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太陽能開發(fā)利用的領域,特別是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
背景技術:
太陽是一個十分巨大的能源,它送到地球的光功率就有12萬TW。與此相比,現(xiàn)在人類社會的總能耗約13TW,全世界發(fā)電裝機容量不到4TW,都比太陽送到地球的光功率小得多。地球上的所有石油資源相應的能量,只相當太陽在一天半時間內(nèi)供應給地球的光能。再者,由于能源危機以及對環(huán)境污染的憂慮,一些發(fā)達國家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投資于工業(yè)開發(fā)太陽能。我國是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有荒漠面積108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qū)。太陽能的利用分為間接利用太陽能和和直接利用太陽能二種,如間接利用的有化石能源、生物質(zhì)能;直接利用有集熱器(平板型集熱器、聚光式集熱器)、太陽能電池等。太陽能電池已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三代技術,國內(nèi)三安光電已經(jīng)做到1000倍聚光,相應的DBC使用了導熱系數(shù)較A1203更高的AlN材料,然而,聚光后產(chǎn)生的大量的熱量制抑了芯片的經(jīng)常運作,成為聚光式集熱器急需解決的課題。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之目的,是向社會公開一種光伏發(fā)電采用水冷散熱的方法。水冷散熱,不但輕松地解決了光伏發(fā)電的散熱難題,還大量獲得寶貴的熱量資源,打破“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習慣思維。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太陽能透鏡群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所述的太陽能透鏡群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透鏡群;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采用能承受1000倍聚光光照的II1-V族半導體電池;相對晶硅芯片,產(chǎn)生同樣電能,很少的II1-V族半導體電池就可實現(xiàn);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聚光光伏電池的散熱問題,是一直困惑業(yè)內(nèi)的一道技術難題,本發(fā)明采用水冷散熱的技術方案,從根本上破解了這道難題,并能可靠地獲得發(fā)電、供熱二種太陽能的轉換能量,刷新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定論。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能效率高,發(fā)電、供熱兼得。本發(fā)明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由于采用了水冷散熱技術,克服了高聚光太陽能電池散熱的難題,在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獲得最高發(fā)電量的同時,還得到應水冷散熱而獲得的熱量,可謂一舉雙得,從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轉換率。自動校準,實時跟蹤。實時精準跟蹤陽光,是太陽能集熱器工作效率的決定因素,本發(fā)明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具有實時、自動調(diào)整與太陽光軸相平行的功能,使太陽能集熱器的向陽面始終保持與太陽光軸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實時跟蹤、高聚光大陽能電池、水冷散熱綜合技術的應用,保障了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獲得最大功效值。結構緊湊,模塊化生產(chǎn)。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結構緊湊、采用模塊化制造;本發(fā)明由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一臺主機,生產(chǎn)制造、售后服務相對簡單容易。制造簡易,成本低廉。本發(fā)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采用樹脂注塑成形,制造方便,可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造價相對低廉。