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于電路布局
中找出具有直角或銳角的布局線跡的檢查方法。
背景技術:
在完成電路布局后,通常要進行各種檢查。線跡(Trace)檢查便是諸多檢查項目當中的其中一項。由于布局工程師在進行電路布局的過程中,往往會一不小心就留下具有直角(兩線段之間的夾角呈現90度)或銳角(兩線段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的線跡。而這些具有直角或銳角的線跡,很有可能在實體印刷電路板運作時,產生尖端放電的效應。
—般來說,檢查具有直角或銳角的線跡,往往必須由布局工程師以人工方式,一條線跡一條線跡的進行檢查。當檢查到某一條線跡后,再由人工判斷方式此線跡是否為具有直角或銳角的線跡。然而,一般產品的電路布局中所使用的線跡,數量少則數十條,多則達到上千條。如此以人工方式一條線跡一條線跡的檢查,將會非常的耗時。并且,由于以人工的方式進行檢查,也常常因為人為疏失而有錯誤情形發(fā)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藉此可以快速地檢測出具有直角或銳
角的布局線跡,以便于讓布局工程師進行修正,進而避免尖端放電的現象。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于布局圖
中,選取布局線跡作為檢查線跡,其中此布局線跡具有多條線段。之后,沿著該檢查線跡,選
擇上述線段中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第一線段具
有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第二線段具有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且上述第二端點與上述第三
端點連接成共同端點。接著,依據第一端點、第二端點以及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產生判斷結果。若判斷結果為是,
則產生提示訊息。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產生提示訊息是以高亮度標示出布局線跡。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產生提示訊息的步驟包括將布局線跡加入清單中,并
且顯示此清單。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線跡檢查方法更包括當判斷結果為否時,選擇第二線段與第三線段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該第二線段與該第三線段具有一共同端點。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線跡檢查方法更包括判斷所有布局線跡是否檢查完畢。之后,當判斷所有布局線跡尚未檢查完畢時,于布局圖中選取新布局線跡。接著,將新布局線跡作為檢查線跡。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利用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水平線。當第一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位 于第一端點的右方時,若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第四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而當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位于 第四端點的右方時,若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第一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 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 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利用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 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水平線。當第一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 位于第一端點的左方時,若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第四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而當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位 于第四端點的左方時,若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第一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 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利用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 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垂直線。當第一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 位于第一端點的下方時,若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第四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而當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位 于第四端點的下方時,若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第一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 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首先,利用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 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垂直線。當第一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 位于第一端點的上方時,若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第四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而當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位 于第四端點的上方時,若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第一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線跡檢查方法更包括利用布局圖中的格點,選擇線段 中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 共同端點對應于布局圖中的格點。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上述布局圖為印刷電路板的布局圖。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計算機可讀取儲存媒體,用以儲存計算機程序,此計算機程序用
以加載至計算機系統中并且使得上述計算機系統上述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內儲用于檢查布局線跡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當計算機加載該計算
