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接口映射的方法和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通過本發(fā)明可以解決節(jié)點設備處理用戶的銅纜接口數據到光接口的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接口映射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光纖通信與銅纜通信技術結合的場景中的一種光 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接口映射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可為用戶提供千兆比特級的服務速率,被 認為是未來寬帶接入的最好實現形式。但FTTH在實際部署中,也遭遇到了許多瓶頸,如 建設成本高,布線困難和法律爭議等問題。許多運營商已經開始意識到,光纖會在離用戶 200米左右的距離終結掉,到用戶的"最后一百米"要重用原有銅線資源,通過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字用戶線路),以太網技術來實現寬帶接入。光纖的終結點是一個分 布點,因此這種應用場景簡稱為光纖到節(jié)點(Fiber to the distribution point,簡稱 FTTdp)。
[0003] 節(jié)點設備一般會部署在房屋地下室、入戶接線孔或室外墻壁等地方。在這些地 方,節(jié)點設備對于節(jié)能等要求較高,所以需要其數據處理需要簡化,現有的多用戶的數據單 兀(Multi-user Date unit) -般依照寬帶論壇(Broadband Forum)的技術報告 TR156/ TR167的方式進行用戶數據到上行光接口之間的映射,一般需要建立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和用戶端口之間的映射關系,因此需要以太網的交換等 處理,增加處理的成本和處理的功耗。對于使用VDSL(Very-high_bit_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甚高速數字用戶環(huán)路)2或G. FAST線路用戶,如何簡化處理用戶銅纜接 口數據到光接口的數據鏈路的映射是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及裝置, 以解決了節(jié)點設備處理用戶的銅纜接口數據到光接口的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問題。
[0005]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 法,包括:
[0006] 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0007] 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08] 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0009]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 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包括:
[0010] 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從光接口接收的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的數據包;
[0011] 根據所述端口標識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12]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經處理后 發(fā)送,包括:
[0013] 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帶有該銅纜端口的標識的數據 包;
[0014] 按照端口和光接口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裝后放到光信號的載荷 中發(fā)送。
[0015]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具有下面特點:
[0016] 所述光接口包括:以太網光接口或者無源光網絡接口,
[0017] 所述銅纜端口包括:數字用戶線路端口或者以太網接口。
[0018]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任意一 種:
[0019]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 光網絡的邏輯鏈路。
[0020]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包 括:
[0021] 第一模塊,用于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0022] 第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23] 第三模塊,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0024]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第二模塊包括:
[0025] 第一單元,用于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從光接口接收的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 的數據包,然后把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二單元;
[0026] 所述第二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端口標識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27]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第三模塊包括:
[0028] 第三單元,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帶有該銅纜端 口的標識的數據包,將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四單元;
[0029] 所述第四單元,用于按照端口和光接口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裝 后放到光信號的載荷中發(fā)送。
[0030]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具有下面特點:
[0031] 所述光接口包括:以太網光接口或者無源光網絡接口,
[0032] 所述銅纜端口包括:數字用戶線路端口或者以太網接口。
[0033]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任意一 種:
[0034]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 光網絡的邏輯鏈路。
[0035]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數據處理的方法,包括:
[0036] 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到用戶側數據后,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 邏輯鏈路、端口信息以及以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后 轉發(fā)到網絡側接口;
[0037] 所述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到網絡側數據后,通過所述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裝上端 口信息后,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