本發(fā)明的主要器材都是常規(guī)的原器件,方便器材的采購及產(chǎn)品的制造。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上,安裝有具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功能的陽光軸跟蹤機(15),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包括,自攻螺絲(I)、陽光軸(2)、透鏡群支架(3)、透鏡群(4)、模塊單元(18);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光伏電池(6)、安裝板(7)、聚焦點(9);所述的供熱系統(tǒng),包括,低溫管口(5)、水冷散熱片(8)、水冷散熱器
(10)、連接螺栓(11)、密封墊(12)、水箱(13)、高溫管口(14);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包括,陽光軸跟蹤機(15)、跟蹤機柱(16)、跟蹤機座(17)及模塊單元(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4);所述的透鏡群(4),由自攻螺絲(I)固定安裝于透鏡群支架(3)上;所述的透鏡群(4)形成聚焦點(9)的位置上,設有安裝板(7),光伏電池(6)安裝于其上;所述的安裝板(7),與透鏡群支架(3)及水冷散熱片(8)系是一體成形的元器件;所述的光伏電池(6)的中心軸與透鏡的中心軸保持一致,以保證聚焦點(9)能匯集于光伏電池(6)的中心點上;所述的水冷散熱器(10),通過連接螺栓(11),與其等效結構的水箱(13)相連接,水冷散熱器(10)與水箱相連接的層面上,設有密封墊(12);所述的水箱(13)上,設有低溫管口(5)及高溫管口(14);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的功能;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位于整機的中心,以保持機器的重力平衡;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與跟蹤機柱
(16)相連接,跟蹤機柱(16)與跟蹤機座(17)相連接;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光伏電池(6),采用的是能達到1000倍聚光的II1-V族半導體芯片;所述的II1-V族半導體芯片具有極高的光電轉換效率,相對晶硅芯片,產(chǎn)生同樣多的電能,只需很少的II1-V族半導體芯片就可完成,可大幅節(jié)省制造及發(fā)電成本。所述的水冷散熱器(10 ),是集透鏡群支架(3 )、光伏電池(6 )的安裝板(7 )及水冷散熱片(8)于一體的元器件所述的透鏡群支架(3),位于綜合體的上方,透鏡群支架(3)呈方型的箱式結構,方型的箱式結構的沿口上,設有透鏡群(4)的安裝孔,通過自攻螺絲(I)將透鏡群(4)固定在透鏡群支架(3)上;所述的呈箱式結構水冷散熱器(10)的箱底部,充當光伏電池(6)的安裝板(7)。所述的安裝于安裝板(7 )上的光伏電池(6 ),其數(shù)量與安裝于透鏡群支架(3 )上的透鏡群(4)的透鏡數(shù)是一致的,透鏡的中軸線與光伏電池(6)的中心保持嚴格的一致,光伏電池(6 )與透鏡群(4 )之間的高度即是透鏡的焦距,透鏡的聚焦點(9 ),匯集于光伏電池(6 )的中心位置上。進一步,所述的安裝板(7)的下方,設有水冷散熱片(8);所述的水冷散熱片(8)伸入水箱(13)中。所述的水冷散熱片(8),以安裝于其上的光伏電池(6)實行分組,各組的水冷散熱片(8)之間,設有一片較長的散熱片,以控制水流的移動方向;所述的水箱(13)的上下方,分別設有低溫管口(5)及高溫管口(14)。所述的透鏡群(4)采用采用透明度極好的樹脂注塑成形;透鏡群(4)中的透鏡,是以上下對稱、“縱列橫行”布局陣列于上、下殼體上的;所述的上下對稱的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采用超聲波熱合,形成殼體群的主體。
所述的陣列式樹脂注塑成形的透鏡群(4),包括,注液管(101)、鏡外面積(102)、連通孔(103)、榫扣線(104)、殼體群(105)、熱合線(106)、排氣管(107)、上殼體(108)、下殼體(109)。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上,設有呈凸面圓形狀的殼體群(105);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的熱合位上,設有榫扣線(104),以便熱合時的對準;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采用超聲波熱合,形成太陽能陣列式透鏡群的主體。進一步,所述的各凸面圓殼體群(105)的相鄰處,設有連通孔(103);所述的殼體群(105)的上方,設有注液管(101)及排氣管(107);所述的透鏡群中,注入透明的化學液體。