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寬共模輸入范圍的差分比較器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實施例大體涉及晶體管放大,且更確切地說,涉及差分比較器。
背景技術:
差分比較器是一種接受多個輸入并確定它們之間的差的電路。典型差分比較器接納兩個輸入,并且返回一個信號以指示哪個信號更高。多種電路使用差分比較器,例如模數轉換器(ADC)電路或收發(fā)器電路。差分比較器通常用于通信系統(tǒng)以傳達不同電路之間的信號。由于抗噪聲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通信標準使用差分信令。在差分信令中,數據以差分電壓的形式傳輸于兩個節(jié)點間。理想的差分比較器僅放大兩個輸入端之間的電壓差。在理想情況下,兩輸入端間的相同電壓被排除。然而,為區(qū)別通信標準,多種發(fā)射器所用的共模電壓在不同發(fā)射器之間可在很寬范圍內變化。例如,一些標準采用高共模電壓范圍,例如,700mV與1300mV之間。另一方面,一些標準采用低共模電壓范圍,例如,145mV與350mV之間。根據其他標準操作的收發(fā)器電路在AC耦合環(huán)境中操作時所輸出的共模電壓在500mV與700mV之間。為了使這些不同差分傳輸電路能夠適應,靈活接收器的設計需要能夠接受接地電壓(OmV)與終端電壓(約1200mV)之間的任一共模電壓。一項或多項實施例可解決一個或多個以上問題。
發(fā)明內容
在一項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路布置。所述電路布置可包括并聯耦合的多個差分放大器,其中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每個差分放大器可包括可調電流控制電路,此電路經耦合以限制通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電流。在此實施例中,所述電路布置可進一步包含耦合至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的增益控制電路,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配置以響應于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通過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的電流。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進一步配置以響應于指示所述尾電流即將增大的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一個或多個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從而增大流經相應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電流?;蛘?,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進一步配置以響應于指示所述尾電流即將減小的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一個或多個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從而減小流經相應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電流。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經配置以在狀態(tài)離散集中的一個狀態(tài)下操作,所述狀態(tài)離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斷開和部分接通組成;并且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經調節(jié)以使多個相應電流控制電路中僅有一個電流控制電路在給定時刻且在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在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的同時調節(jié)至多個離散電流電平。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中的每一個差分放大器可包括兩個互補差分晶體管對。在此實施例中,所述電路布置可進一步包含電流累加電路,所述電流累加電路耦合至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差分晶體管對中的每一對的第一電流輸出端及第二電流輸出端。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為可調電流源。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為MOSFET晶體管。所述MOSFET晶體管的柵極尺寸可基本相同。每個差分放大器中的所述互補差分晶體管對的柵極尺寸可基本相同。在另一項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寬帶共模輸入范圍的差分比較器電路。