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央處理器的電源的制作方法
發(fā)明
背景技術:
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央處理器(CPU),尤其涉及供應電源到CPU的一種電路。
背景技術:
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ACPI)是一開放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包括到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統(tǒng)(OS)、軟件和個人電腦(PC)的外部設備。ACPI由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和東芝公司開發(fā)以支持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主板硬件和外部設備(例如CDROM,硬盤驅動器等),這樣它們可以通過功率相互通信。
一個相關技術電源管理系統(tǒng)可以在裝置的某些禁止周期時間流逝后中斷裝置電源的供應,這是因為它是基于一基本的輸入/輸出系統(tǒng)(BIOS)。不過,ACPI的主要目標是支持一操作系統(tǒng)引導的電源管理(OSPM),這樣,OS可以管理所有的電源活動,僅當需要時,才給裝置提供電源。
ACPI在1996年公布,并定義CPU的功率狀態(tài)為C0,C1,C2,C3。C0是正常狀態(tài),C1是暫停狀態(tài),C2是停止確認狀態(tài),C3是停止時鐘狀態(tài)。
在C2狀態(tài),CPU執(zhí)行小量或最少量的活動,例如維持緩存相關性的探聽操作。在C3狀態(tài),它是深度休眠狀態(tài),沒有外部時鐘供應到CPU,這樣使得CPU的所有活動停止,除保持CPU內緩存中儲存的數(shù)據(jù)的功能外。結果,C3狀態(tài)的功耗與C2狀態(tài)的CPU相比減少更多。在這方面,ACPI對具有有限的電池使用期限的便攜系統(tǒng)是非常有用的。
Intel移動電壓定位(IMVP)II是一種由Intel公司最近開發(fā)的先進電壓調整技術。IMVP在由ACPI預先定義的功率狀態(tài)C0~C3中加入了新的功率狀態(tài)C4,以便在當CPU不工作時降低給CPU的供電電壓,從而進一步減少功率消耗。
圖1是示出在一計算機系統(tǒng)中將電源供應到CPU方案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電源10包括電源11,諸如交流電(AC)適配器或電池,以及DC/DC轉換器12,將來自于電源11的直流(DC)電壓轉換成與CPU 20相適應電平的DC電壓Vcore,并將已轉換的DC電壓Vcore輸出到CPU 20。
DC/DC轉換器12接收來自于南橋控制器(未顯示)的關于CPU 20當前功率狀態(tài)的信息信號DEEPSLEEP和DEEPERSLEEP,并將對應于所收到信息信號電平的DC電壓送到CPU 20。例如,在CPU的功率狀態(tài)是C0,C1,C2或C3時,DC/DC轉換器12將來自于電源11的DC電壓VCC(例如3.3V)轉換成標準DC電壓(例如,AC適配器/電池模式1.15V/1.05V),并將已轉換的標準DC電壓Vcore送到CPU 20。
當CPU 20在功率狀態(tài)C0~C3,功率狀態(tài)的信息信號DEEPSLEEP和DEEPERSLEEP的電平都是低(即邏輯0)或者信號電平分別為高(即邏輯1)和低。另一方面,如果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ERSLEEP是高電平(即CPU的功率狀態(tài)是C4),就是說,如果從C3狀態(tài)已過去一預定的時間段,DC/DC轉換器12將來自于電源11的DC電壓VCC轉換成低的DC電壓Vcore(0.85V),并將轉換好的低電壓Vcore送到CPU 20。
圖2是示出圖1中DC/DC轉換器12的例子的電路圖。如圖2所示,DC/DC轉換器12包括電源控制器14,它可以是例如SC1471“用于移動式奔騰IV(SpeedstepTM)處理器的電源控制器”,可從SEMTECH公司獲得。電源控制器14適用于產生控制信號,以對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SLEEP和DEEPERSLEEP作出響應。DC/DC轉換器12進一步包括一NMOS晶體管MN1,它有在來自于電源11的電源電壓VCC和節(jié)點N1之間形成的電流通路,并對來自于電源控制器14的控制信號作出響應,控制門的選通。NMOS晶體管MN2在節(jié)點N1和接地電壓VSS之間形成一電流通路,并對來自于電源控制器14的控制信號作出響應,控制門的選通。電感L1和電阻R1在節(jié)點N1和輸出端之間串聯(lián),該輸出端輸出轉換的DC電壓Vcore,且電容C1連接在輸出端和接地電壓VSS之間。