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采用了先進的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技術;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集陽光軸跟蹤與驅動裝置于一機的,具有使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中心軸,實時、自動調(diào)整與太陽光軸相平行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 ),包括,機(15 )法蘭(201)、旋轉架(202 )、旋轉鼓(203 )、銷子A (204)、軸承A (205)、齒輪A (206)、跟蹤儀(207)、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法蘭連接體(209)、旋轉軸(210)、銷子B (211)、軸承B (212)、齒輪B (213)、固定軸(214)、蝸桿減速微電機B (215)、蝸桿B (216)、連接螺栓(217)、連接柱法蘭(218)。所述的旋轉架(202),呈圓筒結構,旋轉架(202)被去除了中間部分后的空間,是旋轉鼓(203)的安裝位;所述的旋轉架(202)的兩側,設有旋轉軸(210)穿過的圓孔,所述的圓孔中,設有位于旋轉軸(210)上的軸承A (205)的安裝座;所述的設有軸承A (205)的旋轉軸(210),穿過旋轉架(202)的預置孔,橫貫于旋轉架(202)的中心;所述的旋轉軸(210)的中間位上,設有旋轉鼓(203 )。所述的旋轉鼓(203),呈鼓形結構,呈鼓形結構旋轉鼓(203)的兩端,設有旋轉軸(210)貫通的安裝孔,旋轉鼓(203),通過銷子A (204)定位于旋轉軸(210)上;所述的旋轉鼓(203 )的正面,設有跟蹤儀(207 )的安裝位;所述的旋轉架(202 )底部的中心,設有固定軸(214)。所述的固定軸(214)上,安裝有軸承B (212)及齒輪B (213);所述的固定軸(214),通過銷子B (211),定位于旋轉架(202)底部的中心孔上;所述的旋轉架(202)通過軸承B(212),定位于法蘭連接體(209)上。所述的軸承B (212),安裝于法蘭連接體(209)上的軸承座上;所述的法蘭連接體(209)與連接柱法蘭(218)通過連接螺栓(217)相連接;所述的機(15)法蘭(201)固定安裝于旋轉軸(210)兩端上;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并向傳動部件發(fā)出動作指令的功能,使太陽能采集器的向陽面始終保持與陽光軸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0028]所述的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所述的模塊單元(18),各自擁有單獨的功能部件。所述的四塊模塊單元(18),其幾何尺寸及所具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以便于標準化、模塊化的開發(fā)生產(chǎn)。
附圖1為本發(fā)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fā)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整機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發(fā)明陽光軸跟蹤機(15)的示意圖(一)。附圖4為本發(fā)明陽光軸跟蹤機(15)的結構示意圖(二)。附圖5為本發(fā)明陣列式透鏡群的平面示意圖(一)。附圖6為本發(fā)明陣列式透鏡群的結構示意圖(二)。附圖7為本發(fā)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實時跟蹤太陽光軸的示意圖(一)。附圖8為本發(fā)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實時跟蹤太陽光軸的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的統(tǒng)一標記名稱是自攻螺絲(I)、陽光軸(2)、透鏡群支架(3)、透鏡群(4)、低溫管口(5)、光伏電池(6)、安裝板(7)、水冷散熱片(8)、聚焦點(9)、水冷散熱器(10)、連接螺栓(11)、密封墊(12)、水箱(13)、高溫管口(14)、跟蹤機(15)、跟蹤機柱
