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706602閱讀:2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及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有關(guān)于一種適用于移動臺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驗證的方法,且特別有關(guān)于適用于具有多個用戶識 別卡的移動臺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i正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當前,全J求移動通信系統(tǒng)(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 標準為世界上移動電話的流行標準。GSM標準是由歐洲電信標準機構(gòu)(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 ETSI)提出的一種蟲奪窩網(wǎng)絡(cellular network)結(jié)構(gòu),也是一種時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系 統(tǒng)。對于一個載波頻率,TDMA系統(tǒng)會將一幀劃分為8個時隙(time slot),其 中每一時隙用于為一個用戶傳送信道^:據(jù)。同時,通用分組無線業(yè)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技術(shù)是GSM網(wǎng)絡的另一可用技術(shù)。GPRS技術(shù)利 用GSM網(wǎng)絡中未被使用的信道來提供中速的數(shù)據(jù)傳送。寬帶碼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系統(tǒng)是一種寬帶擴頻 (spread-spectrum)移動空中接口 (air interface ),其利用異步碼分多址的直接序 列(direct-sequence)擴頻方法來獲得4交高速度,相對于第二代GSM網(wǎng)絡使用 的TDMA系統(tǒng)來說,W-CDMA系統(tǒng)可支持更多用戶。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SCDMA )系統(tǒng)是另外一 種第三代(3G)移動通信標準。
雙用戶識別模塊(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卡移動電話是具有兩個 SIM卡的移動電話,每個SIM卡對應不同的電話號碼。雙SIM卡移動電話允許 用戶同時使用兩種通信服務而不用攜帶兩部電話。舉例來說,同一移動電話可 用作商務使用及私人使用,其具有不同電話號碼及賬單,因此可為移動電話用 戶帶來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減少多用戶識別卡的驗證時間及相關(guān)系統(tǒng)的功率消耗,特提供以下技
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適用于具有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執(zhí)行,所述執(zhí)行個人識別 號碼驗證的方法包含接收單一輸入碼;依據(jù)所述輸入碼驗證所述第一及第二 用戶識別卡;以及當所述輸入碼正確時,存儲第一結(jié)果,所述第一結(jié)果表明所 述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另提供一種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包含第 一用 戶識別卡、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處理器。所述處理器接收單一輸入碼;依據(jù)所 述輸入碼驗證所述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當所述輸入碼正確時,存儲第
一結(jié)果,所述第一結(jié)果表明所述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
以上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及系統(tǒng),能夠通過單一輸入碼驗 證多用戶識別卡,從而減少多用戶識別卡的驗證時間及相關(guān)系統(tǒng)的功率消耗。


圖1是移動通信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2A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臺的示意圖。
圖2B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移動臺的示意圖。
圖3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普通 PIN -驗i正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適用于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的執(zhí)行 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依本發(fā)明另 一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關(guān)于ICCID與PIN碼關(guān)系的映射信息的查找表。
圖8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適用于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的 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依本發(fā)明另 一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依本發(fā)明另 一 實施例適用于具有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的 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1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使能單一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2是依本發(fā)明另 一實施例適用于具有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的
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說明書及權(quán)利要求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技術(shù) 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 一個元件。 本說明書及權(quán)利要求書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作為區(qū)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 功能上的差異作為區(qū)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權(quán)利要求項中所提及的「包括J 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 一詞在此 包括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于第二 裝置,則代表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于第二裝置,或透過其它裝置或連接手 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第二裝置。