[0038]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任意一 種:
[0039]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 光網絡的邏輯鏈路。
[0040]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光線路局端設備,包括:
[0041] 第一模塊,用于接收到用戶側數據后,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 邏輯鏈路、端口信息以及以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后 轉發(fā)到網絡側接口;
[0042] 第二模塊,用于接收到網絡側數據后,通過所述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裝上端口信 息后,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
[0043]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具有下面特點: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任意一 種:
[0044]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 光網絡的邏輯鏈路。
[0045] 綜上,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及裝置,可以解決節(jié)點 設備處理用戶的銅纜接口數據到光接口的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6]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示意圖;
[0047]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圖;
[0048]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示意圖;
[0049]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示意圖;
[0050]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示意圖;
[0051]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光線路局端設備的示意圖;
[0052]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光線路局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3]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 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 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0054]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0055]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示意圖,包括:
[0056] 第一模塊,用于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0057] 第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58] 第三模塊,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0059] 其中,所述第二模塊可以包括:
[0060] 第一單元,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從光接口接收的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的數 據包,然后把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二單元;
[0061] 所述第二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端口標識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62] 其中,所述第三模塊可以包括:
[0063] 第三單元,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帶有該銅纜端 口的標識的數據包,將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四單元;
[0064] 所述第四單元,用于按照端口和光接口的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 裝后放到光信號的載荷中發(fā)送。
[0065] 當然,根據設計或具體應用功能模塊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本實施例的光接口鏈路 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可以分為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和銅纜處理模塊兩個功能模塊,其 中,
[0066] 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包括上述的第一模塊、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處理光信 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直接把數據發(fā)送給銅纜處理單元,或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 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的數據包再發(fā)送給銅纜處理單元,接收來自銅纜處理模塊的帶有 端口封裝的數據包,按照端口和光接口的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裝后放到 光信號的載荷中發(fā)送,或把全部的數據包放入一個或多個邏輯鏈路中發(fā)送。
[0067] 銅纜處理模塊(包括上述的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接收所述封裝后帶有端口標 識的數據包,并按照端口信息發(fā)送給銅纜端口;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并封裝上帶有 端口標識的數據包,發(fā)送給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
[0068] 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的光接口可以為以太網光接口,無源光網絡接口等;
[0069] 光接口的邏輯鏈路包括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VLAN)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 (GP0N)的封裝模式(GEM)端口鏈路、以太網無源光網絡的邏輯鏈路等。
[0070] 所述的數據封裝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使用g. 999. 1標準的接口形式進行數據封 裝。
[0071] 銅纜處理模塊對接收的數據封裝方式可以使用G. 999. 1的標準,上行和下行的端 口標識 對應。
[0072] 銅纜的接口包括DSL端口,以太網接口等。
[0073] 其中,如果直接把數據包發(fā)送到銅纜處理模塊,局端接收設備能夠識別銅纜處理 模塊的標識信息,對下行數據包進行添加端口標識信息,對上行數據包進行解析并去除端 口標識信息。