如上所述,DC/DC轉換器12支持更深休眠模式和深度休眠模式。DC/DC轉換器12在更深休眠模式下輸出比標準電壓(例如1.15V~1.05V)更低的電壓(例如0.85V)。
圖3是示出圖1中DC/DC轉換器12的基于負載有效性特性的圖形。圖4是示出便攜計算機中通用CPU活動狀態(tài)的頻率的圖例。
如圖3所示,當負載量少于預定值,DC/DC轉換器12電源效率是非常低的。就是說,當CPU 20處于低的活動狀態(tài)例如深度休眠模式或更深休眠模式時,DC/DC轉換器12效率很低。當CPU處于低的活動狀態(tài),由于各種因素,DC/DC轉換器12效率低。首先,電源控制器14的功耗。其次,切換驅動電源到晶體管MN1和MN2。第三,當晶體管MN1和MN2打開時,電源電阻RDSCON的漏電引起的損失。第四,用于電源穩(wěn)定的反饋傳感電阻R1引起的損失。
另外,如圖4所示,CPU 20通常處于低的活動狀態(tài)比高的活動狀態(tài)更頻繁。這可從以下事實中理解,當用戶使用計算機系統(tǒng)執(zhí)行特定任務時,用戶鍵盤輸入、移動鼠標或讀取顯示器上顯示的信息比CPU工作時間更長。
如上所述,在相關技術中有尋找新的電源方案的需求,使得甚至當CPU 20處于低的活動狀態(tài)時效率也不會減低。在此通過參考包括上述參考資料,它們適合于附加或可供選擇細節(jié)、特征和/或技術背景的恰當示教內容。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標是至少解決上述問題和/或缺點,并提供至少以下所描述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標是為CPU提供電源,當CPU處于低的活動狀態(tài)、低的負載狀態(tài)或兩者都存在時,能提高電源效率。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標是為CPU提供一電源,它能減少或防止效率降低。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標是為CPU提供一電源,它能降低CPU功率消耗,并延長電池壽命。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標是為CPU提供一電源,它能接收電源電壓和降低了的電源電壓。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標是為CPU提供一電源,它使用一個電源,該電源具有第一電源電路(該電路提供第一級CPU電源電壓)和第二電源電路(該電路提供第二個較低節(jié)點平的CPU電源電壓)。
按照本發(fā)明,通過用于中央處理器的電源的供電,至少可以全部或部分實現(xiàn)上述和其它目標,該電源包括第一電路,當中央處理器在第一活動模式時,它提供第一電平電壓到中央處理器;以及第二電路,當中央處理器在第二活動模式時,提供第二電平電壓到中央處理器,第二電平比第一電平低。
為了按照本發(fā)明進一步全部或部分實現(xiàn)上述目標,提供一便攜計算機,它包括中央處理器(CPU),提供電源到CPU的電源電路,其中電源電路包括電源,它輸出第一和第二參考電壓,耦合到電源的第一電壓饋送裝置,來接收第一參考電壓并輸出電源電壓到在CPU第一活動狀態(tài)的CPU,第二電壓饋送裝置接收第二參考電壓,并輸出電源電壓到在第二活動狀態(tài)的CPU,其中第一活動狀態(tài)與第二活動狀態(tài)是不同的。
為了進一步全部或部分實現(xiàn)上述目標,按照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將電源提供給便攜裝置中的中央處理器(CPU)的方法,它包括確定CPU是在第一模式工作,還是在比第一模式消耗功率更少的第二模式工作,并分別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模式中提供第一和第二參考電壓,對第一參考電壓作出響應將第一電源電壓提供給處于第一模式的CPU,對第二參考電壓作出響應將第二電源電壓提供給處于第二模式的CPU,其中第一電源電壓比第二電源電壓高。
以下的描述中會部分地提出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對那些具有本領域熟練技術的人員來說依據(jù)下述實驗和本發(fā)明的實踐能夠明白和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