SIM卡通常包括用戶賬戶信息、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MSI)以及一組用戶識別應用工具包(SIM application Toolkit, SAT),其可以為聯(lián)系電話簿提供存儲空間?;鶐酒奈⑻幚韱卧?Micro Control Unit, MCU )與SIM的樣i處理單元相互作用,以從插入的SIM卡中擷取 數(shù)據(jù)或SAT命令,為簡潔起見,基帶芯片的微處理單元與SIM的微處理單元以 下分別稱為基帶MCU與SIM MCU。在插入SIM卡后,移動臺立即被程序化,
通用SIM (Universal SIM, USIM)卡被插入移動臺中,以進行通用移動通 信系統(tǒng)(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或TD-SCDMA系 統(tǒng)(也被稱為3G)的電話通信。USIM卡存儲用戶賬戶信息、TMSI、認證信息 以及一組USIM應用工具包(UMTS)命令,并可為文字信息及電話簿提供存儲 空間?;鶐CU可與USIM卡的MCU (以下簡稱為USIM MCU)相互作用, 以從插入的USIM卡擷取數(shù)據(jù)或SAT命令。與SIM卡中的電話簿相比,USIM 卡中的電話簿得到很大增強。為進行認證,USIM卡可存儲長期預共享密鑰 (long-term pre-shared secret key) K,上述長期預共享密鑰是與網(wǎng)絡上的iU正中 心(Authentication Centre, AuC)共享。USIM MCU可使用窗口機制驗證某一范 圍內(nèi)的 一個序列號碼,以避免重放攻擊。USIM MCU也負責產(chǎn)生公鑰(session key) CK以及IK,公鑰CK以及IK用于UMTS中KASUMI (也被稱作A5/3 )區(qū)塊力口密(blockcipher)的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及完整性(integrity)算法。 在插入USIM卡后,移動臺立即^皮程序化。
可拆式用戶識別模塊(Removable User Identity Module, R-UIM )卡或CDMA 用戶識別才莫塊(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SIM )卡已被開發(fā)出來,以 用于CDMA移動臺,除了可工作于CDMA之外,R-UIM卡或CSIM卡等效于 GSM SIM卡及第三代USIM卡。R-UIM卡或CSIM卡物理上與GSM SIM卡兼 容,其可為CDMA系統(tǒng)提供相似的安全機制。
IMSI是與一個GSM或UMTS網(wǎng)絡用戶相關(guān)聯(lián)的唯一號碼。IMSI可由移動 臺發(fā)送至GSM或UMTS網(wǎng)絡,以獲取本地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 HLR)中移動用戶的詳細信息,或由本地復制到訪問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VLR)中的移動用戶的詳細信息。IMSI通常具有15位的長度,也可更 短(例如移動通信網(wǎng)^各中南非的IMSI長度為14位)。IMSI的前3位是移動國 家碼(Mobile Country Code, MCC ),隨后是移動網(wǎng)絡碼(Mobile Network Code, MNC ),長度為2位(歐洲標準)或3位(北美標準)。其它位是GSM或UMTS 網(wǎng)絡用戶的移動用戶識別碼(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MSIN )。
圖l是移動通信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在圖1中,移動臺(或稱為用戶設備) 110具有兩個用戶識別卡A與B,在接入兩個小區(qū)(cell) 140A與140B (即, 小區(qū)140A與140B中每一個可為基站、節(jié)點-B或其它)之后,移動臺110可同 時接入兩個核心網(wǎng)絡(core network),例如GSM、 W-CDMA、 CDMA2000、 TD-SCDMA或類似網(wǎng)絡。用戶識別卡可以是SIM、 USIM、 R-UIM或CSIM卡。 移動臺110可利用用戶識別卡A與B其中之一產(chǎn)生語音或數(shù)據(jù)呼叫,并透過具 有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SC )的GSM網(wǎng)絡、具有無線網(wǎng)絡控制 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的W-CDMA/TD-SCDMA網(wǎng)絡、公共電話 交換網(wǎng)(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或其4壬意組合傳送至^皮叫用 戶(called party) 120或130。舉例來說,移動臺110利用用戶識別卡A產(chǎn)生語 音呼叫,4衣次透過小區(qū)140A、 BSC/RNC A及小區(qū)140C傳送至被叫用戶120, 或利用用戶識別卡B產(chǎn)生語音呼叫,依次透過小區(qū)140B、 BSC/RNC B、核心網(wǎng) 絡運營商B、核心網(wǎng)絡運營商A、 BSC/RNC A及小區(qū)140C傳送至被叫用戶120。 此外,移動臺110也可利用用戶識別卡A或B接收主叫用戶(calling party) 120 或130的電話呼叫請求。舉例來說,移動臺110可接收主叫用戶130對用戶識 別卡B的電話呼叫請求,上述電話呼叫請求是透過PSTN、核心網(wǎng)絡運營商B、BSC/RNCB及小區(qū)140B傳送至移動臺IIO的用戶識別卡B。
圖2A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臺200的硬件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移動臺200包 括兩個射頻模塊210A與210B以及兩個基帶芯片220A與220B,其中,射頻模 塊210A耦接至基帶芯片220A,射頻模塊210B耦接至基帶芯片220B。兩個用 戶識別卡A與B可插入移動臺200中分別與兩個基帶芯片220A及220B連接的 兩個插槽中。每一用戶識別卡A與B都可以是由特定網(wǎng)絡運營商提供的SIM、 USIM、 R-UIM或CSIM卡。因此,利用不同射頻模塊及基帶芯片,移動臺200 可同時接入由相同或不同網(wǎng)絡運營商為插入的用戶識別卡A與B提供的兩個小 區(qū)(基站),并運行于待命(stand-by) /閑置(idle)模式,甚至專用(dedicated) 模式。每一基帶芯片220A及220B都可以從特定用戶識別卡A或B讀取數(shù)據(jù), 或?qū)?shù)據(jù)寫入用戶識別卡A或B。更進一步,基帶芯片220A可以是移動臺200 的主裝置(master device),且基帶芯片220A包括處理器230以控制用戶識別卡A、 B與射頻模塊210A、 210B之間的通信。另 一處理器(圖未示)也可以設置于基 帶芯片220B中,以與基帶芯片220A中的處理器230協(xié)作以提升效能。