(16),跟蹤機座(17)及模塊單元(18)。圖4的標記名稱是跟蹤機法蘭(201)、旋轉架(202)、旋轉鼓(203)、銷子A(204)、軸承A (205)、齒輪A (206)、跟蹤儀(207)、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法蘭連接體(209)、旋轉軸(210)、銷子B (211)、軸承B (212)、齒輪B (213)、固定軸(214)、蝸桿減速微電機B(215)、蝸桿B (216)、連接螺栓(217)、連接柱法蘭(218)。圖5、圖6的統(tǒng)一標記名稱是注液管(101)、鏡外面積(102)、連通孔(103)、榫扣線(104)、殼體群(105)、熱合線(106)、排氣管(107)、上殼體(108)、下殼體(109)。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聚光光伏電池的散熱問題,是一直困惑業(yè)內(nèi)的一道技術難題,本發(fā)明采用水冷散熱的技術方案,從根本上破解了這道難題,并能可靠地獲得發(fā)電、供熱二種太陽能的轉換能量,刷新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定論。所述的太陽能透鏡群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透鏡群;所述的凸透鏡群出)的集熱原理,是司空慣見的凸透鏡聚焦太陽光產(chǎn)生灼熱的溫度的現(xiàn)象而加以發(fā)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多個單體的組合,形成所述透鏡群¢);把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形容為群狼戰(zhàn)術的方案,也不為其過。所述的發(fā)電及供熱系統(tǒng)采用達到1000倍聚光的II1-V族半導體電池,相對晶硅芯片,產(chǎn)生同樣電能,很少的II1-V族半導體電池就可實現(xiàn)。[0046]如圖1、圖2、圖3所不,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上,安裝有具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功能的陽光軸跟蹤機(15),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如圖1、圖2、圖3所示,聚光系統(tǒng),包括,自攻螺絲(I)、陽光軸(2)、透鏡群支架
(3)、透鏡群(4)、模塊單元(18);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光伏電池(6)、安裝板(7)、聚焦點(9 );所述的供熱系統(tǒng),包括,低溫管口( 5 )、水冷散熱片(8 )、水冷散熱器(10 )、連接螺栓
(11)、密封墊(12)、水箱(13)、高溫管口(14)。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包括,陽光軸跟蹤機(15)、跟蹤機柱
(16),跟蹤機座(17)及模塊單元(18)。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4);所述的透鏡群(4),由自攻螺絲(I)固定安裝于透鏡群支架(3)上。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透鏡群(4)形成聚焦點(9)的位置上,設有安裝板
(7),光伏電池(6)安裝于其上;所述的安裝板(7),與透鏡群支架(3)及水冷散熱片(8)系是一體成形的兀器件;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光伏電池(6)的中心軸與透鏡的中心軸保持一致,以保證聚焦點(9)能匯集于光伏電池(6)的中心點上;所述的水冷散熱器(10),通過連接螺栓(11),與其等效結構的水箱(13)相連接,水冷散熱器(10)與水箱(13)相連接的層面上,設有密封墊(12);所述的水箱(13)上,設有低溫管口(5)及高溫管口( 14)。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功能的太陽光軸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位于整機的中心,以保持機器的重力平衡;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與跟蹤機柱(16)相連接,跟蹤機柱(16)與跟蹤機座
(17)相連接。如圖1、圖2、圖3所示,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透鏡群,由單體的凸透鏡,以“縱列橫行”的編陣式,組成列陣式集熱的透鏡群的。如圖5、圖6所示,本發(fā)明把多個的單體的凸透鏡以“縱列橫行”的平面布局形成一塊透鏡群的平板;所述的透鏡群的平板,置于透鏡支架于透鏡群支架(3)上,形成封閉式的集熱結構,大幅提聞了集熱器的集熱效率。如圖5、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透鏡群,采用樹脂注塑的工藝路線,;塑料透鏡的好處為價格便宜,質(zhì)量輕,易于模制,從而節(jié)約了透鏡群的制造成本。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樹脂注塑成形的列陣式透鏡群,包括,注液管(101)、鏡外面積(102)、連通孔(103)、榫扣線(104)、殼體群(105)熱合線(106)、排氣管(107)、上殼體(108)、下殼體(109)。