參考下列附圖,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其中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圖1是示出提供電源電壓到計算機的CPU的已有技術系統(tǒng)的方框圖;圖2是示出圖1的DC/DC轉換器的例子的電路圖;圖3是示出圖1的DC/DC轉換器的基于負載效率特性曲線的圖;圖4是示出通用CPU的活動狀態(tài)的頻率的圖例;圖5是按照本發(fā)明具有用于CPU的電源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較佳實現(xiàn)例的方框圖;圖6是示出圖5用于CPU的電源的較佳實現(xiàn)例的方框圖;圖7是示出圖6的LDO調整電路的基于負載效率特性的圖;以及圖8是示出圖6的CPU電源的基于負載效率特性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圖5是示出具有按照本發(fā)明較佳實現(xiàn)例的用于CPU的電源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電路構造的方框圖。如圖5所示,計算機系統(tǒng)100包括耦合到總線131的中央處理器(CPU)110,以控制所有的系統(tǒng)操作,處理視頻信號的視頻控制器111,可以包括視頻芯片組,以及存儲器113用以儲存各種程序和數(shù)據(jù)。北橋控制器112耦合到視頻控制器111和存儲器113,并提供總線131和周邊元件擴展接口(PCI)總線132之間的接口,和南橋控制器116。南橋控制器最好驅動外圍裝置,例如硬盤驅動器114和CDROM驅動器115,并提供PCI總線132和工業(yè)標準結構(ISA)總線133之間的接口。計算機系統(tǒng)100最好進一步包括高級輸入/輸出(I/O)控制器119,來控制輸入裝置,例如鍵盤120和鼠標121,基本的輸入/輸出系統(tǒng)(BIOS)ROM118,它用以儲存設置計算機系統(tǒng)100的輸入/輸出環(huán)境的數(shù)據(jù)和程序,以及電源模塊140,用以提供計算機系統(tǒng)100所需的電源。在圖5所示的較佳實現(xiàn)例,南橋控制器116最好適用于輸出關于CPU的當前功率狀態(tài)的信息信號(例如,DEEPSLEEP,DEEPERSLEEP等)。不過,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ERSLEEP最好是1.5V CMOS電平信號,當它電平值為低時,表明CPU已進入更深休眠模式。在更深休眠模式,降低了的或最小電平電壓必須用作CPU的核心電壓。
電源模塊140包括主電源160,用來將來自于AC適配器162或電池161的DC電壓轉換成計算機100所需的各種DC電壓(5V,3.3V,1.35V,1,2V等),并將已轉換的電壓提供到計算機系統(tǒng)100。CPU電源150將來自于主電源160的電源轉換成CPU 110適用的電源,并將轉換的電源提供到CPU 110。如圖5所示,主電源160輸出Vcc電壓(例如3.3V)和已降低的電壓或者負載下降(LDO)電壓(例如1.2V)。參考圖6現(xiàn)在將詳細描述CPU電源150的結構和操作。
圖6是示出按照本發(fā)明的電源模塊的較佳實現(xiàn)例的方框圖。如圖所示,圖6的電源模塊的較佳實現(xiàn)例可以用作電源模塊140。不過,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如圖6所示,CPU電源150包括DC/DC轉換器151和低下降(LDO)調整電路152。DC/DC轉換器151在結構上與圖2中DC/DC轉換器12相似,但是操作上與DC/DC轉換器12不同。所以,這兒省去了詳細的結構的描述,而現(xiàn)在將描述操作。從南橋控制器116輸出的CPU的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ERSLEEP最好由反向器INV1反向,然后輸入到DC/DC轉換器151的啟動端EN。如果反向器INV1的輸出信號是高電平(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信息信號DEEPERSLEEP是低電平),DC/DC轉換器151將來自于主電源160的DC電壓VCC(例如3.3V)轉換成標準DC電壓(例如,1.15~1.05V),并將轉換的標準電壓作為工作電壓Vcore輸出到CPU 110。不過,當反向器INV1的輸出信號是低電平(例如,信息信號DEEPERSLEEP是高電平),DC/DC轉換器151最好不執(zhí)行DC/DC轉換操作。
