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線接線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導電線接線夾,涉及電纜接線技術領域,主要目的在于便于組裝。導電線接線夾包括絕緣接線外殼、位于接線外殼內(nèi)的電流匯集條和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以及至少一個旋擰扳手,彈性壓線端子包括:兩個彈性部及壓線部;其中,每個彈性部包括定位彈簧,定位彈簧中心具有定位孔,定位孔定位在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作為定臂,定位在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分別支撐壓線部兩端,通過操控旋擰扳手撥動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使壓線部遠離電流匯集條,并在電流匯集條與壓線部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無需壓縮板狀彈性夾并定位在電流匯集條的安裝孔上,便于組裝。
【專利說明】
導電線接線夾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纜接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導電線接線夾。
【背景技術】
[0002]導電線可用來傳輸電能,通常被稱之為電纜。電纜的內(nèi)部具有單根粗的導電線材,或多根相互電接觸的多股細的導電線材,并在導電線材外部包裹有絕緣皮材料。
[0003]在對電纜進行接線中,通常需要將兩根或多根導線線進行連接。目前的一個做法是,將兩根待連接的導電線的線頭部分的絕緣皮分別去掉,然后用手將兩根待連接的導電線的導電線材旋擰在一起,并用絕緣的膠帶纏繞穩(wěn)固旋擰處,連接的操作較為繁瑣。
[0004]另外是通過接線夾來接線,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接線夾包括有絕緣殼體x40、旋擰扳手x30、電流匯集條x20以及有條形彈性板彎折而成彈性夾xlO,絕緣殼體上開有插線孔x41,電流匯集條上具有安裝孔x21,彈性夾XlO包括相互彎折的定部xll、活動部xl2,以及位于活動部一端的夾線部xl3,在定部xll、活動部xl2之間的彈性作用力下,定部xll抵觸在安裝孔x21頂壁上,夾線部x21抵觸在電流匯集條的夾線面上。接線中,扳動旋擰扳手x30時,旋擰扳手x30旋轉軸上的凸頭x31扳動活動部xl2向頂部靠攏,使夾線部xl3與電流匯集條x20的夾線面之間產(chǎn)生夾持導電線的開口;插入導電線后,可回復旋擰扳手x30,導電線可夾持在夾線部xl3與電流匯集條x20的夾線面之間,操作較為便捷。
[0005]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6]組裝中,由于板狀彈性夾xlO需要壓縮安裝定位在電流匯集條上安裝孔x21上,且板狀彈性夾XlO彈力較大,組裝較為困難。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導電線接線夾,主要目的在于便于組裝。
[0008]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9]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電線接線夾,包括絕緣接線外殼、位于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的電流匯集條和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以及至少一個旋擰扳手,所述旋擰扳手用于分別打開配屬的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
[0010]所述彈性壓線端子包括:兩個彈性部及壓線部;
[0011]其中,每個彈性部包括定位彈簧,所述定位彈簧中心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作為定臂,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分別支撐所述壓線部兩端,通過操控所述旋擰扳手撥動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使所述壓線部遠離所述電流匯集條,并在所述電流匯集條與所述壓線部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
[0012]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0013]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接線外殼包括:M個并排安裝的接線分體殼、用于蓋設在第M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第一側蓋板,M個接線分體殼結構尺寸相同,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為M個分別位于配屬的接線分體殼內(nèi),M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數(shù);
[0014]所述旋擰扳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旋擰部、第二旋擰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旋擰部以及第二旋擰部的扳頭;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內(nèi)側具有第一圓柱軸;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外側具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旋擰部的外側具有與所述第一軸孔配合的第二圓柱軸;
[0015]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具有側板,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開口,所述側板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圓柱軸配合的第二軸孔;
[0016]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
[0017]第i+ 1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 + 1個接線分體殼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二圓柱軸旋擰在第i+Ι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軸孔內(nèi);i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1的正整數(shù);
[0018]所述第一圓柱軸、所述第二旋擰部內(nèi)側分別具有用于兩個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的撥動頭;
[0019]所述第一側蓋板的內(nèi)壁上具有與第M個旋擰扳手的第二圓柱軸配合的第三軸孔。
[0020]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還包括:
[0021 ]用于蓋設在所述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第二側蓋板。
[0022]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前端具有插線孔;
[0023]所述側板的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定位彈性壓線端子的定位柱;
[0024]所述側板上還具有插接電流匯集條的插孔,M個接線分體殼的插孔處于同一直線,所述電流匯集條貫穿M個接線分體殼的插孔。
[0025]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側板的內(nèi)壁上還設置有支撐所述電流匯集條的支撐板;
