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分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23123閱讀:659來源:國知局
分波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將頻率彼此不同的多個信號進行分離的分波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規(guī)格的移動體通信系統被實用化,作為lte規(guī)格的發(fā)展規(guī)格的lte-advanced規(guī)格的移動體通信系統的實用化正在被研究。lte-advanced規(guī)格中的主要技術之一,有載波聚合技術(carrieraggregation,以下記為ca。)。ca是可以同時使用稱為組成載波的多個載波進行寬帶傳送的技術。

在與ca相對應的移動體通信設備中,同時使用多個頻帶。因此,在與ca相對應的移動體通信設備中,需要可將多個頻帶的多個信號同時分離的分波器。

一般地,對頻帶互相不同的兩個信號進行分離的分波器,具備公共端口、第一信號端口、第二信號端口、設于從公共端口到第一信號端口的第一信號路徑的第一濾波器、設于從公共端口到第二信號端口的第二信號路徑的第二濾波器。

作為第一濾波器和第二濾波器,使用利用電感器和電容器構成的lc濾波器、或利用彈性波共振器構成的彈性波濾波器。所謂彈性波共振器,是使用彈性波元件構成的共振器。所謂彈性波元件,是利用了彈性波的元件。彈性波元件有利用彈性表面波的彈性表面波元件、或利用體積彈性波的體積彈性波元件。

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平04-196829號公報中,記載有一種分波器,其具備天線端子、接收信號輸出端子、發(fā)送信號輸入端子、天線端子和接收信號輸出端子之間的發(fā)送系統、天線端子和接收信號輸出端子之間的接收系統,發(fā)送系統和接收系統分別具備從天線側依次級聯連接的電介質共振器和彈性表面波濾波器。

在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1-345662號公報中,記載有一種分波器,其具備第一~第三端子、與第一端子連接的分支電路、接收側lc并聯共振型濾波器、彈性表面波濾波器、發(fā)送側lc并聯共振型濾波器,在分支電路和第二端子之間,從分支電路側依次設置有接收側lc并聯共振型濾波器和彈性表面波濾波器,在分支電路和第三端子之間設置有發(fā)送側lc并聯共振型濾波器。

在日本專利第5679812號公報中,記載有一種帶阻濾波器,其具備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間并聯連接的第一濾波器分支及第二濾波器分支、配置于第一濾波器分支內的帶通濾波器、配置于第二濾波器分支內的高通濾波器、設于連接第二濾波器分支和地線的路徑的彈性表面波共振器。

在移動體通信設備中,要求其所使用的部件的小型化。另外,在移動體通信設備中,有時需要對比較接近的兩個頻帶的兩個信號進行分離的分波器。這樣的分波器需要具有在與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通過衰減特性的濾波器。

一般地,lc濾波器想要實現在與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通過衰減特性,就會具有大型化這樣的問題。

另一方面,彈性波濾波器雖然適合實現在與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通過衰減特性,但具有不適合實現寬通帶這樣的問題。

由此,一直以來,存在難以實現適合對比較接近的兩個頻帶的兩個信號進行分離、且能夠小型化的分波器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適合對比較接近的兩個頻帶的兩個信號進行分離、且能夠小型化的分波器。

本發(fā)明的第一~第三方面的分波器,具備公共端口、第一信號端口、第二信號端口、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低通濾波器設于公共端口和第一信號端口之間,使第一截止頻率以下的第一通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高通濾波器設于公共端口和第二信號端口之間,使比第一截止頻率高的第二截止頻率以上的第二通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波器中,低通濾波器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設于連接從第一lc共振電路到第一信號端口的路徑和地線的分路的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比第一截止頻率高。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lc共振電路也可以是包括并聯設置于公共端口和第一信號端口之間的第一電感器和第一電容器的lc并聯共振電路。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二截止頻率高。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lc共振電路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高。

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分波器中,高通濾波器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設于從第二lc共振電路到第二信號端口的路徑的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比第二截止頻率低。