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可包括分別用于接收第一及第二輸入信號的第一及第二差分輸入終端。所述輸入信號之間的差可提供差分輸入信號。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可包括具有第一及第二輸入端的多個互補差分對電路,所述第一及第二輸入端耦合至第一及第二差分輸入終端。所述多個互補差分對電路可至少包括第一及第二互補差分晶體管對電路。電流累加電路可耦合至所述互補差分對電路中每一者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電流輸出端。增益控制電路可耦合至所述互補差分對電路,并且可經配置以獨立地對所述多個互補差分晶體管對電路中每一者的尾電流進行調節(jié)。在此實施例中,所述互補差分對電路中每一者可包括具有重疊共模輸入范圍的NMOS差分對與PMOS差分對,并且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配置以通過對所述尾電流進行調節(jié)而減小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的增益,以作為對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在所述重疊共模輸入范圍內操作的響應。所述多個互補差分對電路可經配置以通過對所述尾電流進行調節(jié)而在狀態(tài)離散集中的一個狀態(tài)下操作,所述狀態(tài)離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斷開和部分接通組成。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配置以通過特定方式來調節(jié)所述尾電流,使得在給定時刻,所述多個對應電流控制電路中僅有一個電流控制電路在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在此實施例中,所述增益控制電路可經配置以對所述多個互補差分晶體管對電路中每一者的尾電流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方法是,對所述多個互補差分晶體管對電路中每一者所包括的電流控制電路進行調節(jié)。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為可調電流源。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可為MOSFET晶體管。所述MOSFET晶體管的柵極尺寸可基本相同。在又一項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提供了輸入緩沖器電路。所述輸入緩沖器電路包括具有輸入端的第一靜電放電電路,其輸入端用于從傳輸介質接收差分信號。終端電阻器耦合至所述第一靜電放電電路的差分輸出端,并且其經配置以使得所述輸入緩沖器的阻抗與所述傳輸介質的阻抗相匹配。差分比較器電路耦合至所述終端電阻器的差分輸出端。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包括分別用于接收第一輸入信號及第二輸入信號的第一差分輸入終端及第二差分輸入終端。所述輸入信號之間的差提供差分輸入信號。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包括并聯耦合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補差分對電路。電流累加電路耦合至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補差分對電路的輸出端。增益控制電路經耦合及配置以獨立地對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補差分對電路中每一者的尾電流進行調節(jié)。在另一項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可包含由并聯耦合的多個差分放大器來接收共模輸入;通過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產生多個尾電流,所述多個尾電流基于所述共模輸入而線性地變化;以及響應于微調控制信號而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在此實施例中,所述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的步驟可包含對晶體管的偏置柵極電壓進行調節(jié),從而對通過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中的特定差分放大器的電流進行限制。所述調節(jié)所述偏置柵極電壓的步驟可包含啟用特定數目的IX電流單元,并且其中源自增益控制邏輯的所述微調控制信號可指定所啟用的特定數目的IX電流單元。所述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的步驟可包含將各尾電流調節(jié)至處于狀態(tài)離散集中的一個狀態(tài)中,所述狀態(tài)離散集包括完全接通、完全斷開和部分接通狀態(tài),因此在給定時刻,所述多個尾電流中僅有一個尾電流在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應了解,各種其他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和權利要求書中有詳細描述。