圖2B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移動臺300的硬件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移動臺300 包括射頻模塊310、基帶芯片320以及雙卡控制器340,其中,兩個用戶識別卡 A與B可插入移動臺300中與雙卡控制器340連接的兩個插槽中。本領(lǐng)域的技 術(shù)人員也可將雙卡控制器340實施在基帶芯片320中。每一用戶識別卡A與B 都可以是由特定網(wǎng)絡運營商提供的SIM、 USIM、 R-U1M或CSIM卡。因此,利 用相同射頻模塊及基帶芯片,移動臺300可同時接入由相同或不同網(wǎng)絡運營商 為插入的用戶識別卡A與B提供的兩個小區(qū),并運作于待命/閑置模式,甚至專 用模式。雙卡控制器340耦接/連接于基帶芯片320與用戶識別卡A與B之間。 更進一步,基帶芯片320包括處理器330以控制用戶識別卡A、 B與射頻模塊 310之間的通信。此外,基帶芯片320的處理器330可透過雙卡控制器340從用 戶識別卡A或B讀取數(shù)據(jù),或?qū)?shù)據(jù)寫入用戶識別卡A或B。
射頻模塊(圖2A的210A或210B,或圖2B的310 )接收無線射頻信號, 將接收的信號轉(zhuǎn)換為基帶信號以通過對應的基帶芯片(圖2A的220A或220B, 或圖2B的320)處理,或由基帶芯片接收基帶信號,并將接收的信號轉(zhuǎn)換為無 線射頻信號以通過同級裝置來傳送。射頻模塊可包含多個硬件裝置以執(zhí)行射頻 轉(zhuǎn)換。舉例來說,射頻模塊可包含混頻器,以將基帶信號與振蕩在無線通信系 統(tǒng)的射頻的載波相乘,其中,舉例來說,所述射頻對于GSM來說可以是900MHz或1800Hz,對于UMTS來說可以是1900MHz或2100MHz?;鶐酒M一步將 基帶信號轉(zhuǎn)換為多個數(shù)字信號并對所述數(shù)字信號進行處理,反之亦然?;鶐?片也可以包含多個硬件裝置以執(zhí)行基帶信號處理。基帶信號處理可包含模數(shù)轉(zhuǎn) 沖吳(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 )、凄史才莫專爭4灸(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DAC)、增益調(diào)整、調(diào)制/解調(diào)制、編碼/解碼等等。
如圖2A或2B所示,由于可裝備兩個或更多的用戶識別卡,移動臺可運行 在每一插入的用戶識別卡的閑置模式及專用模式。請參考圖1,在閑置模式下, 移動臺110待機,搜尋或測量由特定網(wǎng)絡運營商提供的基站(例如小區(qū)140A與 140B )的具有更佳信號質(zhì)量的廣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CCH ), 或者移動臺110被同步至特定基站的BCCH以準備在隨機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執(zhí)行隨機接入程序,以請求專用信道(Dedicated Channel, DCH)。在專用模式下,移動臺110占據(jù)一個物理信道并嘗試與其進行同步,建 立邏輯信道并在邏輯信道間切換。
特別地,對于閑置模式下每一插入的用戶識別卡來說,移動臺110持續(xù)監(jiān) 聽基站的BCCH,讀取BCCH信息并導引對BCCH載波的信號強度的周期性測 量,以選取適合的小區(qū)來接入。在閑置狀態(tài)下,網(wǎng)絡上不存在信令信息(signaling message)交換。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及其它信 令程序所需的數(shù)據(jù)被收集并存儲,上述數(shù)據(jù)是例如鄰近BCCH載波的列表、RRM 算法的閾值、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 CCCH )配置、RACH及 尋呼信道(Paging Channel, PCH)使用的相關(guān)信息或其它數(shù)據(jù)。這類信息,例如 系統(tǒng)信息(System Information,以下簡稱為SI ),是由小區(qū)透過BCCH廣播,其 可提供網(wǎng)絡配置的信息。而且,SI對于小區(qū)當前的所有移動臺都是可用的。SI 包括網(wǎng)絡運營商專有的公共陸地移動網(wǎng)(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 碼。PLMN碼包括MCC及MNC,用來表示提供通信服務的網(wǎng)絡運營商。此外, SI也包括小區(qū)識別碼(cell identity),其用于表示廣播BCCH的小區(qū)。更進一步, SI可包括網(wǎng)絡識別、鄰近小區(qū)、信道可用性及電源控制需求等等。從BCCH接 收SI之后,PLMN碼可被獲取并存儲在電子裝置的對應的用戶識別卡中?;?系統(tǒng)(Base Station System, BSS )更連續(xù)地在小區(qū)有效第三層(Layer 3 )的所有 PCH上發(fā)送信息(PAGING REQUEST),若移動臺110的地址(例如特定SIM 卡的1MSI)被尋呼,上述信息可被移動臺110解碼并識別。移動臺110周期地 監(jiān)視PCH,以免4晉失尋呼呼叫(paging call )。與網(wǎng)絡的每一信令信息交換都需要RRM連接以及移動臺與BSS之間的Dm 信道《連^4妄入十辦i義(Link Access Protocol on the Dm channel, LAPDm)連才妄的建 立,其中所述網(wǎng)絡是例如BSS、移動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SC ) 及類似網(wǎng)絡。RRM連接的建立可由移動臺或網(wǎng)絡來啟動。在所述兩者的任意一 種狀況下,移動臺在RACH上發(fā)送信道請求(CHAN-QUEST)以得到分配于接 入允許信道(Access Grant Channel, AGCH)上的信道,這也-皮稱為立即指派程 序。上述信道請求也可以被立即指派拒絕程序所拒絕。如果網(wǎng)絡沒有及時應答 上述信道請求,則該信道請求可被重復發(fā)送特定次數(shù)。在網(wǎng)絡啟動連接的狀況 下,程序執(zhí)行之前存在需要通過移動臺(PAGING RESPONSE)來應答的尋呼 呼叫(PAGING REQUEST )。 RRM連接成功建立之后,較高協(xié)議層、連接管理 (Connection Management, CM)及移動管理(Mobile Management, MM )可接收 及傳送信令信息。
與連接的建立相反,連接的釋放通常是由網(wǎng)絡(CHANNEL RELEASE )來 啟動。上述釋放可在信令處理結(jié)束、錯誤過多或信道因存在較高優(yōu)先權(quán)的呼叫 (例如,緊急呼叫或呼叫結(jié)束)而被移除時發(fā)生。
如果RRM連接已建立,移動臺具有可用的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SDCCH)或業(yè)務信道(Traffic Channel, TCH ),以及 相關(guān)的'f曼速/快速隨路控制信道(Slow/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SACCH/FACCH ),以用于互斥的雙向使用。