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二lc共振電路也可以是包括串聯設置于從公共端口到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路徑和地線之間的第二電感器和第二電容器的lc串聯共振電路。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一截止頻率低。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二lc共賑電路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低。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波器中,低通濾波器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設于連接從第一lc共振電路到第一信號端口的路徑和地線的分路的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比第一截止頻率高。另外,高通濾波器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設于從第二lc共振電路到第二信號端口的路徑的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比第二截止頻率低。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lc共振電路也可以是包括并聯設置于公共端口和第一信號端口之間的第一電感器和第一電容器的lc并聯共振電路。另外,第二lc共振電路也可以是包括串聯設置于從公共端口到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路徑和地線之間的第二電感器和第二電容器的lc串聯共振電路。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二截止頻率高。另外,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一截止頻率低。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波器中,第一lc共振電路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的共振頻率高。另外,第二lc共振電路的共振頻率也可以比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的反共振頻率低。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分波器中,低通濾波器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由此,不使分波器大型化就可以實現在與第一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低通濾波器的通過衰減特性。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的分波器中,高通濾波器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和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由此,不使分波器大型化就可以實現在與第二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高通濾波器的通過衰減特性。

在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分波器中,低通濾波器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高通濾波器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和第二彈性波共振器。由此,不使分波器大型化就可以實現在與第一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低通濾波器的通過衰減特性和在與第二截止頻率接近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高通濾波器的通過衰減特性。

由此,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第三方面,可以實現適合對比較接近的兩個頻帶的兩個信號進行分離、且能夠小型化的分波器。

本發(fā)明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及益處根據以下的說明就會變得十分明白。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結構的電路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外觀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

圖4是將圖3所示的特性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特性圖。

圖5是表示圖1所示的分波器的低通濾波器的阻抗特性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圖1所示的分波器的高通濾波器的阻抗特性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比較例的分波器的結構的電路圖。

圖8是表示比較例的分波器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

圖9是將圖8所示的特性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特性圖。

圖10是用于說明圖1所示的分波器的高通濾波器中的兩個電感器的作用的特性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1,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結構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1是將第一頻帶內的頻率的第一信號和比第一頻帶高的第二頻帶內的頻率的第二信號進行分離的分波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1具備公共端口2、第一信號端口3、第二信號端口4、低通濾波器10、高通濾波器20。

低通濾波器10設于公共端口2和第一信號端口3之間,使第一截止頻率fl以下的第一通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第一通帶和所述的第一頻帶相同。第一截止頻率fl是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與衰減量的最小值相比,衰減量僅增大3db時的頻率。

高通濾波器20設于公共端口2和第二信號端口4之間,使比第一截止頻率fl高的第二截止頻率fh以上的第二通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第二通帶和所述的第二頻帶相同。第二截止頻率fh是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與衰減量的最小值相比,衰減量僅增大3db時的頻率。

低通濾波器10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11、設于連接從第一lc共振電路11到第一信號端口3的路徑和地線的分路13的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

第一lc共振電路11是使用電感器和電容器構成的共振電路。本實施方式中,特別是第一lc共振電路11是包括并聯設置于公共端口2和第一信號端口3之間的第一電感器l11和第一電容器c11的lc并聯共振電路。第一lc共振電路11具有比第一截止頻率fl高的共振頻率fc1。

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是使用彈性波元件構成的共振器。所謂彈性波元件是利用了彈性波的元件。構成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彈性波元件也可以是利用彈性表面波的彈性表面波元件,或者也可以是利用體積彈性波的體積彈性波元件。彈性表面波元件利用在壓電體的表面?zhèn)鞑サ穆暡?彈性表面波),與之相對,體積彈性波元件利用在壓電體的內部傳播的聲波(體積彈性波)。

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具有共振頻率fr1和反共振頻率fa1。共振頻率fr1是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阻抗變?yōu)樽钚?導納變?yōu)樽畲?的頻率。反共振頻率fal是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導納變得最小(阻抗變得最大)的頻率。反共振頻率fa1比共振頻率fr1高。本實施方式中,共振頻率fr1比第一截止頻率fl高。反共振頻率fa1也可以比第二截止頻率fh高。另外,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也可以比共振頻率fr1高。

低通濾波器10還包括電感器l12和電容器c12、c13、c14。

電感器l12設于公共端口2和第一lc共振電路11之間。電容器c12設于電感器l12和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連接點與地線之間。電容器c13與電感器l12并聯連接。此外,低通濾波器10也可以不包括電容器c13。