[0026]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接線分體殼的殼壁之間構成用于定位彈性壓線端子第一支臂的定位槽。
[0027]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側壁上具有一組定位插孔,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側壁上具有與所述定位插孔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
[0028]所述第二側蓋板的內(nèi)側具有與定位插孔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
[0029]第i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定位插頭插在第i+Ι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
[0030]第二側蓋板的定位插頭插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
[0031]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由一根彈性線制成,所述彈性線的中段作為壓線部,所述彈性線的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另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二彈性部。
[0032]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
[0033]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
[0034]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
[0035]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和/或所述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為彎折臂,使所述第一彈性部與所述第二彈性部靠攏。
[0036]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
[0037]可選的,前述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平面狀;或
[0038]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朝向所述導電線外壁的尖角狀;或
[0039]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順向導電線插入方向傾斜的卡線片。
[0040]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
[004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彈性壓線端子可通過定位孔定位于接線外殼內(nèi),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定位在接線外殼內(nèi),可通過操控所述旋擰扳手撥動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使所述壓線部遠離所述電流匯集條,并在所述電流匯集條與所述壓線部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從而可實現(xiàn)夾持導電線的功能。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彈性壓線端子與電流匯集條可分別單獨安裝在接線外殼內(nèi),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無需壓縮板狀彈性夾并定位在電流匯集條的安裝孔上,便于組裝。
[0042]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43]通過閱讀下文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yōu)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0044]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彈性壓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內(nèi)部局部結構示意圖;
[0046]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結構示意圖;
[0047]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彈性壓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0048]圖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內(nèi)部局部結構示意圖;
[0049]圖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結構示意圖;
[0050]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彈性壓線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0051]圖8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接線分體殼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52]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接線分體殼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53]圖10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第一側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54]圖1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旋擰扳手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55]圖1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旋擰扳手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56]圖1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0057]圖1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的第二側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58]圖1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彈性壓線端子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59]圖1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彈性壓線端子使用狀態(tài)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60]圖17a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彈性壓線端子使用狀態(tài)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61]圖17b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彈性壓線端子使用狀態(tà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62]圖18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三種彈性壓線端子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63]圖1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彈性壓線端子的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4]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導電線接線夾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65]實施例一
