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種方法中,提供肥料的時間并無特殊限制,可依天候或作 物生長狀態(tài)做調(diào)整。
[0017] 再者,本發(fā)明的蔬菜栽種方法可適用于栽種本技術(shù)領(lǐng)域已知的各種蔬菜,如甘藷 (葉)、九層塔、韭菜、青蔥、金針、香菜、空心菜、莧菜、高麗菜、(?。┌撞?、絲瓜、茄子、玉米、 竹筍、蘿卜、胡蘿卜、芋頭、姜、馬鈴薯、茭白筍、竹筍、蒜頭、洋蔥、蘆筍、芹菜、青蒜、辣椒、花 菜、青江菜、小黃瓜、胡瓜、西紅柿、冬瓜、苦瓜、瓢瓜、南瓜、蠶豆、敏豆、豌豆(苗)、木耳、豆 芽、甜菜、萵苣、及菇類等;然而,前述蔬菜僅為舉例而已,本發(fā)明的栽種方法所適用的蔬菜 并不僅限于此。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制備土壤改良劑
[0019] 在此,是于25°C下且無陽光直接照射處進行土壤改良劑的制備。
[0020] 首先,將自來水(50公升)靜置三個星期;而后,第1日系于一混合槽中將50公升 的靜置后自來水、3公斤糖、1公斤奶類蛋白質(zhì)、1公斤葉菜類干物(十字花科短期葉菜類干 物、豆柏干物、菠蘿及香蕉皮干物)混合攪拌,并加熱至70°C滅菌后靜置冷卻。第2日于混 合槽中接種多黏芽孢桿菌菌母,并以打氣機每隔兩小時打氣10分鐘,維持溶液氧氣含量; 在此,多黏芽孢桿菌為寄存編號為BCRC11975的菌株。第20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加入紅糖 2公斤并接種乳酸菌種,以打氣機每隔半小時打氣5分鐘。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體撈除; 在此,乳酸菌為寄存編號為BCRC12195的菌株。第50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固氮菌種,以 打氣機每隔24小時打氣5分鐘;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體撈除;且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 體撈除;在此,固氮菌為寄存編號為BCRC36237的菌株。第80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硝 化菌種,以打氣機每隔6小時打氣5分鐘;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體撈除;在此,硝化菌為 寄存編號為BCRC17542的菌株。第100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光合成菌種,加入0. 5公 斤葉菜類干物混合攪拌,以打氣機每隔5小時打氣10分鐘;在此,光合成菌為寄存編號為 BCRC17233的菌株。第115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溶磷菌種,加入1公斤奶類蛋白質(zhì)混合 攪拌,以打氣機每隔2小時打氣10分鐘;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體撈除;在此,溶磷菌系為 寄存編號為BCRC11225的菌株。第135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放線菌種,以打氣機每隔5 小時打氣10分鐘;每日將液體表層無效菌體撈除;在此,放線菌為寄存編號為BCRC11463 的菌株。第155日以塑料篩網(wǎng)過濾,接種納豆菌種,加入2公斤豆柏干物混合,以打氣機每 隔1小時打氣10分鐘;在此,納豆菌為寄存編號為BCRC10255的菌株。最后,第180日以塑 料篩網(wǎng)過濾,加入1公斤菠蘿皮干物、1公斤香蕉皮干物,以打氣機每隔2小時打氣10分鐘; 于第200日則完成本實施例的土壤改良劑。
[0021] 有機肥制作
[0022] 將1000公斤的太空包、400公斤的干雞糞、400~500公斤的豆奶渣及100公斤的 植物殘渣混合,堆積高度約1. 8公尺。堆積第5天,中心溫度10-20°C時翻堆。堆積第10 天,溫度升高至60°C時翻堆。堆積第15天,溫度60°C以上時翻堆。第20天時翻堆。第25 天溫度約70°C時翻堆。第30天溫度70-80°C時翻堆。于翻堆的過程中,必要時須灑水保持 堆積濕度約45%。
[0023] 經(jīng)前述過程后,則可完成本實施例的有機肥。在此,須注意的是,有機肥的原料并 無特殊限制,可為本技術(shù)領(lǐng)域常用的堆肥原料,如禽畜糞、蔬菜葉、太空菇包、稻殼、木屑等。
[0024] 栽種甘藍
[0025] 于本實施例中,是于花蓮玉里種植甘藍,以評估前述所制得的土壤改良劑對甘藍 增產(chǎn)的效益。
[0026] 于本實施例中,試驗總面積為兩分地,表面施用160公斤有機肥后以曳引機整地 做畦,并覆蓋銀黑色塑料布。畦寬(含畦溝)約1.2公尺,雙行植;株距45~50公分。甘 藍以穴盤育苗約一個月后,陰天或傍晚太陽較弱時于田間定植。
[0027] 在此,共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試驗,其中,試驗組為:于甘藍定植后,取前述所 制備的土壤改良劑500ml稀釋500倍噴灑于作物及土壤上;而對照組則為:不噴灑前述所 制備的土壤改良劑。此外,無論是試驗組或?qū)φ战M,均約5-7天淹灌一次,保持土壤濕潤。定 植后一個月每分地施用前述有機肥80公斤作為追肥,定植后60-65天采收。生長期間觀察 并紀(jì)錄作物生長情形(株高、葉寬、產(chǎn)量),并比較微生物制劑對甘藍增產(chǎn)的效益。結(jié)果如表 1所示。
[0028]表1
[0029]
[0030] 苗成活率:甘藍苗種定植后,成長成甘藍的百分比。
[0031] 株高:采收時甘藍的平均高度。
[0032] 葉寬:采收時甘藍的平均菜葉寬度。
[0033] 單求重量:采收時甘藍的平均重量。
[0034] 產(chǎn)量:每分地所能采收的甘藍總重量。