移動臺的MM連接的建立意味著存在RRM連接,但一個RRM連接可被多 個MM連接利用。如果MM連接可被建立,移動臺發(fā)送信息"CM-SERVICE REQUEST"至網(wǎng)絡。上述信息"CM-SERVICE REQUEST"包含移動用戶的信 息以及所請求服務(呼出語音呼叫、短信傳送、補充業(yè)務的啟動或登記,或其 它)的信息,移動用戶的信息可包含IMSI或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TMSI),而TMSI僅在位置區(qū)具有局部意義,且必須 與位置區(qū)識別碼(Location Area Identity, LAI) —起使用以作為用戶的唯一識別。 如果移動臺接收到信息"CM-SERVICE ACCEPT"或從RRM子層接收到表明加 密已被啟動的本地信息,則可視為服務請求已被接受,且通知請求CM的物理 MM連接已成功建立。否則,如果服務請求被網(wǎng)絡拒絕,則移動臺接收到信息 "CM-SERVICE REJECT",且MM連接無法建立。
如圖2A或2B所示,可裝備兩個或更多的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可運行在每一用戶識別卡的閑置模式及連接模式,其中插入的用戶識別卡為USIM卡。請
參考圖1,在閑置模式下,移動臺選擇(自動或手動)PLMN來接入。移動臺連 續(xù)監(jiān)聽BCCH以獲取包含網(wǎng)絡運營商專有的PLMN碼的SI。PLMN碼包括MCC 及MNC,用來表示提供通信服務的網(wǎng)絡運營商。此外,SI也包括用于表示廣播 BCCH的小區(qū)的識別碼。從BCCH接收到SI之后,PLMN碼可被獲取并存儲在 電子裝置中對應的USIM卡中。移動臺搜尋選擇的PLMN的適合小區(qū),選擇上 述小區(qū)以^是供可用服務,并且轉(zhuǎn)到其控制信道,這也一皮稱為"小區(qū)接入(camping onacell)"。在閑置狀態(tài)下接入小區(qū)后,移動臺可從節(jié)點-B (例如小區(qū)114A或 114B)接收系統(tǒng)信息及小區(qū)廣播信息。移動臺駐留在閑置狀態(tài),直到節(jié)點-B傳 送請求以建立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連接。在閑置模式 下,移動臺被非接入層識別碼所識別,上述非接入層識別碼可例如IMSI、 TMSI 以及分組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Packet-TMSI, P-TMSI )。
在連接^t式的Cell—DCH狀態(tài)下,專用物理信道被分配至移動臺,而移動臺 是由其在小區(qū)或運動裝置層上的服務RNC而凈皮感知。移動臺執(zhí)行測量并依據(jù)從 RNC接收的測量控制信息發(fā)送測量報告。具有特定能力的移動臺監(jiān)視用于系統(tǒng) 信息消息的前向接入信道(Forward Access Channel, FACH )。在連接模式的 Cell—FACH狀態(tài)下,沒有專用物理信道被分配給移動臺,但RACH及FACH被 使用以作替代,以傳送信令消息以及少量用戶平面數(shù)據(jù)。在上述狀態(tài)下,移動 臺也監(jiān)聽廣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 BCH )以獲取系統(tǒng)信息。移動臺執(zhí)行小 區(qū)重選取,在重選取之后,移動臺通常會發(fā)送小區(qū)更新(cell update )信息至RNC, 從而RNC可在小區(qū)層上知曉上述移動臺的位置。在連接模式的Cell_PCH狀態(tài) 下,移動臺在服務無線網(wǎng)絡控制器(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SRNC ) 的小區(qū)層上被感知,但移動臺只可透過PCH接入。連接模式的URA_PCH狀態(tài) 與Cell—PCH狀態(tài)非常類似,但在URA_PCH狀態(tài)下,移動臺在每一小區(qū)重選取 之后并不執(zhí)行小區(qū)更新,而是從BCH讀取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wǎng)(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RAN)的注冊區(qū)i或(Registration Area, URA) 識別碼,且只有URA改變時(小區(qū)重選取之后),移動臺才會將其自身的位置 通知SRNC。當RRC連沖妄釋i文或后續(xù)RRC連4妄失敗時,移動臺脫離連4妾才莫式并 返回閑置模式。
移動臺與UTRAM ( RNC )間的RRC連接及信令無線承載(Signaling Radio Bearer, SRB)的建立是由移動臺端的較高層(非接入層)的請求啟動。在網(wǎng)絡初始(network-originated)狀況下,進行上述連接之前會傳送RRC尋呼信息。 UTRAM (RNC)可以用包含移動臺專用物理信道分配的RRC連接建立信息來 響應(轉(zhuǎn)至Cell一DCH狀態(tài)),或用指示移動臺利用公共信道的命令來響應(轉(zhuǎn) 至Cell—FACH狀態(tài))。
PIN是用戶及用戶識別卡共享的私密數(shù)字密碼,其可被用戶識別卡使用來驗 證上述用戶。在接收到輸入碼之后,移動臺查找相應的PIN碼,并將查找到的 PIN碼與輸入碼進行比較。只有當輸入碼與存儲于用戶識別卡的PIN碼匹配時, 用戶才被允許接入。應可理解,用戶識別卡的PIN驗證可被用戶禁能。
圖3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普通 PIN驗證程序的方法的流程圖,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例如圖2A的220A、 220B 或圖2B的320)執(zhí)行軟件/固件碼來實施。以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為例,首先, 確定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驗證順序(步驟S302)。接著,確定是否每一用戶 識別卡都已通過PIN驗證程序(步驟S304)。若否,確定選擇的用戶識別卡的 PIN驗證程序是否已被使能(步驟S306)。若未被使能,存儲關(guān)于選擇的用戶識 別卡已被驗證的信息(步驟S312)。若已被使能,請求選擇的用戶識別卡的PIN 碼(步驟S308 )。上述PIN碼可由用戶借助人機界面(Man-Machine Interface, MMI)來提供。接著,通過確定提供的PIN碼是否正確來確定PIN驗證是否成 功(步驟S310 )。提供的PIN碼正確也可表明上述提供的PIN碼與用戶或網(wǎng)絡 運營商預置的PIN碼相同。若提供的PIN碼正確,關(guān)于選擇的用戶識別卡已被 驗證的信息被存儲,且上述用戶識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被重置為初始值, 例如,3,其代表最大嘗試失敗次數(shù)(步驟S312)。應注意,依據(jù)系統(tǒng)需求,初 始值可被配置為更大或更小數(shù)值。若提供的PIN碼錯誤,上述用戶識別卡的剩 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減少1。應可理解,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可存儲于移動臺的 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選擇的用戶識別卡。接著,確定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是否 已達到預定值,例如,0(步驟S314)。若是(例如,連續(xù)3次錯誤PIN嘗試), 則選擇的用戶識別卡被鎖住,直到解鎖PIN ( UNBLOCK PIN )功能被成功執(zhí)行。 在上述狀況下,對于鎖住的用戶識別卡,用戶僅被允許使用受限服務,例如, 緊急呼叫。同時,當使能所有用戶識別卡的PIN驗證時,處理器可消耗更多時 間及功率來執(zhí)行所有用戶識別卡的用戶驗證。
為了減少驗證時間及功率消耗,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可引入來自于用戶 的通用PIN碼,以利用最新引入的通用PIN碼來替代插入的用戶識別卡的初始PIN碼。隨后,只有通用PIN碼需要凈皮'瞼^〖正,而并非如圖3所示,利用與用戶