rh在查看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和參考各圖之后,將容易了解各個方面和優(yōu)點,在圖Ψ :
圖1所示為示例性互補差分對區(qū)段的方框圖2所示為共模電壓范圍內的典型互補差分對的增益響應圖3所示為通過微調尾電流而產生的互補差分對輸出;
圖4所示為以各種組合方式耦合的分段差分對的示例性輸出增益?zhèn)鬟f曲線;
圖5所示為采用并聯差分對區(qū)段來實施的示例性比較器電路的電路圖6所示為分段差分對的示例性增益調節(jié);
圖7所示為示例性分段差分對及增益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8所示為弱化狀態(tài)下的操作被限制在一個特定區(qū)段上的示例性增益調節(jié);
圖9所示為根據若干實施例來實施的示例性輸入緩沖器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
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在此,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但是不能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定?;パa差分對放大器(簡稱差分對)通常用于執(zhí)行差分比較操作。當在共模電壓范圍內進行使用時,典型互補差分對的增益可上升至50%。因此,必須根據所用共模來調節(jié)所述增益。然而,這種增益調節(jié)是不理想的,這是因為它會影響所述差分比較器輸出的線性度。一項或多項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進行幾乎線性的差分比較的方法及電路,所述幾乎線性的差分比較可在寬共模輸入范圍內操作。在一項實施例中,互補差分對以并聯區(qū)段形式實施以獲得寬共模電壓輸入范圍。圖1所示為示例性互補差分對區(qū)段的方框圖。所述互補差分對區(qū)段包括NMOS差分對120及PMOS差分對102。所述NMOS差分對120和PMOS差分對102分別包括NMOS晶體管124、126和PMOS晶體管104、106,這些晶體管用于接收差分輸入并產生尾電流110、112、130和132。從每個差分對輸出的尾電流之間的差表示所接收的差分輸入的電壓差。所述差分對電路通過共模輸入電壓偏置的作用而被晶體管108、128偏置,從而將輸入信號集中在晶體管110、112、130及132的線性操作范圍內。所述NMOS差分對120需要高共模偏置。如果使用低共模電壓,晶體管128的柵極電壓將會接近接地電壓。因此,允許通過晶體管128的尾電流將接近零。所述PMOS差分對具有相反的限制并且需要低共模電壓。如果使用高共模電壓,晶體管108的柵極電壓將會接近源級電壓。因此,允許通過晶體管108的尾電流將接近零。NMOS及PMOS差分對具有重疊的共模操作范圍,它們被同時使用以形成具有寬共模輸入范圍的互補差分對。每個差分對的尾電流將根據所述輸入共模電壓而線性地變化。如果輸入為低共模電壓,那么所述PMOS差分對的尾電流將產生差分。如果輸入為高共模電壓,那么所述NMOS尾電流將產生差分運算。在此方式下,共模電壓的整個范圍內產生了差分尾電流。尾電流110、112與相應尾電流130、132相累加,從而產生整個范圍內的差分。由于共模操作范圍內有部分重疊,因此所述互補差分對在所述共模電壓重疊范圍內的增益減少。圖2所示為共模電壓范圍內的互補差分對的示例性增益響應圖。當差分電路在低共模電壓下操作時,所述PMOS差分對產生尾電流。當所述共模電壓增大至閾值202時,所述NMOS差分對開始產生尾電流。當兩個差分對均產生尾電流時,增益翻倍。這種較高增益隨著所述共模電壓的增加而保持,直到增加至達到閾值204為止,并且所述PMOS尾電流停止產生尾電流。閾值202與閾值204之間的2比I (2_t0_l)增益增加并非是因過程、電壓及溫度變化而引起的任一增益變化。為避免差分輸出中出現可由所述重疊增益響應引發(fā)的失真或噪聲,所述差分對中的每一者的增益可由監(jiān)控電路進行自動調節(jié)以保持一個穩(wěn)定總增益。這可采用數字反饋回路來實現。數字信號產生人們所說的信號眼。信號眼是由符號間干擾分隔的區(qū)域并且是由波特間隔中的所有信號波形的集合所界定的。所述信號眼可用于確定輸出的增益。增益變化致使信號振幅變化,這改變了均衡后信號眼的垂直大小。輸出信號眼大小在均衡后與所需目標信號眼相對比。對比結果隨后通過數字濾波而確定增益調節(jié)的必需量。隨后,產生控制信號以調節(jié)所述差分對的增益。這種回路通常稱作自動增益控制(AGC)回路或可變增益放大器(VGA)回路。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所屬領域已知的其他AGC方法可適用于一項或多項實施例中。在一項實施例中,根據所述控制信號所指示,通過微調尾電流來調節(jié)增益。所述尾電流的微調方式為,調節(jié)圖1中所示的晶體管108、128的柵極電壓。晶體管108、128經調節(jié)以限制通過N及P差分對的電流。在此方式下,可實現寬共模輸入范圍內的均勻增益。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可使用所屬領域已知的其他電路來替代晶體管108、128以微調尾電流,例如可變電流源可調電阻器等等。對比較器電路增益的微調可影響輸出的線性度。圖3所示為尾電流微調前后的互補差分對的輸出。輸出302表示具有最大尾電流的互補差分對的傳遞曲線。在本文中這稱為“滿(full)”狀態(tài)。