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平衡傳輸電纜且具有用于定位電纜的模塊的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能夠連接至多個平衡傳輸電纜的電纜連接器。
JP-A 2000-68007公開了一種能夠連接至平衡傳輸電纜上的電纜連接器。通常,多個平衡傳輸電纜圍繞中心絕緣體芯等角度分隔且鎧裝在外部絕緣體護套中,以形成電纜組件。電纜連接器包括多個信號接點、多個地接點和輔助基底。在輔助基底上形成多個信號焊點、多個接地焊點和兩個地連接盤。信號焊點連接至各個信號接點上,同時接地焊點連接至各個地接點。將地接點分為兩個群組,每個地接點還連接至相應的地連接盤。當平衡傳輸電纜連接至電纜連接器上時,通過剝去護套將它們彼此分離,并將電纜的電屏蔽物焊接在各自的地連接盤上。通過去除金屬編織屏蔽物將每個電纜的成對信號導線分離開,剝去它們之間的絕緣體使它們暴露出來,并將它們焊接在各個信號焊點上。
在JP-A 2000-68007公開的電纜連接器中,每個電纜和每個信號導線并不總是焊接在地連接盤和信號焊點上的固定位置上。此外,除焊接至地連接盤和信號焊點的部分以外,電纜和信號導線不受約束。因此,電纜和信號導線之間的距離改變,這樣造成不希望存在的電氣傳輸特性的改變。另外,去除金屬編織屏蔽物造成不同平衡傳輸電纜的信號導線相互不屏蔽,以致于經常會產生串話干擾。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電纜連接器。
本發(fā)明適用于可連接至至少兩個平衡傳輸電纜上的電纜連接器,其中所述每個平衡傳輸電纜包括一對彼此絕緣的信號導線和與成對信號導線電氣絕緣并圍繞成對信號導線的電屏蔽物。根據本發(fā)明,電纜連接器包括第一模塊和與第一模塊結合的第二模塊。第一模塊包括第一絕緣體和可電氣連接至電屏蔽物的地部分。第一絕緣體保持地部分且設有分離器容納狹縫。第一絕緣體進一步設有電纜接收部分,其中每個電纜接收部分排列在各個相鄰的分離器容納狹縫之間且可以保持平衡傳輸電纜中的一個電纜。第二模塊包括至少兩對可連接至各個成對信號導線上的信號接點、與信號接點絕緣的地接點、物理和電氣連接至地接點上的分離器和保持地接點和信號接點的第二絕緣體。分離器從第二絕緣體上突起。在第一和第二模塊的結合狀態(tài)下,分離器裝配在各個分離器容納狹縫中并電氣連接至地部分上。
根據一方面內容,第一絕緣體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每個電纜接收部分沿第一方向從第一后端延伸向第一前端,并且設有形成在第一前端用來定位相應的一對信號導線的一對定位孔。信號接點對應各個定位孔而排列。
根據另一方面內容,地部分包括至少兩個彼此分離的接地板。每個分離器容納狹縫位于橫切接地板的平面上,每個電纜接收部分排列在接地板之間。在結合狀態(tài)下,分離器和接地板限定圍繞各個平衡傳輸電纜的末端部分的包圍。
根據另一方面內容,每對定位孔排列在沿第一和第三方向延伸的一個相同的假想平面上。構成一對的信號接點與第三方向成一直線,且每對信號接點沿第二方向排列在兩對地接點之間。
圖2是包括在
圖1的電纜連接器中的第一模塊的透視圖;圖3是包括在圖1的電纜連接器中的第二模塊的透視圖;圖4是圖1中電纜連接器的分解透視圖;圖5是圖1中電纜連接器的俯視圖;圖6是圖5中虛線VI示出部分的放大視圖;圖7是圖1中電纜連接器的側視圖;圖8是圖1中電纜連接器的正視圖;圖9是圖1中電纜連接器的后視圖;圖10是沿圖8中線X-X向的電纜連接器的截面視圖,其中為了更易于理解省略了某些零件;圖11是沿圖8中線XI-XI部分地切掉的電纜連接器的透視圖;圖12是圖10中虛線示出部分的放大視圖;圖13是沿圖8中線XII-XII向的電纜連接器的截面視圖,其中為了更易于理解省略了某些零件;圖14是沿圖8中線XIV-XIV部分地切掉的電纜連接器的透視圖,其中為了更易于理解省略了某些零件;圖15是沿圖13中線XV-XV向的電纜連接器的截面視圖;圖16是電纜連接器的修改部分的放大視圖,該圖對應圖6;及圖17是電纜連接器的修改部分的放大視圖,該圖對應圖12。
電纜連接器100可以連接至兩個或者更多個平衡傳輸電纜200上。每個平衡傳輸電纜200包括一對信號導線201、使信號導線201彼此絕緣的絕緣件202、圍繞著絕緣件202的編織電屏蔽物203及連接至編織電屏蔽物203上的加蔽線204,如圖4和13中所示。一般地,平衡傳輸電纜200進一步包括圍繞編織電屏蔽物203的外殼,或者多個平衡傳輸電纜200圍繞絕緣中心芯等角度分隔開且一起被外部絕緣護套包圍,但外殼或者外部護套未示出在圖中。