機程序并執(zhí)行后,可完成上述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 本發(fā)明通過取得某布局線跡中相連接的二線段之端點的坐標位置,再利用上述端 點的坐標位置來判斷該布局線跡中是否具有直角(兩線段之間的夾角等于90度)或銳角 (兩線段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的線段。若判斷出該布局線跡中具有直角或銳角的線段, 則產生提示訊息。如此一來,本發(fā)明可以加快檢查電路布局的布局線跡,而布局工程師可以 依據提示訊息以自動或手動進行修正,來避免尖端放電的效應。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 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繪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流程圖。
圖2繪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布局線跡的示意圖。 圖3A 圖3H繪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的第一端點、共同端 點與第四端點的坐標位置的示意圖。 圖4繪示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布局線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繪示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流程圖。圖2繪示為本發(fā) 明一實施例的布局線跡的示意圖。請合并參照圖1與圖2,首先,在步驟S101中,于布局圖 中選取其中一條布局線跡(圖2中僅以布局線跡200做為范例)。其中布局線跡200具有 多條線段。在本實施例中,布局線跡200例如具有線段L1、 L2與L3,但不限制其范圍。另 外,上述布局圖可以為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 PCB)之布局圖。
在步驟S103中,沿著布局線跡200,選擇上述線段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 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第一線段具有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第二線段具有第三 端點與第四端點,且第二端點與第三端點連接成共同端點。舉例來說,假設選擇線段L1作 為第一比較線,且選擇線段L2作為第二比較線。線段L1具有第一端點211與第二端點212, 第二線段L2具有第三端點213與第四端點214。其中,線段Ll的第二端點212與線段L2 的第三端點213連接成共同端點220。 在步驟S105中,依據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的第一端點、第四端點以及共同端 點的坐標位置,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產生判斷 結果。以圖2為例,假設線段L1的端點211的坐標位置為(0,0),共同端點220(即線段L1 的端點212與線段L2的端點213)的坐標位置為(2,0)線段L2的端點214的坐標位置為 (4,2)。依據坐標位置(0,0)、(2,0)以及(4,2),可以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 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 以下,將舉例來說明如何利用端點的坐標位置來判斷線段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 于90度。首先,利用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的坐標位置的橫坐標(X坐標)與縱坐標(Y 坐標)來判斷第一比較線(在此為線段L1)與第二比較線(在此為線段L2) 二者中何者為 水平線或垂直線。舉例來說,若某一線段的二端點坐標分別為(Xl, Yl)與(X2, Y2),則該 線段是否為水平線的判斷式為{X1#X2 and Y2 = Y1},而該線段是否為垂直線的判斷式 為(X1二X2 and Y2 # Y1}。因此,通過上述的判斷式來看,圖2中線段Ll的端點211與 共同端點220的坐標位置分別為(O,O) = (Xl, Yl)與(2,0) = (X2, Y2),亦即滿足判斷式 {X1#X2 and Y2 = Y1},故線段Ll為水平線。另外,由于線段L2的端點213與共同端點 230的坐標位置分別為(2,0)與(4,2),而上述二判斷式皆不成立,故線段L2并不為水平線 或垂直線。因此,線段L1與線段L2之間的夾角可能為銳角或鈍角。 接著,判斷出線段Ll與線段L2是否為水平線或垂直線之后,再利用坐標位置判斷的右側、左側、下方或上方。以下將以圖3A 圖3H說明之。之 后,再利用共同端點(共同端點220)與第四端點(端點214)的坐標來判斷第一比較線(線 段L1)與第二比較線(線段L2)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 舉例來說,首先,請參照圖3A,其說明第一比較線(或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共同 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右側,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 于共同端點C與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上方。前述圖3A的線段布局情形,可以 利用判斷式KX3 < X2,Y3 - Y2)and(X3 - X2,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 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90度。圖3B說明第一比較線(或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共同端點C 位于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右側,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 端點C與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下方。前述圖3B的線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 斷式{(X3<X2,Y3-Y2)and(X3-X2,Y3<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 夾角是否小于90度。依據共同端C點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位置,可以 判斷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點C的坐標 (X2,Y2)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X3,Y3)代入上述判斷式后滿足其中一 個判斷式,表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較線與第二 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呈現銳角。 