輸出304表示尾電流微調后的差分對的傳遞曲線。這稱為“弱化”情況。弱化差分對的增益較小。隨著尾電流進一步減小,所述差分對最終將完全斷開。這稱為“斷開”狀態(tài)且由輸出傳遞曲線306表示。在斷開狀態(tài)中,輸出為零并且傳遞曲線將與X軸重疊。使用為減少增益而弱化的尾電流的缺點在于此過程會縮小所述差分對的線性輸入范圍。如圖3所示,與滿輸出傳遞曲線302的線性輸入范圍310相比,弱化輸出傳遞曲線304具有較小的線性范圍308??捎^察到,在弱化過程的半途中,弱化差分對的非線性度達到最大值。在弱化過程開始時(滿狀態(tài)),差分對基本上是線性的。隨著增益趨近于零(斷開狀態(tài)),所述差分對產生線性(盡管很小)增益輸出。因此,處于弱化狀態(tài)時,差分對僅經受線性度損失。為最小化線性度損失,一項或多項實施例使用若干并聯的互補差分對區(qū)段來實施所述差分比較。通過以可選擇的方式個別地啟用和/或微調每個差分對區(qū)段的增益,多個差分對區(qū)段的增益以某種方式受控制,以減少任意給定時刻處于弱化狀態(tài)中的區(qū)段的數目,從而增加線性度。圖4所示為以多種組合方式耦合的差分對區(qū)段的輸出增益?zhèn)鬟f曲線圖。在此實例中,四個相同的互補差分對以多種組合的方式進行操作以產生四種不同的輸出。滿狀態(tài)或啟用狀態(tài)中的第一差分對區(qū)段的操作產生IX增益?zhèn)鬟f曲線402。當兩個差分對并聯操作時,累加輸出產生2X增益輸出傳遞曲線404。三個或四個差分對電路的操作分別產生3X增益輸出傳遞曲線406和4X增益輸出傳遞曲線408。在此實例中,每個已啟用差分對均是在滿狀態(tài)中操作。由于各差分對未執(zhí)行增益減少,因此所述四條輸出傳遞曲線402、404、406和408中每條都具有線性輸入范圍410。通過這種方式,可在不引入非線性度的情況下調節(jié)總增益。這些區(qū)段中的一小部分可在弱化狀態(tài)下操作,以獲得如圖4所示的滿狀態(tài)區(qū)段所提供的增益值中的增益值。與非弱化區(qū)段的總柵極面積相比,所產生的非線性度與所述弱化區(qū)段的總柵極面積是成比例的。弱化狀態(tài)下操作的區(qū)段越多,所引入的非線性度就越大。圖5所示為在并聯差分對區(qū)段中實施的比較器電路的一項實例。在此實例中,使用圖1所示及討論的互補差分對502來實施所述電路。每個差分對502的輸入端并聯耦合至差分輸入端504、506。這三個區(qū)段的輸出端并聯耦合至尾電流輸出端510、512、530和532。為便于論述,此實例限制于三個互補差分對區(qū)段。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可使用任意數目的區(qū)段來實現所需級別線性度的增益調節(jié)。如果實施更多區(qū)段,弱化差分對區(qū)段的非線性度將比總增益小。根據增益微調的分辨率要求,可能需要使用十個或十個以上的區(qū)段來實施所述差分對。在一項實施例中,增益以某種方式進行調節(jié),從而使得在給定時刻、在弱化狀態(tài)下操作的差分對區(qū)段僅有一個。盡管一個差分對區(qū)段可引入一些非線性度,然而與滿狀態(tài)或斷開狀態(tài)下操作的大部分區(qū)段所提供的強線性度相比,所述非線性度并無顯著影響。圖6所示為示例性分段差分對的增益調節(jié)操作。在此實例中,使用八個差分對區(qū)段來實施所述差分對。各行604、606、608、610和612表示在特定總增益設定下的差分對區(qū)段602的尾電流狀態(tài)。在第一行604中,增益設定為最大值。所有的八個區(qū)段均設定為滿尾電流狀態(tài)。減少增益使得區(qū)段處于較低的下一行606中所示的狀態(tài)中。在這一行中,增益設定為低于最大值的一個級別。最末區(qū)段S8的尾電流經微調以使得區(qū)段處于部分弱化狀態(tài)中。余下七個區(qū)段S1-S7在操作時無需對它們的尾電流進行微調。為將電路的增益減少至另一個級別,進一步微調所述最末區(qū)段(未圖示)。如行608所示,隨著增益減少,將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到所述最末區(qū)段尾電流降至零為止。如行610所示,在區(qū)段S8達到斷開狀態(tài)后,增益通過區(qū)段S7的微調而減少。所述增益可以此方式減少直到所有區(qū)段602處于斷開狀態(tài)為止。圖7所示為示例性分段差分對及增益控制電路的電路圖。盡管需要互補差分對提供寬共模范圍,但是為便于圖示,此實例僅示出每個互補差分對區(qū)段的N-差分對部分。應理解,可用類似方式來控制每個區(qū)段中如圖1中102所示的P-差分對部分。每個差分對702的增益調節(jié)的執(zhí)行方法是上文所述的弱化尾電流的方法。在此實例中,通過對每個差分對中的可調電流控制電路704的偏置電壓進行調節(jié)來弱化尾電流。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704由增益控制電路710調節(jié)。在此示例性實施方案中,所述增益控制電路710包括增益控制邏輯電路708和若干微調控制電路706。每個微調控制電路706根據從增益控制邏輯708輸出的控制信號來調節(jié)偏置電壓。在此實例中,所述增益控制邏輯708調節(jié)IX電流單元的數目,所述電流單元接通并反映為差分對尾電流(diff-pairtail)。此操作根據所啟用IX電流單元的數目而將偏置電壓設定為離散電壓。所述微調控制電路706所包括的可選擇電流單元的數目決定了弱化狀態(tài)內增益調節(jié)的間隔尺寸(granularity)。例如,如果每個微調控制電路706包括N個可選擇電流單元,那么在滿狀態(tài)中啟用了 N個可選擇電流單元。