第一模塊10包括第一絕緣體20,所述第一絕緣體20具有第一前端20a和沿Y方向與第一前端20a相對的第一后端20b,如圖2、4和15所示。在第一絕緣體20中形成有兩個板容納狹縫21。每個板容納狹縫21位于由Y方向和與Y方向垂直的X方向限定的平面上。
板容納狹縫21分別保持板30,如圖4、10和15所示。接地板30沿X方向延伸,但并不到達X方向上第一絕緣體的相對側。接地板30也沿Y方向從第一前端20a延伸向第一后端20b,但不到達第一后端20b,如圖10和13所示。接地板30沿與X方向和Y方向垂直的Z方向彼此分隔開。板容納狹縫21的尺寸設置得適合容納上述接地板30。
每個接地板30形成有嚙合切口31和線接收切口32,如圖4所示。嚙合切口31的數(shù)量是5。線接收切口32的數(shù)量是4,比嚙合切口31的數(shù)量少一個。嚙合切口31沿Y方向從接地板30的前邊緣延伸向接地板30的后邊緣,并且彼此平行。線接收部分32沿Y方向從接地板30的后邊緣延伸向接地板30的前邊緣,并且彼此平行。嚙合切口31和線接收切口32沿Y方向彼此不重疊。嚙合切口31和線接收切口32沿X方向交替排列,以便每個線接收切口32沿X方向定位在各個相鄰的嚙合切口31之間。以后將描述線接收切口32的功能。
如圖2和15所示,第一絕緣體20形成有5個分離器容納狹縫22。分離器容納狹縫22位于每個垂直于X方向且橫切由板容納狹縫21保持的接地板30的平面中。更詳細地,分離器容納狹縫22沿Z方向延伸,但并不到達Z方向上第一絕緣體20的上和下表面。分離器容納狹縫22沿Y方向從第一前端20a延伸向第一后端20b,但并不到達第一后端20b,如圖10和11所示。分離器容納狹縫22沿X方向排列,如圖4和15所示。分離器容納狹縫22沿X方向的位置與接地板30的各個嚙合切口31對應,如圖14所示。
在第一絕緣體20的第一前端20a中形成有兩個孔23,如圖2和3所示。第二模塊50的一部分裝配在孔23中,這將在以后進行描述。
在第一后端20b中形成有四個電纜接收部分24,如圖9所示。電纜接收部分24用來接收將從第一絕緣體20的第一后端20b插入的各個平衡傳輸電纜200。每個電纜接收部分24是直孔,其沿Y方向平行延伸且在XZ平面內具有拉長的圓形截面或者橢圓形截面,如圖9、13和15所示。電纜接收部分24的橫截面的縱向方向是Z方向,因此,當平衡傳輸電纜200被電纜接收部分24接收時,構成一對的信號導線201與Z方向成一直線,如圖15所示。另外,電纜接收部分24沿X方向排列,因此,當平衡傳輸電纜200插入到電纜接收部分24中時,平衡傳輸電纜200就沿X方向排列。
每個電纜接收部分24設有一對定位孔25,如圖9和13所示。定位孔25從第一前端20a延伸到對應的電纜接收部分24。換言之,定位孔25形成在第一前端20a中且穿透第一前端20a。構成一對的定位孔25定位在一個相同的YZ平面中,如圖9和15所示。每個定位孔25的尺寸設置得能接收對應的信號導線201,并用來定位對應的信號導線201。
電纜接收部分24還設有線接收部分26,該線接收部分26用來接收加蔽線204,如圖13所示。線接收部分26具有在XZ平面中呈矩形的橫截面,如圖9所示。線接收部分26沿Y方向從第一后端20b向第一前端20a延伸,但不到達第一前端20a。線接收部分26沿X方向的位置與接地板30的線接收切口32的位置對應,如圖5和14所示。
線接收切口32通過各個線接收部分26接收各個加蔽線204,如圖6、11和1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加蔽線204由線接收切口32接收后被焊接在接地板30上??蛇x擇地,可以采用機械固定作為接地板30和加蔽線204之間的連接方法,如圖16所示。在圖16中,接地板30設有彈簧臂33。彈簧臂33沿Y方向延伸。在彈簧臂33的自由端形成有突起34。構成一對的彈簧臂33之間限定有間隙,所述間隙與線接收切口32的功能相類似。每個突起34朝向間隙中心且彼此相對,因此,當一對彈簧臂33之間的間隙將加蔽線204接收時,突起34與加蔽線204接觸且保持加蔽線204。這樣,可以在加蔽線204和接地板30之間建立可靠的電氣接觸。