有過多交互作用的兩個或更多PIN -瞼證循環(huán)來分別-瞼證所插入用戶識別卡的所 有PIN碼。圖4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成功 通過圖3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序(步驟S402 )后,用戶可使能單一 PIN驗證 (步驟S404)。隨后,獲取用戶提供的通用PIN碼(步驟S406 ),然后用通用 PIN碼替代所有用戶識別卡的PIN碼(步驟S408 )。應可理解,每一用戶識別卡 的初始的PIN碼可被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qū)挠脩糇R別卡中。
的過程中實現(xiàn)。MMI可迫使用戶鍵入兩次通用PIN碼,以防止錯誤鍵入。
結(jié)合圖4所示的流程圖,圖5是依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 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例如圖 2A的220A、 220B或圖2B的320)執(zhí)行軟件/固件碼來實施。首先,確定單一 PIN驗證是否被使能(步驟S502 )。若否,隨后執(zhí)行圖3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 序(步驟S504)。若是,執(zhí)行單一PIN驗證程序,其中上述單一 PIN驗證程序 在開始時提示用戶輸入PTN碼以進行驗證(步驟S506 )。然后,確定輸入的PIN 碼對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兩個PIN碼來說是否都正確(步驟S508 )。若輸 入的PIN碼正確,存儲表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的驗證結(jié)果(步 驟S510 )。同時,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被重置為初始值, 例如,3,其代表最大嘗試失敗次數(shù)。應注意,依據(jù)系統(tǒng)需求,初始值可被配置 為更大或更小數(shù)值。若提供的PIN碼(通用PIN碼)錯誤,第一及第二用戶識 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減少1。應可理解,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可被存儲 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用戶識別卡中。接著,確定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 值是否已達到預定值,例如,0(步驟S512)。若是(例如,連續(xù)3次錯誤通用 PIN嘗試后),存儲表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S514), 其中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其中任意一個被鎖住,直到相應的解鎖PIN功能被 成功扭J亍。
為了減少驗證時間及功率消耗,本發(fā)明的另 一實施例中可引入來自于用戶 的通用PIN碼, 一旦才是供通用PIN碼,上述通用PIN碼—皮存儲,并在移動臺的 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中建立用戶識別卡的PIN碼與集成電路卡識別碼(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dentity, ICCID)間的映射。隨后,只有通用PIN碼需要被驗證,并 且一旦通用PIN碼被驗證,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中的初始PIN碼會被自動取出并
15提供給當前插入的用戶識別卡,從而避免圖3所示的利用與用戶有過多交互作
用的兩個或更多PIN驗證循環(huán)來分別驗證所插入用戶識別卡的所有PIN碼。圖 6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成功通過圖3 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序(步驟S602 )后,用戶可使能單一 PIN驗證(步驟S604 )。 隨后,獲取用戶提供的通用PIN碼(步驟S606 ),并在單一 PIN驗證被使能時 將上述通用PIN碼存儲至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然后,對于每一用戶識 別卡,存儲關(guān)于ICCID與其PIN碼之間關(guān)系的映射信息(步驟S608)。上述單 一PIN驗證的使能及通用PIN碼的輸入可在用戶利用MMI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 中實現(xiàn)。MMI可迫使用戶鍵入兩次通用PTN碼,以防止錯誤鍵入。上述映射信 息可實施于示于圖7且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中的查找表。
結(jié)合圖6所示的流程圖以及圖7所示的映射信息的查找表,圖8是依本發(fā) 明另一實施例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 流程圖,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例如圖2A的220A、 220B或圖2B的320)執(zhí) 行軟件/固件碼來實施。首先,確定單一 PIN驗證是否被使能(步驟S802 )。若 否,隨后執(zhí)行圖3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序(步驟S804)。若是,執(zhí)行單一PIN 驗證程序。接著,在步驟S806中,單一PIN驗證程序開始確定從上一單一PIN 驗證程序開始,是否任意用戶識別卡從移動臺中被移除。移動臺可獲取當前插 入的用戶識別卡的ICCID并檢查獲取的ICCID是否記錄于映射信息中。當任意 獲取的ICCID未記錄于映射信息中時,確定用戶識別卡已從移動臺中被移除。 若有用戶識別卡被移除,程序開始執(zhí)行圖3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序(步驟 S818 ),否則,執(zhí)行通用PIN碼驗證程序(步驟S808-S816中的若干步驟)。
在步驟S808中,通用PIN碼驗證程序開始^是示用戶輸入PIN碼以進行驗證。 然后,確定輸入的PIN碼是否正確(步驟S810)。若輸入的PIN碼正確,即, 輸入的PIN碼與存儲的通用PTN碼相同,移動臺進一步檢查存儲的PIN碼是否 與當前插入的用戶識別卡的PIN碼相同。若是,存儲表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 卡已被成功驗證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S812)。同時,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剩余 PIN嘗試次數(shù)值被重置為初始值,例如,3,其代表最大嘗試失敗次數(shù)。應注意, 依據(jù)系統(tǒng)需求,初始值可被配置為更大或更小數(shù)值。若提供的PIN碼(通用PIN 碼)錯誤,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剩佘PIN嘗試次數(shù)值減少,例如減少1。應 可理解,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可被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第一 或第二用戶識別卡中。接著,確定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是否已達到預定值,例