電容器c14在分路13內,設于從第一lc共振電路11到第一信號端口3的路徑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之間。電容器c14是為了根據需要調整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共振頻率fr1及反共振頻率fa1而設置的。因此,低通濾波器10也可以不包括電容器cl4?;蛘?,低通濾波器10也可以代替電容器c14而包括與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并聯連接的電容器。

高通濾波器20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21和設于從第二lc共振電路21到第二信號端口4的路徑的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

第二lc共振電路21是使用電感器和電容器構成的共振電路。本實施方式中,特別是第二lc共振電路21是包括串聯設置于從公共端口2到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路徑和地線之間的第二電感器l21和第二電容器c21的lc串聯共振電路。圖1中,表示第二電感器l21和第二電容器c21中的第二電容器c21的一方配置于更接近地線的位置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二電感器l21的一方配置于更接近地線的位置。第二lc共振電路21具有比第二截止頻率fh低的共振頻率fc2。

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一樣,是使用彈性波元件構成的共振器。構成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彈性波元件可以是彈性表面波元件,也可以是體積彈性波元件。

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具有共振頻率fr2和反共賑頻率fa2。共振頻率fr2是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阻抗變得最小(導納變得最大)的頻率。反共振頻率fa2是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導納變得最小(阻抗變得最大)的頻率。反共振頻率fa2比共振頻率fr2高。在本實施方式中,反共振頻率fa2比第二截止頻率fh低。共振頻率fr2也可以比第一截止頻率fl低。另外,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也可以比反共振頻率fa2低。

高通濾波器20還包括電容器c22、c23和電感器l22、l23。

電容器c22設于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和公共端口2之間。電感器l22設于公共端口2和電容器c22之間。電感器l23設于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和第二信號端口4之間。此外,高通濾波器20也可以不包括電感器l22、l23的一方或雙方。

電容器c23與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并聯連接。電容器c23是為了根據需要調整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共振頻率fr2及反共振頻率fa2而設置的。因此,高通濾波器20也可以不包括電容器c23?;蛘?,高通濾波器20也可以代替電容器c23而包括與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串聯連接的電容器。

在此,將從公共端口2到第一信號端口3的路徑叫做第一信號路徑,將從公共端口2到第二信號端口4的路徑叫做第二信號路徑。第一頻帶(第一通帶)內的頻率的第一信號選擇性地通過第一及第二信號路徑中的第一信號路徑。第二頻帶(第二通帶)內的頻率的第二信號選擇性地通過第一及第二信號路徑中的第二信號路徑。

圖2是表示分波器1的外觀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該例子中,分波器1具備層疊體30和第一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12、22。層疊體30形成具有外周部的長方體形狀。層疊體30的外周部包括上面、底面、四個側面。

層疊體30包括被層疊的多個電介質層和多個導體層。第一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12、22以外的分波器1的構成要件使用層疊體30的多個電介質層和多個導體層構成。第一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12、22搭載在層疊體30的上面。此外,第一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12、22形成一個封裝,該封裝也可以搭載在層疊體30的上面。

盡管未圖示,但在層疊體30的底面設置有與公共端口2、第一信號端口3及第二信號端口4對應的三個端子和與地線連接的端子。

接著,參照圖3圖4,對分波器1的特征進行說明。圖3是表示分波器1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圖4是將圖3所示的特性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特性圖。在圖3及圖4中,橫軸為頻率、縱軸為衰減量。在圖3及圖4中,附加了符號51的曲線表示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另外,附加了符號52的曲線表示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圖3及圖4所示的特性是通過模擬而求得的。

首先,對低通濾波器10的特征進行說明。低通濾波器10的第一lc共振電路11具有比第一截止頻率fl高的共振頻率fc1。由此,如圖3所示,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51中,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帶外的共振頻率fc1下形成第一衰減極。

在低通濾波器10中,設于分路13的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在共振頻率fr1下阻抗變?yōu)樽钚?。共振頻率fr1比第一截止頻率fl高。由此,如圖3所示,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51中,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帶外的共振頻率fr1下形成第二衰減極。

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使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共振頻率fr1比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低,從而如圖3所示,能夠實現在接近第一截止頻率fl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

