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逆變柜內(nèi)電抗器連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逆變柜內(nèi)電抗器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一種新興的綠色能源,由于其清潔、高效、永不衰竭、且不受地域資源限制,因此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制約少、故障率低、維護簡便等優(yōu)點,可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是應用于光伏并網(wǎng)電站系統(tǒng),但近年逆變器市場價格的不斷降低,各個逆變器供應商都在逆變器的結構設計上想盡辦法研發(fā)一種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逆變器。
目前,降低逆變器結構成本主要通過減小逆變器機柜尺寸、優(yōu)化內(nèi)部元器件之間銅排的搭接方式。然而由于常規(guī)方式電抗器輸入、輸出銅排的位置限制導致使用銅排搭接方式的結構復雜成本高,同時復雜的銅排搭接方式需要較大的機柜空間使得機柜尺寸無法減小,綜上所述,常規(guī)設計思路存在以下問題:
1.電抗器連接銅排搭接復雜銅排成本高且不易裝配。
2.由于電抗器銅排搭接復雜,所需空間大使得機柜在尺寸上無法減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逆變柜內(nèi)電抗器連接結構,可以有效改善逆變器柜體內(nèi)部的布局,并且有效解決了常規(guī)光伏逆變器深度尺寸大、不易裝配、產(chǎn)品性能低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逆變柜內(nèi)電抗器連接結構,逆變柜內(nèi)通過橫向支撐板4分隔為上下腔體,又通過豎直隔板1將上下腔體分隔為左上腔體、右上腔體、左下腔體和右下腔體;左上腔體中放置交流柜2;右上腔體中放置直流柜3和三個功率模塊6,且三個功率模塊6位于直流柜3下方、橫向支撐板4上方;電抗器5放置在左下腔體中,位于交流柜2下方,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和輸出銅排9分別位于電抗器上端的前后兩側,其中輸入銅排8由三個輸入排組成,并在電抗器5上端的前側依次排列,輸出銅排9由三個輸出排組成,并在電抗器5上端的后側依次排列,所述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的三個輸入排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輸出銅排7分別相連接;三個功率模塊6的輸出端從三個功率模塊6的下方引出,三個功率模塊6的輸出銅排7通過橫向支撐板4上對應的開孔穿過橫向支撐板,然后三個輸出銅排7分別通過中間轉接銅排與電抗器5前側輸入銅排8的三個輸入排依次相連接;所述中間轉接銅排根據(jù)走線位置的不同分為內(nèi)層銅排10、中間層銅排11和外層銅排12,
所述內(nèi)層銅排10通過絕緣子和逆變柜固定,內(nèi)層銅排10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最右端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最右側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所述中間層銅排11使用絕緣子和內(nèi)層銅排10固定,中間層銅排11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中間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間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所述外層銅排12使用絕緣子和內(nèi)層銅排10固定, 外層銅排12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最左端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最左側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
所述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左側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左側銅排連接;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中間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中間銅排連接;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右側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右側銅排連接;
所述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左側銅排、中間銅排和右側銅排通過絕緣子相互固定后一同穿過固定于位于電抗器5上方的支架14上的三個磁環(huán)13。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電抗器輸入輸出銅排位于電抗器上部且在機柜中前后排布,該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銅排搭接次數(shù)即方便安裝同時減低了銅排成本。
2.銅排搭接簡單、需要空間小、可以有效的節(jié)省逆變器機柜的深度方向的空間。
附圖說明
圖1電抗器部分連接布局主視圖。
圖2電抗器部分連接布局側視圖。
圖3電抗器輸出部分關系圖。
圖4電抗器輸出部分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逆變柜內(nèi)通過橫向支撐板4分隔為上下腔體,又通過豎直隔板1將上下腔體分隔為左上腔體、右上腔體、左下腔體和右下腔體;左上腔體中放置交流柜2;右上腔體中放置直流柜3和三個功率模塊6,且三個功 率模塊6位于直流柜3下方、橫向支撐板4上方;電抗器5放置在左下腔體中,位于交流柜2下方,所述功率模塊與電抗器之間的電流是從功率模塊流入,后通過電抗器,最后從電抗器輸出至后級電網(wǎng)。
如圖2所示,所述電抗器的輸入銅排8,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均位于電抗器的上方前后兩側,其中電抗器的輸入銅排8位于電抗器的前側,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位于電抗器的后側,其中輸入銅排8由三個輸入排組成,并在電抗器5上端的前側依次排列,輸出銅排9由三個輸出排組成,并在電抗器5上端的后側依次排列,所述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的三個輸入排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輸出銅排7分別相連接;三個功率模塊6的輸出端從三個功率模塊6的下方引出。
如圖3所示,三相功率模塊6的輸出銅排7從橫向支撐板4上對應的開孔穿下去,后通過中間轉接銅排與電抗器5前側輸入銅排8的三個輸入排依次相連接。所述中間轉接銅排根據(jù)走線位置的不同分為內(nèi)層銅排10、中間層銅排11和外層銅排12,所述內(nèi)層銅排10通過絕緣子和逆變柜固定,內(nèi)層銅排10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最右端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最右側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所述中間層銅排11使用絕緣子和內(nèi)層銅排10固定,中間層銅排11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中間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間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所述外層銅排12使用絕緣子和內(nèi)層銅排10固定,外層銅排12的一端與三個功率模塊6的最左端的功率模塊的輸出銅排7相連接,另外一端與電抗器5的輸入銅排8中最左側的輸入排通過軟銅排相連接。
如圖所示4,所述電抗器后側輸出排9由三相輸出排組成,所述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左側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左側銅排連接;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中間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中間銅排連接;電抗器的輸出銅排9的右側輸出排通過軟連接與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右側銅排連接;所述交流柜三相輸出銅排15的左側銅排、中間銅排和右側銅排通過絕緣子相互固定后一同穿過固定于位于電抗器5上方的支架14上的三個磁環(huá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