也就是說,當第一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的右方時,若共 同端點C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第四端點P4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 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當第二比較線為該水平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四端點P4的右 方時,若共同端點C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第一端點Pl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 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請參照圖3C,若是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而共同端點C位于 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左側,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端 點C與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上方時,可以利用判斷式{(X3>X2, Y3^Y2) and(X3^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90度。圖 3D說明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 端點P4)的左側,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端點C與第一端點P1(或是 第四端點P4)的下方的線段布局情況。前述圖3D的線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斷式{(X3 > X2, Y3 - Y2)and(X3 - 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 小于90度。依據共同端點C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位置,可以判斷出第 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點C的坐標(X2, Y2) 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X3, Y3)代入后滿足上述的判斷式其中之一,表 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 的夾角呈現銳角。 也就是說,當第一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的左方時,若共 同端點C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第四端點P4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 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當第二比較線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四端點P4的左方 時,若共同端點C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第一端點Pl的X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 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7
請參照圖3E,若是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而共同端點C位于 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下方,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端 點C與第一端點Pl (或是第四端點P4)的左側,則可以利用判斷式{(X3 < X2, Y3 # Y2) and(X3^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90度。圖 3F說明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而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或是第 四端點P4)的下方,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端點C與第一端點P1(或 是第四端點P4)的右側的線段布局狀況。前述圖3F的線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斷式{(X3
> X2, Y3 - Y2)and(X3 - 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 小于90度。依據共同端點C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位置,判斷出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若是共同端點C的坐標(X2, Y2)與第 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X3, Y3)代入后滿足上述的判斷式其中之一,表示第 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 角呈現銳角。 也就是說,當第一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的下方時,若共 同端點C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第四端點P4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 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當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四端點P4的下方 時,若共同端點C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第一端點Pl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 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請參照圖3G,若是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而共同端點C位于 第一端點Pl (或是第四端點P4)的上方,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l)位于共同端點 C與第一端點P1(或是第四端點P4)的左側時,則可以利用判斷式{(X3<X2, Y3^Y2) and(X3^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90度。圖 3H說明第一比較線(或是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而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或是第 四端點P4)的上方,且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位于共同端點C與第一端點P1(或 是第四端點P4)的右側的線段布局狀況。前述圖3H的線段布局情形,可以利用判斷式{(X3