LDO調整電路152有輸入端IN,用來接收輸出電壓VLDO,例如,來自于主電源160的1.2V,關閉輸入端/SHDN和輸出端OUT。關閉輸入端/SHDN最好接收米白于南橋控制器116的信息信號DEEPERSLEEP或類似信號。LDO調整電路152可以用例如LT1764系列“3A快速瞬時響應低噪聲LDO調整器”實現(xiàn),它可以從LINEAR TECHNOLOGY公司獲得。不過,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當通過關閉輸入端/SHDN輸入的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ERSLEEP是高電平,LDO調整電路152將來自于主電源160的DC電壓VLDO(例如1.2V)轉換成降低了的或低電壓(例如0.85V),并將轉換好的低電壓作為CPU 110的工作電壓Vcore?;蛘?,如果信息信號DEEPERSLEEP是低電平,LDO調整電路52最好關閉它的輸出,也不執(zhí)行DC電壓調整。
換句話說,DC/DC轉換器151接收第一輸入電壓VCC(例如3.3V)并將1.15到1.05V的標準電壓作為工作電壓Vcore提供給CPU 110,而LDO調整電路152接收第二輸入電壓VLDO(例如1.2V),并提供0.85V的降低了的電壓作為工作電壓Vcore。最好,根據(jù)來自南橋控制器16的CPU功率狀態(tài)信息信號DEEPERSLEEP,DC/DC轉換器151或LDO調整電路152將工作電壓Vcore提供給CPU 110。DC/DC轉換器151或LDO調整電路152中的另一個最好失效。
另一方面,CPU很典型地分類成標準電壓模式型和低壓模式型。標準電壓型的CPU有范圍從1.4V(AC適配器方式)到1.15V(電池方式)的工作電壓,低電壓模式型的CPU有范圍從1.15V(AC適配器方式)到1.05V(電池方式)的工作電壓。
現(xiàn)在將描述把工作電壓提供給標準電壓模式和低壓模式各種類型的CPU的方法的較佳實現(xiàn)例。將參考圖5-6對該方法的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
在C4狀態(tài)中(例如,DEEPERSLEEP狀態(tài)),CPU的兩種型式最好都提供0.85V。一旦通電,在電池方式,如圖6所示,電壓識別(VID)數(shù)據(jù)[40]從CPU通過多路復用器(Mux)170輸入到DC/DC轉換器151中的VID比較器(未顯示)。
DC/DC轉換器有將VID與VDAC電壓相聯(lián)系的數(shù)據(jù)。VID比較器最好將輸入VID數(shù)據(jù)[40]與儲存在DC/DC轉換器的(VIS)數(shù)據(jù)相比較,并將VDAC作為比較的結果輸出。一旦接通電源,在電池模式,VID數(shù)據(jù)[40]是01110。
當CPU在ACPI C0-C3狀態(tài)中的任意一個時,VID數(shù)據(jù)[40]也是01110,所以,使得1.05V的VDAC是作為來自于DC/DC轉換器151的CPU的工作電壓來提供的。
另一方面,一旦在AC適配器方式中通電,系統(tǒng)BIOS首先將南橋中的GPIO寄存器或VID[40]設置到01100,然后將Mux 170切換到南橋GPIO寄存器的輸出,這樣,當在電池模式時,DC/DC轉換器151中的VID比較器輸出1.15V的VDAC。在AC適配器方式,當CPU處于C0-C3中任一狀態(tài)時也用DC/DC轉換器為CPU提供1.15V的電源。
在AC適配器狀態(tài)或電池狀態(tài),南橋或功率管理裝置可以確定系統(tǒng)活動,并作為確認的結果輸出更深休眠信號。如圖6所示,反向器INV1將更深休眠信號反向,然后加到DC/DC轉換器151的使能端EN。這樣,當輸入“高”到LDO調整電路152的內部關閉端時,DC/DC轉換器151輸出停止。
如果“低”輸入到關閉端,LDO調整電路152關閉它的輸出,而如果“高”輸入到關閉端/SHDN,則提供輸出。當CPU在低的負載狀態(tài)時,DC/DC轉換器151效率突然降低,引起功耗增加。不過,當CPU在低的負載狀態(tài)和當在高的負載狀態(tài)時,LDO調整電路152都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效率特性。這樣,如果更深休眠信號輸入表明CPU在C4狀態(tài),或者在低的負載狀態(tài),最好使用LDO調整電路輸出152(0.85V)。結果,降低了功耗。
LDO調整電路輸入最好約1.2V以提供0.85V的LDO調整電路輸出。另外,DC/DC轉換器和LDO調整電路可以設計在一個或二個芯片解決方案或電路中。