本實施方式中的低通濾波器10特別是具有以下的第一及第二特征。第一特征是利用配置于分路13的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共振頻率fr1下的串聯共振而形成第二衰減極。第二特征是低通濾波器10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11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以下,參照圖5對該第一及第二特征的組合所產生的效果進行說明。

圖5是表示從第一信號端口3觀察的低通濾波器10的阻抗特性的史密斯圓圖。在圖5中,用記號fr1表示的點表示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共振頻率fr1下的、從第一信號端口3觀察的低通濾波器10的阻抗。另外,在圖5中,用記號fc1表示的點表示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下的、從第一信號端口3觀察的低通濾波器10的阻抗。

在共振頻率fr1下,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阻抗最小,由此,如圖5所示,低通濾波器1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變大。由此,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在共振頻率fr1的位置形成第二衰減極。

另一方面,在反共振頻率fa1下,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導納變得最小。在低通濾波器10不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情況下,低通濾波器1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在反共振頻率fa1下局部地減小。由此,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在反共振頻率fa1下,衰減量局部地增大。其結果。產生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變差的問題。該問題如圖3所示,特別是在反共振頻率fa1比第二截止頻率fh高的情況、即反共振頻率fa1處于高通濾波器20的通帶內的情況下較顯著。

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低通濾波器10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11,因此如圖5所示,在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下能夠增大低通濾波器1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如圖3所示,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比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共振頻率fr1高。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反共振頻率fa1也比共振頻率fr1高。因此,第一lc共振電路11的共振頻率fc1和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反共振頻率fa1彼此比較接近。由此,能夠防止由反共振頻率fa1引起的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變差這樣的上述的問題的發(fā)生。

接著,對高通濾波器20的特征進行說明。高通濾波器20的第二lc共振電路21具有比第二截止頻率fh低的共振頻率fc2。由此,如圖3所示,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52中,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帶外的共振頻率fc2下形成第三衰減極。

在高通濾波器20中,設于從第二lc共振電路21到第二信號端口4的路徑的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在反共振頻率fa2下導納變得最小。反共振頻率fa2比第二截止頻率fh低。由此,如圖3所示,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52中,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帶外的反共振頻率fa2下形成第四衰減極。

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使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反共振頻率fa2比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高,如圖3所示,可以實現在接近第二截止頻率fh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

本實施方式的高通濾波器20特別是具有以下的第三及第四特征。第三特征是利用設于從第二lc共振電路21到第二信號端口4的路徑的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反共振頻率fa2下的并聯共振而形成第四衰減極。第四特征是高通濾波器20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21和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以下,參照圖6對該第三及第四特征的組合所產生的效果進行說明。

圖6是表示從第二信號端口4觀察的高通濾波器20的阻抗特性的史密斯圓圖。在圖6中,用記號fa2表示的點表示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反共振頻率fa2下的、從第二信號端口4觀察的高通濾波器20的阻抗。另外,在圖6中,用記號fc2表示的點表示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下的、從第二信號端口4觀察的高通濾波器20的阻抗。

在反共振頻率fa2下,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導納變得最小,由此,如圖6所示,高通濾波器2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增大。由此,在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在反共振頻率fa2的位置形成第四衰減極。

另一方面,在共振頻率fr2下,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阻抗變得最小。在高通濾波器20不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情況下,高通濾波器2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在共振頻率fr2下就會局部地減小。由此,在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中,在共振頻率fr2,衰減量局部地增大。其結果,產生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變差這樣的問題。如圖3所示,特別是在共振頻率fr2比第一截止頻率fl低的情況下,即共振頻率fr2處于低通濾波器10的通帶內的情況下,該問題變得更顯著。

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高通濾波器20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21,因此如圖6所示,在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可以增大高通濾波器20的反射系數的絕對值。如圖3所示,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比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反共振頻率fa2低。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共振頻率fr2也比反共振頻率fa2低。因此,第二lc共振電路21的共振頻率fc2和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共振頻率fr2彼此比較接近。由此,可以防止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因共振頻率fr2而變差的上述的問題的發(fā)生。

接著,與比較例的分波器進行比較,對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1的效果進一步進行說明。首先,參照圖7,對比較例的分波器101的結構進行說明。分波器101代替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1中的低通濾波器10和高通濾波器20,具備低通濾波器110和高通濾波器120。