處于弱化狀態(tài)時,可采用多種組合的方式啟用所述可選擇電流單元以產生N-1個間隔均勻的離散偏置電壓。每個微調控制電路706所包括的大量可選擇電流單元將實現對增益的更精密的調節(jié)。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可使用所屬領域已知的其他電路,以便響應于源自所述增益控制邏輯708的信號而產生離散或非離散偏置電壓。在一項示例性實施方案中,輸出至所述微調控制電路706的信號可由配置用于溫度計編碼的數模轉換器產生。在溫度計編碼方案中,比特字符串包括若干相鄰比特。所述字符串中的比特數目表示編碼值。例如,在四比特溫度計碼中,可能值包括‘0001’、‘0011’、‘0111’和‘1111’。為實施圖7所示的電路,可使用24比特(8X3)溫度計碼來控制具有3比特值的八個微調控制電路706。參看圖6,最末區(qū)段S8由首三個最重要比特23-21來控制。下一區(qū)段S7由接下來的三個最重要比特20-18控制,以此類推。當增益設定為最大值時,如第一行604所示,溫度計碼的所有24個比特均很高。當增益減少至一個級別606時,比特23設定為I而比特22-0設定為O。當增益設定為低于最大值的兩個級別時,比特23-22設定為I而比特21-0設定為0,以此類推。由于所述溫度計碼中設定值較高的比特彼此相鄰,因此在給定時刻、在弱化狀態(tài)中僅有一個區(qū)段將得到操作。在另一種示例性實施方案中,弱化狀態(tài)中的操作可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差分對區(qū)段。其他區(qū)段的操作限制在滿狀態(tài)或斷開狀態(tài)。圖8所示為圖6所示增益調節(jié)在實施時使得弱化狀態(tài)下的操作限制在一個特定區(qū)段上的情況。如圖8所示,各行604、606、608、610和612圖示出特定總增益設定下差分對區(qū)段602的尾電流狀態(tài)。在第一行604中,增益設定為最大值。所有的八個區(qū)段均設定為滿尾電流狀態(tài)。減少增益使得區(qū)段處于較低的下一行606中所示的狀態(tài)中。在這一行中,增益設定為低于最大值的一個級別。最末區(qū)段S8的尾電流經微調以使得區(qū)段處于部分弱化狀態(tài)中。余下七個區(qū)段S1-S7在操作時無需對它們的尾電流進行微調。為了將電路的增益減少至另一級別,進一步微調所述最末區(qū)段(未圖示)。隨著增益減少將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到所述最末區(qū)段的尾電流處于最低弱化狀態(tài)。如行608所示,當增益進一步弱化時,區(qū)段S7從滿狀態(tài)切換至斷開狀態(tài),而區(qū)段S8設定為滿狀態(tài)。隨著增益被向下調節(jié),區(qū)段S8發(fā)生弱化,直到S8再次處于最低弱化狀態(tài)為止(未圖示)。如行612所示,當增益進一步弱化時,區(qū)段S6從滿狀態(tài)切換至斷開狀態(tài),而區(qū)段S8設定為滿狀態(tài)。所述增益可以此方式減少直到所有區(qū)段602處于斷開狀態(tài)為止。將弱化狀態(tài)中的操作限制在一個特定區(qū)段上的好處為,減少了實施圖7所示的每個區(qū)段的微調控制電路704所需的硬件,然而這增加了所述增益控制邏輯708的復雜度。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根據用于減少增益調節(jié)非線性度的若干不同命令,可通過微調區(qū)段的尾電流來調節(jié)增益。圖9所示為根據若干實施例來實施的示例性輸入緩沖器電路的方框圖。在此實例中,差分信號由主靜電放電(ESD)電路904接收并處理。所述ESD電路904在傳輸介質產生突發(fā)意外電流的情況下防止輸入緩沖器受到損壞。在主ESD電路904后面包括有終端電阻器906。終端電阻器906使得輸入緩沖器的阻抗與傳輸介質的阻抗相匹配,并且最小化信號反射。副有源ESD電路908耦合在終端電阻器后面以進一步保護電路免受靜電脈沖的影響。采用差分比較器電路912來實施的均衡器前端從副有源ESD908接收信號,并對之進行處理。所述差分比較器電路912產生所接收差分輸入的差分,其中所述差分與輸入共模電壓無關。如上所述,所述差分比較器912包括并聯耦合的多個互補差分對區(qū)段910。所述互補差分對的使用使得均衡器可處理接地電壓與電源電壓之間的任何共模電壓。每個區(qū)段910的尾電流經微調以提供整個模式范圍內的線性響應及均勻增益。所得尾電流由累加電路914進行累加從而提供最終差分。一項或多項實施例被認為可應用于使用差分對放大器電路的各種應用中。通過考慮本文所披露的本發(fā)明的說明書和實踐,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輕易了解其他方面和實施例。本說明書以及所說明的實施例希望僅被視作實例,而本發(fā)明的實際范圍和精神由上述權利要求書指示。