[0074]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 所示,本實施例包括:
[0075] S11、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0076] S12、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0077] S13、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0078] 根據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以解決節(jié)點設備處理用戶的銅纜接口數據到光接口的邏 輯鏈路之間的映射問題。
[0079] 下面以幾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方法進行詳細的描述。
[0080] 實施例1 :
[0081] 如圖3所示:GP0N或XG-P0N1是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的上行接口,光信號的接 收發(fā)送模塊使用G. int(G. 999. 1)的標準接口與銅纜處理模塊連接,銅纜處理模塊的用戶 接口是 DSL,如 VDSL2 或 G. FAST。
[0082] 由于PON的接口上行只有一個物理通道,為了區(qū)分用戶的數據來源,現在有技術 的做法是基于MAC地址等信息與用戶端口進行映射,并且MAC地址與上行接口的邏輯鏈路 進行映射,從而實現上行接口與用戶端口之間的映射。
[0083] 本實施例為了簡化相應的映射,使用G. INT的接口,通過該接口能夠把用戶的端 口標識放入相應的以太網數據包中,從而對于上行數據,用戶數據從DSL端口進入,解調出 以太網數據后,添加用戶端口信息,并發(fā)送到G. INT接口進行發(fā)送;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 接收到G. INT的數據后,根據數據中的用戶端口標識映射到GP0N/XG-P0N1的邏輯鏈路中, 其邏輯鏈路是GP0N封裝模式(GEM)。下行數據,數據從GP0N/XG-P0N1的接口的GEM邏輯通 道中直接恢復出以太網的數據,并根據GEM ID與用戶端口標識的映射關系修改以太網數據 包,添加上用戶端口標識,并發(fā)送到G. INT接口上,銅纜處理模塊接收到數據后,根據端口 標識發(fā)送數據到相應的DSL端口,完成下行數據的轉發(fā)。
[0084] GEM ID與端口的映射關系可以通過管理接口進行配置。
[0085] 實施例2 :
[0086] 如圖4所示:ΕΡ0Ν或10G ΕΡ0Ν是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的上行接口,光信號的接 收發(fā)送模塊使用G. int (G. 999. 1)的標準接口與銅纜處理模塊連接,銅纜處理模塊的用戶 接口是 DSL,如 VDSL2 或 G. FAST。
[0087] 由于PON的接口上行只有一個物理通道,為了區(qū)分用戶的數據來源,現在有技術 的做法是基于MAC地址等信息與用戶端口進行映射,并且MAC地址與上行接口的邏輯鏈路 進行映射,從而實現上行接口與用戶端口之間的映射。
[0088] 本實施例為了簡化相應的映射,使用G. INT的接口,通過該接口能夠把用戶的端 口標識放入相應的以太網數據包中,從而對于上行數據,用戶數據從DSL端口進入,解調出 以太網數據后,添加用戶端口信息,并發(fā)送到G. INT接口進行發(fā)送;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 接收到G. INT的數據后,根據數據中的用戶端口標識映射到EP0N/10G ΕΡ0Ν的邏輯鏈路中, 其邏輯鏈路是ΕΡ0Ν的邏輯鏈路標識(Logic link identification,簡稱LLID)。下行數據, 數據從EP0N/10G ΕΡ0Ν的接口的LLID邏輯通道中直接恢復出以太網的數據,并根據LLID 與用戶端口標識的映射關系修改以太網數據包,添加上用戶端口標識,并發(fā)送到G.INT接 口上,銅纜處理模塊接收到數據后,根據端口標識發(fā)送數據到相應的DSL端口,完成下行數 據的轉發(fā)。
[0089] LLID與端口的映射關系可以通過管理接口進行配置。
[0090] 實施例3 :
[0091] 如圖5所示:以太網是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的上行接口,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 模塊使用G. int (G. 999. 1)的標準接口與銅纜處理模塊連接,銅纜處理模塊的用戶接口是 DSL,如 VDSL2 或 G.FAST。
[0092] 本實施例為了簡化相應的映射,使用G. INT的接口,通過該接口能夠把用戶的端 口標識放入相應的以太網數據包中,從而對于上行數據,用戶數據從DSL端口進入后,解調 出以太網數據后,添加用戶端口信息,并發(fā)送到G.INT接口進行發(fā)送;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 塊接收到G.INT的數據后,根據數據中的用戶端口標識映射的以太網的邏輯鏈路中,其邏 輯鏈路可以是虛擬局域網標識(VLAN)。下行數據,數據從以太網的接口的VLAN邏輯通道中 直接恢復出以太網的數據,并根據VLAN與用戶端口標識的映射關系修改以太網數據包,添 加上用戶端口標識,并發(fā)送到G. INT接口上,銅纜處理模塊接收到數據后,根據端口標識發(fā) 送數據到相應的DSL端口,完成下行數據的轉發(fā)。
[0093] VLAN與端口的映射關系可以通過管理接口進行配置。
[0094] 實施例4 :
[0095]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光線路局端設備可以包括以下模塊:
[0096] 第一模塊,用于接收到用戶側數據后,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 邏輯鏈路、端口信息以及以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后 轉發(fā)到網絡側接口;
[0097] 第二模塊,用于接收到網絡側數據后,通過所述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裝上端口信 息后,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
[0098] 如圖7所示,由光線路局端設備參與進行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過程 如下:
[0099] 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光信號接收發(fā)送單元對于用戶側數據 不去掉銅纜處理模塊添加的端口信息,直接映射到相應的邏輯鏈路上;
[0100] 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來自于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用戶側的數 據,光線路局端設備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邏輯鏈路和端口信息以及以 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并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等信息后轉發(fā)到網絡側接 □。
[0101] 光線路局端設備在接收來自于網絡側的數據后,通過上述的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 裝上端口信息并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發(fā)送給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 裝直。
[0102] 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的銅纜處理模塊接收所述封裝后帶有端 口標識的數據包,并按照端口信息發(fā)送給銅纜端口;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并封裝上 帶有端口標識的數據包,發(fā)送給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