16如,0(步驟S814)。若是(例如,連續(xù)3次錯誤通用PIN嘗試后),存儲表明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S816 ),其中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 別卡中任意一個被鎖住,直到相應的解鎖PIN功能被成功執(zhí)行。
備選地,在成功執(zhí)行普通PIN驗證程序后(步驟S818 ),新的通用PIN碼 可被用戶輸入并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中,以替代舊的通用PIN碼 (步驟S820 )。隨后,對于每一當前插入的用戶識別卡,關(guān)于其PIN碼與ICCID 間關(guān)系的映射信息被存儲以替代舊的映射信息(步驟S822 )。
為了減少驗證時間及功率消耗,本發(fā)明的另 一實施例中可依據(jù)預定規(guī)則挑 選一個用戶識別卡來進行驗證,而并非如圖3所示,利用與用戶有過多交互作 用的兩個或更多PIN驗證循環(huán)來分別驗證所有插入的用戶識別卡。圖9是依本 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使能單一 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成功通過圖3所示的普 通PIN驗證程序(步驟S902 )后,用戶可使能單一 PIN驗證(步驟S904 ),而 當單一 PIN驗證被使能時,所有用戶識別卡的PIN碼可4皮獲取并存儲在移動臺 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步驟S906)。上述單一 PIN驗證的使能及通用PIN碼的 輸入可在用戶利用MMI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xiàn)。
結(jié)合圖9所示的流程圖,圖IO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具有第一及第二用戶 識別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例 如圖2A的220A、 220B或圖2B的320 )執(zhí)行軟件/固件碼而實施。首先,確定 單一 PIN驗證是否被使能(步驟S1002 )。若否,隨后執(zhí)行圖3所示的普通PIN 驗證程序(步驟S1004)。若是,執(zhí)行單一PIN驗證程序。單一PIN驗證程序開 始依據(jù)特定規(guī)則確定驗證第 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中哪一用戶識別卡(步驟
S1006 )。上述特定規(guī)則可表明該用戶識別卡其中之一一皮隨機地、交替地確定, 或由用戶預置的用戶識別卡^皮確定。接著,單一 PIN碼驗證程序可提示用戶輸 入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PIN碼(步驟S1008 )。隨后,在步驟S1010中,確定輸 入的PIN碼對于確定的用戶識別卡來說是否正確,若正確,單一 PIN碼驗證程 序可利用另一用戶識別卡的存儲的PIN碼來為用戶自動驗證上述另一用戶識別 卡。接著,存儲表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 S1012)。同時,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被重置為初始值,例 如,3,其代表最大嘗試失敗次數(shù)。應注意,依據(jù)系統(tǒng)需求,初始值可被配置為 更大或更小數(shù)值。若提供的PIN碼錯誤,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 數(shù)值減少1。應可理解,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可被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第一或第二用戶識別卡。接著,確定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是否已達到
預定值,例如,0(步驟S1014)。若是(例如,連續(xù)3次錯誤PIN嘗試后),存 儲表明確定的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S1016),其中上述確定的 用戶識別卡被鎖住,直到解鎖PIN功能^皮成功執(zhí)行。
圖11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使能單一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成功通 過圖3所示的普通PIN驗證程序(步驟S1102 )后,用戶可使能單一 PIN驗證 (步驟S1104)。隨后,依據(jù)特定規(guī)則確定驗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中哪一用 戶識別卡(步驟S1106 ),且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PIN碼^皮獲取并存儲在移動臺 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步驟S1108)。上述特定規(guī)則可表明該用戶識別卡其中之 一被隨機地、交替地確定,或由用戶預置的用戶識別卡被確定。上述單一 PIN 驗證的卩吏能及通用PIN碼的輸入可在用戶利用MMI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實 現(xiàn)。MMI可迫使用戶鍵入兩次通用PIN碼,以防止錯誤鍵入。
結(jié)合圖ll所示的流程圖,圖12是依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具有第一及第二用 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執(zhí)行混合PIN驗證的方法的流程圖,其由移動臺的處理器(例 如圖2A的220A、 220B或圖2B的320)執(zhí)行4允件/固件碼而實施。首先,確定 單一PIN驗證是否被使能(步驟S1202)。若否,隨后執(zhí)行圖3所示的普通PTN 驗證程序(步驟S1204)。若是,執(zhí)行單一PIN驗證程序。在步驟S1206中,單 一PIN驗證程序開始提示用戶輸入特定用戶識別卡的PIN碼,其中上述特定用 戶識別卡并非圖11的步驟S1106中確定的用戶識別卡。隨后,在步驟S1208中, 確定輸入的PIN碼對于相應的用戶識別卡來說是否正確,若是,移動臺可利用 存儲的PIN碼來自動驗證上述確定的用戶識別卡。接著,存儲表明第 一及第二 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的驗證結(jié)果(步驟S1210 )。同時,特定的用戶識別卡 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被重置為初始值,例如,3,其代表最大嘗試失敗次數(shù)。 應注意,依據(jù)系統(tǒng)需求,初始值可被配置為更大或更小數(shù)值。若提供的PIN碼 錯誤,特定用戶識別卡的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減少1。