[0066]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導電線接線夾,包括絕緣接線外殼20、位于所述接線外殼20內(nèi)的電流匯集條30和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10,以及至少一個旋擰扳手,所述旋擰扳手用于分別打開配屬的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10,
[0067]所述彈性壓線端子10包括:兩個彈性部11及壓線部12;
[0068]其中,每個彈性部11包括定位彈簧,所述定位彈簧中心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20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111作為定臂,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20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112分別支撐所述壓線部12兩端,通過操控所述旋擰扳手撥動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112,使所述壓線部12遠離所述電流匯集條30,并在所述電流匯集條30與所述壓線部12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同時,定位彈簧產(chǎn)生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彈性回復力。取消旋擰扳手對彈性壓線端子10第二支臂112的撥動后,導電線可被夾持在電流匯集條30與壓線部12之間的夾口內(nèi)。
[0069]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彈性壓線端子可通過定位孔定位于接線外殼內(nèi),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定位在接線外殼內(nèi),可通過操控所述旋擰扳手撥動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使所述壓線部遠離所述電流匯集條,并在所述電流匯集條與所述壓線部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從而可實現(xiàn)夾持導電線的功能。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彈性壓線端子與電流匯集條可分別單獨安裝在接線外殼內(nèi),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無需壓縮板狀彈性夾并定位在電流匯集條的安裝孔上,便于組裝。
[0070]需要說明的是,彈性壓線端子在單獨制造完成后,處于松弛狀態(tài),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與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之間的夾角處在第一角度值,在將定位彈簧安裝在導電線接夾的絕緣外殼內(nèi)后,第二支臂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與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之間的夾角被調(diào)整壓縮為第二角度值,使彈性壓線端子處于組裝狀態(tài),旋擰旋擰扳手后,可將第二支臂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與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之間的夾角調(diào)整為第三角度值,使彈性壓線端子處于待夾線狀態(tài)。
[0071]同時,施加在導電線上的壓力,由兩個定位彈簧提供給壓線部,對于不同的型號、尺寸的導電線,可生產(chǎn)不同型號的導電線接線夾,其中的彈性壓線端子需要的壓力值不同,采用定位彈簧的結構后,可根據(jù)對不同型號的彈性壓線端子松弛狀態(tài)的第一角度值進行設定,來調(diào)整,如將第一角度值設定在90度-180度之間,來調(diào)整對導電線的壓力值。另外,也可對定位彈簧的圈數(shù)、直徑尺寸等進行調(diào)整,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板狀的彈性夾,壓力可調(diào)性較尚O
[0072]如圖1所示,絕緣殼體x40的主體為一體結構,其上開有3個插線孔x41,可適用于將3根導電線同時連接;對于適用于連接4根導電線的接線夾,需要在絕緣殼體的主體設置為4個插線孔結構。絕緣殼體的主體是通過模具制造而成的,對于不同數(shù)量插線孔的絕緣殼體主體,生產(chǎn)廠商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具;由此對于多種數(shù)量插線孔的制造企業(yè),需要配置較多種類的模具來生產(chǎn),導致投資在模具上的生產(chǎn)成本較高。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電線接線夾中,絕緣接線外殼的主體結構(即安裝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的結構)可為一體結構,將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均安裝在同一個柱體結構上,對于不同個數(shù)的壓線端子的導電線接線夾的產(chǎn)品,因此,需要使用的模具成本較高。為了降低投資在模具上的生產(chǎn)成本,
[0073]如圖6、圖8、圖9、圖10、圖11、圖12和圖13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上述電線接線夾,
[0074]所述接線外殼包括:M個并排安裝的接線分體殼210、用于蓋設在所述第M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第一側蓋板213;M個接線分體殼210結構尺寸相同,所述彈性壓線端子10為M個分別位于配屬的接線分體殼210內(nèi),M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數(shù);
[0075]M個旋擰扳手,分別安裝在配屬的接線分體殼上,用于打開配屬的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
[0076]所述旋擰扳手21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旋擰部、第二旋擰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旋擰部以及第二旋擰部的扳頭;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內(nèi)側具有第一圓柱軸2121;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外側具有第一軸孔2122;所述第二旋擰部的外側具有與所述第一軸孔2122配合的第二圓柱軸2123;
[0077]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具有側板2111,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開口(在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向內(nèi)開口,并未穿透接線分體殼一側,即在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形成側板),所述側板2111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圓柱軸2121配合的第二軸孔2112;