如圖13所示,線接收部分26與形成在第一絕緣體20的上表面中的上開口27連通。上開口27為矩形,如圖4和5所示。上開口27與板容納狹縫21連通,如圖10所示。上開口27在電纜連接器100的制造方面帶來優(yōu)勢,其中所述的優(yōu)勢是加蔽線204和接地板30之間的連接可以容易地在上開口27中建立。上開口27進一步與分離器容納狹縫22連通。所述連通在電纜連接器100的制造方面帶來了另一個優(yōu)勢,所述優(yōu)勢將在以后描述。
在第一絕緣體20的下表面中形成下開口28,如圖13和14所示。下開口28的結構與上開口27相類似,但并不與線接收部分26直接連通。下開口28帶來的優(yōu)勢將在以后描述,其與上開口29的進一步的優(yōu)勢有關。
如圖3所示,第二模塊50包括第二絕緣體60。第二絕緣體60具有第二前端60a和沿Y方向與第二前端60a相對的第二后端60b,且包括主要部分61和兩個臂部分61a。臂部分61a沿X方向與主要部分的相對的側面一體形成,且沿Y方向從主要部分61a上突起。臂部分61b的后端構成第二絕緣體60的第二后端60b。當?shù)谝缓偷诙K10、50彼此結合時,第二后端60b面對第一前端20a。主要部分61和臂部分61b限定凹空部分61b。
臂部分61b的后端形成有沿Y方向突出的突起63。在第一和第二模塊10、50結合的狀態(tài)下,突起63裝配在第一絕緣體20的孔23中,如圖5和15所示。突起63和孔23的尺寸設置得彼此緊密配合。
第二絕緣體60設有板狀部分62,如圖3、10和13所示。板狀部分62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且沿Z方向定位在主要部分61的中心,如圖3、4和8所示。板狀部分62在X方向上比主要部分61小。板狀部分62從第二絕緣體60的第二前端60a上突出,如圖3所示。
板狀部分62具有上和下表面,每個表面上形成有兩種類型的凹槽62a、62b,如圖4和8所示。凹槽62a和凹槽62b沿Y方向延伸且沿X方向交替排列。每兩個排列在板狀部分62的上和下表面的凹槽62a構成一對。構成一對的凹槽62a定位在一個相同的YZ平面中。同樣地,每兩個排列在板狀部分62的上和下表面的凹槽62b構成一對。構成一對的凹槽62b定位在一個相同的YZ平面中。凹槽62b延伸至形成在主要部分61中的孔61d,再延伸至凹空部分61b,如圖13所示。凹槽62a分別延伸至形成在主要部分61中的狹縫61c,且延伸至凹空部分61b,如圖10和11所示。
信號接點80分別裝配在凹槽62b中,如圖5和8所示。信號接點80是條形導線且也從凹空部分61b中突出,如圖5、13和14所示。地接點70分別裝配在凹槽62a中,如圖5和8所示。因為凹槽62a、62b的排列,一對信號接點80定位在相鄰成對的地接點70之間。地接點70分別連接至分離器90上,所述分離器90裝配在各個狹縫61c中,如圖10和11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每個分離器90與相應的成對的地接點70一體形成,如圖4、10和11所示。
詳細地,每個分離器90包括第一至第三部分91至93,如圖4、10和11所示。第一部分91裝配在對應的狹縫61c中,同時第二和第三部分92、93沿Y方向從第二絕緣體60的主要部分61上突出。第二部分92定位在凹空部分61c中,同時第三部分93進一步從第二絕緣體60的第二后端60b上突出,見圖3、5和11。在該實施例中,第二部分92在Z方向上小于第一和第三部分91、93,如圖10和11所示。
第一部分91形成有切口94,如圖4、10和11所示。且切口94沿Y方向延伸。切口的一小部分進一步沿第二部分92延伸。板狀部分62在凹槽62a的位置處裝配在切口94中。從主要部分61上突出的對應的成對信號接點80定位在相鄰的分離器90之間,如圖5和11所示,以便利用相應的分離器90將每對信號接點80與另一對信號接點80電氣屏蔽開。
第三部分93形成有一對短臂95,在第一部分93和短臂95之間有嚙合間隙96。臂95在Y方向上沿上和下側面向后延伸,以便嚙合間隙96也沿Y方向延伸。在該實施例中,突起97形成在突出進入間隙的臂95的自由端上,如圖12所示。