應可理解,剩余PIN嘗 試次數(shù)值可被存儲在移動臺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或第 一或第二用戶識別卡中。 接著,確定剩余PIN嘗試次數(shù)值是否已達到預定值,例如,0(步驟S1212)。若 是(例如,連續(xù)3次錯誤PIN嘗試后),存儲表明相應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的驗 證結(jié)果(步驟S1214),其中上述相應用戶識別卡被鎖住,直到解鎖PIN功能被 成功執(zhí)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所做的均等變化 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適用于具有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并由該移動臺的處理器執(zhí)行,該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包含接收單一輸入碼;依據(jù)該輸入碼驗證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當該輸入碼正確時,存儲第一結(jié)果,該第一結(jié)果表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更包含 當該輸入碼不正確時,存儲第二結(jié)果,其中該第二結(jié)果表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輸 入碼是透過人機界面輸入的。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更包含 獲耳又一通用碼;以及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以該通用碼替換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的初始存儲的第 一個人識別號碼碼以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初始存儲的第二個人識別號碼碼。
5. 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驗 證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步驟更包含檢查該輸入碼是否與該替換后的第 一個人識別號碼碼及該替換后的第二個 人識別號碼碼相同,其中,當該輸入碼與該替換后的第 一個人識別號碼碼及該替換后的第二個 人識別號碼碼相同時,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被成功驗證。
6.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更包含 獲耳又通用;馬;以及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存儲該通用碼以及關(guān)于第 一集成電路卡識別碼與第 二集成電路卡識別碼的映射信息,其中該第 一集成電路卡識別碼與該第 一用戶 識別卡的第一個人識別號碼碼關(guān)聯(lián),該第二集成電路卡識別碼與該第二用戶識 別卡的第二個人識別號碼碼關(guān)聯(lián)。
7. 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瞼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驗 證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步驟更包含確定是否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其中之一被移出該移動臺.當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都未被移出該移動臺時,檢查該 輸入碼是否與該存儲的通用碼相同;當該輸入碼與該存儲的通用碼相同時,利用記錄于該映射信息的該第 一個 人識別號碼碼驗證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以及當該輸入碼與該存儲的通用碼相同時,利用記錄于該映射信息的該第二個 人識別號碼碼驗證該第二用戶識別卡。
8.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確 定是否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其中之一被移出該移動臺的步驟 更包含從當前插入該移動臺的用戶識別卡獲取第三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第四集成 電路卡識別碼;檢查獲取的該第三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該第四集成電路卡識別碼是否與記 錄于該映射信息的該第一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該第二集成電路卡識別碼相同; 以及當獲取的該第三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該第四集成電路卡識別碼與記錄于該 映射信息的該第一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該第二集成電路卡識別碼相同時,確定 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都未被移出該移動臺。
9.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更包含 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獲取并存儲該第一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號碼碼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號碼碼;以及依據(jù)特定規(guī)則從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中確定一個用戶識別卡。
10.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驗 證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步驟更包含檢查該輸入碼是否與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相 同;以及當該輸入碼與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相同時,利用另 一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驗證除了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之 外的用戶識別卡。
11. 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特 定規(guī)則是表明該用戶識別卡其中之一被隨機地或交替地確定,或用戶預置的用 戶識別卡祐:確定。
1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依據(jù)特定規(guī)則從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中確定一個用戶識 別卡;以及獲取并存儲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號碼碼。