[0103] 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使用G. int (G. 999. 1)的標準接口與銅纜處理模塊連接, 銅纜處理模塊的用戶接口是DSL,如VDSL2或G. FAST。
[0104] 本實施例為了簡化相應的映射,使用G. INT的接口,通過該接口,上行所有的業(yè)務 數據,用戶的端口標識放入相應的以太網數據包中,用戶數據從DSL端口進入后,解調出以 太網數據后,添加用戶端口信息,并發(fā)送到G. INT接口進行發(fā)送;光信號的接收發(fā)送模塊接 收到G. INT的數據后,直接把數據映射到GP0N/EP0N的邏輯鏈路中,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到 用戶數據后,解析上行數據包,并建立端口信息與邏輯鏈路和以太網或IP的頭部相關信息 的對應表,下行數據根據對應表以太網和、或IP頭部信息添加端口信息并承載在相應的邏 輯鏈路中,并發(fā)送到光線路局端設備的下行光接口,如ΕΡ0Ν或GP0N接口,光信號接收發(fā)送 單元接收后,直接把邏輯鏈路上的數據發(fā)送到G. INT接口上,銅纜處理模塊接收到數據后, 根據端口標識發(fā)送數據到相應的DSL端口,完成下行數據的轉發(fā)。
[0105] 本實施例的數據映射方法集中在局端設備和銅纜處理模塊上進行數據封裝等功 能,更簡化了光接口鏈路與銅纜接口映射的裝置。
[0106]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通過程序來指令 相關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如只讀存儲器、磁盤或光盤 等??蛇x地,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也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來實現。相應 地,上述實施例中的各模塊/單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模塊的 形式實現。本發(fā)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軟件的結合。
[0107] 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 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 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光接口邏輯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方法,包括: 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 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包括: 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從光接口接收的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的數據包; 根據所述端口標識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經處理后 發(fā)送,包括: 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帶有該銅纜端口的標識的數據包; 按照端口和光接口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裝后放到光信號的載荷中發(fā) 送。
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接口包括:以太網光接口或者無源光網絡接口, 所述銅纜端口包括:數字用戶線路端口或者以太網接口。
5.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 任意一種: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光網 絡的邏輯鏈路。
6. -種光接口鏈路與銅纜端口映射的裝置,包括: 第一模塊,用于處理接收到的光信號,并解析出相應的載荷數據; 第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第三模塊,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直接發(fā)送或經處理后發(fā)送。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塊包括: 第一單元,用于基于光接口邏輯鏈路把從光接口接收的數據封裝成帶有端口標識的數 據包,然后把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二單元; 所述第二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端口標識將所述數據發(fā)送給對應的銅纜端口。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塊包括: 第三單元,用于接收來自銅纜端口的數據包后,將該數據包封裝為帶有該銅纜端口的 標識的數據包,將該數據包發(fā)送給第四單元; 所述第四單元,用于按照端口和光接口邏輯鏈路之間的映射關系,去掉端口封裝后放 到光信號的載荷中發(fā)送。
9. 如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接口包括:以太網光接口或者無源光網絡接口, 所述銅纜端口包括:數字用戶線路端口或者以太網接口。
10. 如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 任意一種: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光網 絡的邏輯鏈路。
11. 一種數據處理的方法,包括: 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到用戶側數據后,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邏輯 鏈路、端口信息以及以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后轉發(fā) 到網絡側接口; 所述光線路局端設備接收到網絡側數據后,通過所述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裝上端口信 息后,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下的任意一 種: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光網 絡的邏輯鏈路。
13. -種光線路局端設備,包括: 第一模塊,用于接收到用戶側數據后,使用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建立用戶側光接口邏輯 鏈路、端口信息以及以太網或IP包的頭部信息的關系列表,去掉數據中的端口信息后轉發(fā) 到網絡側接口; 第二模塊,用于接收到網絡側數據后,通過所述關系列表把數據包封裝上端口信息后, 在相應的邏輯鏈路中進行承載。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線路局端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邏輯鏈路包括以 下的任意一種: 以太網的虛擬局域網通道、吉比特無源光網絡的封裝模式端口鏈路和以太網無源光網 絡的邏輯鏈路。
【文檔編號】H04L12/857GK104065550SQ201310087402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fā)明者】袁立權, 張德智, 張偉良, 程明明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