[0035] 由表1結(jié)果得知,相較于未使用本發(fā)明的土壤改良劑的對照組,其苗成活率為 85%,使用本發(fā)明的土壤改良劑的試驗組,其苗成活率可提升至96%;此外,以對照組的產(chǎn) 量為基準(zhǔn),使用本發(fā)明的土壤改良劑的試驗組,每分地的甘藍產(chǎn)量可提高約15 %。
[0036] 由前述結(jié)果可知,使用本發(fā)明的土壤改良劑,可提升蔬菜苗種成活率且提升蔬菜 產(chǎn)量。此外,土壤改良劑中的菌種所產(chǎn)生的分泌物能包覆重金屬,使土壤內(nèi)過量重金屬不至 于被植物吸收;并能產(chǎn)生強而有力的催化作用,能將長期超量施用的化學(xué)肥料所殘的要素 吸取,使土壤組織平衡。再者,土壤改良劑中的菌種所產(chǎn)生的酵素亦能幫助土壤有益菌的生 長,且能對病原菌或害蟲產(chǎn)生抑制作用。同時,土壤改良劑中的菌種可促使土壤內(nèi)的微生物 生態(tài)更為豐富,進而使土壤顆?;?,增進土壤的通氣、排水、保水、保肥等功能,進而達到提 升作物產(chǎn)率及改善作物質(zhì)量的功效。
[0037] 上述實施例僅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fā)明所主張的權(quán)利范圍自應(yīng)以申請的 權(quán)利要求范圍所述為準(zhǔn),而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
【主權(quán)項】
1. 一種土壤改良劑,包括: 一固氮菌(NitrogenFixingBacteriaSeries);一硝化菌(NitrifyingBacteria Series); 一 溶憐菌(PhosphoricacidReleasingSeries); -酵母菌(Yeastgroup Series); 一乳酸菌(LactobacillusSeries); -光合成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 Series); 一 放線菌(StreptomycesSeries); 一 生長菌(GrowthFactorsProducing BacteriaSeries);以及一多黏芽抱桿菌(BacillusPolymyxa) 〇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劑,其中,該生長菌為一納豆菌。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改良劑,其中,該固氮菌、該硝化菌、該溶磷菌、該乳酸 菌、該光合成菌、該放線菌、該納豆菌及該多黏芽孢桿菌分別取自財團法人食品工業(yè)發(fā)展研 究所,其中該固氮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32078,該硝化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14123,該溶磷 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6872,該乳酸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9649,該光合成菌的寄存編號為 BCRC17233,該放線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13740,該納豆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6051,且該多 黏芽孢桿菌的寄存編號為BCRC11975。4. 一種蔬菜栽種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提供一栽種有蔬菜種子或苗種的土壤; 以一土壤改良劑處理該栽種有蔬菜種子或苗種的土壤;以及 于每一預(yù)定時間以一肥料處理該栽種有蔬菜種子或苗種的土壤; 其中該土壤改良劑包括:一固氮菌;一硝化菌;一溶磷菌;一酵母菌;一乳酸菌;一光 合成菌;一放線菌;一生長菌;以及一多黏芽孢桿菌。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栽種方法,其中,該生長菌為一納豆菌。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栽種方法,其中,該固氮菌、該硝化菌、該溶磷菌、該乳酸菌、 該光合成菌、該放線菌、該納豆菌及該多黏芽孢桿菌系分別取自財團法人食品工業(yè)發(fā)展研 究所,其中該固氮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32078,該硝化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14123,該溶磷 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6872,該乳酸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9649,該光合成菌的寄存編號為 BCRC17233,該放線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13740,該納豆菌的寄存編號為ATCC6051,且該多 黏芽孢桿菌的寄存編號為BCRC11975。
【專利摘要】一種土壤改良劑及使用其栽種蔬菜的方法,其中,本發(fā)明的土壤改良劑包括:一固氮菌;一硝化菌;一溶磷菌;一酵母菌;一乳酸菌;一光合成菌;一放線菌;一生長菌;以及一多黏芽孢桿菌。
【IPC分類】C09K101/00, C09K17/00
【公開號】CN105462591
【申請?zhí)枴緾N201410382447
【發(fā)明人】張向東, 曹金姹, 廖健利, 詹昀瑄, 康鎮(zhèn)球
【申請人】張向東, 曹金姹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4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