上報的時機。
示例二:
如圖9所示,終端和宏基站之間進行控制面信令和用戶面低速率部分的信息傳輸。終端與源小基站(即為所述終端提供服務小小區(qū))進行用戶面高速率部分的信息傳輸。這里的終端即為前述的第一終端。所述宏基站可為前述的第一基站。
終端檢測到服務小小區(qū)的信號質量低于絕對門限值,向宏基站發(fā)送服務小小區(qū)測量報告。這里終端以事件A2上報宏基站。
宏基站開啟UE的臨濟小小區(qū)測量。這里UE即為所述終端。
宏基站通知該UE周圍的小基站測量該UE的上行SRS信號。
鄰近小基站測量該UE發(fā)送的SRS信號。
鄰近小基站對該UE的SRS信號結果上報給宏基站。
終端鄰近小小區(qū)測量報告,通常以事件A3上報。
宏基站繼續(xù)目標小小區(qū)的選擇與切換時機的判決。目標小小區(qū)為從鄰近小小區(qū)中選擇的。
宏基站向目標小小區(qū)發(fā)送切換請求,并從目標小小區(qū)接收切換應答。
宏基站向終端發(fā)送RRC連接重配置,這里相當于前述通知第一終端切換到第二基站。
終端與目標小小區(qū)進行同步。
終端RRC連接沖配置完成。
宏基站釋放UE與源小基站的連接。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設備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xiàn)。以上所描述的設備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xiàn)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tǒng),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zhí)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設備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的、機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單元來實現(xiàn)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fā)明各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個處理模塊中,也可以是各單元分別單獨作為一個單元,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xiàn),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xiàn)。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xiàn)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zhí)行時,執(zhí)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移動存儲設備、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