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耳機單元和可拆卸佩戴裝置的耳機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耳機系統(tǒng)(10),其包括耳機單元(1)和可拆卸佩戴裝置(4)。耳機單元(1)包括麥克風臂(3),其可以在收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間運動。耳機單元(1)中的近程傳感器(29;33)檢測麥克風臂(3)是處于收縮位置還是延伸位置。耳機單元(1)和佩戴裝置(4)適于可活動地彼此附接,以便耳機單元(1)能夠在使用位置和安置位置之間運動。當耳機單元(1)運動至安置位置時,近程傳感器(29;33)檢測。
【專利說明】具有耳機單元和可拆卸佩戴裝置的耳機系統(tǒng)【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耳機系統(tǒng)(headset system),包括:
[0002]耳機單元和可拆卸佩戴裝置,
[0003]耳機單元包括
[0004]殼體,
[0005]麥克風臂,其可活動地附接至殼體,由此所述麥克風臂能夠在收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殼體和麥克風臂中的一個包括近程傳感器(proximity sensor),并且殼體和麥克風臂中的另一個包括第一傳感器目標,當麥克風臂處于收縮位置時,近程傳感器感測到該第一傳感器目標,
[0006]可拆卸佩戴裝置包括
[0007]附接裝置,用于將佩戴裝置附接至使用者頭部。
【背景技術】
[0008]根據前序部分的耳機系統(tǒng)已知為Jabra Supreme (捷波朗超卓)。Jabra Supreme為具有可折疊麥克風臂的藍牙耳機。當不使用時,麥克風臂可以折疊至緊湊位置而抵靠殼體,由此便于攜帶在例如口袋中。當使用時,麥克風臂運動至延伸位置,由此麥克風定位成相對靠近使用者嘴部。麥克風臂中的磁性傳感器和耳機殼體中的磁體用于感測麥克風臂是處于收縮位置還是延伸位置。Jabra Supreme包括耳鉤,Jabra Supreme可以通過耳鉤附接至使用者耳朵。耳鉤可以更換為不同形狀的耳鉤,從而適于個人。
【發(fā)明內容】
`
[0009]本說明書提供了根據前序部分的耳機,其中,
[0010]耳機單元和佩戴裝置適于可活動地彼此附接,以便耳機單元能夠在使用位置和安置位置之間運動,
[0011]其中,佩戴裝置包括第二傳感器目標,當耳機單元運動至安置位置時,耳機單元的近程傳感器感測到該第二傳感器目標。
[0012]利用這種系統(tǒng),可以在兩種狀態(tài)下利用相同的近程傳感器。在第一種狀態(tài)下,佩戴裝置未附接至耳機單元,通過使麥克風臂在收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間運動,可以使耳機單元在不同模式之間切換。在收縮位置,近程傳感器檢測到第一傳感器目標。在延伸位置,近程傳感器未檢測到第一傳感器目標。在第二種狀態(tài)下,佩戴裝置附接至耳機單元,通過使耳機單元在使用位置和安置位置之間運動,相同的近程傳感器可用于使耳機在不同模式之間轉換。在使用位置,近程傳感器未檢測到第二傳感器目標。在安置位置,近程傳感器檢測到第二傳感器目標。
[0013]近程傳感器可以包括在麥克風臂中。
[0014]根據一個實施例,近程傳感器是磁性傳感器,例如霍爾傳感器,并且這種情況下,第一和第二傳感器目標可以包括磁體。[0015]根據一個實施例,通過鉸鏈將麥克風臂的近端附接至殼體,從而所述麥克風臂能夠在收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間折疊。
[0016]根據一個實施例,殼體包括具有揚聲器開口的第一殼體側部,其中麥克風臂在收縮位置時折疊而抵靠第一殼體側部。
[0017]耳機單元可以在第一殼體側部處可拆卸地附接至佩戴裝置。
[0018]根據優(yōu)選實施例,殼體可旋轉地附接至佩戴裝置,以便耳機單元可以在使用位置和安置位置之間旋轉。
[0019]根據一個實施例,佩戴裝置為頭帶裝置,并且附接裝置為頭帶。
[0020]根據一個實施例,麥克風臂在安置位置中基本上與頭帶平行定向。因此,如果使用者以正常方式佩戴頭帶,該頭帶基本上與人體的所謂“冠平面(coronal plane)”平行地定位,從而當處于安置位置時,麥克風臂基本上平行于該冠平面定向,并且沿與使用者頭部的頂部相同的方向指向。
[0021]根據另一實施例,佩戴裝置為頸帶裝置,并且附接裝置為頸帶。
[0022]優(yōu)選地,耳機單元包括第二可拆卸佩戴裝置。
[0023]該第二可拆卸佩戴裝置可以是耳鉤。
[0024]根據一個實施例,耳機單元包括揚聲器、麥克風以及電池。可替換地,耳機單元可以是帶纜線的(corded),從而其不需要電池。
[0025]根據一個實施例,耳機單元處于安置位置時斷電。
[0026]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當耳機單元處于安置位置時,麥克風靜音。
[0027]耳機單元包括佩戴裝置傳感器,其用于感測佩戴裝置是否附接至耳機單元。