圖7是示出圖6的LDO調整電路152的基于負載特性的圖,而圖8是示出圖6的CPU電源150的基于負載效率特性的圖。如圖7所示,當CPU 110在高的活動狀態(tài)或者低的活動狀態(tài)時,LDO調整電路152最好總有相同的近似的高效率。不過,如圖3所示,當CPU 110在低的活動狀態(tài)時,DC/DC轉換器151效率很低,但當CPU 110在高的活動狀態(tài)時,DC/DC轉換器151效率效率相對較高。
因此,當CPU 110在低活動狀態(tài)(例如,ACPI的C3狀態(tài)(深度休眠狀態(tài)),更深休眠狀態(tài)或類似狀態(tài)),LDO調整電路152工作,當CPU 110在高活動狀態(tài)(例如,ACPI的C0,C1或C2狀態(tài)),DC/DC轉換器151工作,這使得CPU電源150展示優(yōu)良的效率特性,例如,如圖8所示。這樣,當CPU處在低的活動狀態(tài)或低的負載狀態(tài)時,DC/支流轉換器效率低,它消耗的功率量也減少或消除以延長整個系統(tǒng)電池壽命。
盡管揭示LDO調整電路152通常僅在CPU 110的更深休眠狀態(tài)下工作,本領域的熟練技術人員知道可以將它修改以在其它的方式例如在CPU 110的深度休眠狀態(tài)或C3狀態(tài)工作。
正如以上所述,電源裝置和用于個人電腦的方法的較佳實現(xiàn)例有各種優(yōu)點。按照本發(fā)明的較佳實現(xiàn)例為CPU提供一電源,其中LDO調整電路工作在CPU的低活動方式下,以防止功率效率下降,以降低系統(tǒng)功率消耗并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上述的實現(xiàn)例和優(yōu)點僅僅是示范性的,并不是作為限制本發(fā)明來構造的。目前的論述可以很容易地適用于其它類型的裝置。本方面的描述是說明性的,并不限制權利專利范圍。對于本領域的熟練技術人員來說,許多改變、修改和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在權利要求中,當執(zhí)行所引用的功能,方法加上功能的條款是打算包括此處描述的結構,并且不僅是結構上的等價物,而且還有等價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中央處理器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包括第一裝置,用于當所述中央處理器在第一活動模式時,將第一電平電壓提供給所述中央處理器;以及第二裝置,用于當所述中央處理器在第二活動模式時,將第二電平電壓提供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的第二電平比所述的第一電平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模式是高活動模式,所述第二活動模式是低活動模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活動模式是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ACPI)所定義的C0~C2狀態(tài),并且其中所述低活動模式是ACPI中定義的C3狀態(tài)或已降低的電壓饋送狀態(tài)。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動模式包括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ACPI)標準所定義的C3狀態(tài)。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活動模式包括深度休眠狀態(tài)。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活動模式包括更深休眠狀態(tài)。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個活動模式包括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ACPI)標準所定義的C0,C1,C2和C3狀態(tài)。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裝置配置在一個芯片中。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確定所述中央處理器是在所述第一還是第二活動模式,并將控制信號輸出到第一和第二裝置作為確定結果的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裝置對所述的控制信號作出響應來工作。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其特征在于,如果當所述的CPU在所述的第二活動模式時,所述第一裝置工作,在所述第二活動模式中,所述第二裝置比第一裝置效率更高。