[0061]進一步,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是以上下對稱、“縱列橫行”布局列陣的,是系同一模具注塑成形的。進一步,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采用超聲波熱合。進一步,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9),經(jīng)超聲波熱合后,形成透鏡群的殼體群(105)。如圖5、圖6所不,所述的外殼體(105),呈凸面圓透鏡外殼的圓周及外殼體(105)的周邊上,設有熱合線(106);所述的熱合線(106)上,設有互相榫扣的結合部,以便于熱合時的對準。如圖5、圖6所不,所述的呈凸面圓透鏡外殼的各相鄰處,設有連通孔(103)。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外殼體(105)的上方,設有注液管(101 )、及排氣管
(107)。進一步,如圖6、圖7所示,所述的殼體群(105)主體一側的上方,設有注液管
(101),不易滋生微生物的、透明的化學液體,可經(jīng)注液管(101)注入列陣式殼體群(105)的主體中;所述的透明液體,也可以是蒸餾水或純凈水。如圖5、圖6所示,所述的殼體群(105)主體另一側的上方,設有排氣管(107),以便透明液體的注入,液體注入完成,可封閉注液管(101)及排氣管(107),太陽能列陣式透鏡群制造成功。如圖5、圖6所示,凸透鏡以“縱列橫行”的平面布局,形成一塊透鏡群的平板,透鏡群的平板,置于透鏡群支架(3)上,形成封閉式的集熱結構,大幅提高了集熱器的集熱效率。如圖4所示,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 ),包括,機(15 )法蘭(201)、旋轉架(202 )、旋轉鼓(203 )、軸承A (205 )、跟蹤儀(207 )、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 )、法蘭連接體(209 )、旋轉軸(210)、蝸桿減速微電機B (215)主部件。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軸(210)的兩端,固定安裝有機(15)法蘭(201),機(15)法蘭(201)上,設有與太陽能集熱器相連接的螺栓孔,陽光軸跟蹤機(15)的兩側可分別連接二個太陽能集熱器。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軸(210)與旋轉架(202)相交接的中間位上,設有二個軸承A (205)及齒輪A (206);所述的二個軸承A (205),分別安裝于旋轉架(202)上的預置孔上。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軸(210)的中間位上,還安裝有呈鼓形結構的旋轉鼓(203),呈鼓形結構的旋轉鼓(203),通過銷子A (204),定位于旋轉軸(210)上。如圖4所示,所述的呈鼓形結構的旋轉鼓(203)的正面,設有跟蹤儀(207)的安裝孔,跟蹤儀(207)安裝于其中。如圖4所示,所述的呈鼓形結構的旋轉鼓(203)的空間中,安裝有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前端的蝸桿與安裝于轉軸(10)上的齒輪A (206)相隅合,在跟蹤儀(207)信號的指令下,啟動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通過位于轉軸(210)上的機(15)法蘭(201)的帶動,實現(xiàn)太陽能集熱器的中心軸,實時、自動調(diào)整與陽光軸的平行。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架(202)呈圓筒狀的結構,呈圓筒狀的結構的旋轉架(202)的中間,留有旋轉鼓(203)的安裝位。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架(202)兩側的中部,設有位于旋轉軸(210)上的二個軸承A (5)的軸承孔,旋轉軸(10)通過二個軸承A (5),安裝于旋轉架(2)上。如圖4所示,所述的旋轉架(202 )底部的中心,設有固定軸(214)。如圖4所示,所述的固定軸(214)上,安裝有軸承B (212)及齒輪B (213)。如圖4所示,所述的固定軸(214),通過銷子B (211 ),定位于旋轉架(202)底部的中心孔上。如圖4、圖5所示,所述的旋轉架(202)通過軸承B(212),定位于法蘭連接體(209)上。如圖4所示,所述的法蘭連接體(209)上面的中心位置上,設有軸承B (212)的安裝座,旋轉架(202)通過軸承B (212)與蘭連接體(209)相連接。如圖4、圖5所示,所述的旋轉架(202),在蝸桿減速微電機B (215)的驅動下,能在法蘭連接體(209)上,作水平的旋轉。如圖4所示,所述的法蘭連接體(209)的空間中,容設有帶有蝸桿減速微電機B(215),蝸桿減速微電機B (215)在跟蹤儀(207)信號的指令下,驅動旋轉架(202)作水平的旅轉,保證太陽能集熱器的中心軸始終與太陽光軸方位角一致。