[0028]該感測可以用于改變音頻性能,例如音量或頻率特性,這是因為耳機單元的揚聲器開口和使用者耳朵之間的聲音耦合可能取決于耳機單元是否與例如耳鉤或頭帶/頸帶一起使用。
[0029]該感測還可以用于改變近程開關的功能。因此,當耳機與佩戴裝置一起使用,無論佩戴裝置是頭帶或頸帶,在安置位置中,近程開關可以使麥克風靜音,而當耳機未與佩戴裝置一起使用時,近程開關使耳機單元斷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下面參照描繪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視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附圖中:
[0031]圖1是從第一方向看時,根據本發(fā)明的耳機系統(tǒng)中使用的耳機單元的立體圖;
[0032]圖2是從第二方向看時,耳機單元的立體圖;
[0033]圖3是從第一方向看時,具有的麥克風吊桿處于折疊位置中的耳機單元的立體圖;
[0034]圖4是從第二方向看時,具有的麥克風吊桿處于折疊位置中的耳機單元的立體圖;
[0035]圖5是公開了處于延伸位置的耳機單元的示意圖,并且公開了一些基礎部件,以便解釋本發(fā)明;
[0036]圖6是公開了處于收縮位置的耳機單元的示意圖,并且公開了一些基礎部件,以便解釋本發(fā)明;[0037]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處于使用位置中的耳機系統(tǒng)的前視圖;
[0038]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處于安置位置中的耳機系統(tǒng)的前視圖;
[0039]圖9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的頭帶裝置的前視圖;
[0040]圖10是與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頭帶的立體圖;
[0041]圖11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處于使用位置中的耳機系統(tǒng)的前視圖;
[0042]圖12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處于安置位置中的耳機系統(tǒng)的前視圖;
[0043]圖13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的頭帶裝置的前視圖;以及
[0044]圖14是與根據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頸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5]圖1和圖2公開了與根據本發(fā)明的耳機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耳機單元I。耳機單元I可以用作獨立的藍牙耳機,并且可以無線地連接至例如智能手機。耳機單元I包括殼體2、麥克風臂3,該麥克風臂在近端6處通過鉸鏈9可旋轉地附接至殼體2。殼體2包括第一殼體側部7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二殼體側部8。第一殼體側部7適于在使用時面對使用者的耳朵,并且包括揚聲器開口 14。在第一殼體側部7上設置有耳塞(ear bud)ll,所述耳塞包括用以插進耳朵的外耳中的兩個耳塞突出部13,以及與揚聲器開口 14對準的耳塞開口 12。麥克風臂3包括第一臂側部18、相對設置的第二臂側部19以及在麥克風臂3的自由端部5處的麥克風狹槽17。麥克風狹槽17填充有泡沫并且提供通向麥克風臂3中麥克風的音頻通道。耳鉤15通過耳鉤耦接部件20可拆卸地附接至殼體2。因此,可以通過圍繞耳朵固定耳鉤15,來將耳機單元I附接至使用者的耳朵,從而揚聲器開口 14與耳道對準。相對較大的多功能按鈕16設置在第二殼體側部8上,并且相對較小的輔助按鈕21設置在麥克風臂3上。圖1和圖2公開了處于延伸位置的耳機單元1,在此位置處耳機單元通電并且可隨時使用。
[0046]圖3和圖4公開了處于收縮位置中的圖1和圖2中的耳機單元I,在此位置處麥克風臂3圍繞鉸鏈軸22旋轉約180°,從而第一臂側部18面對第一殼體側部7。在該位置中,耳機單元I斷電并且便于攜帶,例如放在口袋中。
[0047]圖5是公開了處于延伸位置的耳機單元I的示意圖,并且公開了一些基礎部件,以便解釋本發(fā)明。殼體2包括可充電電池44以及揚聲器31,麥克風臂3包括麥克風42。為清楚起見,未示出耳鉤15和耳鉤耦接部件20。磁性傳感器29設置在麥克風臂3中,并且殼體磁體30設置在殼體2中。當麥克風臂3按照箭頭45指示的那樣圍繞鉸鏈軸線22從圖5中示出的延伸位置旋轉至圖6中示出的收縮位置時,使得磁體傳感器29和殼體磁體30彼此接近,從而磁體傳感器29感測殼體磁體30,并且使耳機斷電以節(jié)省電池。第一殼體側部7包括耦接部件43,其圍繞揚聲器開口(未示出)延伸。當耳機單元I與耳鉤15—起使用時,耦接部件43用于附接耳塞11 (見圖1-圖4)。當耳機單元I用在根據本發(fā)明的耳機系統(tǒng)10中時,移除耳塞11,并且耦接部件43用于將耳機單元I附接至佩戴裝置,下面將對其進行說明。第一殼體側部7還包括佩戴裝置傳感器42,其感測佩戴裝置是否被附接。下面也將對此進行說明。