低通濾波器110包括在公共端口2和第一信號端口3之間,從公共端口2側起依次串聯設置的電感器l111和電感器l112。低通濾波器110還包括與電感器l111并聯連接的電容器c111和與電感器l112并聯連接的電容器c112。低通濾波器110還包括設于電感器ll11和電感器l112的連接點與地線之間的電容器c113、設于第一信號端口3和地線之間的電容器c114。

高通濾波器120包括在公共端口2和第二信號端口4之間,從公共端口2側起依次串聯設置的電感器l121、電容器c121、電容器c122、電感器l122。高通濾波器120還包括在電容器c121和電容器c122的連接點與地線之間,從連接點側起依次串聯設置的電感器l123和電容器c123。

圖8是表示比較例的分波器101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圖9是將圖8所示的特性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特性圖。在圖8及圖9中,橫軸為頻率,縱軸為衰減量。在圖8及圖9中,附加了符號151的曲線表示低通濾波器110的通過衰減特性。另外,附加了符號152的曲線表示高通濾波器120的通過衰減特性。圖8及圖9所示的特性是通過模擬而求得的特性。

與圖8及圖9所示的通過衰減特性151相比,圖3及圖4所示的通過衰減特性51在接近第一截止頻率fl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由此,在低通濾波器10中,在第一通帶內的頻率即接近第一截止頻率fl的頻率下的衰減量,比相同頻率下的低通濾波器110的衰減量小。例如,在2.2ghz下的低通濾波器110的衰減量為1.754db,相對于此,在2.2ghz下的低通濾波器10的衰減量為1.272db。

另外,與圖8及圖9所示的通過衰減特性152相比,圖3及圖4所示的通過衰減特性52,在接近第二截止頻率fh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由此,在高通濾波器20中,在第二通帶內的頻率即接近第二截止頻率fh的頻率下的衰減量,比相同頻率下的高通濾波器120的衰減量小。例如,在2.3ghz下的高通濾波器120的衰減量為1.544db,相對于此,在2.3ghz下的高通濾波器20的衰減量為1.248db。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實現在接近第一截止頻率fl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在接近第二截止頻率fh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

如果在分別由lc濾波器構成的低通濾波器和高通濾波器中,要想實現在接近截止頻率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通過衰減特性,為了獲得大的q值,就需要增大電感器、或增加級數。該情況下,低通濾波器和高通濾波器往往會大型化。

本實施方式中,低通濾波器10包括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高通濾波器20包括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一般地,彈性波共振器與lc共振器相比,可以實現大的q值。具體地說,一般的lc共振器的q值在50~100的范圍內,與之相對,彈性波共振器可以實現200以上的q值。第一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12、22的q值為200以上、例如為600~1000的范圍內。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不增大電感器或增加級數,就可以實現上述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和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

由此,根據本實施方式,可以實現適合分離比較接近的兩個頻帶的兩個信號、且能夠小型化的分波器1。

在此,參照圖10對高通濾波器20中的電感器l22、l23的作用減小說明。圖10表示在比圖3所示的頻率范圍寬的頻率范圍中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51和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52。在圖10中,橫軸為頻率、縱軸為衰減量。

另外,圖10中,用分別附加了符號61、62的虛線表示高通濾波器20不包括電感器l22、l23的情況下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和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

在高通濾波器20包括電感器l22、l23的情況下,與高通濾波器20不包括電感器l22、l23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小電容器c22的電容和電容器c23的電容。由此,如圖10所示,在低通濾波器10中,能夠增大在比形成有第一衰減極的頻率fc1(參照圖3)高的頻率區(qū)域中的衰減量,在高通濾波器20中,能夠增大在比形成有第三衰減極的頻率fc2(參照圖3)低的頻率區(qū)域中的衰減量。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低通濾波器10的結構不限于圖1所示的結構。第一lc共振電路11及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以外的低通濾波器10的構成要件,相對于第一lc共振電路11及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也可以設置于更接近公共端口2的位置,也可以設置于更接近第一信號端口3的位置。

同樣地,高通濾波器20的結構不限于圖1所示的結構。第二lc共振電路21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以外的高通濾波器20的構成要件,相對于第二lc共振電路21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也可以設置于更接近公共端口2的位置,也可以設置于更接近第二信號端口4的位置。