在將電纜連接器連接或者安裝到多個平衡傳輸電纜200的末端上的過程中,第一末端10連接至電纜200的末端上。對每個平衡傳輸電纜200進行處理,將它的末端部分上的編織電屏蔽物203剝離,以暴露具有絕緣件202的成對信號導線201的末端,然后再作處理將絕緣件202部分去除,以暴露電纜200的末端處的導線201,如圖4所示。然后,電纜200的末端插入至第一模塊10的第一絕緣體20中的電纜接收部分24中,以便在加蔽線204焊接至接地板30上時,導線201穿過定位孔25從第一絕緣體20的第一前端20a向前突出。此后,信號接點80固定連接或者焊接至相應的信號導線201上。然后分離器90插入到第一絕緣體20中的對應的分離器容納狹縫22中。此后,信號導線80和分離器90插入到第二絕緣體60中的孔61d和狹縫61c。最后,信號導線80和葉狀導線70分別裝配在對應的信號接點裝配狹縫62b和地接點裝配狹縫62a中,如圖10、11、13和14所示。第二絕緣體60的突出63裝配在第一絕緣體20中的對應的孔23中。這樣,完成了電纜連接器100和電纜200的連接,如圖1所示。
在第一和第二模塊10、50結合的狀態(tài)下,分離器90的第三部分93裝配在各個分離器容納狹縫22中。在分離器90裝配進各個分離器容納狹縫22中后,接地板30裝配在分離器90的嚙合間隙96中,同時分離器90裝配進接地板30的嚙合切口31中,以便能在分離器90和嚙合切口31之間建立交叉狹縫連接。尤其是,在連接后,臂95的突出97與接地板30接觸,以便分離器90和地接點30彼此電氣連接,如圖12所示。因為連接點通過第一絕緣體20的上和下開口27、28暴露出來,所以可以容易地檢查電氣連接。
為了保持電氣連接,臂95可以焊接在接地板30上。在焊連接的情況下,臂95可以具有沒有突起97的簡單直形,如圖1 7所示。
另外,分離器90和接地板31在第一絕緣體20中形成包圍。所述包圍用來圍繞各個平衡傳輸電纜200的末端部分。在實際應用中,包圍圍繞平衡傳輸電纜200的被剝絕緣件202,這樣每個包圍可以提供與平衡傳輸電纜200的電屏蔽物203相類似的功能,如圖13和15所示。換言之,分離器90的第三部分93的Y方向上的長度和接地板30的Y方向的長度根據平衡傳輸電纜200的被剝絕緣件202的長度而制定。
在該實施例中,信號接點80沿Z方向和X方向的位置與第一絕緣體20的定位孔25對應。詳細地,信號接點80表面沿Y方向的假想延長是定位孔25的切線,如圖13所示。因此,當信號導線201插入到定位孔25中時和當?shù)谝缓偷诙K10、50彼此結合時,信號導線201可以與信號接點80接觸。對于信號導線201和信號接點80之間的連接可以不需要焊接過程。信號接點80的位置和/或信號接點80的形成可以改變。然而,優(yōu)選滿足無需焊接過程而能適宜地建立信號導線201和信號接點80之間的連接的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纜連接器(100),可連接至至少兩個平衡傳輸電纜(200)上,其中每個所述平衡傳輸電纜(200)包括一對彼此絕緣的信號導線(201)和與所述成對信號導線(201)電氣絕緣并圍繞所述成對信號導線(201)的電屏蔽物(203),其中所述電纜連接器(100)包括第一模塊(10)和與所述第一模塊(10)結合的第二模塊(50);所述第一模塊(10)包括第一絕緣體(20)和可電氣連接至所述電屏蔽物(203)的接地部分(30),其中所述第一絕緣體(20)保持所述接地部分(30)并且設有分離器容納狹縫(22);及所述第一絕緣體(20)進一步設有電纜接收部分(24),其中每個所述電纜接收部分(24)排列在各個相鄰的所述分離器容納狹縫(22)之間且可以保持所述平衡傳輸電纜(200)中的一個電纜;及所述第二模塊(50)包括至少兩對可連接至各個所述成對信號導線(201)上的信號接點(80)、與所述信號接點(80)絕緣的地接點(70)、物理和電氣連接至所述地接點(70)上的分離器(90)和保持所述地接點(70)和所述信號接點(80)的第二絕緣體(60),其中所述分離器(90)從所述第二絕緣體(60)上突起;及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塊(10、50)的結合狀態(tài)下,所述分離器(90)裝配在所述各個分離器容納狹縫(22)中并電氣連接至所述接地部分(30)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其中所述地接點(70)和所述信號接點(8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每個所述信號接點(80)