[0048]圖7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處于使用位置中的耳機系統(tǒng)10的前視圖。耳機系統(tǒng)10包括如圖1-圖6中所示的耳機單元1、以及頭帶單元4。頭帶單元4包括頭帶38,耳機稱接部件26以及耳機墊(ear cushion) 27。頭帶38包括第一頭帶部件23、第二頭帶部件24以及端部件25。第一頭帶部件23的一端附接至端部件25,并且另一端可滑動地容納在第二耳機部件2中,以便耳機單元4能夠適應于使用者頭部的大小。第二頭帶部件24附接至耳機耦接部件26。音頻開口 28延伸穿過耳機耦接部件26和耳機墊27。頭帶磁體32附接至第二頭帶部件24。耳機單元I通過耦接部件43附接耳機耦接部件26,從而耳機單元I的揚聲器開口 14與穿過耳機耦接部件26和耳機墊27的音頻開口 28對準。當耳機單元I與耳機耦接部件26彼此附接時,佩戴裝置傳感器42被啟動,從而耳機單元I的電子器件“知道”耳機單元I附接至佩戴裝置4。因此,可以修改音頻性能以便與耳機耦接部件26和耳機墊27所提供的、揚聲器開口 14和使用者耳朵之間的聲音耦合更好地匹配。如圖7中所示,耳機單元I處于延伸位置,并且由于耳機耦接部件26和耳機墊27,不能將麥克風臂折疊至收縮位置。不過,耳機耦接部件26包括可旋轉部件35,耳機單元I附接至該可旋轉部件。從而,耳機單元I可以圍繞穿過揚聲器21和音頻開口 28的軸線36按照箭頭37所指的那樣旋轉至圖8中示出的安置位置,在此位置處麥克風臂3的磁體傳感器29與頭帶磁體32相鄰。在該位置,磁體傳感器29感測頭帶磁體32,并且將耳機單元I切換成斷電。在圖7中,麥克風臂3向下指向,不過在使用時,使用者應該將麥克風臂旋轉至這樣的位置,在此位置處麥克風盡可能地靠近嘴部。該位置通常會與豎立方向形成45-70度的角度。因此,不會有打電話時意外切換耳機的風險。此外,在耦接裝置26中提供了機械阻力,以便當耳機單元I進入安置位置時使用者能夠感覺到,該安置位置“沿著第二頭帶部件24” ±20度。
[0049]圖9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10的頭帶裝置4的前視圖。
[0050]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與耳機系統(tǒng)一起使用的頭帶裝置4的立體圖。該頭帶裝置4與圖9中示出的頭帶裝置4的不同之處在于磁體32為頭帶裝置4整體設計部分。
[0051]圖11和圖12是根據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10的前視圖。該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雜于,耳機單元I設置有在殼體2中的磁體傳感器33以及在麥克風臂3中的麥克風臂磁體34。因此,頭帶磁體32與頭帶耦接部件26相鄰設置。在圖11中示出的使用位置中,磁體傳感器33不檢測其附近的任何磁體,由此耳機單元I通電。當耳機單元I圍繞軸線36旋轉至圖12中示出的安置位置時,殼體2中的磁體傳感器33檢測到頭帶磁體32,由此耳機斷電。
[0052]圖13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的頭帶裝置4的前視圖。
[0053]圖14是與根據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耳機系統(tǒng)的一起使用的頸帶裝置39的立體圖。該頸帶裝置39取代了根據之前所示實施例的頭帶裝置4。頸帶39包括耳機耦接部件26、頸帶40以及磁體柱41,所述磁體柱將頭帶20連接至耳機耦接部件26。由于磁體柱41為磁性的,因此其具有與根據之前實施例的頭帶磁體32相同的功能。
[0054]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公開的實施例。
[0055]在替換實施例中,當耳機單元的麥克風附接至佩戴裝置并且運動至安置位置時,耳機單元的麥克風未斷電。相反,當耳機單元處于安置位置時,麥克風靜音。
[0056]圖5中示出的佩戴裝置傳感器42可以用于改變近程開關的功能,以便麥克風在安置位置中時靜音,并且當麥克風臂處于收縮位置中時,耳機單元斷電。[0057]近程傳感器不是必須為磁體傳感器。此外也可以使用電感傳感器和金屬傳感器目標。
[0058]參考標號
[0059]I耳機單元24第二頭帶部件
[0060]2殼體25端部件
[0061]3麥克風臂26耳機耦接部件
[0062]4頭帶裝置27耳機墊
[0063]5麥克風臂的自由端部28音頻開口
[0064]6麥克風臂的近端29麥克風臂中的磁體傳感器
[0065]7第一殼體側部30殼體磁體
[0066]8第二殼體側部31揚聲器
[0067]9鉸鏈32頭帶磁體
[0068]10 耳機系統(tǒng)33殼體中的磁體傳感器