[0078]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212a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210a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
[0079]第i+1個接線分體殼210b的旋擰扳手212b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1個接線分體殼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212a的第二圓柱軸旋擰在第i+Ι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212b的第一軸孔內(nèi);i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1的正整數(shù);
[0080]所述第一圓柱軸2121、所述第二旋擰部內(nèi)側分別具有用于兩個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的撥動頭2124,即第一圓柱軸內(nèi)側上的撥動頭與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對應,第二旋擰部內(nèi)側上的撥動頭與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對應;
[0081]所述第一側蓋板213的內(nèi)壁上具有與第M個旋擰扳手的第二圓柱軸配合的第三軸孔2131 ο
[0082]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線接線夾中,M個接線分體殼結構尺寸相同,可通過與接線分體殼形狀尺寸配合的第一模具制造,第一側蓋板可通過與第一側蓋板形狀尺寸配合的第二模具制造,旋擰扳手可通過與旋擰扳手形狀尺寸配合的第三模具制造;那么,對于生產(chǎn)廠商來說,至少只需要3個模具,即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即可組裝出各種不同個數(shù)插線孔的電線接線夾。具體來講,對于組裝2插線孔的接線夾,需要組裝的零件為:2個接線分體殼、I個第一側蓋板、2個旋擰扳手、2個導彈性壓線端子和I個電流匯集條。對于組裝3插線孔的接線夾,需要組裝的零件為:3個接線分體殼、I個第一側蓋板、3個旋擰扳手、3個導彈性壓線端子和I個電流匯集條。對于組裝4插線孔的接線夾,需要組裝的零件為:4個接線分體殼、I個第一側蓋板、4個旋擰扳手、4個導彈性壓線端子和I個電流匯集條。依次類推,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可使用較少的模具,便能組裝出具有不同數(shù)量插線孔的導電線接線夾,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
[0083]另外,對于生產(chǎn)廠商而言,在制造完成之后,還要面臨著庫存管理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為客戶準備多個不同數(shù)量插線孔的導電線接線夾,那么倉庫中,每個產(chǎn)品都需要單獨生產(chǎn)存放,對于市場上突然某些數(shù)量型號的導電線接線夾需求減小后,會導致庫存大量增加,導致存儲環(huán)節(jié)壓力較大;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電線接線夾,可靈活根據(jù)市場需求,將零件組裝,或將成品改裝,能夠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并降低庫存環(huán)節(jié)壓力。
[0084]在具體的實施當中,上述的電線接線夾,還包括:用于蓋設在所述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第二側蓋板。第一側蓋板可將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封閉,提高密封效果。
[0085]如圖8所示,具體的,在實現(xiàn)接線分體殼內(nèi)安裝彈性壓線端子中,在接線分體殼側板的內(nèi)側具有定位柱2113,彈性壓線端子的兩個定位彈簧可套設在定位柱上。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前端具有插線孔2114。
[0086]如圖8和圖9所示,為了便于組裝電流匯集條,本發(fā)明提出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側板2111上還具有插接電流匯集條的插孔2115,M個接線分體殼的插孔2115處于同一直線。組裝中,先將M個接線分體殼并排安裝,然后將電流匯集條插入處于同一直線的M個將接線分體殼的插孔內(nèi),組裝較為方便,快捷。
[0087]如圖8所示,為了提高電流匯集條的承壓能力,本發(fā)明提出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側板的內(nèi)壁上還設置有支撐所述電流匯集條的支撐板2116;所述支撐板2116與所述接線分體殼的殼壁之間構成用于定位彈性壓線端子第一支臂的定位槽2117。從而使得,導電線能夠更好的被夾持。
[0088]如圖8、圖9和圖14所示,在具體的實施中,為了便于將M個接線分體殼并排安裝,本發(fā)明提出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側壁上具有一組定位插孔2118,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側壁上具有與所述定位插孔2118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2119;所述第二側蓋板214的內(nèi)側具有與定位插孔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2141;第i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定位插頭插在第i+1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第二側蓋板的定位插頭2141插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其中,定位插頭的中心開開槽,使定位插頭的直徑尺寸可壓縮,便于組裝。另外,在第二側蓋板的內(nèi)側上還可開有卡持電流匯集條的卡槽。
[0089]進一步的,接線分體殼上還設置有第一卡勾或第一卡槽,在旋擰扳手的扳頭上設置有第二卡勾,當旋擰扳手旋擰至接線分體殼的外壁上時,第一卡勾或第一卡槽與第二卡勾卡持,可限制旋擰扳手的自由轉動。
[0090]為了便于生產(chǎn)加工,彈性壓線端子可為一整體結構,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彈性壓線端子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由一根彈性線制成,所述彈性線的中段作為壓線部,所述彈性線的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另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二彈性部。兩個定位彈簧的中心線相互重合(其中,應當理解的是大致重合即可);例如,彈性線可采用圓形截面的Φ 0.5_、Φ 0.6_彈性鋼材。
[0091]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彈性部的彈簧、第二彈性部的彈簧的線圈數(shù)決定了壓線部下壓導電線的壓力大小,具體可根據(jù)實際需要的壓力大小對線圈的圈數(shù)、彈簧材質、直徑等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
[0092]具體的,第一彈性部的彈簧、第二彈性部的彈簧的線圈數(shù)相等,尺寸相同;可使壓線部對導電線均勻受力。