13. 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 驗證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步驟更包含利用該輸入碼驗證除了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之外的另一用戶識別卡;以及 當該另一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時,利用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驗證 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
14. 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 特定規(guī)則是表明該用戶識別卡其中之一^t隨機地或交替地確定,或用戶預置的 用戶識別卡^皮確定。
15. —種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包含 第一用戶識別卡;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處理器,接收單一輸入碼;依據(jù)該輸入碼驗證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 用戶識別卡;以及當該輸入碼正確時,存儲第一結(jié)果,該第一結(jié)果表明該第一 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成功驗證。
16.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 處理器更在該輸入碼不正確時,存儲第二結(jié)果,該第二結(jié)果表明該第一用戶識 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鎖住。
17.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 處理器獲取通用個人識別號碼碼以替代該第一用戶識別卡的初始存儲的個人識 別號碼碼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初始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檢查該輸入碼是否與該通用個人識別號碼碼相同,以及當該輸入碼與該通用個人識別號碼碼相同時,確定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已^皮成功驗證。
18.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更包含非易失性 存儲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獲取并存儲通用碼及映射信息至 該非易失性存儲裝置,該映射信息是關(guān)于與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的第 一個人識別 號碼碼關(guān)聯(lián)的第 一集成電路卡識別碼及與該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第二個人識別號碼碼關(guān)聯(lián)的笫二集成電路卡識別碼,以及當該輸入碼與該存儲的通用碼相同時, 該處理器利用記錄于該映射信息的該第 一個人識別號碼碼驗證該第 一用戶識別 卡,并利用記錄于該映射信息的該第二個人識別號碼碼驗證該第二用戶識別卡。
19.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更包含非易失性 存儲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獲取并存儲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號碼碼及該 第二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號碼碼至該非易失性存儲裝置;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從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中確定一個用戶識別卡;;險查該輸 入碼是否與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相同;以及利用另 一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驗證除了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之外的 用戶識別卡。
20. 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系統(tǒng),更包含非易失性 存儲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從該第 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中確定一個 用戶識別卡;在接收該輸入碼之前獲耳又并存儲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個人識別 號碼碼至該非易失性存儲裝置;利用該輸入碼驗證除了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之 外的用戶識別卡;以及利用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的該存儲的個人識別號碼碼驗 證該確定的用戶識別卡。
全文摘要
一種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及系統(tǒng)。所述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適用于具有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的移動臺,并由所述移動臺的處理器來執(zhí)行,所述方法包含接收單一輸入碼;依據(jù)上述輸入碼驗證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當輸入碼正確時,存儲表明第一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已被驗證成功的結(jié)果。上述執(zhí)行個人識別號碼驗證的方法及系統(tǒng)能夠減少多用戶識別卡的驗證時間及相關(guān)系統(tǒng)的功率消耗。
文檔編號H04W88/06GK101568115SQ20091013103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林仲銘, 許家禎 申請人:聯(lián)發(f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赞皇县| 黄龙县| 内黄县| 古交市| 平湖市| 庆阳市| 长寿区| 黄浦区| 洛隆县| 姚安县| 千阳县| 清水河县| 曲沃县| 长兴县| 进贤县| 固阳县| 广饶县| 潜江市| 赣州市| 六安市| 富阳市| 河津市| 湟中县| 益阳市| 莱芜市| 崇礼县| 永靖县| 定安县| 青阳县| 彭水| 宣恩县| 奈曼旗| 华蓥市| 朔州市| 那坡县| 阿拉善右旗| 岢岚县| 平江县| 阿拉善盟| 雷州市|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