[0069]11 耳塞34麥克風臂磁體
[0070]12 耳塞開口35耳機耦接部件的可旋轉部件
[0071]13 耳塞突出部36`樞轉軸線
[0072]14揚聲器開口37箭頭
[0073]15 耳鉤38頭帶
[0074]16 多功能按鈕39頸帶裝置
[0075]17麥克風狹槽40頸帶
[0076]18第一臂側部41磁性柱
[0077]19第二臂側部42佩戴裝置傳感器
[0078]20 耳鉤耦接部件43佩戴裝置耦接部件
[0079]21靜音按鈕44電池
[0080]22鉸鏈軸線45箭頭
[0081]23第一頭帶部件。
【權利要求】
1.一種耳機系統(tǒng)(10),包括: 耳機單元(I)和可拆卸佩戴裝置(4 ;39), 所述耳機單元(I)包括: 殼體⑵, 麥克風臂(3),所述麥克風臂能夠活動地附接至所述殼體(2),由此所述麥克風臂能夠在收縮位置與延伸位置之間運動,其中所述殼體(2)和所述麥克風臂(3)中的一個包括近程傳感器(29 ;33 ),并且所述殼體(2 )和所述麥克風臂(3 )中的另一個包括第一傳感器目標(30 ;34),當所述麥克風臂(3)處于所述收縮位置中時,所述第一傳感器目標被所述近程傳感器(29 ;33)感測到, 所述可拆卸佩戴裝置(4 ;39)包括: 附接裝置(38 ;40),所述附接裝置用于將所述佩戴裝置附接至使用者的頭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機單元(I)和所述佩戴裝置(4)適于能夠活動地彼此附接,以便所述耳機單元Cl)能夠在使用位置與安置位置之間運動, 其中,所述佩戴裝置(4 ;39)包括第二傳感器目標(32 ;41),當所述耳機單元(I)處于所述安置位置中時,所述第二傳感器目標被所述近程傳感器(29 ;33)感測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其中,所述麥克風臂(3)包括所述近程傳感器(3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I),其中,所述近程傳感器為磁性傳感器(19、33),例如為霍爾傳感器,并且所述第一傳感器目標(30)和所述第二傳感器目標(32)包括磁體。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麥克風臂(3)的近端(6)通過鉸鏈(9)附接至所述殼體(2),由此所述麥克風臂能夠在所述收縮位置與所述延伸位置之間折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殼體(2)包括具有揚聲器開口(14)的第一殼體側部(7),并且其中,所述麥克風臂(3)處于所述收縮位置中時折疊而抵靠所述第一殼體側部(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耳機單元(I)在所述第一殼體側部(7)處可拆卸地附接至所述佩戴裝置(4)。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其中,所述殼體(2)能夠旋轉地附接至所述佩戴裝置(4),以便所述耳機單元(I)能夠在所述使用位置與所述安置位置之間旋轉。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佩戴裝置為頭帶裝置(4),并且所述附接裝置為頭帶(38)。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麥克風臂(3)處于所述安置位置中時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頭帶(38)定向。
10.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佩戴裝置為頸帶裝置(39),并且所述佩戴裝置為頸帶(40)。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耳機單元(I)包括第二可拆卸佩戴裝置(15)。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第二可拆卸佩戴裝置為耳鉤(15)。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0),其中,所述耳機單元(1)包括揚聲器(31)、麥克風(42)以及電池(44)。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其中,所述耳機單元(I)處于所述安置位置中時斷電。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耳機系統(tǒng)(1),其中,當所述耳機單元(I)處于所述安置位置中時,所述麥克風(42)靜音。
【文檔編號】H04R1/10GK103517174SQ201310247133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邁克爾·瑟倫森 申請人:Gn奈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