[0093]為了使彈性壓線端子的體積小型化,以減小應用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導電線接線夾的體積尺寸,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11a,即以彈簧中心線繞制彈簧圈,且彈性線的第一端朝向靠近壓線部方向纏繞;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11b,即以彈簧中心線繞制彈簧圈,且彈性線的第二端朝向靠近壓線部方向纏繞。使得兩個彈性部定位彈簧的第一端位于彈性壓線端子中部,兩個彈性部定位彈簧的第二端位于彈性壓線端子兩端;具體的,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
[0094]當然,本發(fā)明提供的實施例中,也不僅僅局限于上述的向內(nèi)纏繞方式,也可采用向外纏繞,如圖7所示,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11a,即以彈簧中心線繞制彈簧圈,且彈性線的第一端遠離壓線部方向纏繞;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11b,即以彈簧中心線繞制彈簧圈,且彈性線的第二端遠離壓線部方向纏繞。
[0095]具體的,兩個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可為直臂(未圖示),那么彈性壓線端子的寬度等于兩個定位彈簧的寬度與壓線部的寬度之和。如圖7所示,為了進一步降低彈性壓線端子寬度尺寸,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Ila的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彈性部Ub的第二支臂為彎折臂,使所述第一彈性部Ila與所述第二彈性部靠攏lib。同樣可使得,兩個定位彈簧的寬度之和可小于等于壓線部的寬度。需要說明的是,導電線的直徑是一定的,壓線部的寬度是需要大于等于導電線的直徑尺寸。需要說明的是,在實施中,還可單獨對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或所述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為彎折,即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為彎折臂;或,所述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為彎折臂。其中,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和所述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的端部均可垂直連接在彈性線的中段兩端。同樣可使得,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需要說明的是,導電線的直徑是一定的,壓線部的寬度是需要大于等于導電線的直徑尺寸。
[0096]在具體的實施當中,彈性線一般為圓柱截面的,直接由圓柱截面的彈性線制成的彈性壓線端子的壓線部也為圓柱截面體,那么在壓設導電線中,由于導電線也是圓柱形,那么,壓線部與導電線的實際壓設接觸位置為大致的“點接觸”,受力效果不佳;為了提高壓線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的幾個實施方式:
[0097]如圖15和圖16所示,第一,使所述壓線部12的壓線區(qū)為平面狀;即平面狀的壓線區(qū)與導電線實際接觸位置大致為線接觸,可提高壓線效果。具體的制造工藝中,可通過沖壓的方式來實現(xiàn),即。對彈性線的中部(壓線部)進行沖壓,如,使圓柱截面彈性線壓成頂面與底面平行的層狀結構,如將圓柱截面的壓線部沖壓成矩形截面的壓線部,壓線部的底面為面狀;當然,容易理解的是,沖壓為正三角形(底邊用于壓導電線)、梯形(頂邊或底邊用于壓導電線)等均可。
[0098]如圖17a和圖17b所示,第二,使所述壓線部12的壓線區(qū)為朝向所述導電線外壁的尖角狀;即,當壓線部與導電線對壓時,壓線部的尖角頂在導電線的外壁上,尖角可將導電線較為牢固的卡持。具體可通過沖壓來實現(xiàn),如將圓柱截面的壓線部沖壓成截面為倒三角形的壓線部,倒三角形底部的角作為尖角,與導電線的外壁頂壓;可以理解的是,沖壓為倒三角形是一種可選方案,只需將圓柱截面的壓線部的底部沖壓成尖角即可,頂部也可為圓弧形。
[0099]如圖18所示,第三,使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12為順向導電線插入方向傾斜的卡線片。在將導電線插入壓線部與電流匯集條之間,且卡線片壓在導電線上后,卡線片會給反向拔出的導電線一個卡持力,提高夾持效果。
[0100]總的來說:為了增大壓線部對壓緊后的導電線的卡持力(簡單說就是不容易的把導線拉出來),將圓截面的壓線部通過沖壓或其他方法,改變成倒三角截面▽,或者長方形截面等;或形成比較銳利的角阻礙導線拉出。
[0101]如圖19所示,第四,使所述第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112朝向壓線部12的壓線方向彎折。具體彎折角度可在45度-135度之間。在提高夾持效果的同時,彎折的區(qū)域還可起到緩沖作用,即壓線部的下壓力過大時,彎折的角度會隨之變大,可起到緩沖作用,提高使用壽命。
[0102]本發(fā)明提供的實施例中,上述的彈性壓線端子,所述定位彈簧可以呈圓形纏繞,接線外殼內(nèi)的定位柱可呈圓柱形;或者,所述定位彈簧也可以呈多邊形纏繞,接線外殼內(nèi)的定位柱可呈多邊形柱,使得定位彈簧能夠更加穩(wěn)固的設置在接線外殼的定位柱上,可減小定位彈簧的自由轉動。
[0103]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010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裝置中的相關特征可以相互參考。另外,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qū)分各實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實施例的優(yōu)劣。
[0105]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jié)。然而,能夠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jié)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0106]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并幫助理解各個發(fā)明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fā)明的各個特征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應將該公開的裝置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要求比在每個權利要求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權利要求書所反映的那樣,發(fā)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權利要求書由此明確地并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權利要求本身都作為本發(fā)明的單獨實施例。
[0107]本領域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實施例中的裝置中的部件進行自適應性地改變并且把它們設置在與該實施例不同的一個或多個裝置中??梢园褜嵤├械牟考M合成一個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們分成多個子部件。除了這樣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組合對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開的任何裝置的所有部件進行組合。除非另外明確陳述,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每個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來代替。