另外,本發(fā)明的分波器也可以具備包括第一lc共振電路11及第一彈性波共振器12的結構的低通濾波器10和任意結構的高通濾波器。根據這樣的分波器,至少可獲得如下效果,即,不使分波器大型化就可以實現在接近第一截止頻率fl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低通濾波器10的通過衰減特性。

另外,本發(fā)明的分波器也可以具備包括第二lc共振電路21及第二彈性波共振器22的結構的高通濾波器20、任意結構的低通濾波器。根據這樣的分波器,至少可獲得如下效果,即,不使分波器大型化就可以實現在接近第二截止頻率fh的頻率區(qū)域陡峭地變化的高通濾波器20的通過衰減特性。

[第二實施方式]

接著,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進行說明。圖1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的結構的方塊圖。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201將彼此不同的三個頻帶內的頻率的三個信號進行分離。以下,將彼此不同的三個頻帶從低的一方開始依次叫做低頻帶、中間頻帶、高頻帶。

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波器201具備公共端口202和三個信號端口203、204、205。分波器201還具備低通濾波器210、高通濾波器220、低通濾波器221、高通濾波器222。以下,將低通濾波器210、高通濾波器220、低通濾波器221、高通濾波器222分別記為lpf210、hpf220、lpf221、hpf222。

lpf210設于公共端口202和信號端口203之間。hpf220具有分別進行信號的輸入或輸出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hpf220的第一端口與公共端口202連接。lpf221設于hpf220的第二端口和信號端口204之間。hpf222設于hpf220的第二端口和信號端口205之間。

lpf210使低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hpf220使中間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及高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lpf221使中間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hpf222使高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

在此,將從公共端口202經由lpf210到信號端口203的路徑叫做低頻帶路徑。另外,將從公共端口202經由pf220及l(fā)pf221到信號端口204的路徑叫做中間頻帶路徑。另外,將從公共端口202經由hpf220及hpf222到信號端口205的路徑叫做高頻帶路徑。低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低頻帶路徑。中間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中間頻帶路徑。高頻帶內的頻率的信號選擇性地通過高頻帶路徑。

本實施方式中,例如,lpf221和第一實施方式的低通濾波器10結構相同,hpf222和第一實施方式的高通濾波器20結構相同。該情況下,hpf220的第二端口與本發(fā)明的公共端口相對應,信號端口204、205分別與本發(fā)明的第一信號端口、第二信號端口相對應。

圖12是表示分波器201的特性的一個例子的特性圖。在圖12中,橫軸為頻率、縱軸為衰減量。在圖12中,附加了符號251的曲線表示低頻帶路徑的通過衰減特性。另外,附加了符號252的曲線表示中間頻帶路徑的通過衰減特性。另外,附加了符號253的曲線表示高頻帶路徑的通過衰減特性。圖12所示的特性是通過模擬而求得的特性。

根據本實施方式,在lpf221中獲得和第一實施方式的低通濾波器10相同的效果,在hpf222中獲得和第一實施方式的高通濾波器20相同的效果。

本實施方式的其他結構、作用及效果,和第一實施方式是一樣的。

此外,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實施方式,可以進行各種變更。例如,本發(fā)明的低通濾波器的特性和高通濾波器的特性不限定于各實施方式所示的特性,只要滿足權利要求書則可以是任意的。

基于以上的說明,很顯然可以實施本發(fā)明的各種方式或變形例。因此,在權利要求的均等的范圍內,以上述的最優(yōu)選方式以外的方式也可以實施本發(fā)明。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中卫市| 竹山县| 凤台县| 库伦旗| 弥勒县| 抚州市| 平安县| 定远县| 靖边县| 慈溪市| 浦县| 凤冈县| 万全县| 百色市| 尖扎县| 柳河县| 芦溪县| 道孚县| 临夏市| 长子县| 孟津县| 名山县| 苗栗市| 阜城县| 吉林省| 盐城市| 宁强县| 宁陕县| 裕民县| 定边县| 成武县| 吴旗县| 搜索| 古田县| 驻马店市| 南乐县| 抚远县| 澳门| 梓潼县| 库尔勒市|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