如圖4所示,所述的法蘭連接體(209)與連接柱法蘭(218)通過連接螺栓(217)相連接。如圖4、圖5所示,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是集跟蹤與驅動二系統(tǒng)于一機的跟蹤機(15),與現(xiàn)有的分散安裝的同步機相比,具有結構緊湊、制造規(guī)范、應用廣泛的優(yōu)勢。如圖1、圖3、圖4所示,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安裝于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連接柱上。陽光軸跟蹤機(15)的安裝位,處于太陽能集熱器的中心位上,以取得重心的平衡。如圖7所示,是太陽能集熱器處于近中午時段的狀態(tài)示意圖。如圖8所示,是太陽能集熱器處于八、九點鐘時段的狀態(tài)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的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所述的模塊單元(18),各自擁有單獨的功能部件。所述的四塊模塊單元(18),其幾何尺寸及所具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以便于標準化、模塊化的開發(fā)生產(chǎn)。
權利要求1.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上,安裝有具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功能的陽光軸跟蹤機(15),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包括,自攻螺絲(I)、陽光軸(2)、透鏡群支架(3)、透鏡群(4)、模塊單元(18);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包括,光伏電池(6)、安裝板(7)、聚焦點(9);所述的供熱系統(tǒng),包括,低溫管口(5)、水冷散熱片(8)、水冷散熱器(10)、連接螺栓(11)、密封墊(12)、水箱(13)、高溫管口(14);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包括,陽光軸跟蹤機(15)、跟蹤機柱(16)、跟蹤機座(17)及模塊單元(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透鏡群(4);所述的透鏡群(4),由自攻螺絲(I)固定安裝于透鏡群支架(3)上;所述的透鏡群(4)形成聚焦點(9)的位置上,設有安裝板(7),光伏電池(6)安裝于其上;所述的安裝板(7),與透鏡群支架(3)及水冷散熱片(8)系是一體成形的元器件;所述的光伏電池(6)的中心軸與透鏡的中心軸保持一致,以保證聚焦點(9)能匯集于光伏電池(6)的中心點上;所述的水冷散熱器(10),通過連接螺栓(11),與其等效結構的水箱(13)相連接,水冷散熱器(10)與水箱(13)相連接的層面上,設有密封墊(12);所述的水箱(13)上,設有低溫管口(5)及高溫管口( 14);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位于整機的中心,以保持機器的重力平衡;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與跟蹤機柱(16)相連接,跟蹤機柱(16)與跟蹤機座(17)相連接;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A模塊單元、B模塊單元、C模塊單元、D模塊單元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光伏電池(6),采用的是能承受1000倍聚光的II1-V族半導體芯片。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散熱器(10)是集透鏡群支架(3)、光伏電池(6)的安裝板(7)及水冷散熱片(8)于一體的元器件所述的透鏡群支架(3),呈方型的箱式結構,方型的箱式結構的沿口上,設有透鏡群(4)的安裝孔,通過自攻螺絲(I)將透鏡群(4)固定在透鏡群支架(3)上;所述的呈箱式結構水冷散熱器(10)的箱底部,充當光伏電池(6)的安裝板(7);所述的安裝于安裝板(7)上的光伏電池(6),其數(shù)量與安裝于透鏡群支架(3)上的透鏡群(4)的透鏡數(shù)是一致的,透鏡的中軸線與光伏電池(6 )的中心保持嚴格的一致,光伏電池(6 )與透鏡群(4 )之間的高度即是透鏡的焦距,透鏡的聚焦點,匯集于光伏電池(6)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安裝板(7)的下方,設有水冷散熱片(8);所述的水冷散熱片(8),伸入水箱(13)中;所述的水冷散熱片(8),以安裝于其上的光伏電池(6)實行分組,各組的水冷散熱片(8)之間,設有一片較長的散熱片,以控制水流的移動方向;所述的水箱(13)的上下方,分別設有低溫管口(5)及高溫管口(14)。