[0108]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盡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征的組合意味著處于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并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本發(fā)明的各個部件實施例可以以硬件實現(xiàn),或者以它們的組合實現(xiàn)。
[0109]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制,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組件。位于部件或組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部件或組件。本發(fā)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裝置來實現(xiàn)。在列舉了若干部件的權利要求中,這些部件中的若干個可以是通過同一個部件項來具體體現(xiàn)。單詞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蓪⑦@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011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導電線接線夾,包括絕緣接線外殼、位于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的電流匯集條和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以及至少一個旋擰扳手,所述旋擰扳手用于分別打開配屬的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壓線端子包括:兩個彈性部及壓線部; 其中,每個彈性部包括定位彈簧,所述定位彈簧中心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一支臂作為定臂,定位在所述接線外殼內(nèi),每個定位彈簧的第二支臂分別支撐所述壓線部兩端,通過操控所述旋擰扳手撥動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的第二支臂,使所述壓線部遠離所述電流匯集條,并在所述電流匯集條與所述壓線部之間形成用于夾持導電線的夾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線外殼包括:M個并排安裝的接線分體殼、用于蓋設在第M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第一側蓋板,M個接線分體殼結構尺寸相同,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為M個分別位于配屬的接線分體殼內(nèi),M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數(shù); M個旋擰扳手,分別安裝在配屬的接線分體殼上,用于打開配屬的至少一個彈性壓線端子; 所述旋擰扳手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旋擰部、第二旋擰部,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旋擰部以及第二旋擰部的扳頭;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內(nèi)側具有第一圓柱軸;所述第一旋擰部的外側具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旋擰部的外側具有與所述第一軸孔配合的第二圓柱軸; 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具有側板,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開口,所述側板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圓柱軸配合的第二軸孔; 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 第i + 1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圓柱軸旋擰在第i + 1個接線分體殼側板的第二軸孔內(nèi),第i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二圓柱軸旋擰在第i+Ι個接線分體殼的旋擰扳手的第一軸孔內(nèi);i為大于等于I,且小于等于M-1的正整數(shù); 所述第一圓柱軸、所述第二旋擰部內(nèi)側分別具有用于兩個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的撥動頭; 所述第一側蓋板的內(nèi)壁上具有與第M個旋擰扳手的第二圓柱軸配合的第三軸孔。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用于蓋設在所述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第二側蓋板。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前端具有插線孔; 所述側板的內(nèi)壁上設置有用于定位彈性壓線端子的定位柱; 所述側板上還具有插接電流匯集條的插孔,M個接線分體殼的插孔處于同一直線,所述電流匯集條貫穿M個接線分體殼的插孔。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的內(nèi)壁上還設置有支撐所述電流匯集條的支撐板; 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接線分體殼的殼壁之間構成用于定位彈性壓線端子第一支臂的定位槽。6.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線分體殼的一側側壁上具有一組定位插孔,所述接線分體殼的另一側側壁上具有與所述定位插孔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 所述第二側蓋板的內(nèi)側具有與定位插孔位置對應的一組定位插頭; 第i個接線分體殼另一側的定位插頭插在第i+1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 第二側蓋板的定位插頭插在第I個接線分體殼一側的定位插孔內(nèi)。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壓線端子由一根彈性線制成,所述彈性線的中段作為壓線部,所述彈性線的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另一側形成兩個彈性部中的第二彈性部。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朝向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線的第一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一彈性部,所述彈性線的第二端遠離兩個定位彈簧中心方向纏繞形成所述第二彈性部。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支臂和/或所述第二彈性部的第二支臂為彎折臂,使所述第一彈性部與所述第二彈性部靠攏。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線的中段的長度大于等于兩個彈性部的定位彈簧的軸向距離之和。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線接線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平面狀;或 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朝向所述導電線外壁的尖角狀;或 所述壓線部的壓線區(qū)為順向導電線插入方向傾斜的卡線片。
【文檔編號】H01R4/48GK105914486SQ201610389146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日
【發(fā)明人】馬曉明
【申請人】馬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