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路布置,包含 并聯耦合的多個差分放大器,其接收共模輸入,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各者經配置以顯示尾電流,所述尾電流基于所述共模輸入而線性地變化; 其中各差分放大器包括可調電流控制電路,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經耦合以限制流經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電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進一步包含耦合至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的增益控制電路,所述增益控制電路經配置以響應于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流經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的電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 所述增益控制電路經進一步配置以響應于指示所述尾電流即將增大的所述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一個或多個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從而增大流經相應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電流;并且 所述增益控制電路經進一步配置以響應于指示所述尾電流即將減小的所述微調控制信號而調節(jié)一個或多個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從而減小流經所述相應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尾電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 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經配置以在狀態(tài)離散集中的一個狀態(tài)下操作,所述狀態(tài)離散集由完全接通、完全斷開和部分接通組成;并且 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經調節(jié),以使多個相應電流控制電路中僅有一個電流控制電路在給定時刻且在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在所述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的同時可調節(jié)至多個離散電流電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中的每一個差分放大器包括兩個互補差分晶體管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進一步包含電流累加電路,所述電流累加電路耦合至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的所述差分晶體管對中的每一對的第一電流輸出端及第二電流輸出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為可調電流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所述可調電流控制電路為MOSFET晶體管。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所述MOSFET晶體管的柵極尺寸基本上是相同的。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路布置,其中每個差分放大器中的所述互補差分晶體管對的柵極尺寸基本上是相同的。
12.—種方法,包含 由并聯耦合的多個差分放大器接收共模輸入; 通過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產生多個尾電流,所述多個尾電流基于所述共模輸入而線性地變化;以及 響應于微調控制信號,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的步驟包含對晶體管的偏置柵極電壓進行調節(jié),從而對通過所述多個差分放大器中的特定差分放大器的電流進行限制。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調節(jié)所述偏置柵極電壓的步驟包含啟用特定數目的IX電流單元,并且其中源自增益控制邏輯的所述微調控制信號指定所啟用的特定數目的IX電流單元。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限制所述多個尾電流的步驟包含將各尾電流調節(jié)至處于狀態(tài)離散集中的一個狀態(tài)中,所述狀態(tài)離散集包括完全接通狀態(tài)、完全斷開狀態(tài)和部分接通狀態(tài),因此在給定時刻,所述多個尾電流中僅有一個尾電流在所述部分接通狀態(tài)下操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了一種電路布置。所述電路布置包括并聯耦合的多個差分放大器(702),其中至少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和第二差分放大器。每個差分放大器包括可調電流控制電路(704),此電路經耦合以限制流經所述差分放大器的尾電流。
文檔編號H03K5/24GK103026624SQ201180036771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謝正祥 申請人:吉林克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