> X2, Y3 - Y2)and(X3 - X2, Y3 < Y2)}來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 小于90度。依據共同端點C與第四端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位置,判斷出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90度。若是共同端點C的坐標(X2, Y2)與第四端 點P4(或是第一端點P1)的坐標(X3, Y3)代入后滿足上述的判斷式其中之一,表示第一比 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也就是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呈 現銳角。 也就是說,當第一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一端點P1的上方時,若共 同端點C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第四端點P4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 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當第二比較線為垂直線,且共同端點C位于第四端點P4的上方 時,若共同端點C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第一端點Pl的Y軸坐標,則判斷第一 比較線與第二 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請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線段L1為水平線,且共同端點220位于端點211 的右側,故可以利用圖3A之說明,來判斷線段L1與線段L2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 首先,由于端點214位于共同端點220與端點211的上方,故將共同端點220與端點214的坐標(2,0) = (X2,Y2)與(4, 2) = (X3,Y3)代入判斷式{(X3 < X2, Y3 - Y2) and (X3 - X2, Y3 > Y2)},可以發(fā)現X3并沒有小于X2 (亦即不滿足上述判斷式),因此,線段Ll與線段L2 之間的夾角并沒有小于等于90度。 由于線段Ll與線段L2之間的夾角并沒有小于等于90度,亦即步驟S105所產生 的判斷結果為否,因此進入步驟S107中。于步驟S107,選擇下一組線段(在此為第二線段 L2與第三線段L3)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也就是說,選擇線段L2作為第一比 較線,且選擇線段L3作為第二比較線。其中,線段L3具有端點215與216,并且線段L2的 端點214與線段L3的端點215連接成共同端點230。接著,再次進入步驟S105中,依據第 一比較線(此時為線段L2)的端點213、第二比較線(此時為線段L3)的端點216以及共 同端點230的坐標位置,判斷線段L2與線段L3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產生判 斷結果。在本實施例中,L3的端點215與216的坐標位置為分別為(4,2)與(4,0),故線段 L3為垂直線。 由于共同端點230位于端點216的上方且端點212位于共同端點230與端點216 的左側,故可以利用圖3G的說明以及判斷式{(X3 < X2, Y3 - Y2) and (X3 - X2, Y3 < Y2)}, 來判斷線段L2與線段L3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首先,將共同端點230的坐標 (4, 2) = (X2, Y2)與端點212的坐標(2,0) = (X3, Y3)代入判斷式{(X3 < X2, Y3 - Y2) and(X3 - X2,Y3 < Y2)h可以發(fā)現{(2 < 4,0 - 2)and(2 - 4,0 < 2)}滿足該判斷式。因 此,線段L2與線段L3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 由于線段L2與線段L3之間的夾角小于90度,故步驟S105中所產生的判斷結果 為是,則進入步驟S109。步驟S109產生提示訊息。在本實施例中可以任何的方式產生提 示訊息。例如,產生提示訊息的方式可以利用高亮度的方式,將具有直角或銳角的布局線跡 一一標示出來,以便于讓布局工程師一目了然,進而對上述布局線跡進行修正,以避免尖端 放電的效應。在另外的實施例中,「產生提示訊息」的方式,也可以將具有直角或銳角的布 局線跡名稱一一記錄于清單中,然后輸出此一清單給布局工程師。此清單可被儲存在計算 機可讀取儲存媒體而為一個資料文件。如此一來,布局工程師便可以由此清單得知哪一個 布局線跡具有直角或銳角,并且再利用計算機程序以自動或手動方式將具有直角或銳角的 布局線跡進行修正,以避免產生尖端放電的效應。 另外,在步驟S105中,若是判斷出線段L2為水平線(或垂直線),而線段L3為垂 直線(或水平線),亦即線段L2與線段L3之間的夾角等于90度(直角)。因此,進入步驟 S109中,產生提示訊息,以便于告知布局工程師對線段L2與線段L3進行修正。
之后,進入步驟Slll中,判斷該檢查線跡(即所選擇的布局線跡)的所有線段是 否檢查完畢。若該檢查線跡尚有線段未被檢查完畢,則回到步驟S107中,繼續(xù)進行其它線 段的檢查。而其它線段的檢查方式則如同前述步驟S107、S105、S109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 述。另外,若該檢查線跡的所有線段已經檢查完畢,則進入步驟S113。 步驟S113判斷該布局圖中所有布局線跡是否被檢查完畢。當此布局圖中的所有 布局線跡都被檢查完畢時,則結束此線跡檢查方法的流程。另一方面,當該布局圖中尚有布 局線跡尚未被檢查完畢時,則進行步驟S115。步驟S115會在布局圖中選取新布局線跡(或 下一條布局線跡)作為該檢查線跡。亦即,選取尚未檢查的布局線跡,以進行后續(xù)的檢查, 并且在步驟S117中,以新布局線跡作為檢查線跡,之后再回到步驟S103,進行新布局線跡的檢查流程。而新布局線跡的檢查流程可以參照前述的說明,故在此亦不再贅述。
圖4繪示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之布局線跡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4,首 先,請合并參照圖1與圖2,首先,在步驟S101中,于布局圖中選取布局線跡400,其中布局 線跡400具有多條線段。在本實施例中,布局圖會具有格點,并且這些格點各自對應一坐標 位置,以方便布局工程師對布局線跡進行布線。 在步驟S103中,沿著布局線跡200,選擇上述線段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
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第一線段具有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第二線段具有第三
端點與第四端點,且第二端點與第三端點連接成共同端點。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利用布局線
跡400上的格點401、402、403,選出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
線。或是,利用布局線跡400上格點402、403、404,選出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為第一
比較線或第二比較線。并且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的第一端點、第四端點與共同端點(第二
端點與第三端點)則分別段應格點401、402、403或是格點402、403、404。 之后,于接下來的步驟S105 S117,可以參照前述實施例的說明,故在此不再贅
述。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亦可依據以格點的坐標位置,來判斷出布局線400跡是否具有小于