12.一種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和將電源提供給CPU的電源電路,其中,所述電源電路包括將第一和第二參考電壓輸出的電源;耦合到所述電源的第一電壓饋送裝置,它接收所述第一參考電壓,并在CPU的第一活動狀態(tài)時將電源電壓輸出到CPU,以及第二電壓饋送裝置,它接收所述第二參考電壓,并在第二活動狀態(tài)將電源電壓輸出到CPU,其中所述第一活動狀態(tài)與第二活動狀態(tài)不同。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提供到CPU的電源電壓是在所述第一活動狀態(tài)中的第一電平和在所述第二活動狀態(tài)中的第二較低電平。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平是1.05或1.15V,而所述第二電平是0.85V。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耦合到AC適配器和電池中的一個。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活動模式是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ACPI)所定義的C0~C2狀態(tài),并且所述低活動模式是ACPI定義的C3狀態(tài)或已降低的電壓饋送狀態(tài)。
1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活動模式包括更深休眠狀態(tài)。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壓饋送裝置構造在一塊芯片中。
1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計算機,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控制器,用于確定所述的CPU是在所述第一還是第二活動狀態(tài),并將控制信號輸出到第一和第二電壓饋送裝置作為確定結果,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壓饋送裝置中僅有一個裝置響應所述控制信號工作,而所述第一和第二電壓饋送裝置中的另一個裝置失效。
20.一種將電源提供給便攜裝置中的中央處理器(CPU)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確定CPU工作在第一模式還是工作在比第一模式功耗更少的第二模式;分別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模式提供第一和第二參考電壓;對所述第一參考電壓作出響應,將第一電源電壓提供給第一模式下的CPU對所述第二參考電壓作出響應,將第二電源電壓提供給第二模式下的CPU,其中所述第一電源電壓比第二電源電壓高;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第一電源電壓是由第一發(fā)電電路執(zhí)行,并且其中,由第二發(fā)電電路執(zhí)行所述第二電源電壓的供給。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二發(fā)電電路失效,并且其中,在第二模式下,第一發(fā)電電路無效。
全文摘要
用于中央處理器(CPU)的電壓和方法。電源可以包括第一電源電路例如DC/DC轉換器,用來當CPU在高的活動模式時,將第一電平電壓提供給CPU,以及第二電源電路例如LDO調整電路,用來當CPU處在低活動模式時,將比第一電平低的第二電平電壓提供給CPU。當CPU處在低負載或低活動模式時,第二電源電路最好有效率。在這樣的電源中,當CPU處在低活動模式時,LDO調整電路工作以減少或防止效率降低,減少CPU功耗和延長CPU的電池壽命。
文檔編號G06F1/32GK1396509SQ0214061
公開日2003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7月5日
發(fā)明者樸成鎮(zhèn)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