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鏡群(4)采用采用透明度極好的樹脂注塑成形;透鏡群(4)中的透鏡,是以上下對稱、“縱列橫行”布局陣列于上、下殼體上的;所述的上下對稱的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米用超聲波熱合,形成殼體群的主體;所述的陣列式樹脂注塑成形的透鏡群(4),包括,注液管(101)、鏡外面積(102)、連通孔(103)、榫扣線(104)、殼體群(105)、熱合線(106)、排氣管(107)、上殼體(108)、下殼體(109);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上,設有呈凸面圓形狀的殼體群(105);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的熱合位上,設有榫扣線(104),以便熱合時的對準;所述的上殼體(108)和下殼體(109),采用超聲波熱合,形成太陽能陣列式透鏡群的主體;所述的各凸面圓殼體群(105)的相鄰處,設有連通孔(103);所述的殼體群(105)的上方,設有注液管(101)及排氣管(107);所述的透鏡群中,注入透明的化學液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實時、自動地調(diào)整與太陽光軸保持平行功能,使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包括,跟蹤機法蘭(201)、旋轉架(202)、旋轉鼓(203)、銷子A(204)、軸承A (205)、齒輪A (206)、跟蹤儀(207)、蝸桿減速微電機A (208)、法蘭連接體(209)、旋轉軸(210)、銷子B (211)、軸承B (212)、齒輪B (213)、固定軸(214)、蝸桿減速微電機B (215)、蝸桿B (216)、連接螺栓(217)及連接柱法蘭(218):所述的旋轉架(202),呈圓筒結構,旋轉架(202),中間部分去除后所留下的空間,是旋轉鼓(203)的安裝位;所述的旋轉架(202)的兩側,設有旋轉軸(210)穿過的圓孔,所述的圓孔中,設有位于旋轉軸(210)上的軸承A (205)的安裝座;所述的設有軸承A (205)的旋轉軸(210),穿過旋轉架(202)的預置孔,橫貫于旋轉架(202)的中心;所述的旋轉軸(210)的中間位上,設有旋轉鼓(203);所述的旋轉鼓(203),呈鼓形結構,呈鼓形結構旋轉鼓(203)的兩端,設有旋轉軸(210)貫通的安裝孔,旋轉鼓(203),通過銷子A(204)定位于旋轉軸(210)上;所述的旋轉鼓(203)的正面,設有跟蹤儀(207)的安裝位;所述的旋轉架(202)底部的中心,設有固定軸(214),所述的固定軸(214)上,安裝有軸承B (212)及齒輪B (213);所述的固定軸(214),通過銷子B (211),定位于旋轉架(202)底部的中心孔上;所述的旋轉架(202)通過軸承B (212),定位于法蘭連接體(209)上;所述的軸承B (212),安裝于法蘭連接體(209 )上的軸承座上;所述的法蘭連接體(209 )與連接柱法蘭(218)通過連接螺栓(217)相連接;所述的法蘭(201)固定安裝于旋轉軸(210)兩端上;所述的陽光軸跟蹤機(15),具有自動跟蹤太陽光軸并向傳動部件發(fā)出動作指令的功能,使太陽能采集器的向陽面,始終保持與陽光軸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fā)電、供熱機的主體,是由四塊模塊單元(18)組合而成的;所述的模塊單元(18),各自擁有單獨的功能部件;所述的四塊模塊單元(18),其幾何尺寸及所具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開發(fā)利用的領域,特別是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一種聚光光伏太陽能發(fā)電、供熱機,包括,太陽能透鏡群聚光系統(tǒng)、發(fā)電系統(tǒng)、供熱系統(tǒng)及跟蹤系統(tǒng);所述的太陽能透鏡群聚光系統(tǒng),由單體的凸透鏡,經(jīng)陣列組合形成透鏡群;所述的發(fā)電系統(tǒng)采用能承受1000倍聚光光照的III-V族半導體電池;相對晶硅芯片,產(chǎn)生同樣電能,很少的III-V族半導體電池就可實現(xiàn);所述的跟蹤系統(tǒng),具有實時、自動跟蹤太陽光軸的功能,以獲得太陽能的最大能效值;聚光光伏電池的散熱問題,是一直困惑業(yè)內(nèi)的一道技術難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水冷散熱的技術方案,從根本上破解了這道難題,并能可靠地獲得發(fā)電、供熱二種太陽能的轉換能量。
文檔編號H01L31/052GK202841007SQ2012201976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5日
發(fā)明者李萬紅, 李正 申請人:李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