等于90度的線段。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其系用以執(zhí)行上述的線跡檢查方法,此計算 機程序產品基本上是由多個程序代碼片段所組成的,并且這些程序代碼片段在加載計算機 中并執(zhí)行之后,即可完成上述線跡檢查方法的步驟。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取得布局線跡中線段的端點坐標位置,再利用上述坐標位 置來判斷布局線跡中是否具有直角(兩線段之間的夾角等于90度)或銳角(兩線段之間 的夾角小于90度)的線段。若判斷出布局線跡中具有直角或銳角的線段,則產生提示訊 息。如此一來,本發(fā)明可以加快檢查電路布局的布局線跡,而布局工程師可以依據提示訊息 自動或手動進行修正,來避免尖端放電的效應。 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 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 明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一種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包括于一布局圖中,選取一布局線跡作為一檢查線跡,其中該布局線跡具有多條線段;沿著該檢查線跡,選擇該些線段中的一第一線段與一第二線段分別作為一第一比較線與一第二比較線,其中該第一線段具有一第一端點與一第二端點,該第二線段具有一第三端點與一第四端點,且該第二端點與該第三端點連接成一共同端點;依據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以及該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一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若該判斷結果為是,則產生一提示訊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產生該提示訊息是以高亮度標示出該布局線跡。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產生該提示訊息的步驟包括將該布局線跡加入一清單中;以及顯示該清單。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當該判斷結果為否時,選擇該些線段中的該第二線段與一第三線段分別作為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該第二線段與該第三線段具有一共同端點。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判斷該檢查線跡的所有該些線段是否檢查完畢;若該些線段已檢查完畢,判斷該布局圖的所有布局線跡是否檢查完畢;當所有布局線跡尚未檢查完畢時,于該布局圖中選取一新布局線跡;以及將該新布局線跡作為該檢查線跡。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利用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與該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一水平線;當該第一比較線為該水平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一端點的右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該第四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當該第二比較線為該水平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四端點的右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大于等于該第一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利用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與該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一水平線;當該第一比較線為該水平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一端點的左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該第四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當該第二比較線為該水平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四端點的左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X軸坐標小于等于該第一端點的X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利用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與該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一垂直線;當該第一比較線為該垂直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一端點的下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該第四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以及當該第二比較線為該垂直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四端點的下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小于等于該第一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有小于等于90度的步驟包括利用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與該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之一是否為一垂直線;當該第一比較線為該垂直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一端點的上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該第四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當該第二比較線為該垂直線,且該共同端點位于該第四端點的上方時,若該共同端點的Y軸坐標大于等于該第一端點的Y軸坐標,則判斷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90度。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利用布局圖中的格點,選擇該些線段中的該第一線段與該第二線段分別作為該第一比較線與該第二比較線,其中該第一端點、該第四端點與該共同端點對應于布局圖中的格點。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布局圖為印刷電路板的布局圖。
12. —種計算機可讀取儲存媒體,用以儲存一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用以加載至一計算機系統中并且使得該計算機系統執(zhí)行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
13. —種內儲用于檢查布局線跡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當計算機加載該計算機程序并執(zhí)行后,可完成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電路布局的線跡檢查方法。于布局圖中,選取布局線跡作為檢查線跡,其中此布局線跡具有多條線段。沿著布局線跡,選擇上述線段中的第一線段與第二線段分別作為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其中第一線段具有第一端點與第二端點,第二線段具有第三端點與第四端點,且上述第二端點與上述第三端點連接成共同端點。依據第一端點、第四端點以及共同端點的坐標位置,判斷第一比較線與第二比較線之間的夾角是否小于等于90度,以產生判斷結果。若判斷結果為是,則產生提示訊息。
文檔編號G06F17/50GK101751482SQ200810179698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何振東, 吳晟瑞 申請人:英業(yè)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