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在各個相鄰的地接點(70)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其中所述第一絕緣體(20)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前端(20a)和第一后端(20b);每個所述電纜接收部分(24)沿所述第一方向從所述第一后端(20b)延伸向所述第一前端(20a),并且設有形成在所述第一前端(20a)中用來定位所述對應的一對信號導線(201)的一對定位孔(25);及所述信號接點(80)對應所述各個定位孔(25)而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其中每對所述定位孔(25)設置在沿所述第一和第三方向延伸的一個相同的假想平面中;構成一對的所述信號接點(80)與所述第三方向成一直線;及每對所述信號接點(80)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在兩對所述地接點(70)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連接(100),其中所述接地部分(30)包括至少兩個彼此分離的接地板(30);每個所述分離器容納狹縫(22)位于橫切所述接地板(30)的平面中,每個所述電纜接收部分(24)排列在所述接地板(30)之間;在所述結合狀態(tài)下,所述分離器(90)和所述接地板(30)限定圍繞所述各個平衡傳輸電纜(200)的末端部分的包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其中每個所述接地板(30)沿所述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彼此分離;所述分離器容納狹縫(22)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平行排列且與所述第二方向成一直線;每個所述分離器容納狹縫(22)處于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中;所述第二絕緣體(60)具有第二前端(60a)和在所述結合狀態(tài)下與所述第一前端(20a)面對的第二后端(60b);及所述分離器(90)從所述第二后端(60b)上突出且沿所述第一和第三方向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其中每個所述分離器(90)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對臂(95);所述臂(95)和所述分離器(90)形成嚙合間隙(96);每個所述接地板(30)形成有嚙合切口(31);及在所述結合狀態(tài)下,所述分離器(90)裝配在所述各個嚙合切口(31)中,同時所述接地板(30)裝配在所述各個嚙合間隙(96)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纜連接器(100),每個所述平衡傳輸電纜(200)進一步包括連接至所述電屏蔽物(203)上的加蔽線(204),其中所述接地板(30)中至少一個接地板(30)形成有接收所述各個加蔽線(204)的線接收切口(32),以便所述接地板(30)電氣連接至所述電屏蔽物(203)上。
全文摘要
第一絕緣體與包括第二絕緣體、信號接點和地接點的連接器主體結合。第一絕緣體設有分離器容納狹縫和電纜接收部分。每個電纜接收部分排列在各個相鄰的分離器容納狹縫之間且可以保持平衡傳輸電纜中的一個電纜。連接至地接點的分離器裝配在分離器容納狹縫中,以便使平衡傳輸電纜的末端定位在各個相鄰的分離器之間且由所述分離器電氣屏蔽。第一絕緣體保持接地板,以便每個電纜接收部分排列在接地板之間。分離器和接地板限定用來圍繞各個平衡傳輸電纜的末端的管狀包圍。
文檔編號H01R4/02GK1471200SQ0314507
公開日2004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6月28日
發(fā)明者村山龍介, 丸橋茂幸, 幸 申請人: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